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文暉
曾先後主持或參與廣饒縣全域旅遊策劃編制、夏墊非遺產業小鎮拓展打單策劃、鄭州上街產業新城戰略策劃、開封市祥符區域戰略策劃、大廠南部新區戰略規劃、啟東縣域發展戰略策劃、邯鄲叢臺項目戰略策劃、南京棲霞龍潭新城、承德市灤河城市發展帶、環霸州產業新城戰略研究、新城人口導入模式研究、煙臺健康文化綜合項目、霸州經濟開發區發展戰略規劃、南京市溧水濱淮新城、蘇州市相城區蓮花島旅遊發展策劃等項目。
義大利的糧倉——艾米利亞·羅馬涅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位於義大利北部,面積2.21萬平方公裡,人口約400萬,整體處于波河的南岸。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位置,圖片來源:regione.emilia-romagna.it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是義大利經濟最為發達的大區之一,這裡不僅是法拉利、蘭博基尼等著名跑車的故鄉,葡萄酒、陶瓷、工具機等產業也居於義大利的核心地位。
此外,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也是義大利乃至全歐洲著名的美食之鄉,除了擁有44種PDO(受保護的原產地標記)和PGI(受保護的地理標誌)產品外,還有19家不同主題的博物館講述著這裡的美食故事。
更重要的是,這裡憑藉著先進的農業以及工業技術,創造出了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發達的食品產業集群。
肥沃的波河平原是成就「義大利糧倉」的天賜資源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發達的農業基因,離不開波河(Po River)的滋養。
波河自東向西流經義大利北部,全長652公裡,是義大利最長河流,在阿爾卑斯山與亞平寧山脈之間,衝積形成了土壤肥沃的波河河谷(或稱波河平原)。
這裡是義大利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尤其是義大利乃至歐洲農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是義大利最主要的小麥、玉米、水稻、甜菜等重要農作物的產區。
艾米利亞·羅馬涅義大利的農業與食品產業基地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農產品加工出口額僅次於機械類產品排名第二,並且其中肉製品出口額約佔義大利全國的38%,農業機械與其他通用類機械出口額佔義大利全國的四分之一。
當前,當地利用歐盟基金,配合2013年歐盟制定七年計劃(2014—2020)的實施,制定農村發展計劃,發展精準農業、智慧農業等方面的探索與研究,在食品加工方面持續提升營養成分與健康度,保持著食品工業領域世界領先的地位。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各類產品2015年出口額(歐元),資料來源: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官網招商資料
產業聯盟網絡,匯聚中小企業力量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是義大利地方中小企業通過產業聯盟,促進行業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的代表性例子。
· Clust-ER,是基於歐盟的自主基金,成立的涵蓋當地大量公共與私人機構、協會和公司等主體,共享研究、技能培訓和信息資源,以增加區域工業創新合作的機會,促進研發,主要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可追溯、精準農業和食品安全等方向。
· CREA(義大利農業與經濟研究院)是義大利最大的農業與食品行業相關的科學機構之一,主要促進農業領域的研究與創新,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業水資源的利用、保護,農產品加工工藝研究,利用生物技術推進農業發展等;
· Federalimentare(義大利食品工業聯合會)是義大利第二重要的製造業聯合會及歐洲食品飲料行業中名列第一的聯合會。主要致力於監督行業健康標準、把握生產環節的透明度、研究分析市場消費趨勢與企業政策、支持技術創新與研發以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相關的趨勢信息,引導食品行業市場消費方向等;
· ASTER(艾米利亞-羅馬涅的創新與技術轉讓聯盟)聯盟成員包括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政府、位於該地區的大學、國家研究委員會(CNR)、義大利國家新技術局、能源與可持續經濟發展局(ENEA)、國家核物理研究所 (INFN)以及與工業協會合作的地區商會。其旨在通過促進工業研究/技術開發和提升技術轉讓領域的高素質技術專業人才和職業發展,支持地區生產體系的經濟發展。組織了各種工業研究和技術轉讓活動及服務,同時主辦了「AREAS S3」模式的合作,即學生、研究人員、企業家和教師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有用的信息來發展先進技術和創新事業。
形成分工明確的食品產業群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已經形成了自西北向東南延伸,以E35和E45等高速公路為軸線的食品產業軸,在這條產業軸線上,也形成了特色突出的產業區段。
如從帕爾馬到雷焦,以及摩德納之間的區域是義大利農業與食品加工機械生產的最高集中地,而博洛尼亞和帕爾馬之間的工業食品包裝機的生產在全球範圍內也極具競爭力等。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食品產業群(橫屏觀看),圖片來源:華高萊斯基於開放地圖製作
聚焦食品產業群中那些「特長明星」們:
1)帕爾馬:世界級美食品牌誕生地
帕爾馬(Parma)位於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西北部,人口近20萬,是大區內僅次於博洛尼亞的第二大城市。
就像喜歡足球的人,一定知道帕爾馬俱樂部的黃藍軍團一樣,喜歡美食的人,也一定聽說過著名乳製品巨頭帕瑪拉特,以及美味的帕爾馬火腿。而這些,全部來自於帕爾馬這座城市。
這座城市中15%的從業者就職於農業與食品工業。包括火腿在內,帕爾馬乾酪、香腸、意面等眾多產自帕爾馬當地的美食,都成為了具有「地理標誌保護性」的美食品牌。
帕爾馬的食品生產為何會如此發達?
除了良好的自然條件以外,這離不開本地食品產業與科研之間的融合。當地食品企業為了保持先進的生產技術,通過政府的協調,與歷史悠久的帕爾馬大學之間建立了所謂的Tecnopolo計劃,充分利用帕爾馬大學中農業食品專業的科研優勢,設立研究中心,輔助企業進行科技研發、測試、包裝、食品安全等科研環節,讓食品工業保持持續的先進技術。
Tecnopolo計劃中設立的大學科研部門包括:
· Biopharmanet Tec:保健產品創新中心;
· Cim:測量中心;
· Cipack:包裝中心;
· Comt:分子轉化和腫瘤學中心;
· Rfid&Vis Labs:跨部門射頻識別和人工視覺識別技術中心;
· Siteia.Parma:食品工業安全和技術中心。
此外,帕爾馬每三年舉辦一次的國際食品機械、飲料加工及包裝展(Cibus Tec),是義大利乃至全歐洲最專業的食品機械、飲料加工及包裝展之一,在全世界食品行業影響力極大。
2)皮亞琴察:食品加工機械生產中心
皮亞琴察(Piacenza)位於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最西北角,人口約10萬。除了傳統的乳製品、醃肉類食品、西紅柿以及葡萄酒等優勢食品產品之外,皮亞琴察最強大的優勢在於機械製造產業,其中,工具機與配件領域尤其強大,全市擁有100多家工具機企業,總共2500多名員工。
除了擁有能夠為歐洲宇航防務集團以及法拉利等企業提供精密工具機的MCM工具機公司以外,還能夠生產先進的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2005年由當地眾多工具機企業聯合設立的MUSP實驗室機構,聯合了企業、大學與科研機構的力量,不僅促進機械專業的學歷認證,也為當地工具機行業提供技術研究的支持。
3)切塞納:義大利「種業矽谷」
切塞納(Cesena)位於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東南部,是一座人口約9.7萬的小城。但是由於是博洛尼亞大學切塞納校區的所在地,因此食品產業相當發達,最大的產業特色就是種業。在切塞納周邊聚集了大量銷售額位居義大利全國前列的頂級種業公司,主要包括:
· Cooperrativa Agricola Cesenate(CAC),義大利種業龍頭公司,從事全球範圍的種子擴繁外包業務。這家公司專門為客戶生產種子。同時也自己生產種子加工機械,目前有在中國開展西紅柿種子擴繁的合作業務;
· Suba,位於切塞納東南約10公裡的小城甘貝託拉,主要從事鮮食芽菜的種子貿易與擴繁;
· Anseme,主要從事地中海區域本地蔬菜的種子擴繁與有機種子生產,在中國有分公司;
· Sativa,是多達100多種蔬菜的歐盟或全球獨家生產商,業務範圍包括擴繁,育種,主要方向是抗病選育。在蔬菜育種方面,擁有世界頂級專家資源。
除了種業以外,切塞納還在用於運輸易腐食品運輸設備生產,以及加工、儲存和包裝蔬菜水果的機械製造方面具有很強的實力。
4)博洛尼亞:農業服務業「首都」
博洛尼亞(Bologna)是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首府,不僅工業發達,也集中了眾多服務業機構。
· 機械檢測:義大利唯一官方認定的農機檢測機構ENAMA(義大利國家農業機械化機構),在博洛尼亞設置有全國僅有的四個檢測站之一;
· 政策分析與研究:CREA農業政策與生物經濟中心,博洛尼亞擁有其分支辦公室之一,主要負責隨著新的義大利農產工業體系的變化對農業和林業經濟進行調查和研究的工作;
· 專業培訓與協作研究:CIRI(跨行業工業研究中心),設立在博洛尼亞大學,其開展並協調研究和專業培訓活動,旨在加強工業和運營技術轉讓,以滿足生產的需求。
最核心的任務是基於37個前沿學科的研究能力,為企業提供產品和過程解決方案,是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高科技協作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集群,並非僅僅依靠大規模的食品生產而形成,而是通過區域內部各有所長的產業集群之間所形成的行業協會調和,讓區域內眾多的中小企業、研究機構等,能夠形成合力,持續保持產業創新,並延展傳統農業與食品產業的鏈條,才能帶動行業整體向更高端邁進。
華高萊斯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不得擅自修改、歪曲或篡改,侵權必究。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影像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