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長沙華銀園小區,住戶正在接水。目前小區供水已經正常。圖/記者楊旭
家住長沙華銀園小區的向女士這兩天很鬱悶——家裡停水了。停水之後,為了維持一家老小的生活,她買來桶裝水,但僅夠日常飲用和做飯,上廁所、洗漱卻成了大問題。說起停水的原因,向女士說:「聽說是物業欠了水費,但我們家交足了水費,憑什麼停?」
11月26日,記者在小區公告欄發現了張貼的《關於華銀園限時供水公告》。自來水公司為何限時供水?記者為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本報記者於廣強長沙報導
「突然停水,結果臉不能洗,飯沒得吃。」「到處找水,包括樓下水溝裡。」因欠水費近700萬元,11月25日,長沙華銀園小區被限時供水,業主們的生活一下子「艱難」起來。
「可是我交足了水費,憑什麼不給我水?」不少人情緒激動地找到物業要說法,業主不能理解,近700萬元欠費究竟從何而來。26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走訪調查。
居民到小區水溝收集汙水衝廁所
11月25日,長沙華銀園小區的業主們先後發現家裡停水,生活秩序一下子被打亂。「家裡我和老伴兩個人,沒有水洗漱,也不能做飯吃。」一位60多歲的業主說,突然停水後,家裡沒有子女幫忙,這一天過得很難受。
業主向女士家有老小7口人,停水後為了維持基本生活,買了5桶桶裝水。但這也只夠維持做飯,上廁所都沒水衝。「我只能到樓下水溝裡挑水,水溝裡都是汙水,但還是提了一桶上來。」到了晚上還是沒水用,一家人只好出去住鐘點房花錢洗澡。「婆婆70多歲,小孩只有幾歲,好麻煩的。」向女士說。
小區內的飯店也受到影響。「我存了一些水,但停水後做飯很不方便。自來水管不能用,只能用盆往鍋裡倒水,這樣換水很麻煩。」一個麵館老闆說。
大家對停水的原因眾說紛紜。「聽說是物業欠了水費,但我們家交足了水費,憑什麼停?」向女士說。
經了解,停水原因確實是欠費。記者在小區公告欄發現了張貼的《關於華銀園限時供水公告》,顯示小區從2009年11月起,至今已累計欠費692萬餘元。自來水公司決定於25日起採取限時供水,每日11時至13時、17時至19時供水,其餘時間停水。
受訪的居民都表示自己一直交足水費,高額欠費怎麼來的呢?
內部供水管滲水每年損失過百萬
「業主交上來的水費總額,和小區總表顯示的水費總額之間有巨大的差距。」小區物業負責人範武介紹,他們把業主交來的水費上交自來水公司,差額便成了欠費,這些差額主要來自於漏水產生的費用。
水為什麼漏了這麼多?範武說,小區建成已經有近20年,內部供水管道損壞嚴重,存在長期滲水的情況且沒有維修。「水過了總表,還沒送到戶主家,中途就漏掉了。根據欠費情況計算,這些漏水產生的水費,每年大概有120萬元到140萬元。」
自來水公司公示文件顯示,從2009年11月至今,該小區先後有兩家物業公司,分別共計欠費293萬餘元和399元餘元,合計692萬餘元。
針對物業說法,長沙供水有限公司城南分公司副經理何翼表示,他們2019年曾對小區內部供水管網進行勘測,確實存在滲流點,至今沒有更換。「發現了10處,但還有很多暗漏點沒發現。」何翼表示,該小區漏水情況嚴重,而且小區1699戶業主中,有498戶存在長期未交水費的情況。
「這種損失,總不該讓我自來水公司承擔吧。」何翼表示,為了避免企業利益損失,他們採取了限時供水,「這只是一個措施,不是目的」。
「維護好供水企業利益的同時,也會考慮居民生活。」何翼表示,他們並沒有完全停水,只是限時供水。同時在街道、社區等各方的協調下,25日晚已恢復供水,26日整天都沒停水。11月26日,記者來到該小區時,小區供水確實正常。
記者了解到,街道、社區、業主、自來水公司等各方目前正在協調,儘快制定小區供水管道更換方案,徹底杜絕漏水問題。
律師說法
欠費近700萬元該由誰負責
欠的近700萬元費用由誰承擔?目前誰也無法回答。業主表示自己交了水費,不該他們出;小區物業則表示,2017年入駐時有各方協商,確定欠費與其無關;自來水公司作為利益受損方,也不願承擔損失。
那該怎麼辦?記者採訪了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姚志鬥律師。「哪一方應該對滲漏水負責?可能需要技術鑑定或法院司法認定。」姚志鬥說。
關於自來水公司的做法問題,姚志鬥表示其行為欠妥。「自來水公司主張的欠費和違約金應當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權利,而不應當以此為由限制居民用水,自來水公司的斷水行為欠妥。」姚志鬥建議,鑑於目前漏水依然存在,各方應首先避免損失擴大,自來水方應繼續供水,同時就欠費問題向法院提出訴訟主張。
來源:瀟湘晨報
作者:於廣強
編輯:陳加寧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