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片《壞種》,講述一位外表可愛如同天使的小蘿莉,因妒忌殺了同學,保姆發現了自己的秘密於是縱火殺了保姆,利用馬蜂殺了上門家訪的老師,被父親發現真相後設計反殺父親。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對人性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看到人性的光輝,發現人性的閃光點。儒家思想也一直強調人之初性本善,認為人能通過教化追求道德和禮儀。但是現實總是會讓人失望,我個人反而贊同西方基督教的觀點,即人生來帶著原罪,或者可以說人性本惡。當然無論是儒家人性本善還是基督教人性本惡的思想,一個是出於統治需要,給與人向好的定義,以使人民遵從教化,利於統治,維護秩序和穩定。一個是出於宗教需求,給與人性原罪,以使民眾通過信仰宗教進行贖罪,擴大宗教影響力,獲得更多教眾。就像茫茫宇宙,黑暗才是它的主色調,光明不過是點點繁星。黑暗來自於光明,光明也來自於黑暗。
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察·道金斯在他的名著《自私的基因》裡面提到,人們生來是自私的。這也是我贊成的觀點,人性不論善惡,首先是自私的。自私是寫在基因裡面的,不可辯駁的本性。由於人性的群體性和社會性,才使得人出於自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出現了利他行為。如果人性本善,那麼為什麼要求人做好事和遵守道德是那麼的困難?如果人性本善,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未成年人犯罪?當然個人的行為受後天家庭環境和社會教育的影響很大,但是人性本身才是一個人行為的基礎。
2018年12月,湖南沅江12歲男孩吳某因不滿母親教管嚴格,持刀將母親殺害。2019年10月,在大連沙河口區發生一起故意殺人案,一10歲女童身中7刀被害身亡。殺人者是一個13歲的男孩。而且施害男孩殺害女童的手段極為殘忍,此前還曾騷擾多名成年女性。但因其未滿14周歲,因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他不用承擔刑責,目前被收容教養。這僅僅是最近一兩年的典型案例,目前我們的法律對於未成人尤其是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處罰過輕,可小小年紀都能心狠手辣,還能指望再有所改變嗎?成年人犯罪原因很多,可未成年犯罪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個是本性,另一個是長期受到侮辱和教唆。
人們常說樹大自然直,可是如果樹真的歪了,自然狀態下是長不直了,會繼續歪著生長。食肉動物只有在飢餓時才會捕殺其他動物,不會殘害其他動物。但是人類總是出於各種奇怪的原因殘害同類,手段極端可怕。說人性自私或者人性本惡不是想危言聳聽,放縱人類內心的罪惡,而是要追求美和品德。尼採說,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不懂人性的本質和黑暗,就如同樹一樣,是長不高的,更無法突破人性本身的限制。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