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拿成首個強制要求戴口罩的德國城市!輿論:「真香大型打臉現場」

2020-12-24 網易新聞

華輿訊 據道德經報導 德國當地時間3月31日上午,《明鏡》披露,耶拿市政府計劃在一周內引入強制性規定,要求人們在商店、公交等公共場所佩戴口罩,以降低新冠病毒的傳播感染風險。這是第一個強制要求民眾佩戴口罩的德國城市。一天前,奧地利政府正式宣布要求民眾在超市購物必須佩戴口罩。

「真香!」疫情爆發以來「打滿全場」的旅歐華人紛紛在朋友圈中表達心中暢快。新聞一出,德媒版面簡直一個個「大型打臉現場」。與此前輿論普遍的質疑態度不同,如今出現在各大媒體版面上的聲音,要麼接受戴口罩措施,要麼持開放態度探討戴口罩的意義。

社民黨衛生政策專家卡爾·勞特巴赫表示:「實際上,口罩對減緩新冠病毒傳播的意義,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被嚴重低估了。」他支持在全德國通行這樣的規定,前提是保障醫護人員的口罩供應不被影響。

根據德國「編輯部網絡」對16個聯邦州的問詢,下薩克森州、黑森州、北威州、萊法州、梅前州、薩克森州、圖林根州、薩爾州、柏林和漢堡目前都還沒有強制要求戴口罩的計劃,其他聯邦州未有回應。

《南德意志報》評論文章在最開頭戲謔地描繪這樣一種場面:「德國所有家庭裡塵封的縫紉機開動起來,參照網絡上的縫紉方法,如今課業不重的孩子能和天賦異稟的奶奶一樣,縫製出自己佩戴的口罩,以示對醫院和護理院的支持。這是一場偉大的行動,縫製口罩成為展現德國人團結的方式!」

文章補充道:如果戴口罩能最終被所有人接受,就更偉大了。因為在德國,很多人仍對戴口罩者投以異樣的目光,仿佛他們戴口罩就肯定感染了新冠病毒一樣。「是時候團結起來了。耶拿從下周開始執行硬性規定,是危機下樹立了榜樣,全德國都應該效仿!」

但是這篇評論也道出無奈:「可惜這個信號還沒有到達所有人的腦袋。很長時間來,專家都支持口罩無用論,它是用來保護別人的,不是用來保護自己的。但這不是真相。當所有人在購物或者散步時都帶上口罩,病毒傳播風險就大大降低了。戴著口罩咳嗽、打噴嚏,潛在的病毒都留給自己,不會傳播給別人。」《南德》呼籲,「要抵抗新冠大流行、減少死亡人數,強制要求戴口罩,就是下一個、也是早就應該採取的嘗試。」

要知道,在今天的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官網上,對「在一般人群中戴口罩以防範新冠病毒感染是否有意義」的指導性回答上,依舊把「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遵守咳嗽、噴嚏遮擋規範」和「與疑似感染者保持1到2米距離」視為最重要、最有效的個人防護措施。

▲圖源:網頁截圖

這則更新於3月23日的指導意見仍是目前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有關口罩防護作用的最新聲明。研究所到目前為止規定必須佩戴口罩的唯一情況,是已有呼吸道感染症狀者不得不出入公共場所的情景。

這家代表德國官方意見的研究所始終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表明佩戴口罩能顯著降低健康人的感染風險。」他們擔心民眾放鬆警惕,擔心戴口罩給人們一種「錯誤的安全感」,從而忽略了其他安全防護措施。

與中國呼籲使用符合標準的三層式醫用外科口罩不同,德國沒有這樣的規定,耶拿市政府的計劃執行的強制要求裡也沒有這種規定。眾所周知,德國的醫用外科口罩存量岌岌可危,輿論普遍呼籲要把醫用外科口罩留給醫護人員。耶拿市政府在聲明中表示,毛巾、圍巾及自行縫製的口罩如果能起到遮擋口鼻的作用,也符合規定。

巴伐利亞州州長馬庫斯·索德爾周一呼籲儘快調整德國工業產能,不僅德國企業自己要生產口罩等防護用品,還要極大加快生產速度。索德爾和西門子高層有過私下溝通,後者承諾從4月份開始每周生產100萬個口罩。據悉,寶馬集團也調整了生產線。

擔心防護用品被民眾哄搶一空,導致一線醫護人員的供應不足,是索德爾和絕大多數德國政客一直以來的擔憂。疫情發展沒能按照他們的預想得到控制,耶拿的舉措有了更充分的民意基礎,又一次選擇擺在德國政府面前。

《南德》評論表示,強制戴口罩還有一個延伸意義:大街上人們都戴口罩,就能傳達一種清晰的態度——告訴所有人疫情局勢有多嚴重。這也是長期以來被忽視的,新冠病毒的大流行是一次真正的危機,首先是威脅老人和病人,最終會威脅所有人。(原標題:耶拿成首個強制要求戴口罩的德國城市!輿論:「真香大型打臉現場」)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道德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德國多州頒布規定,要求民眾在商店和乘坐公交工具時佩戴口罩
    4月20日,在德國薩克森州首府德勒斯登的市政廳前,工作人員向一名女子發放口罩。 新華社 圖德國已有越來越多聯邦州出臺「口罩令」,要求民眾在公共運輸工具和商店中佩戴口罩。據德國電視一臺(ARD)21日的報導,目前已經有幾個聯邦州發布了在公共運輸工具和商店內佩戴口罩的規定。德國東部的薩克森州是第一個要求佩戴口罩的聯邦州。20日起,該州要求居民在商店裡和公共運輸工具中佩戴口罩。此外,圖林根州的規定將於24日開始生效,巴伐利亞州則從下周開始。
  • 防控疫情反彈,歐洲醒悟強制佩戴口罩
    英法德對不戴口罩者罰款力度將加大在口罩問題上,德國政府的態度明確、堅決。從4月下旬開始,德國各州陸續出臺規定,要求民眾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必須佩戴口罩。4月28日,柏林率先強制要求民眾在購物時佩戴口罩或面罩。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到目前為止,德國所有州都已發布了商店購物時的「強制佩戴口罩令」。多年旅居柏林的史先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絕大部分柏林居民都很遵守政府的規定,自從4月份該「戴口罩令」頒布後,進商店時看到大家都把口鼻遮蓋上了,不過最近開始解禁,在空曠地帶上能看到大量的人都不戴口罩出行。
  • 美國確診超36萬例,世衛組織鼓勵各國研究民眾佩戴口罩的有效性
    據日本媒體此前介紹,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後,對象地區的都道府縣知事能夠臨時開設醫療設施;強制使用所需的土地和建築物;要求所有者出售醫藥品、口罩和食品,並在特別有必要的時候進行徵用;要求居民主動避免不必要非緊急的外出;要求或指示停止使用學校、福利設施、電影院和博物館等;要求或指示限制舉辦音樂、體育活動等。
  • 義大利託斯卡納大區頒布強制戴口罩條例
    原標題:義大利託斯卡納大區頒布強制戴口罩條例當地時間6日,義大利託斯卡納大區主席恩裡克·羅西籤署條例,要求市民外出必須佩戴口罩。目前,義大利有三個大區開始實行強制戴口罩的規定,有其他大區陸續表示正在考慮出臺類似規定,但義大利全國範圍尚未要求市民必須戴口罩外出。△圖為:託斯卡納大區佛羅倫斯市向居民發放口罩  託斯卡納大區主席羅西表示,病毒可能和人們長期共存,所以戴口罩的規定將實行相當長時間。最多不超過一個星期,大區可完成口罩發放工作,各市長宣布口罩發放到位之後,即可實施該條例。
  • 《一吻定情》首日票房破9000萬 觀眾:大型真香現場
    《一吻定情》首日票房破9000萬 觀眾:大型真香現場上映後,《一吻定情》的評論中,除了「甜」之外,還有一個關鍵詞,是「真香」。從映前的不抱期待,再到觀影中的甜笑與感動,這部電影撩撥到了不少觀眾的少女心。
  • 為什麼可以強制戴口罩,不能強制戴頭盔?
    一、首先講強制戴口罩戴口罩有兩個邏輯,第一防止外部病毒侵入,第二防止侵害其他人。為了防止侵害別人,就應該默認每一個人都是傳染者,強制每個人都戴上口罩。東亞政府就是這樣做的,從而迅速杜絕了傳染源,切斷了傳播途徑。較早的控制住了疫情。
  • 幾部超有意思的年代文,一個個都是大型打臉、真香、高甜現場
    《六零之穿成極品他媽》 六零之穿成極品他媽 簡介: 剛畢業的謝伊蘭,被系統帶到六零年成了農家老太太 發現一家子全是極品 老大是個媽寶男,老二是個抹布女
  • 戴口罩怎麼就這麼難?幾十萬條命堆出來的防疫經驗,美國人說丟就丟
    3月31日,耶拿市成為德國首個頒布「口罩強制令」的城市,逛商店坐公交必須戴口罩,沒口罩戴,用毛巾圍巾裹住口鼻也行…… ,大力生產那些只需75美分1個的口罩。
  • 英國倫敦坐公交不戴口罩要罰款,群體免疫行不通,口罩成防疫標配
    據英國《每日星報》6月16日報導,為防止疫情捲土重來,倫敦推出戴口罩新規從6月15日起,在英國倫敦乘坐公共運輸必須戴口罩,否則將面臨一百英鎊(相當於人民幣890元)的罰款或拒載,當地的群體免疫政策行不通,口罩成了防疫的標配。
  • 滿屏飄滿屎臭味,楊迪媽媽真香打臉現場!
    與傳統美食臭豆腐比,人們更覺得螺螄粉就是個生化武器般的存在,其味道比臭豆腐還臭。無數人愛它愛得死去活來,怕它的人,聞到味道就避不可及。也正是因為這個矛盾的存在,使得螺螄粉的魅力越來越大,也讓無數人對它臣服。螺螄粉要鮮香酸辣才過癮,只有靠譜的原材料才是美味的根本。一切都要從源頭探起。
  • 林鄭月娥: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強制戴口罩...
    林鄭月娥: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強制戴口罩】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9日見記者時表示,香港今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逾100例,屬疫情以來單日最高。她宣布收緊防疫措施,包括:部分公務員明天(20日)起在家工作,政府只提供緊急及必須服務,為期一周,大約六成公務員仍須上班;強制戴口罩規例擴大至所有室內公共場所;飯店傍晚6時至早上5時禁止堂食措施延長一星期;中學文憑考試下周三(22日)放榜, 文/夏洛特
  • 衛生官終於鬆口:BC省中小學9月強制戴口罩!
    BC省一直沒有硬性規定要求學生必須佩戴口罩,但根據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BC省有73%的父母支持強制兒童在學校戴口罩,仍然擔心子女返校上課的健康安全。甚至有家長考慮讓孩子保留學籍休學一年,在家修讀home school。
  • 首個日本耶拿計劃學校(JenaPlan):大日向小學
    耶拿教育(Jenaplan)是產生於德國的一種教育改革方案,在荷蘭發展出了200多所學校。大日向小學校長的桑原正幸在2012年夏天與教育界夥伴一起拜訪荷蘭的時候初接觸了耶拿教育,很受觸動,沒想到自己因緣巧合成了日本的首位耶拿學校的校長。我們在大日向小學觀察一天,來看看它如何將耶拿教育在日本落地。
  • 全球資訊|美國影院復工又要求觀眾戴口罩
    資訊速覽1.羅永浩:準備做綜藝節目,正在組建團隊2.Hello Kitty之父要卸任了:卡通形象經久不衰,公司卻已走了多年下坡路3.文化和旅遊部:中高風險地區暫緩舉辦營業性演出活動4.美國影院復工又要求觀眾戴口罩
  • 德媒:東亞人都戴醫用一次性口罩德國人偏愛布口罩 哪種戴法正確呢
    中國小康網6月15日訊 老馬 經歷了新冠疫情的爆發之後,德國人對於口罩的態度也從最初的抗拒、懷疑,轉變為現在的自覺佩戴。根據防疫規定,凡進入超市、店鋪等營業場所時,所有人必須佩戴口罩或者能夠遮住口鼻的圍巾。德新社駐東京、北京、首爾三地的記者觀察發現,東亞地區和德國民眾使用口罩的習慣大有不同。
  • 美國單日新增感染者超8萬,一半以上的州要求市民戴口罩
    ▲在美國,許多人都拒絕戴口罩。(圖據路透社)隨著感染者人數的一再刷新紀錄,美國人對戴口罩的態度正在發生改變,美國國內出現了要求市民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的新動態。進入本周之後,阿肯色州和科羅拉多州開始要求市民在公共場合戴口罩。截至17日,已經有26個州開始採取了同樣的行動。
  • 法國衛生部不建議戴口罩,多座城市坐不住了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從1月起,法國衛生官員就主張「生病才需要戴口罩」,直到上周仍舊稱「對大眾來說,戴口罩不是個好方法」。期間,有亞裔因戴口罩遭攻擊。但本周,一些法國城市坐不住了,宣布或有意規定「不戴口罩,禁止外出」,其中就包括市長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尼斯市。綜合法國新聞廣播電臺、《20分鐘報》當地時間4月6日報導,南法著名旅遊城市尼斯進一步增強了防疫力度。
  • 厄瓜多國家緊急行動委員會要求制定在公共場所強制使用口罩的法令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國家緊急行動委員會發布在公共場所強制使用口罩的法令華輿訊 據厄華僑報援引《宇宙報》2020年4月6日報導,大意是:政府部長瑪麗亞·保拉·羅莫(MaríaPaula Romo)4月6日說,國家緊急行動委員會4月6日星期一決議,在公共場所強制使用口罩的權力下放到自治市政府。
  • 我的世界:mc中「真香現場」,誰會玩這種馬賽克遊戲,然後被打臉
    #2020隻能在家玩遊戲的情人節#真香定律告訴我們,在經歷一些事情,還沒有真正了解的時候,千萬不要妄下結論,說好聽了就是真香定律,而難聽一些就是大型打臉現場,就比如很多MC玩家一樣,入門以後才發現《我的世界》不是一款挖礦蓋房子遊戲。
  • 醫院大型烹羊現場!網友:這個「吃播」真香…
    網友操心了8個月之後,蒙古國捐贈的羊肉到四川了!作為援助湖北的抗疫主力之一,12月4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收到了來自蒙古國的63箱、共1600斤羊肉。今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遠道而來的蒙古國羊肉被烹飪成美味,供全院所有醫務人員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