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和肯德基是街面上、商業區裡最常見的快餐店了,它們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最大型的連鎖式快餐集團,因此一直也倍受關注。
作為國際上最大的餐飲集團,麥當勞在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5萬家以上的門店,而麥當勞在全世界118個國家和地區也擁有1.8萬以上的門店。所以它們的員工數量是十分龐大的,工作在一線直接進行食物製作和銷售的佔比也非常大,那麼確實很多人就會有這個疑問:
為什麼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離職人員都不會把配方洩露出來?
⑴配方重要嗎?
以我們很多中餐餐館的情況來看,配方確實無比的重要,有時候一款「祖傳秘方」就可能讓一家小店屹立百年、經久不衰。哪怕是普及性很高的食物,很多店家都以自家的「獨門配方」、「祖傳秘方」為賣點,所以在我們的固有思維當中,配方當然是非常重要的。這些至關重要的配方往往都是由老闆自己把持著,而且有些時候還伴隨著類似小說中「傳男不傳女」、「下配方的時候必須清場」等等的奇妙規則,讓配方的存在更加神秘、凸顯其重要性。
所以由此我們才會有題目的疑問,既然肯德基和麥當勞算是很成功的餐飲企業了,他們有那麼多員工,為什麼就沒有人將配方拿出來自立門戶呢?有了配方還不能複製他們的成功嗎?
答案是:真的不能,就算複製了配方,也沒有那個基礎條件去「粘貼」出自己的成功。對於肯德基和麥當勞這樣的企業來說,配方其實並不重要。
⑵肯德基、麥當勞的員工是基本沒機會接觸到所謂的「配方」的
在很多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也曾經跟很多朋友一樣,在肯德基或者麥當勞進行過或長或短的兼職,為此還專門辦理了健康證,這倆洋快餐品牌算是很多人初次「勤工儉學」念頭萌發時候的第一個實踐地。
其實在這倆洋快餐短暫工作過之後,就會知道在門店裡面基本上是沒有機會接觸到所謂「配方」的。一般麥當勞員工的工作內容雖然煩勞,但是都很簡單,都是一些通過簡單培訓就能執行好的事情。比如:
前臺人員負責點餐、配餐、收銀,在節假日的時候比較忙碌,會客串幫忙打飲料、裝薯條之類的;廚房就主要負責食物裹粉、醃漬、炸、烤等工作,然後將這些製備好的「零件化」食物放到保溫櫃裡面;總配負責將廚房加熱好的各種「零件化」半成品進行組裝,然後組裝好的成品食物放到陳列櫃裡,等待前臺人員配餐、出餐。外場還有人員是負責疏導客人、指引點餐、清潔打掃等等瑣碎工作。
所以從工作內容就看得出來,一般員工是沒有什麼機會接觸到所謂「配方」的內容,廚房裡用來醃漬的東西也全都是同一配給好的。
哪怕獲得了麥當勞或者肯德基的配方,也沒有辦法與這些企業比肩
其實不只是麥當勞和肯德基,其他的連鎖式快餐店幾乎都不怕所謂的配方被洩露,因為根本就沒有值得被極度保密的、能夠影響企業生死存亡的「配方」存在。各種炸雞和漢堡的味道確實還算不錯,但遠遠談不到驚豔的美味,他們也不是靠著食物好吃發展到今天的。
這些快餐企業之所以能夠成長為行業裡的巨頭,主要是商業模式、經營理念、定位準確等等其他方面帶來的,並不是因為某種「祖傳秘方」讓它們取得成功的。所以就算是有些人得到了肯德基或者麥當勞的配方,也沒有辦法在這個領域裡超越他們,甚至還極大的可能因此而吃官司,我們簡單例舉幾個原因。
⑴品牌價值就是一個巨大的鴻溝
以我們國內的情況為例,肯德基誕生於1952年,進入我國發展已經30多年了,截止到2019年在中國就有6500家左右的門店。而麥當勞創立於1955年,進入我國也已經有大約30年了,門店數目也有2400多家。在過去這段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間當中,肯德基和麥當勞完美的搭上了「快班車」,累積出了巨大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這就不是做出同樣味道炸雞能抵消的事情。
⑵肯德基和麥當勞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自衛」的能力
肯德基和麥當勞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在以炸雞、漢堡和冰飲為主要架構的這種餐飲模式中,它們已經累積出了無比的經驗和優勢,已經基本杜絕掉了其他同類產品再進入可競爭範圍的可能。他們有著更完善的管理經驗、配套產業鏈、員工培訓方法以及研發和執行能力等等,這些都不是一張簡單的配方能夠抗衡的。
⑶維持中等偏上的品質
以現在人的口味來說,肯德基和麥當勞已經算不上美食了,它們就是果腹的快餐而已。 而且在很多城市裡都能看到同樣售賣炸雞漢堡的小快餐店,不過,雖然他們的價格還要便宜不少,但是生意跟肯德基和麥當勞沒有可比性。
這是因為肯德基和麥當勞有些相對完善、謹慎的規則和態度,比如:
員工的工作雖然非常辛苦、工資其實也不高,但他們有明確完善的晉升機制和福利系統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對很多食物規定最佳的賞味期,一旦超過就直接銷毀掉,以較高的成本將食物的品質維持在很好的程度,而這部分額外的成本依然是消費者出的;接待、服務客人的態度有著比較明確的規定,讓客人獲得更好的用餐環境和用餐體驗,這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還有其他一些就不一一細數了,這些條件讓肯德基和麥當勞將自己的食物和服務都維持在同消費層次餐廳的中上層,再加上他們的品牌效應和整個集團的經營方針,就足以「傲視群雄」了。
中式連鎖快餐為什麼走不出肯德基和麥當勞的路?
這主要是因為中餐往往比較複雜
我們中餐的食物有比較複雜的改切、加熱、調味等等工序,就連街邊最便宜的中式快餐、小炒店也是如此。但是麥當勞和肯德基的食物完全不同,它們將食物的製作進行了工廠化、標準化、零件化的處理,員工完全不需要知道這些食物是怎麼被做出來的,他們只要按照培訓的內容進行類似機械化的標準操作就可以了。
所以肯德基和麥當勞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做到口味和品質的高度一致性,在同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內,你去吃任何一家門店,他們的口味和品質幾乎都一致的。但是中餐就很難以這種方式推行,所以近些年來也就只有「肉夾饃、涼皮加飲料」的短小精悍組合比較出類拔萃,只有蘭州牛肉麵這種單一標準化的快餐才能走遍全國。
結語:
到此這次的題目就已經很清楚了,首先肯德基和麥當勞的員工基本上沒辦法得知他們的配方,能夠得知這些細節的人肯定也是被合同或者利益捆綁著的。其次這種將食品工廠化、模塊化的餐飲企業,他們並不依賴於所謂的配方或者秘方,自身的經營理念、管理方式、品牌打造、配套環節完善等等方面才是真正的制勝法寶。
最後還有一件事情要說,其實肯德基的創始人桑德斯上校有一個侄子,他曾經展示過一份據說是「肯德基配方」的東西,下面分享給大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試試看哦。
配方比例:食鹽三之二匙、百裡香半匙、羅勒半匙、牛至三分之一匙、芹籽鹽一匙、黑胡椒一匙、幹芥末一匙、辣椒粉四匙、鹽蒜兩匙、姜粉一匙、白胡椒粉三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