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鄭耀先真的弄錯了,這才是影子的最終極目標

2021-01-11 騰訊網

戴笠當初派出影子一事,鄭耀先宮庶都知道,但影子是誰,卻只有鄭耀先感興趣,因為他是風箏。

大家應該會比較好奇,按理說,戴笠派出影子,一旦戴笠死了,那麼影子受誰指使,後面就是毛人鳳接盤了,毛人鳳接盤的時候,影子正好傳遞出重要消息,那就是風箏潛伏在國民黨內部。

我們分幾個階段來看影子的使命,在初期,影子的使命是先打入共產黨內部,那麼,這個階段就是無論做什麼都以共產黨的標準要求自己,也許像鄭耀先一樣,就算是自己的戰友也要殺掉,立個投名狀。

第二個階段,那就是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就像鄭耀先一樣,但那是要靠個人魅力,但共產黨顯然不允許小團體形式的存在,所以,影子只有老常這樣一個同伴,還在跟鄭耀先接頭之後犧牲了。

最後,那就是盜取機密傳遞給自己的黨派了,影子傳遞的第一條情報就是風箏潛伏在國民黨高層。而之後,在全國解放之後,影子就繼續潛伏,潛伏的過程中,她不斷以一個共產黨的標準要求自己,慢慢的,自己被同化,慢慢的,如果不是別人提醒,她要忘記自己是個國民黨特務了。

而現在,影子其實期望自己不忘再被記起,當自己就是一個共產黨,不再去想自己是特務這件事,可畢竟自己曾經做過那些事,那是不可被磨滅的,所以,影子註定也是悲劇。

相關焦點

  • 諜戰劇《風箏》中風箏和影子的代號有什麼含義?
    諜戰劇《風箏》是一部經典的諜戰類電視劇,前面已經給大家說了很多關於風箏中的細節,這一篇,就說說劇中兩個代號。這部電視劇中的代號有兩個,一個叫風箏,另一個就是影子。風箏潛伏在軍統高層,用鄭耀先的一句話說,小隱隱於市,中隱隱於野,大隱隱於朝。這也正像是飛在天空中的風箏。而想要知道風箏的立場,就需要知道那個握住風箏線的人,這一點極為不易。
  • 「風箏」人物情感系列之三,鄭耀先與馬小五,情似父子的非常師徒
    可見六哥也不枉這一生,特別是馬小五對六哥最後能得以善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來分享一下六哥與馬小五的經歷與情感。01 延安首遇,印象深刻。劇情簡介:鄭耀先與馬小五的第一次碰到,是在解放前的延安,當時鄭耀先化名金默然,到延安與代號為「影子」的特務接頭。
  • 張洪泉:從馬小五追冷媚姍看風箏和影子的高下
    在觀眾眼中,他們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在很多時候分不清高下,看不出強弱,地上地下,爭鬥了一輩子,直到最終兩人在完成彼此最終信仰後,離開這個世界。其實,在馬小五追冷媚姍這個故事中,觀眾已經看出風箏和影子的高下。很顯然影子和風箏不是一個檔次的,正如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 「軍統六哥」鄭耀先為共產黨的革命奉獻一生,背棄兄弟、妻離子散
    經典諜戰劇《風箏》柳雲龍飾鄭耀先,講述軍統王牌特工「軍統六哥」鄭耀先,以心狠手辣、機智在國民黨和地下黨聞名。鄭耀先其實是潛伏在軍統的共產黨特工「風箏」,為了確保風箏像一把尖刀始終刺在敵人的心臟上,在關鍵時刻給國民黨致命一擊,鄭耀先不得不成為自己同志眼中心狠手辣、恨得牙痒痒的軍統六哥。鄭耀先唯一愛過的女人陳真兒、結髮妻子林桃,皆為他死,最後還揭發相愛相恨的韓冰。
  • 電視劇《風箏》男主鄭耀先命運逆行中的特工人生
    作者二毛:這是一篇電視劇《風箏》後觀影時期的一篇觀影「習作」他是軍統高層六哥鄭耀先《風箏》第一集:73人名單拉開「風箏」腹背受敵的命運戰線序曲演之眉批:二毛3分這是鄭耀先作為一個特工,所呈現出來的心理排面,這份排場堅固他自己內心的同時,也兼顧著他頭頂上上位者的窺視當見到衣衫不整的趙簡之,鄭耀先第一句話就是讓他把衣服穿好,並說了句:我不喜歡邋遢的兵這是墨鏡後面的鄭耀先,為自己即將告別這個世界的同志,還在爭取一份最後的禮遇,希望每個人都能報以這個年輕的女子最後的體面。
  • 《風箏》影評:諜戰教父柳雲龍,完美詮釋信仰的力量
    臥底身份終於被承認,為了揪出敵人在我方的一名骨幹臥底「影子」,以及其他原因不能解密臥底身份,鄭耀先不得不繼續埋藏真實身份,直到年老,鄭耀先終於完成了組織交給他的最後一個任務。電視劇《風箏》看完後,還常常想起幾個鏡頭:一、在監獄中亮明身份。
  • 《黎明之前》豆瓣評分高《風箏》0.4分,都看完才知道差在哪裡
    這兩部主旋律的電視劇不僅有實力派演員,更有激蕩人心的劇情,巧的是兩部劇的背景都是國民黨即將撤離大陸的時期,《風箏》在時間上有了一部分的延伸,那也是為了查出影子是誰,雖然是諜戰劇,但是兩位導演和主角所闡述的角度卻是不一樣的。
  • 20集後《風箏》:一個優秀共產黨特工找回真實身份的故事
    這種極度分裂的生活,讓鄭耀先在他的聯絡員面前經常失控:「再這麼下去,即使敵人不收拾我,我自己也崩潰了」。「我忍了十年,我不知道接下來我還要忍幾個十年。我這一輩子,還能活幾個十年啊。……我什麼時候能活得像個人?」這段獨白,不由讓人想起《無間道》裡的梁朝偉,身心煎熬,人鬼難分,卻偏偏還要在內心固守住黑和白的分界。
  • 《風箏》各個人物結局全介紹 全集劇情分集介紹
    鄭耀先,是一位共產黨的隱藏在軍統中的特工,機智狡黠,特別的心狠手辣,然而眾人都不知道其實他是一位很善良的人,是共產黨安排在敵人心臟上的一把尖刀,最終完成了任務,並沒有犧牲,而是繼續下一個任務去了。韓冰,實際上就是他的妻子,然而剛開始並不知道他是臥底,最終才發現的,不過最後已經晚了,為了保護他,死去了。
  • 《風箏》奇男子袁農
    作為《風箏》解說,袁農是一個無法繞開的重要角色,我很早就想寫一篇文章,嘗試著去客觀評價袁農,甚至想替他找出一兩個翻案的點,但在找了大量相關依據的情況下,我發現,這洋洋灑灑51集的電視劇下來,始終處於山城領導崗位的袁農可以說真是無所作為,除了被動揭發江萬朝,坑了一把老戰友,助攻了鄭耀先以外,真是再也找不斷什麼明顯的功勞了(大家幫忙看我是不是漏了),
  • 柳雲龍《勝算》熟面孔多,「風箏F4」僅出現仨,「宮庶」去哪兒了?
    小編追劇的時候發現了非常有意思的事兒,《勝算》裡邊的老熟人太多了,有夢回《風箏》的恍惚感,看得人尤為親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風箏山城F4」三缺一,宮庶不在,難免略遺憾。風箏「山城F4」《風箏》是柳雲龍非常經典的諜戰代表作,該劇拍攝於2013年,於2017年年底才播出,也被積壓了好多年。
  • 《風箏》馬小五認賊為師之後,給妻子吃20年安眠藥,他為何這麼做
    文 / 麥初齊 圖 / 視頻截圖 馬小五在《風箏》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作為演員馬馳來說,對於馬小五的角色把握十分不錯,馬小五的出場就是一個憨厚的傻小子,後來成為了優秀的偵察員,這其中的轉變不僅是做事風格,更是內心的徹底脫胎換骨,大大咧咧蛻變成膽大心細,的確是經歷了磨難才能練就的
  • 《風箏》馬小五不簡單?韓冰沒有想到,他會成為最後的強者
    《風箏》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從一個較長的歷史跨度,濃縮展現了關於信仰、戰鬥和成長的話題。劇中的每一個人,不管身在何處心向何方,在時間長河的滌蕩下,最終都能閃現出或可貴的品質或真實的人性,而這些都值得討論和思考。
  • 排名前3的諜戰劇,《懸崖》《風箏》和《偽裝者》上榜,原因呢?
    文|冷絲欄目|諜戰劇很多人真正認識諜戰劇是從《潛伏》《黎明之前》開始的,這2部劇之後,諜戰劇在藝術上趨向娛樂化、日常化、生活化的特點。2017年播出的《風箏》被稱之為「《風箏》之後再無諜戰劇」的作品,這是對該劇的最高評價。男主角鄭耀先的人生、信仰與人性的矛盾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他卻始終將信仰放在最高的位置。鄭耀先的一生完美地詮釋了自己在延安說的一段話:「我一直認為,做特工的,從你入行那一天起,就應該忘記自己是誰。既沒有慌張,也沒有恐懼。
  • 他是《風箏》的四哥徐百川,原來還在李連杰電影中跑過三次龍套
    相信大家都看過李連杰的《太極張三丰》,都會記得錢小豪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大多數也都認識裡面的演員,比如小冬瓜袁潔瑩、君寶師傅劉洵、道士袁祥仁、大太監孫建魁、達摩院首座於海、大太監妹妹劉紅梅,不過《太極張三丰》中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他就是《風箏》中的四哥徐百川,扮演者是演員劉立偉。
  • 五部經典「燒腦」諜戰劇,《風箏》排名靠後,《潛伏》只能第二
    今天,小編將給大家推薦五部「燒腦」諜戰劇,這五部劇集熱播後不僅是獲得口碑收視率雙豐收,更是以緊湊、燒腦的劇情發展俘獲觀眾,贏得觀眾認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ps:喜歡諜戰劇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 1、《暗算》 所有的諜戰片裡我最喜歡的,我心目中的Top1。
  • 由影子串聯的溫情故事——年輕人必讀《偷影子的人》
    小男孩後來不小心「偷走」了小女孩的影子,知道了小女孩因為聾啞而孤獨無助,渴望像正常女孩子一樣可以大聲歡笑,於是小男孩在克蕾兒身後輕輕地表達了自己對克蕾兒的喜愛,對她大提琴音色笑聲的迷戀,後來其實並不是真正失聰的克蕾兒果斷為了小男孩學習了大提琴,為了另一半願意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才是最美好的愛情。
  • 《偷影子的人》: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次日清晨,我再次來到音樂學院,展開老鷹風箏,將其放飛。這風箏承載著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以及此刻我全部的希望。當克蕾兒注意到風箏時,她正在廚房泡茶,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嚇得把手上的早餐杯摔碎在地磚上。幾分鐘後,大樓的門打開,克蕾兒朝我衝了過來。她目不轉睛地盯著我,對著我微笑,然後從我手中抓住了風箏的手柄。
  • 《偷影子的人》:遵從內心而活,才是生命最美的樣子
    主人公通過解讀偷來的影子,幫助很多人走出了內心的枷鎖,找到夢想,卻一直沒能讀懂自己的影子,直到母親的離世,才讓他在閣樓裡回到童年的記憶,最終尋求到自己的本心。《偷影子的人》採用了超現實的寫作手法,那就是主人公能夠在和別人影子重疊的時候,偷走別人的影子,這在現實中絕不可能發生.但正因為作者的奇妙架構,輕而易舉地讓讀者接受了這不可思議的設定,增添了趣味性,像是電影的畫面,一幀一幀,從我們眼前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