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農信:穿越風雪 只為將平價農資送到家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我不但在中和農信貸款買羊,還通過他們買飼料。這幾天赤峰暴雪,我家附近的路都封了,可是今天剛解封,中和農信就把飼料送過來了,真是太感謝了。」看著圈裡吃得正歡的羊,白音巴圖心裡樂開了花。

40歲的白音巴圖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住在內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蘇木海拉蘇阿木嘎查。他們一家三口勤勤懇懇,種著50畝地,養著200多隻羊,農閒的時候也不得閒,不是給剁草料,就是想著怎麼讓羊兒長膘。

飼料終於送到了白音巴圖家裡,小羊兒長勢喜人

「要是沒有中和農信,我可能還只種著那50畝地呢,是2018年在中和農信獲得4萬元的貸款,我家才開始養羊的。3年時間,規模已經達到了200多隻,現在規模越來越大,需要的飼料量也大,眼看著要過冬了,一時間實在是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囤飼料。10月份的時候,中和農信又推出了品牌飼料,就用平臺的飼料貸購買了過冬飼料,還有一定的免息期,而且飼料都直接送到家門口,耐口性好,長膘快。」

18日中午,一輛滿載32噸飼料的貨車從通遼大北農飼料廠出發,運往巴林右旗,以幫助那裡的牧民為牛羊儲備過冬飼料。但是車輛僅僅行駛了一個半小時30公裡,就因內蒙古今冬首場暴雪被迫停在了加油站。

「已經在加油站滯留了4天,不能再等下去了,我跟司機22日嘗試運送,但平均積雪20cm,大貨車前進15公裡之後因大雪覆蓋找不到任何道路痕跡,只能掉頭返回。可車太無法調頭,只能倒著返回大路。24日,滯留的飼料車終於再次出發,隨著車輛的深入,再次遇到了道路被大雪淹沒的情況,只能找來鏟車清路,但到了晚上,新剷出的路面再次結冰,無法通行,直至11月25日六點多,飼料車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平時8小時就可送達到項目區,暴雪導致這回曆時八天,但最終我們還是將飼料送到了客戶的手中。」中和農信內蒙古小貸巴林右旗分公司負責人楊勇告訴記者。

11月24日,飼料車再次出發

2020年11月25日18:41分,飼料終於達到了目的地

白音巴圖終於等到了飼料。他口中的中和農信,在2009年就在內蒙古通遼庫倫旗開展了業務試點,為居住在偏遠、貧困地區的農牧民提供資金支持。2016年,中和農信內蒙古小貸於式成立。截至2020年10月末,中和農信內蒙古小貸業務覆蓋內蒙古自治區79個縣、旗以及自治區金融辦批准的市區,累計發放小額貸款71萬筆、125億元。秉承為農服務,為民造福的理念,2019年中和農信內蒙小貸在小額信貸等金融服務的基礎上,新增了農資貸、飼料貸、訂單農業等服務項目,以資金、農資、技術、銷售等全方位扶持農戶可持續發展。

中和農信內蒙古區域赤峰片區負責人高永利表示,內蒙古是最具農業發展潛力的地區,中和農信內蒙古小貸自成立至今,服務了內蒙古地區三分之一的農牧民,通過即時響應的上門服務,幫助老鄉們發展種植、養殖、運輸、加工等產業。2020是打贏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之年,內蒙古也正式宣布全部脫貧,公司因此推出了眾多的助農項目,我們的新使命是要幫助鄉村千家萬戶更好地發展種養殖產業,提升每一位農牧民的發展建設能力。

中和農信新推出的服務項目不但有專門為養殖戶提供的飼料貸,還有訂單農業的服務,均獲得了當地農戶的高度認可。在推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飼料貸項目中就有近300名客戶使用了飼料貸。而截止2020年10月末,訂單農業項目累計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超過3600多萬元。

內蒙古赤峰松山區最先嘗試的是西紅柿訂單農業生產,冀國祥就是第一批參與西紅柿訂單生產的農戶之一,這個新項目對他有什麼影響?

我們了解到,冀國祥是一家合作社的負責人,專業大棚種植16年,有著非常豐富的種植經驗,他在內蒙古敖漢旗長勝村榆樹林和林西十二塗鄉有兩個種植基地,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育苗專業戶,但就是這樣一位種植高手,也時常被種子、大棚種植技術、化肥、銷售渠道等問題困擾著。

2019年中和農信下鄉宣講訂單農業的時候,他本著試試看的態度,籤約了訂單種植合同。「因為第一年訂單種植,對於公司的實力,西紅柿是否能銷售出去、還有價格等等都非常擔心,但客戶經理為我設計了未來三年的發展藍圖,還組織了育籽公司老總,農大教授,採購商等團隊先後好幾撥人來授課、考察,感覺中和農信非常的不錯,是想要幹事情的,所以就決定嘗試一下。」冀國祥在採訪時說。

一個種植周期過去了,第一批訂單籤約的西紅柿已經全部回收完畢,種植出來的西紅柿不但有了固定了銷路,也非常受客戶的歡迎。而我們看到第二批訂單的西紅柿也到了採摘的季節,冀國祥及合作社的農戶們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採摘。

第二批種植的西紅柿已經進入了採摘季,馬上就能進入市場了

在種植過程中,冀國祥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回有專家幫助解決了。有些合作社的農戶,依然按照傳統的種植習慣去種植西紅柿苗,導致大棚裡的苗全部得了病,為了穩定農戶情緒,幫助他們科學種植,中和農信邀請了西紅柿種植領域的專家為農戶講解西紅柿發病的原因,教授該如何利用熊蜂授粉、如何加強田間管理等種植技術,讓百姓心服口服。「現在大棚裡培育的西紅柿小苗已經是第三批了,跟著種植西紅柿的農戶更是增加到了50多人,總棚數達到169個,種植面積達到200畝。這種訂單農業不但保證了產品的銷路,還讓我們的收入增加了,是非常不錯的項目。未來,我還會繼續跟中和農信合作。」

中和農信農產品事業部負責人尹作豐 考察冀國祥種植基地西紅柿苗的生長情況

中和農信農產品事業部負責人尹作豐認為,為農服務,應永不止步!中和農信有幸參與了脫貧攻堅的重任,在未來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中和農信也將為農民的產業更上一層樓貢獻力量,未來我們還要分步驟做「小米村」「雜糧村」「西紅柿村」「胡蘿蔔村」等等,以腳踏實地、切實可行的商業公益行動助力內蒙古的農村、農業發展。

擁抱變化,加速轉型!未來,中和農信將堅持服務於縣域內中低收入群體,以小額信貸為前導,以小額保險、農資電商、技術培訓等農民需要的多元化服務為輔助,為他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經濟實惠、安全可靠的產品及貼心服務,使農民既能獲得穩定的收益,也能實現長期穩步的發展,以多元化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相關焦點

  • 中和農信創新業務平臺 中和農服迎來「優等生」
    這也是今年春耕疫情形勢之下中和農信旗下的創新業務平臺——中和農服第一批客戶交出的「答卷」,這批客戶取得如此優秀成績,儼然是客戶中的「優等生」代表。  據了解,中和農服是中和農信旗下為農民提供產、供、銷、學的綜合性服務平臺,該平臺旨在為廣大種養殖農戶及小微經營者提供農資供應鏈、技術培訓、農產品上行、數據支持與信息諮詢等服務,助力廣大農村百姓節本增收,發展生產。
  • 中和農信:共建美好家園 助力鄉村振興
    直到2014年,唐阿妹遇到了中和農信,在申請貸款時,她依然懷著忐忑的心,不知道自己申請貸款會不會遇到什麼「意外」。「意外」沒到等到,「驚喜」卻降臨了,不到3天,5萬元貸款就到了唐阿妹的帳上。「用中和農信貸的錢,我們一家人一起建豬圈、買仔豬,第一年就收回了投入成本,還小賺一筆。
  • 中和農信:管種管收管賣,讓種植戶「省點心」
    作為一家負責任且有長遠目光的服務機構,中和農信早已經開始行動,「賦農百千萬(百家合作機構、千場知識培訓、萬場金融教育)」之千場農技知識培訓活動,通過邀請產業專家,深入鄉鎮開展包括生產經營、專業技能、社會服務三大主要知識內容為主的知識賦能活動,幫助廣大農戶「充電」,助力項目區產業提質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但光停留在「知識賦能」層面還遠遠不夠。
  • 聯手中和農信 殼牌「創之道」首次落地中國
    中和農信客戶李俊星,幾乎每天都會開直播,為鄉親們講解農技知識   近日,中和農信-殼牌中國「創之道」小微企業扶持項目第一階段「雲」上課程已完成。中和農信聯手殼牌中國打造的「創之道」小微企業扶持項目,將針對中和農信小微企業主客戶,量身定製有針對性的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課程,幫助小微企業發現商機、運營管理以及技術創新,推動縣域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 關於為「中信證券-中和農信公益小額貸款1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關於為「中信證券-中和農信公益小額貸款1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提供轉讓服務 時間:2020年08月13日 17:25:38&nbsp中財網 原標題:關於為「中信證券-中和農信公益小額貸款1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提供轉讓服務的公告關於為「中信證券-中和農信公益小額貸款1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提供轉讓服務的公告 各相關單位: 根據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本所將自2020年8月17日起在綜合協議交易平臺為「中信證券-中和農信公益小額貸款1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 中和農信再獲世行2500萬美元貸款 支持文旅經營小微經濟體
    近期,中和農信與甘肅金控集團籤署「世行貸款甘肅省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項目——金融子項目」的合作協議,中和農信將對該項目中的2500萬美元進行專項運營和管理,用來支持甘肅省從事泛文旅經營的小微經濟體。
  • 農資代購、暖心跑腿,山東各地春耕復產熱火朝天!
    魯網2月29日訊 連日來,山東各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農時,積極開展春耕備耕工作,農資網上下單,供銷社暖心跑腿,農業專家在線教學……一幅熱火朝天的春耕生產圖在齊魯大地徐徐展開。  「對接農資批發商和鎮、村營業網點,將放心農資送到田間地頭,填補供應缺口,降低人群聚集產生的疫情擴散風險,保障春耕備耕生產需求。」商河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有訂單、有市場、有原料保障的基礎上,科學安排疫情期間生產計劃,按需組織採購、生產、銷售、運輸,目前商河縣農藥生產企業復工復產11家。
  • 這就是山東|農資代購、暖心跑腿,山東各地春耕復產熱火朝天!
    「對接農資批發商和鎮、村營業網點,將放心農資送到田間地頭,填補供應缺口,降低人群聚集產生的疫情擴散風險,保障春耕備耕生產需求。」商河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有訂單、有市場、有原料保障的基礎上,科學安排疫情期間生產計劃,按需組織採購、生產、銷售、運輸,目前商河縣農藥生產企業復工復產11家。
  • 再籤江西農信,阿里雲服務全國近一半省級農信機構
    阿里雲」數字農信」戰略再結新果!8月25日,江西農信與阿里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擁抱雲計算和金融科技,加速旗下農商銀行數位化轉型。據此,阿里雲已經服務全國近一半省級農信機構。江西農信是江西省內的龍頭銀行,資產總額超1萬億元,下轄86家法人農商銀行,2300多個營業網點,業務規模自2008年起連續12年位居全省金融機構首位。隨著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江西農信積極加速數位化轉型。
  • 以案為鑑|一封舉報信牽出貪腐窩案
    一封舉報信反映520萬元土地補償款已10年未收回2019年6月,羅平縣委第二巡察組對羅平縣供銷社開展巡察,收到一封反映羅平縣農資公司經理王紹良違規撥付資金的舉報信。巡察組深入核實發現,農資公司在2010年與羅平縣明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土地合作開發中,520萬元的土地補償款長達10年未收回。
  • 華通醫藥完成重組新增主營業務 證券簡稱將更名為「浙農股份」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2月3日,華通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後主營業務發生變更,擬將中文名稱由「浙江華通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浙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也由「華通醫藥」變更為「浙農股份」,證券代碼不變,仍為「002758」。
  • 海南省農信社「一條龍」服務助力「三農」復產和脫貧攻堅
    17.5億元支農支小專項再貸款,深入了解貧困戶發展意願,及時發放扶貧小額貸款,為貧困戶脫貧致富出謀劃策,從資金到點子,「一條龍」服務助力農業企業復工復產、助力我省脫貧攻堅,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農信力量。
  • 2020中國農資經銷商年會在山東青島舉辦
    本屆年會著力提升農資行業服務綠色農業發展、增強綠色農資供應能力,進一步推動農資流通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體現了全國供銷總社對發展綠色農資的重視和倡導,為當前農資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山東省是全國農資大省,省供銷社將進一步推進農資企業轉型升級,更好服務於綠色農業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 雲南農信獲2020年全國農信系統網絡安全競賽多個獎項
    近日,2020年全國農信系統網絡安全競賽在杭州舉辦了線下總決賽,來自全國26家省級農信機構(含農商銀行)的26支參賽隊伍和5支NPC隊伍參加了決賽。  此次全國農信系統網絡安全競賽分為線下積分賽和總決賽兩個部分,線下積分賽於今年3月啟動,省聯社科技結算中心成立了網絡安全興趣小組並參與線下積分賽;總決賽分為網絡安全技能競賽和網絡安全個人知識競賽,著重考察參賽選手的專業技能水平
  • 農業農村部將化肥、農藥等農資納入國務院聯防聯控...
    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部分農資企業尚沒有復工復產,農用物資到村到店難以及正常的農事活動難以順利進行。他進一步指出,當前不少地區農資企業開工需要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批准,加上工人、技術人員不能及時到位,企業正常的復工復產率比較低。
  • 河北保定農信社做好轄內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復產復工側記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北省農信聯社保定審計中心黨委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上級各部門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要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抓好疫情防控期間的金融服務,將防疫與金融服務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兩手抓、兩兼顧,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 四川農信:金融扶貧活水釋放攻堅能量
    四川農信正誕生於瀘州黃艤,從此開啟紮根鄉村、服務「三農」的徵程。這是一次巨變:從曾經的一窮二白到現在的村美人富,在四川農信金融活水助力下,無數個黃艤鎮華麗「蝶變」。這是一聲誓言:四川農信始終把金融精準扶貧作為一項政治工程、民生工程、發展工程記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 智能化養殖正在引領未來——專訪農信互聯薛素金先生
    豬場的整個防控體系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生物安全防控更是變成了重中之重,隨著目前復產的豬場越來越多,無論是新建豬場,還是舊豬場改造等,無一不是向智能化養豬靠攏,可否為大家分享一下農信互聯的新建智能化養豬場和豬場智能化改造方案。
  • 助力奔小康,奮進「十四五」 | 2020福建農信福州馬拉松攜「五福...
    2020年12月20日上午7:30,2020福建農信福州馬拉松在福州市五一廣場鳴槍開跑。省農信聯社主任王非作為嘉賓鳴槍發令,副主任劉愛暉為男子半程馬拉松獲獎選手頒獎。▲ 省農信聯社主任王非(左8)為2020福建農信福州馬拉松鳴槍開跑
  • 獨家丨農信力量,讓幸福生活比蜜甜!廣西農信系統決戰脫貧攻堅服務...
    這片曾深陷貧困泥沼的土地,已然「舊貌換新顏」:有了廣西農信社強大的金融支撐,一個個脫貧致富的奮鬥故事不斷上演,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躬身為橋,播撒金融力量;不辱使命,彰顯農信擔當。據了解,自2016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全力以赴服務全區脫貧攻堅工作,組織指導全區91家農合機構、25000多名員工,以金融精準扶貧為主戰場,以扶貧小額信貸為抓手,因地制宜、著力創新,全方位滿足貧困群眾多元化融資需求。作為根植八桂大地的「廣西人的銀行」,2016年以來,廣西農信社累計向60.72萬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351.2億元,佔全區發放量的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