請停止忍耐和妥協,對家庭暴力說「不」!

2020-12-12 陝西西安婦聯

不要暴力

好好愛

11月25日是

國際消除針對婦女暴力日

讓我們一起向暴力說不!

按照我國《反家庭暴力法》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家庭暴力主要發生於有血緣、婚姻、收養關係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施暴者無論是父母子女還是兄弟姐妹,都屬於家庭暴力。除此之外,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也屬於家庭暴力。

婦女和兒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家庭暴力會直接作用於受害者的身體,使受害者身體或心理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甚至會造成受害者重傷、死亡。

跟茜茜一起學習《反家庭暴力法》

滑動解鎖

這九組有關家暴的誤解

「他可是個教授,

怎麼可能打人呢?」

「他喝多了酒,

才會打你的!」

「一個巴掌拍不響,

無端端他會打你?」

「他就是說話不好聽,

又沒打你?」

「被打了怎麼還不離婚?

這就是你的問題了。」

「控制你是因為太愛你,

打你是太在乎你了!」

「現在的媒體真極端,

真實的家暴傷亡者其實極少!」

「為了孩子,」

也要忍一忍!」

「都要離婚了,

你還怕啥啊?」

正確認識家庭暴力

減少誤解

是掙脫它的第一步

2016年3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正式施行

2020年7月30日

陝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

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

《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

將自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

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係

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

不要再沉默

因為家暴根本不是家務事

讓我們一起對家暴說

「不」

一起反對、拒絕、抵抗家暴!

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來源:綜合自公眾號「央視新聞」「女性之聲」「丁香醫生」「中國婦女報」

編輯:小羊

初審:劉昆

校對:曉曉

終審:豔瓊 大臉貓

相關焦點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勇敢說不!在對方實施家庭暴力時,應該報警求助,同時,去醫院進行就診,保留好傷情治療情況的照片和病歷記錄等。事後也可以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聯組織等進行制止、勸阻、調解工作。因為家暴一般發生在封閉的場所為主,如果受害人沒有證據收集意識,後期對家暴的認定和維權就比較困難。
  • 對待家庭暴力,我們應該這樣做……
    家暴不是家務事反家暴是國家、社會、和每一個家庭共同的責任家是愛的的港灣,不是暴力的庇護所面對家庭暴力,我們不做沉默的羔羊收集家暴證據,尋找相關單位保護,對家暴說不!2015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關於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的通知,以積極預防和有效懲治家庭暴力犯罪,加強對家庭暴力被害人的刑事司法保護。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作為中國第一部反家暴法,該法於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
    導讀: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案例,旗幟鮮明向社會表明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自人類組成家庭以來,就伴隨家庭暴力的發生。在家庭暴力中,中國家庭暴力發生率為29.7%—35.7%,受害者多半為婦女。
  • 不做沉默的大多數,向家庭暴力說不
    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更容易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僅以婦女受害者為例,據人民日報2018年的報導,全國約有8.1千萬的已婚婦女經歷過家庭暴力,幾乎每7.4秒就新增一位遭到配偶肢體暴力的女性受害者。 家庭暴力不僅給受害人帶來肉體與精神上的痛苦,就社會而言亦成為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 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你可以這麼做
    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勇敢說不!在對方實施家庭暴力時,應該報警求助,同時,去醫院進行就診,保留好傷情治療情況的照片和病歷記錄等。事後也可以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聯組織等進行制止、勸阻、調解工作。因為家暴一般發生在封閉的場所為主,如果受害人沒有證據收集意識,後期對家暴的認定和維權就比較困難。
  • 友愛婦女微家開展「向家庭暴力說不」議事會
    中國江蘇網11月27日南京訊   11月25日,浦口區婦聯、永寧街道婦聯、友聯村婦聯攜手南京市建鄴區朝陽公益服務中心,在國際反家庭暴力日開展了「向家庭暴力說『不』」議事會。議事會旨在讓更多人知法懂法不違法,讓廣大女性學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家人。
  • 關於反對家庭暴力,你應該知道的...
    誤區二「為了孩子要忍耐,不能離婚」 事實:1、家庭關係不應成為暴力行為的擋箭牌;2、長期生活在暴力家庭中,會使孩子產生緊張和恐懼感,養成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習慣;3、人們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離異家庭並非等於有問題的家庭,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 對家庭暴力說「不」 從理解與平等對話開始
    12月5日,在四季花城社區,志願者們通過不同形式開展宣傳倡導,讓社區居民們直觀了解家庭暴力的危害以及遭受暴力時如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此次活動通過共同呼籲一起消除性別暴力,為社區營造性別平等,尊重友愛的氛圍。
  • 家庭暴力有哪些表現形式?
    眾所周知,家庭暴力對受害者的傷害是巨大的。然而,家庭暴力的表現形式遠不止肢體暴力一種,施暴者可能會在精神、性、經濟等多個方面施壓,以實現自己的支配慾。遇到家暴,你該怎麼辦呢?與此相對的是消極暴力行為,即通過不作為來傷害家庭成員,如半夜不給受害人開門,任憑其在門外挨餓、受凍或有病不給醫治、將其反鎖在房間裡任其自生自滅等。嚴重的身體暴力會構成犯罪;精神暴力會通過暗示性的威脅、語言上的攻擊、無端挑剔、漠不關心或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來表現。
  • 家庭暴力何時了?法院:許多家庭暴力行為難以界定
    一、家庭暴力定義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心理、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根據反家暴法規定、監護、寄養、同居、離異等關係的人員之間發生的暴力,也被納入到家暴中,受到法律約束,例如:父母對子女或者對自己的親兄弟姐妹施暴。
  • 什麼是法律規制的「家庭暴力」?家庭暴力認定標準是什麼?
    隨著公眾權利意識的增強和維權途徑的完善,曾經的「家醜不可外揚」已越來越被「勇於向家庭暴力說不」代替。然而一般觀念上的「家庭暴力」和法律規制的「家庭暴力」卻並不完全相同。什麼是法律上的「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認定標準是什麼?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濟有哪些?
  • 離婚訴訟如何認定家庭暴力,這則案例說清楚了
    我很害怕,提出離婚,他威脅要殺死我和家人。我曾兩次報警。一次是2013年4月,他又向我要3000元,我不答應,他拿起一把刀扔到我床上,威脅要殺死我。我隨即報警,還把刀帶到派出所,民警說我們是夫妻,且他這次沒有實際傷害我,只做了記錄並將刀收繳,沒有出具報警回執。
  • 向家庭暴力說「不」!全國法院共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5749份
    據悉,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法院共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5749份,有效遏制了家庭暴力的發生,維護了家庭暴力受害人特別是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保護令是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文書,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設立了一個「法律保護傘」、一道「隔離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或者再次發生。《反家庭暴力法》實施後,最高人民法院明確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不收取訴訟費用,申請人也不需要提供擔保,最大限度地保障當事人能夠及時、便捷地獲得司法保護。
  • 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向家庭暴力說不
    此次十大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旗幟鮮明地向社會表明了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李某得知後曾勸告唐某不能再打孩子,唐某不聽,反而威脅李某,對唐小某的打罵更甚,且威脅唐小某不得將被打之事告訴外人,否則將遭受更加嚴厲的懲罰。李某向公安機關報案,經醫院檢查唐小某不但身上有傷,並且得了中度抑鬱症和焦慮症。李某、唐小某共同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訴請法院依法禁止唐某繼續施暴,同時李某還向法院提起了變更唐小某撫養權的訴訟。
  • 如何認定構成家庭暴力
    婚後,因夫妻性格不合,原、被告雙方經常為家庭瑣事發生口角,2014年10月,原、被告又因某事發生爭吵,爭執中,被告將原告打成輕微傷,現原告特向法院訴請因被告存在家庭暴力情況特要求離婚。[問題]本案中,被告李某的行為是否屬於家庭暴力的範疇?
  • 家庭暴力有哪些表現形式,家庭暴力的表現形式是什麼?
    馮遠徵、梅婷主演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給很多人留下心理陰影。在我國有近1/4的女性遭遇過家庭暴力,每年有10萬家庭因不堪家庭暴力而分崩瓦解。那麼家庭暴力有哪些表現形式,家庭暴力的表現形式是什麼?
  • 《安家》編劇六六老師新作《愛不妥協》:人為什麼要有孩子?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深重,而每個孩子的童年一定會受到「別人家的孩子」的影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一個父母都會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自己的孩子。在《愛不妥協》這本書中,六六老師講述了她的觀點:我當年做孩子,比不過其他孩子,丟我媽的臉,我現在做媽,比不過其他媽,丟我孩子的臉。
  • 如何避免被家庭暴力
    有這麼方便的為人民服務的機關,你不去用,光和法官說,我冤枉啊,有用嗎?因為法官也不是你的事件的經歷者,人家是無法感知的,只能通過你提交的證據去認知的。啥證據也沒有,單憑一張嘴,說出來的話,有用嗎?具體到家暴,假如我們認知到:家庭暴力絕對不是你家庭的內政,這種行為是被法律禁止的,女子是相對弱勢方,但是打個電話是沒有問題的。有些事情,只要你堅持去做,量變就會變成質變。
  • 忍耐:百鍊鋼也化為繞指柔
    智慧點金石 一位西方學者曾經說過:「忍耐和堅持是痛苦的,但它會逐漸給你帶來幸福。」人要獲得某方面的成就,必須學會忍耐,從某種程度上說,忍耐是成就一項事業的必需,忍耐能讓你在清淨沉寂中體會生命的幸福。小事不忍,難成大謀。為人要學會忍耐,如果一點小事都不能容忍而發脾氣,就只會壞事。只有下定決心耐住性子,才能做成事,否則就會有麻煩纏上身。
  • 被家庭暴力,該怎麼辦?
    今天說一說關於家庭暴力的問題。這是一個經常性出現的老話題了。 很多被家庭暴力的當事人,諮詢律師的時候,問的最多的問題是:我該不該原諒他?是不是還要和他繼續過下去?這其實根本就不是法律問題,問你的親戚朋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