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時期建造的一座海港石橋,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真的嗎?
離開泉州市,南下經田安大橋,沿泉州灣騎行,走沿海大通道,過深滬灣,圍頭村(當年炮擊金門島的主陣地)再北上,為的就想看是一座橋。對,它就是安平橋,號稱古代海港第一長橋。此橋1138年開始修建,1152年建成,歷時14年,橋長2255米,橋面寬3至3.8米,共361墩。橋面用 4至8條大石板鋪架,石板長5至11米,寬0.6至1米,厚0.5至1米,重4至5噸,最大則重25噸;橋上築憩亭5座,中部的中亭面寬10米。
-
中國一座60年代大橋,被鑑定是危橋,爆破後卻炸出一堆「偽專家」
沱江大橋於上世紀60年代修建於四川省,當時修建的目的主要是讓人們在兩地之間的出行更加方便,因為橋下的沱江水流非常湍急,人們想要渡江去另一邊非常困難,所以政府才想著在沱江上修建一座橋,為人們提供一些便利,在沱江大橋修建完成後,當時經過檢測,質量非常高,並且在此後的很多年都屹立不倒,不僅為兩地人民提供了方便,還促進了沱江兩邊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很多做生意的商人也因為這座大橋
-
一座屹立於荒野的百年石橋!
那天公社八一施工營營長劉雙辰(當時劉是宋曹公社書記)讓我把一架風箱送到北延莊施工營,當時北延莊在哪裡我一點都不知道,大致問了一下方向和道路,把風箱綁在自行車上就出發了。後來邊走邊打聽,經西褚、東陽村、西賈、東城角、北蘇陽,過三裡橋、白璧就到了北延莊。其中在經過三裡橋時,看到在荒涼的丘陵溝壑之地有一座這樣的工程,感到很驚訝!
-
18億的陽明灘大橋一年坍塌,宋朝洛陽橋屹立千年未倒,原因是什麼
黑龍江就有一個大橋,耗資18億,僅僅建成一年就坍塌,造成較大量的人員傷亡,而宋朝洛陽橋卻屹立千年,依然是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宋朝距今一千多年,那時並沒有鋼筋水泥,也沒有現代精確的測量技術,更沒有方便施工的各類機械輔助機器,修建完成的建築還能保存這麼長時間,事實證明古人的技藝之高。這座橋保留了千年,直至今天都還沒損壞。
-
中國拱橋|屹立不倒的豐碑
中國拱橋 屹立不倒的豐碑 鳳凰古城虹橋位於鳳凰古城沱江之上,因建此橋所用巖石均為朱紅色砂石,橋建成時,宛如彩虹臥江,起初命名為臥虹橋,後稱為虹橋。
-
萬裡黃河「第一橋」,洋人修建,雖歷經百年依然氣勢磅礴
但其實並非所有的路都是地面上的,畢竟幾乎每一個地區都有水源覆蓋,在修建時需要跨過江河溪流,順利通路。也正因此,橋應運而生,並且在出行方面發揮著重大的作用。黃河第一橋由洋人修建我國更是自古以來就有著雄厚的橋文化,只不過後來由於不重視科技,不重視外交導致了落後。也正是這一落後,使中國遭受了百年磨難,許多本該中國人留下足跡的地方卻讓外國人踏足,開創了首例。
-
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因利用動物加固橋梁,屹立千年不倒!
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因利用動物加固橋梁,屹立千年不倒!橋對人類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出行,運輸貨物也更加便利,為了能夠讓橋更加牢固,人們也會利用一些獨特的方法,其中我國的中國第一座跨海大橋,就因為利用動物加固橋梁,屹立千年不倒!
-
石家莊永通橋:1200多年歷史的唐代石橋,與趙州橋並稱「姐妹橋」
關於永通橋,在當地廣為流傳著「魯班建大石橋,妹妹魯姜建小石橋,並得到神仙相助,兄妹二人一夜成橋」的神話故事,表達了人民大眾對二橋的讚美和愛戴,更使兩座「姐妹橋」名揚天下。永通橋始建於唐代宗永泰年間(765年~766年),取永遠通濟之意,距離今天已經有1200多年歷史,是繼趙州橋之後,現存年代最早、科學技術極高、藝術形象極美的弧形肩石拱橋,其建成年代早於國外同類橋梁達上千年之久,是負有盛名的優秀古建築。1961年,永通橋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發現廣州番禺一座漂亮的橋,廣州光明大橋,位於市橋水道
在廣州的旅行當中,發現廣州的番禺南郊村附近有建設有一座很漂亮的橋梁,這座橋梁就位於廣州的市橋水道,是一座造型精美的鋼築橋梁,從這座大橋的樣子看好像是一座剛建設不久的鋼結構的橋梁。從廣州番禺的市橋水道一路沿著南堤西路一路走到南郊村就能看到了,這座大橋的樣式非常現代,有可能是當地為方便隔江兩岸的居民返往兩地所修建的一座橋梁。
-
網絡述年丨過年拜橋神,苗家最早的「公益」
在過去,每年元宵節,有女子走橋的習俗,而且必須走過三座橋才算完成走橋儀式。人們把這種走橋祈願的行為叫做「走三橋」。在我家鄉,女子出嫁時,由兄長背著出門,必須要走過了一座橋後,才能停下來。說是從橋上走過,橋神會保佑此去一路平安,一生幸福!橋在民間還是連接陽界與陰間的象徵。人們相信世間是分陰陽兩界的,而陰陽兩界是以一座橋為界限的,這座橋俗稱「奈何橋」。
-
富源有一座獨特的橋,傳說是仙人所造
洞潭橋邊野草花,在大河鎮大河洗煤廠附近有一座橋,原來是叫仙人橋,現在叫洞潭橋。20世紀60年代初期,當地黨委政府充分利用這裡的地形和豐富的水利資源優勢,在大河兩岸建設分洪大溝,進行水能發電,抽水灌溉農田,如今橋東北和西北角都有抽水站,發電站等遺址。洞潭橋經過100多年的風風雨雨,依然蒼勁雄偉,堅若磐石,橫跨塊澤河之上,見證著當地的發展與變遷!
-
「光影新時代」主題微影評|一座人橋的脊梁
一座人橋的脊梁 轟炸機下的炸彈聲震耳欲聾,金剛川上的一座「人橋」寂靜挺立。一次次,你看到美軍飛機來了又走、走了又來,一次又一次轟炸;一遍遍,你看到志願軍戰士,一個又一個倒下,一個又一個衝上去,一次又一次修好橋。 最後的最後,美軍投擲燃燒彈轟炸了橋體。那座長37米的橋整個被燒成了木炭,高炮排戰士被燒成了焦屍、工兵連被燒成了焦屍、無數志願軍戰士被燒成了焦屍…… 這一刻,沒有人會相信那座橋會再被搭起來。
-
世界上最可怕的三座橋,根本不敢向下看,還有一座叫做魔鬼橋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離不開橋的,路過有水的地方一定要過橋才能跨過河流,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漂亮的橋的,但是除了美麗之外,還有很多恐怖的橋,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三座橋,根本不敢向下看,還有一座叫做魔鬼橋。
-
浙江正在新建一座橋,採用特殊的結構設計,寓意為「明海騰飛」!
浙江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與周邊其他省份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領土橫跨八大水系,因此這裡的水資源豐富,城市和水景相互輝映。浙江境內的風景也非常特殊,不僅包括平原,還包括一系列奇特的地貌,如山脈和島嶼。除了杭州,浙江省還有很多城市,其中一個叫臨海,是一個縣級市,其境內領土很美,山和水相互輝映。臨海市作為一座千年古城,有著悠久的文化底蘊,文物古蹟眾多,也被稱為「文化之邦」。這裡不僅有美麗的景觀,也是中國一個優秀的旅遊城市,發展空間大,潛力也很大。為了更好的發展,構建城市中的交通事業成為了這座城市發展的一處必要前提。
-
三座「建築鬼才」設計的橋:船在橋上走,中國這座橋圖紙拿反了?
德國馬格德堡水橋在德國就有一座標誌性的橋梁,叫做「馬格德堡水橋」,它的歷史悠久,據悉在1919年的時候,馬格德堡水橋就已經開始規劃設計,只不過因為當時的戰爭,該橋並未建造成功。到了1990年向後,馬格德堡水橋才重新開始修建,竣工之後倒是成了當地著名的打卡點,並且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來到這裡觀賞馬格德堡水橋的奇觀。
-
垂虹橋自述:小紅低唱我吹簫,見證那段千古愛情,真實結局如何?
吳江垂虹橋我的顏值與歷史先說說我的家吧。吳江垂虹橋怎麼樣,我美不美?再說說我的歷史吧。我建於北宋慶曆八年,也就是公元1048年。本名利往橋,俗稱長橋,原來是一座木橋。公元1325年,才改建為聯拱石橋。吳江垂虹橋但是,我最輝煌的時刻,卻是由一個落魄書生書寫的。我見證了千古愛情那個書生叫姜夔。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三十多歲,進士一直考不中,還是一個落魄的窮書生。
-
歙縣蕃村有一座古石橋,有雙層橋面,你知道是哪座橋
以方位方位命名的,比如河西橋;以事件命名的,比如登第橋;以修橋者的名字命名的,如永寧橋;也有以神話來命名的,比如仙姑橋;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以修橋者的職業來命名的,比如今天要講的草鞋橋。草鞋橋位於歙縣蕃村,橋頭還有路亭供人休息。提起草鞋橋,很多人不一定知道,因為此橋現在叫做鮑老橋。
-
宋朝洛陽橋屹立至今,耗資18億的陽明灘大橋卻倒塌,這是為何?
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洛陽江水道之上的洛陽橋,更是修建於千年之前的北宋年間,至今依舊承受著風吹雨打巍巍屹立。與18個月便修建完成的陽明灘大橋不同,宋皇祐五年至宋嘉祐四年(公元1053-1059年),時任泉州太守蔡襄耗費6年時間在洛陽江上修建起了一座供百姓通行的洛陽橋。
-
橫亙古今以橋鑑史:揭示中國的「橋文化」及其發展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從古至今,"橋"深入我們的生活,黃河之水天上來,何以渡?是橋帶我們在湍湍水流之上如履平地。橋上青石雕刻精緻,橋下清澈水波蕩漾,好不美麗!作為世界十大橋梁之一的"趙州橋"自然是我們不得不說的一座古橋梁,它的排名就算是在世界十大橋梁中也是十分靠前的。趙州橋是隋朝時期工匠李春首創,作為一座聞名世界的古橋,趙州橋以外觀簡潔、充滿美感而吸引人們的眼球。自建成趙州橋以來,距今已經有1400多年歷史,但它依然穩定的矗立在那裡,只是多了一些歲月感。
-
《金剛川》:屹立不倒的,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談起今年上映的戰爭愛國電影,就不得不紀念一下《金剛川》中的簡易木橋,不斷遭到敵機的狂轟亂炸,但在志願軍先輩們的一次次修補中,屹立不倒,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功地把志願軍主力部隊送入金城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