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潮汕地名遇上多音字,你讀對了嗎?

2020-12-15 騰訊網

潮汕地區裡最常見的就是「陽」字。舊潮州有「三陽」的名稱:揭陽、海陽、潮陽。現在讀揭陽、潮陽的「陽」為ion5/iên5(羊),但已經消失的歷史地名「海陽」和合稱「三陽」都讀iang5(揚)。澄海的蓮上、蓮下一帶,統稱「蓮陽」(意思可能是「蓮花山之陽」),「陽」也讀iang5(揚)。

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宋·陳堯佐《送王生及第歸潮陽》詩:「休嗟城邑住天荒,已得仙枝耀故鄉。從此方輿載人物,海濱鄒魯是潮陽。」我看這兩個「潮陽」都應該讀iang5(揚),指潮州府,而不能按現在的汕頭市潮陽區地名讀ion5(羊)。

汕頭市金平區有汕樟路,名字源於從汕頭到樟林的公路「汕樟公路」或者以前的「汕樟輕便鐵路」,「樟」字卻讀ziang1(璋)。但真的到了公路的另一頭——澄海樟林古港,當地人卻讀為zeng1(磚)。澄海區隆都鎮的樟籍,倒是讀文讀ziang1(璋)。但其實樟樹作為樹名,還有副產品樟腦丸樟木箱,澄海人都是讀為zion1/ziên1(漿)的。「樟」字一字三讀,真是奇葩了。我曾經看過西班牙語和漳州話的對譯資料,「漳」字也標為zio1。這可能是比較古老層次的白讀音。

「林」,潮音作姓氏用時讀為lim5,澄海等一些失去-m韻尾的地方讀為ling5或者ning5,地名如上文提到的「樟林」等。但在饒平縣的柘林澄海區蓮上鎮的竹林、東林頭、東林尾,濠江區濱海街道「林後」等地名中,「林」字讀作na5(籃)。揭陽市也有不少地名的「林」字也讀na5(籃)。微友「遇見」提供福建閩南話資料:福建閩南話也是文讀音lim,白讀音是na。如樹林、杏林、刺林、花林,許林頭,均讀na。泉州南安美林鎮,原來可能叫「尾林」,雅化為美林,讀音為尾na。

「林」字文白異讀的主要元音為i與a,開口度相差很大。但參證其他讀音材料,如「淋」白讀lam5或nam5,如「雨淋頭倒」(雨劈頭蓋臉地下)、「淋臊湯」(在食物上澆一些魚露)、「淋豉油」等。「深山林內」「鳥投林」的「林」也有不少地方讀na5。由此可知,主要元音i和a是一種文白異讀的對立。「林」字今廣州話主要元音也近a。所以我們有理由推測「林」字所在的侵韻字在某個階段的古音主要元音可能是a或接近於a,像現在的粵語一樣。

有些地方不明就裡,把「林」字改為同音字「籃」。微友「欣陽是我」提供資料:濠江區達濠青籃鄉,本來就是寫作」青林」的,但是在1960s間不知是那個山神,不曉得」林」字古音讀na,硬生生地把一個美美的「青林」改成了」青籃」了。一笑。

「岡」字也然,澄海區「程洋岡」大名鼎鼎,但我真不知道怎麼讀,請教了當地人、書畫家樸堂兄,說是讀tian5 iang5 gang1(呈揚剛),把「岡」字讀gang1(剛)。但在口語中,這個遐邇聞名的地名叫做da7 niên5geng1(大梁缸),寫作「大梁岡」,民間也用潮汕話諧音寫作「大娘巾」饒平縣黃岡的「岡」字也讀geng1。如果是外地地名,如江西的井岡山、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武松打虎的景陽岡、湖北的黃岡基本上都讀成gang1(剛)。

與「岡」字類似的還有「崗」,揭陽(潮汕)機場旁邊的高速公路有個出口叫「登崗」,汕頭市濠江區有鳳崗、崗背,潮陽區有臚崗的「崗」字都讀geng1(缸)。但廣州的黃花崗、崗頂,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的「崗」都讀為gang1(剛)。

這張地圖裡,有樟林、南洋等地名

「洋」字做地名用潮音一般都讀ion5/iên5(洋),如澄海區的南洋,金平區的牛田洋,潮陽區的北洋、前洋、洋心等。但書面化的地名「程洋岡」的「洋」字當地人卻讀成iang5(揚)。

綜上所述,像這樣有文白異讀的地名其實還有不少,真實是一個大麻煩,你沒有到過實地,真的不敢說當地人會念成什麼。例如:

汕頭市有同益街道、同益路、永同路,外馬路上有嶺東同文學堂,這幾個「同」字大部分人讀tong5(童),但偶爾也聽到有人讀dang5(銅)。如果「同文」跟「書同文」有關,那麼,則真的得讀dang5( 銅),因為後邊還有「車同軌」。

筆者在外馬三小(原嶺東同文學堂)參觀、調研時與該校馮玉鑾校長(前排右三)和老師們合影。(攝影:陳曉鋒)

澄海區有「上窖、上埭(上岱)」,龍湖區有「鷗上」,濠江有「上頭上店」,這個「上」基本上讀zion6/ziên6(漿6),但澄海區的「上華」讀siang6(尚),跟「上海」的「上」一樣。

汕頭市區有「廣廈、東廈、長廈」,「廈」讀hê7(夏),但還有「廈嶺」,「廈」讀ê6(下),與「廈門」的「廈」一樣。

汕頭市區有「長平、長廈、竟長、福長」,這幾個地名中的「長」都文讀為ciang5(薔),澄海區有「下長隴」,南澳有「長畔」等,這個「長」則讀deng5(腸)。

粵東著名古書院之一:冠山書院

還有個別地名用字的多音現象,不是由文白異讀造成的,而屬於多音多義字選擇的問題。例如澄海區有「文冠路文冠園」,「冠」讀去聲guang3(灌),但「冠山」(當地人叫「」)的「冠」則讀guang1(關)。隆都鎮還有「冠美」,我還真不知道應該讀平聲還是去聲。「冠」讀平聲是名詞指帽子,冠蓋如雲、加冠進祿、新冠病毒等,都讀平聲;讀去聲則是動詞,指戴上(帽子),如沐猴而冠;加上(名字),如冠名;奪得第一,如勇冠三軍、三連冠等;也作名詞,指冠軍,如「奪冠」等。根據詞義,我們可以知道「文冠路」、「文冠園」原來應該是跟「冠隴」(冠山)一樣讀平聲(關)的,但現在都讀去聲(灌)了。怎麼辦呢?

來源:林倫倫方言茶話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相關焦點

  • 這些地名你讀對了嗎?
    打開中國地圖,估計很多地名會讓人語塞。且不說生僻字,單單多音字就足夠讓人撓頭。山東東阿讀ē,那黑龍江阿城是ē還是ā?河南尉氏和新疆尉犁,讀wèi還是yù?山西侯馬和福建閩侯,讀hóu還是hòu?更要命的是顛來倒去這對:山西長子和陝西子長,zhǎng還是cháng?
  • 廣東地名「多作怪」,大多數外地人讀不對,有的當地人也會讀錯
    但是我們到一個地方去旅遊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相關的攻略,否則就會出現一些讓人比較尷尬的事情,比如說當地的地名,有的人就會讀錯,這樣的話就會讓人臉紅了。廣東地名「多作怪」,大多數外地人讀不對,有的當地人也會讀錯廣東地名可以算是「多作怪」的典型了,因為在廣東有非常多的地名都是多音字,甚至一些生僻字,很多人不熟悉的話就有可能念錯,這樣無論是在問路的時候還是在跟別人說自己去哪裡旅遊的時候,讀錯了地名,總是一件讓人尷尬的事情。比如廣東非常出名的東莞,很多人讀的時候都是讀完這個讀音,但是真正的東莞其實是讀管這個字。
  • 天官賜福:這5個字你讀對了嗎?若邪還是?
    那太子殿下的仙樂國應該怎麼讀呢? 墨香曾說過仙樂(le)是標準讀法,如果讀仙樂(yue)也可以。仙樂本國人的叫法也不統一,但是粉絲們基本上統一讀(le)。但是每次謝憐遇上危險,都會祭出若邪綾,且若邪的殺傷力並不小。多種用途,非常實用,而且還有靈氣,像個調皮的小孩一樣,只忠於謝憐一人,卻會偏向花城,害怕花城,還非常聽花城的話。
  • 最難讀對的6個山東地名,據說80%的人都讀錯過!你讀對多少呢?
    中國的歷史十分悠久,許多省市地名都是從古代就一直沿用至今,就是這些歷史悠久的城市,它們的讀音往往是最容易讀錯。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山東省都有哪些容易讀錯的地名,看看你能對多少個,這6個地名據說能讀對4個以上的都是學霸喔,看你能讀對多少呢?
  • 歙縣洪水高漲,地名卻不知道怎麼讀,安徽還有3個地名容易錯!
    因為歙縣遇上了50年一遇的降雨量,這樣的降水量使得歙縣城區全部被淹,因此就連高考也未能如期舉行。歙縣的高考未能如期舉行此後自然是有補考的,這裡暫且不說。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歙縣這個地名的問題。這兩天歙縣可以說是被全國人民熟知了,但大家對於歙縣都有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不知道歙縣的地名怎麼讀!有這樣問題的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正式介紹一下歙縣。
  • 安徽合肥:從「撮」到「疃」,這些地名你讀對了嗎?
    作者:束文杰前幾年,網絡上出現大量關於「難讀地名」盤點,抑或是「易讀錯地名」。總之,很多人看到這些地名,雙眼一懵,張口就露了餡。當然,這也不能說明人們素質水平如何如何,實在是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此外,與「柘」相關地名的還有肥西縣柘刺崗、廬江縣柘園村等等。「烔煬」,前一位因取右側的「同」字音,鮮少有人讀錯,倒是後一位,有人怕是饞了嘴想喝湯,或者是想著泡澡(古時「湯」即熱水的意思),總讀成了「tāng」。不過,但凡放下手機,讀點書,也知歷史上有位隋煬帝(即楊廣)。
  • 多音字生僻字姓氏的讀音,你都讀對了嗎?
    中國有幾百個姓氏,有的是多音字,有的是生僻字,對於生僻字的姓氏讀音,如果念錯了別人的姓氏,那可就尷尬了。今天分享一些多音字生僻字姓氏的讀音。
  • 100個中國最難讀的地名,第一個就讀錯了……
    地名是歷史的精髓要素之一。中國地名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區的變化、傳統文化的觀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100個最容易讀錯的中國地名,看完這些,絕對讓你心生感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 天官賜福:官方告訴你「仙樂」正確讀法,你對了嗎?讀錯的來集合
    這個官方也給出了答案,是讀「血(xue)雨探花」,不容易,終於對了一次04若邪不得不說,《天官賜福》中的多音字可真多,謝憐的若邪也成了困擾大家很久的一個,「邪」到底怎麼讀呢?05對錯來集合啦對於這裡面的這三個經典的多音字,目前官方已經給出了兩個,就「仙樂」這個稱呼來說,你讀對了嗎?
  • 動漫中的這些名字你讀對了嗎?據說十人九錯(五)
    又到了開學季,很久沒有坐在課堂上學習的你,還記得那些字典裡的詞?還記得那些考試時經常會用到的多音字嗎?今天,動漫菌就來考考大家,看看動漫中這些易錯字你能讀對幾個。篠(xiǎo)「篠」這個字,許多人第一反應會讀作「條」,可能是因為字體構成中有「條」字吧。實際上「篠」同「筱」,多指比較細的竹子,它的字形與「筱」十分相似,這樣聯想記憶是不是就簡單多了呢?
  • 這些超難念日本地名你都會讀嗎?5個超難讀地名!
    看完文章後,下次就可以跟不會讀的朋友炫耀啦!支笏湖▋北海道「支笏湖」晶瑩像水晶般透明!「笏」念不出來好尷尬!「山道」在臺灣多使用山口、陘、道、關等地名稱呼。另外「碓」中文念成「ㄉㄨㄟˋ」(同「對」),「氷」中文念成「ㄅㄧㄥ」(同「冰」)。▋日本三大溪之一的「猊鼻溪」:「猊」字就是古代的獅子啦!
  • 安徽一讀就錯的5個地名,一個比一個難,網友:一個都沒讀對
    安徽省5個地名一讀就錯,一個比一個難,網友:一個都沒讀對,美麗,安徽省已經在韓國著名觀光大省,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名字勝黃山、九華山、宏村等更美的風景,安徽人,「痛」的地方也有很多地名容易讀錯甚至連讀不懂,例如這5個,一個比一個難,網民是一個沒讀對!
  • 2020初中文言文知識點之多音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文言文知識點之多音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知識點總結   多音字,就是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不同的讀音表義不同,用法不同,詞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幾種用法讀音   1.有區別詞性和詞義的作用。
  • Lucy英語- 這些城市名,你讀對了嗎?
    我將要講到所有很難發音的英國地名,而且我會告訴你們一些秘密。是的,我會教你們一些規則,如果你做筆記,如果你學習它們,那麼很有可能,讀出這些地名會更容易,為了使這節課更有趣並且讓你們笑自己,我設計了一個小測試。So you can comment below with your score.所以你可以在下面發評論,帶上你的分數。
  • 一節語文課——那些難讀易錯的中國地名
    作地名及姓氏時讀作「bì」。泌陽,駐馬店下轄縣,因地處泌水(現為泌陽河)之陽而得名。,共有三個讀音:讀作「bǎo」時意為防禦用的建築,如堡壘、堡壘;讀作「bǔ」時指有城牆的村鎮;讀作「pù」時同「鋪」。
  • 廣東「最難讀」3個地名,甚至有的人都不認識,景色好比仙境
    首先第一個是黃陂鎮, 大家看到這個地名的時候,一定會讀錯第二個字, 另外,很多人把第二個字讀成po,其實第二個字讀bei, 這個城市位於廣東省梅州市的寧鄉市,而且這個城市離現在有很長的歷史,所以說整個城市有很多古老的建築物, 最近周圍被群山包圍,而且來到這裡之後好像進入了世外桃源,氣候很宜人,空氣也很清新。
  • 學會這些潮汕俗語,你才知道潮汕人是在誇你還是在罵你!
    Talk潮汕-讓全世界認識大潮汕講述潮汕故事,弘揚潮汕文化。作為一個被潮汕水土養育長大的女孩,對於母語潮汕話有一種獨特的感情,潮汕話抑揚頓挫,說起來有一種朗朗上口的文言文氣息。「識」字音讀「北」,義為識別。康熙年間,清政府為了對付鄭成功的復明活動,遏止海上武裝力量與沿海民眾的聯合,實行了消極的靖邊政策——海禁。當時潮汕沿海居被內遷五十裡。整個韓江三角洲的饒平、澄海、潮州人民,皆在遷徙之列。
  • 坎城國際電影節戛然而止,你知道「戛」怎麼讀嗎?
    首先,謝謝你能點進來看我的文章。因為這不僅僅是提高了我的閱讀量,更重要的是,你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是一個對知識有著渴求的人。「坎城」的「戛」到底怎麼讀?字典上只有一個讀音——「jiá」,「戛然而止」的「jiá」。按照規範,播音員們應該讀作「jiá納」,而我們通俗的讀法是「gā納」。康輝在書裡寫了自己對於這件事兒的見解,他堅持讀作「gā納」。如果讀「jiá納」,您知道說的是什麼嗎?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看蘭州地名背後的歷史風韻
    4、蘭州地名中常用的多音字蘭州由於其所處的地貌、環境、氣候的影響,其地名非常的多樣性,以山、溝、崖、壑、臺、岔、峁、坪、梁、峴、灣等命名的特別多,但總結起來,常用的字有崖、堡和街三字。這三個字有的是多音字,有的是有新舊不同的讀音,還有的是由於口語發音不同。
  • 刷爆瀋陽人朋友圈的漫畫猜地名,是他畫的!你猜對了幾個?
    這幾天,一款猜地名的手繪漫畫火了。這裡有歪脖的小鹿,有八王帶四的撲克牌,有大小不一的禮品盒,還有小和尚、大南瓜、宮女……每幅漫畫色彩分明,富有創意,但都與瀋陽地名有關聯。 3月8日,一直創作到凌晨三點的劉旭疲憊地說,沒想到自己的一個創意,竟掀起了全民娛樂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