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蔡琴的事我就不說了

2020-12-19 澎湃新聞

1984年,侯孝賢與蔡琴共同出演楊德昌導演的電影《青梅竹馬》。那之後,蔡琴、楊德昌結婚,侯孝賢和兩人關係漸遠。

如果,當年蔡琴選的是侯孝賢,可能一切都會不一樣。

 

 

1969年,服完兵役的侯孝賢考入國立藝專電影科。他的成績一塌糊塗,靠獻血做義工才勉強畢業。畢業後,他做了八九個月的電子計算機推銷員。

那時,李行導演的《心有千千結》劇組需要一個場記,學校老師推薦了侯孝賢。因為藝專其他的同學都去當兵了,只有侯孝賢是先當兵後上學。

侯孝賢騎著摩託推銷著電子計算機時,接到了老師打來的電話。之後跟著李行導演,一路從場記、編劇做到導演。

侯孝賢的搭檔是攝影師陳坤厚。李行導演轉入幕後,他們兩人輪流擔任李行出品的新片的導演。兩人拍的大多是愛情喜劇,票房都不錯。用侯孝賢的話說,商業片的路子全懂。

侯孝賢轉入藝術電影領域,是在入行很多年之後了。

六七十年代的臺灣電影大多是暴力或色情。1981年,中影想改變現狀,推出了電影輔導金計劃,給優秀的新電影導演提供啟動資金。

計劃的推行人是吳念真,想著一部電影只能推出一個導演,不如做個拼盤,於是策劃了《光陰的故事》——一部電影找四個導演,省錢又有效果。

楊德昌是其中一個。

楊德昌當時在美國念完書,做了一份電腦設計的工作。他36歲突然想改念建築,因為他畫畫很厲害。朋友問他,你念了建築會不會想電影,楊德昌說會,於是乾脆去拍電影了。

但美國電影工業成熟,沒有拍攝資金當不成導演,趕上電影政策,楊德昌回了臺灣。

新電影剛開始的時候,正在流行社會寫實片,有很多黑社會題材的電影,看久了觀眾麻木,票房越來越低。《光陰的故事》讓人眼前一亮,電影重新有了票房,接著,侯孝賢和陳坤厚的《小畢的故事》票房更好。

1982年,《聯合時報》舉辦有獎徵文比賽,大賽名字是「愛的故事」。26歲的朱天文寫了一篇《小畢的故事》投過去,稿件被評為佳作獎,文章登在報紙上。

朱天文是朱天心的姐姐,胡蘭成的學生。

<朱天心(左)與朱天文(右) >

侯孝賢和陳坤厚看到文章,給朱天文打了電話,說想要買下版權,改編成電影。朱天文沒看過國產電影,也從來沒聽說過這兩個人的名字,加上對電影圈印象很差,覺得都是些混子。

那年代還不怎麼有版權的買賣,赴約前,父親囑咐朱天文小心行事,不要被對方壓價。朱天文特意穿了件灰針織套裝,高跟鞋,還盤了髮髻,打扮得像是精明的秘書。

見面之後,才發現侯孝賢、陳坤厚和想像中的不一樣,兩個人完全沒有砍價。侯孝賢還聊起自己看的散文,朱天文很驚訝:「啊,電影界也是會有看書的!」 

為了拍《小畢的故事》,侯孝賢和陳坤厚抵押房子,湊了200萬元(臺幣),把電影拍了。所幸這部電影大賣,兩人保住了房子。

 

有次侯孝賢閒逛到風櫃,在雜貨店看到一群年輕人撞球,他看了一個鐘頭。離開後,念念不忘。他說:「我忘不了那群青年,感覺他們是這麼不安定,隨時會出事。在他們身上你看見青春生命不可預測的哀傷和悲壯。」

這成為侯孝賢拍《風櫃來的人》的契機。

這部電影進展緩慢,侯孝賢陷入長時間的迷茫,原因是楊德昌帶來的西方電影理論轟炸。

很長一段時間,在楊德昌的日式公寓裡,一批電影人聚在他家看各國的藝術電影。看完,楊德昌就給每個人發一份分場表,給大家講這個電影的敘事手法。他做得像手風琴一樣,拉開來長長的一份。

楊德昌和一眾歸國導演介紹的國外電影,侯孝賢完全沒有聽過,看所謂的「大師電影」時還會睡著。

朱天文說:「好像一個新的浪頭,猛地打到他(侯孝賢)的身上。」

侯孝賢從學徒、場記一路做到導演,接觸實務工作比較多,拍電影靠的是直覺經驗。聽了很多新潮理論,侯孝賢反倒不知道從何拍起了。

朱天文也不知道怎麼辦,只是推薦他看一看《從文自傳》。侯孝賢看完說:「這本小說有一個觀點,是俯視的,好像這個世界上發生的種種悲傷的事情,他都很客觀地在看,有一種胸襟。」

看完侯孝賢說知道怎麼拍了。

在執行上,他一直和攝影陳坤厚說,攝影機要遠、鏡頭要長。《風櫃來的人》中有個長鏡頭,一個土地廟前坐著四個年輕人,沒有任何正面的鏡頭,人物臉上的表情也看不到。

拍完這個長鏡頭,陳坤厚質疑:「你確定不切一個特寫進去嗎?」侯孝賢說,確定。陳坤厚問他,你是不是腦子壞了?

這部電影拍完,西方的導演非常震驚,竟然有人將鏡頭做到這種地步。侯孝賢說,如果要選一部對他最重要的電影,他會選《風櫃來的人》。陳坤厚也說,《風櫃來的人》是他創作生涯中最過癮的片子。

<《風櫃來的人》劇照 >

電影中的主角幾乎是侯孝賢自身的寫照。

當兵之前,侯孝賢的時間大多花在打架和賭博上。學校有外來的孩子,侯孝賢都會先打一仗,經常他一出手對方眼睛就花了。他說:「打過一次大的,別人看你的眼神都會不一樣。」

有人找他撐場,他一定去。

後來混出名堂,侯孝賢的出手機會就少了。但有人和侯孝賢說報他的名字不管用的時候,他還是會跟著朋友去打一架,證明自己的實力。

那時侯孝賢偷家裡的錢去賭博,母親拿刀追著他砍,砍傷了他母親又滿臉悽惶。

這些情感被他放在了自己的電影裡。

影片拍完,侯孝賢在中影做後期配音,找李宗盛做了配樂。剛好那時楊德昌在做《海灘的一天》。

看完《海灘的一天》,侯孝賢對楊德昌說:「如果拍《風櫃》前先看到《海灘的一天》,可能會拍得更好。」楊德昌聽了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從這次認可開始,楊德昌接受了侯孝賢這個朋友。

電影上映,他們以為《風櫃》會像《小畢的故事》一樣大賣,但七天就不得已下檔。

楊德昌覺得《風櫃》非常可惜,提出要幫侯孝賢重新配樂。

《風櫃》是候、陳二人第一次脫離「中影集團」自主投資的電影,提前撤檔讓兩人賠了很多錢,還是靠陳坤厚導演的《小爸爸的天空》收回的票房補上欠款。

陳坤厚不理解為什麼已經下檔的影片還要重新做配樂,畢竟20萬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但侯孝賢還是按楊德昌的建議,在已經虧損的情況下又花了二十萬,給電影配上了維瓦爾第的《四季》和巴赫的《G弦上的詠嘆調》。更換配樂之後,電影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影片參加夏威夷影展時,引起現場陣陣驚呼。侯孝賢說這是他電影配樂的啟蒙。

侯孝賢說:「我們在臺灣,在你身邊沒感覺,他(楊德昌)回來整個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前面幾部片子其實都在講臺灣結構性的問題。那時候,只有他有這個穿越能力,這是非常特別的。所以我跟他非常要好。」

 

朱天心是蔡琴的小學同學,她一直覺得蔡琴才情出眾,絕不止於一個普通的流行歌手。1983年,她把蔡琴介紹給了自己最欣賞的導演——侯孝賢。

那時楊德昌正在籌拍自己的電影,一直找不到女主角,侯孝賢把剛認識的蔡琴推薦了過去。

楊德昌第一次見蔡琴時,和侯孝賢在錄音間外等著。蔡琴那時正在錄《最後一夜》。

最後一夜蔡琴 - 蔡琴海上良宵演唱會

       我也曾陶醉在兩情相悅

  像飛舞中的彩蝶

  我也曾心碎於黯然離別

  哭倒在露溼臺階

  紅燈將滅酒也醒

  此刻該向它告別

  曲終人散回頭一瞥

  嗯 最後一夜

楊德昌聽著聽著,雙手捂著臉伏下身去,半天才抬起頭,對侯孝賢說:「好性感啊……」 

因為被蔡琴吸引,侯楊兩人把《帶我去吧,月光》改編成完全不同的故事《青梅竹馬》,由侯孝賢和蔡琴共同出演。

<蔡琴與侯孝賢 >

侯孝賢當了電影製片,他和朋友借了一百多萬,挪用了丈母娘準備買店面的三百多萬(臺幣),又把自己的房子抵押貸款,才湊齊了拍攝費用。

在電影裡,楊德昌設計了一個主人公騎著機車,繞著臺灣「總統府」前肖像轉圈的鏡頭。但拍攝這樣的鏡頭,非常容易引來警察的注意。侯孝賢決定豁出去了。

他擰著油門,繞著雕像轉了一圈又一圈。很奇怪,沒有警察出現,只有風在耳邊呼呼吹過。

後來才知道,那天趕上掃蕩黑幫,警察全部調動過去,所以「總統府」附近根本沒人值班。

那天侯孝賢非常高興,他說:「楊德昌就想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某一種權威的反抗,他是留學美國回來的,那時他能想到的很東西是我想不到的。這時我才意識到,我之前的叛逆不過是小孩子式的調皮搗蛋。」

侯孝賢說:「如果我是女性就會愛上楊德昌。」蔡琴說:「他們簡直是在談戀愛!」

那時,侯孝賢和楊德昌講電影,走在前頭,朱天文和蔡琴走在後頭。那天下過雨,空氣很好,紅磚道上的綠樹開滿了紫花。幾人在樹下等公交,蔡琴突然讚嘆說:「孝賢比楊德昌溫柔。楊是細緻,可是很冷,像他的電影——冷致。」 

但蔡琴還是迷上了楊德昌。

1984年,楊德昌與蔡琴結婚,倆人的婚禮上侯孝賢又是「總指揮」。同年,朱天心與唐諾結婚。

《青梅竹馬》上映四天就下線了,虧得一塌糊塗。債還不上,侯孝賢把房子賣了。

侯孝賢說:「蠻慘的,拍完了他們結婚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所以其實我跟楊德昌後來因為蔡琴,所以我們兩個就有點疏遠。」

之後的每一次採訪,只要提起蔡琴,侯孝賢都會欲言又止。

拍完《青梅竹馬》,侯孝賢和兩人的蜜月期結束,新電影也漸漸分成了「侯派」和「楊派」,一派寫意,一派縝密。

 

1985年,候孝賢和陳坤厚在拍完《最想念的季節》後各自發展,再也沒有合作。

1986年11月6日,侯孝賢,朱天文、唐諾等53個文化界的人物共同起草了一份「臺灣電影宣言」。籤完字,蔡琴說這天正好是楊德昌40歲生日。

朱天心說,楊德昌好像每段時間都會迷戀一個人,侯孝賢離開後,這個對象變成了唐諾。

在那一群才華出眾的朋友當中,唐諾不是最能寫的,卻一直是看書最多、最會講故事的。朱天心回憶楊德昌「就愛聽唐諾講話,講什麼都好」。

楊德昌成了唐諾家的常客,每晚必到。每周日早上,楊德昌還會開車接唐諾去打球。

去影展也要在旅途中寫寫畫畫寄給唐諾,還把父親的遺物棋盤棋子也送給了他。

那時蔡琴每天深夜才下工,她總是沒卸妝就到唐諾家接楊回家。楊德昌不捨得,和蔡琴說:這傢伙怎麼那麼聰明。

因為新電影大多是藝術片,離普通觀眾太遠,這股浪潮很快就因為市場冷淡平靜了下去。加上電影輔導金有限,導演又只有那麼幾個,曾經的侯、楊二人成了競爭關係。

臺灣著名影評人焦雄屏對侯孝賢的評價遠高於楊德昌和陳坤厚。楊德昌痛惡焦雄屏,每說起她臉上都會劇烈扭動,吐出一個「屁」字。

侯孝賢雖然已經和陳、楊疏遠,但還是力挺陳坤厚和楊德昌,對焦的推崇絲毫不領情。

但圈子裡的人還是總拿「瑜亮」比喻他們兩個人,每每挑撥。楊德昌與侯孝賢越走越遠。 

在關係微妙的情況下,楊德昌請朱天心寫《紅樓夢》劇本。朱天心覺得一旦與楊德昌共事,最後一定鬧得朋友也做不成,推脫說自己要和侯孝賢去義大利影展,婉拒了他。

楊德昌不理解朱天心的拒絕,一心覺得他們在站隊。

那天蔡琴照例帶著濃妝來接楊德昌。她一進門,楊德昌就像告狀一樣,指著唐諾和朱天心說:「他們還是選擇了孝賢。」

朱天心和唐諾聽到非常吃驚。

這之後,儘管朱天心夫婦與蔡琴情誼未變,但再也沒有在私下場合見過楊德昌。

 

大概是楊德昌給了侯孝賢對抗政治的勇氣,侯孝賢決定拍攝《悲情城市》,電影直接挑戰了臺灣當局的政治禁忌,描寫國民黨製造的「二二八屠殺」。

1989年電影在威尼斯電影節拿下了金獅獎。影片回到臺灣,收穫了一億新臺幣的票房。分帳之後,侯孝賢把錢給了攝影師和錄音師,讓他們拿去升級設備,培養新人。

雖是口碑票房雙贏,侯孝賢還是說:楊德昌給我的壓力很大。

1995年,楊德昌結識了鋼琴家彭鎧立,他對蔡琴說:「我愛上別人了,我們離婚吧。」在一次發布會上,楊德昌口無遮攔,對著媒體說:「十年感情生活,一片空白。」

蔡琴強說自己不是空白,有著全部的付出。

新感情 舊回憶蔡琴 - 新感情舊回憶

新感情舊回憶

把我緊緊塞在夾縫裡

我感覺不到心跳和自己的呼吸

新感情舊回憶

每一次都讓三個人哭泣

連夢裡也都沒有了面對的勇氣

那之後,楊德昌和曾經的好友幾乎斷了交往。

2000年,楊德昌拍攝電影《一一》時,和侯孝賢重新和好,兩人常常見面。在楊德昌的家裡看他喜歡的《少年》和《俄狄浦斯王》。

侯孝賢說:「任何創作什麼我都給他,每次討論都給,故事什麼想法,全部。他也差不多,他話可能沒有我多,比較少,但是他就是笑的咪咪眼這樣,一直點頭。」

《一一》在坎城電影節獲得最佳導演獎,楊德昌獲得了世界級的名譽。然而這成了他最後一部電影。

2007年6月,朱天心在咖啡館趕完一篇稿子,順手翻了報紙,意外看到楊德昌因癌病逝的消息。

她說:「蟬聲喧囂大作,心裡卻下著大雪,呀,一個時代過去了。」

蔡琴說:「早知道他生命這麼短暫,我願意早點跟他離婚,放他好好享受他的生命。」

楊德昌去世,媒體採訪侯孝賢,他臉色陰沉,只說了「不要消費楊德昌」幾個字。

侯孝賢說,《一一》他一直沒看。「這件事情讓我感覺一個時代好像過去了。」

結尾

2013年,第5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蔡琴參加記者會,侯孝賢也在,兩人已經多年沒見。侯孝賢盯著蔡琴看了十幾秒,說了句:「只有小腿沒變。」

蔡康永說導演不懂甜言蜜語。蔡琴回他:「你要導演甜言蜜語,別想了吧。」在蔡琴面前,侯孝賢談起已經去世的楊德昌。蔡康永緊張地問蔡琴:「可以提起那三個字嗎?」

蔡琴沒有在意,開玩笑說:「當時(拍《青梅竹馬》)我是一個新人,但侯導好會演,楊導非常非常欣賞他。當然,更欣賞我。」

參考資料:

[1]《風櫃來的人》重映:「東方情調」已經淪為髒名詞——新京報 蕭軼 實習記者 談心怡

[2]《談楊德昌》 ——朱天心 

[3] 朱天心:有人說我們是文學界的大小S ——正午

[4] 獨家對話侯孝賢:我的電影拍給想看的人看  時光網

[5] 專訪侯孝賢 鳳凰網

-END-

作者 | 叉少

相關焦點

  • 吳念真侯孝賢回春!最美"臺北物語"隔30年重上映
    楊德昌經典作品《青梅竹馬》重現侯孝賢、蔡琴當年英姿美貌。 楊德昌經典作品《青梅竹馬》重現侯孝賢、蔡琴當年英姿美貌。除此外,《青梅竹馬》侯孝賢、蔡琴回春樣貌也跟著這次重映一起曝光!經典的《一一》由現在最會說故事的導演吳念真以及金馬獎女配角金燕玲演出,描述喜歡拿著相機拍人後腦勺的小男孩洋洋,以他的視角來看大人們的世界,拍攝家人看不到的『背面』。城市中的人們看似接近,但都各自有著無可逃避、必須面對的苦惱,面對人生的提問,答案或許沒有這麼複雜,卻總是不完美。
  • 吳念真侯孝賢回春!最美"臺北物語"隔30年重映
    除此外,《青梅竹馬》侯孝賢、蔡琴回春樣貌也跟著這次重映一起曝光!經典的《一一》由現在最會說故事的導演吳念真以及金馬獎女配角金燕玲演出,描述喜歡拿著相機拍人後腦勺的小男孩洋洋,以他的視角來看大人們的世界,拍攝家人看不到的『背面』。城市中的人們看似接近,但都各自有著無可逃避、必須面對的苦惱,面對人生的提問,答案或許沒有這麼複雜,卻總是不完美。
  • 侯孝賢:知情重義、清醒克制,透過電影和世界對話的人
    「我高二被退學,去入黨,高三畢業就把國民黨的黨證燒了,我一輩子都不想做公務員,因為對這種體系,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反感。」除了沉迷打架和賭博,還有一件讓小孝賢引以為傲的事,就是他喜歡看電影。那個年代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是民眾喜聞樂見的業餘生活,看電影還是個新鮮玩意兒,審查嚴格。小孝賢時常會隨著買票的大人混進去,有時被抓住拎出來,他轉身再溜進去——你不讓我看,我偏要看。
  • 侯孝賢的「黑道情懷」
    —直都有人說「我們一定要學好萊塢,這樣才能壯大」,我說你有沒有搞清楚怎麼學好萊塢,那裡的電影工業那麼強大,製片人制度下,任何事都是一板一眼的。就像我去法國拍片,一個副導是屬於製片組的,他會迅速幫我排好日程。張艾嘉之前在美國拍片的時候,要等一個天氣,等不到,她非要等,可是製片人就不同意。最終因為她本身是明星,讓她拍到了那個天氣。
  • 侯孝賢:與大師無關的日子
    今年,電影最治癒我的瞬間,來自金馬獎。73歲的侯孝賢獲得金馬終身成就獎,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提前隔離十四天,專程來到現場為他致辭。這位侯孝賢迷弟,當晚主動更新了自己的身份:「當然我們兩個沒有血緣關係,但我始終認為,我就是他其中一位兒子」。
  • 蔡琴:天籟女中音的坎坷情路,十年柏拉圖婚姻終成空
    婚姻是美好的,我的婚姻失敗了,但我希望你幸福。——蔡琴作為華語樂壇的民歌天后,蔡琴一生金曲無數,紅透了兩岸三地。事業上風光無限,感情中卻滿是傷痛。蔡琴的遭遇告訴世人,嫁錯人有多可怕。戀愛一段時間後,蔡琴迫切想要和楊德昌組建一個家庭,然而楊德昌之前才結束了一段婚姻,現在對自由生活十分嚮往,面對結婚這個問題,楊德昌只回應「你叫我怎麼說……」蔡琴始終沒有得到確切的答覆,於是下了狠話「如果不能結婚的話,我就走人」。
  • 侯孝賢的「黑道情懷」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直都有人說「我們一定要學好萊塢,這樣才能壯大」,我說你有沒有搞清楚怎麼學好萊塢,那裡的電影工業那麼強大,製片人制度下,任何事都是一板一眼的。就像我去法國拍片,一個副導是屬於製片組的,他會迅速幫我排好日程。張艾嘉之前在美國拍片的時候,要等一個天氣,等不到,她非要等,可是製片人就不同意。最終因為她本身是明星,讓她拍到了那個天氣。
  • 侯孝賢的戲夢人生
    當我聽到電影研究學者戴錦華的結論,侯孝賢是亞洲最偉大的導演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畢竟,整個亞洲電影史上,大導演不在少數,堪稱偉大的導演也有幾位,憑什麼侯孝賢就是其中那位最偉大的? 當我聽到電影研究學者戴錦華的結論,侯孝賢是亞洲最偉大的導演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
  • 兩個蔡琴:一個不想再做女人,一個修煉成「白狐」
    老一代歌手蔡琴,其代表作《恰似你的溫柔》、《我曾經來過》、《你的眼神》等歌曲傳唱度極高;其首張個人專輯《出塞曲》中的《抉擇》、《怎麼能》成為經典電影主題曲,憑藉《抉擇》一曲,斬獲了第1屆金鼎獎唱片類最佳演唱人獎 。蔡琴是家喻戶曉的歌壇明星,陳瑞被大家稱之為「小蔡琴」,足見她只是一個晚輩,一個向前輩無限靠近的後起之秀。
  • 聽黃熙談起偶像侯孝賢,是枝裕和一臉羨慕
    是枝裕和:其實我邀請你作為我們今晚對談的嘉賓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非常喜歡你的作品《強尼凱克》(日文名《臺北暮色》),真的很棒,祝賀你處女作長片的成功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不得不提侯孝賢導演的名字,我想和你一起談談侯孝賢。
  • 《海上良宵》啟航 蔡琴:華語也該有「經典100」
    「美國歐洲樂壇都有自己的『StandardSongBook』(經典歌錄),這麼多年來,我聽了、唱了許多中文老歌,發現華語的經典歌曲真是唱不完,為什麼我們不能有自己的『中文經典100首』?」
  • 蔡琴的這些歌竟然被誤認為是原唱丨夜問
    蔡琴,1957年12月22日出生於臺灣省高雄市,祖籍湖北沔陽(今仙桃)。自從1979年以一曲《恰似你的溫柔》出道後,她醇厚的嗓音和諸多經典歌曲溫暖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蔡琴的代表作中既有《恰似你的溫柔》《讀你》這樣的原創歌,也有對經典作品的翻唱,她獨特的中低音音色讓老歌煥發了新生命,甚至有些作品因為過於出色的演繹被誤認為是原唱,比如《新不了情》是由萬芳首唱,《張三的歌》的原唱是李壽全。
  • 聽黃熙談起偶像侯孝賢,是枝裕和一臉羨慕|東京電影節
    最後,是枝裕和從影片最後一幕學到了偷拍的技能,在日本,為了拍一部電影造成交通堵塞這種事,他原本想都不敢想。而黃熙,則有些不好意思地感謝了寬容的臺北市民,因為她為了那一幕拍了整整五條。是枝裕和:其實我邀請你作為我們今晚對談的嘉賓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非常喜歡你的作品《強尼凱克》(日文名《臺北暮色》),真的很棒,祝賀你處女作長片的成功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不得不提侯孝賢導演的名字,我想和你一起談談侯孝賢。
  • 獨家解讀:侯孝賢坎城六次入圍均失獎_娛樂頻道_鳳凰網
    時隔十載,《聶隱娘》已經是侯孝賢第七次入圍坎城主競賽,但是,相比較於侯孝賢的電影地位,評委會獎、技術獎,這般成績,遠遠談不上風光。   再看今年戰局,如果把「金棕櫚來的侯孝賢」這個懸念補充完整,它應該是侯孝賢、賈樟柯、是枝裕和,他們三個人誰會拿大獎?因為三位導演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路人。
  • 臺灣導演侯孝賢獲第57屆金馬終身成就獎
    中新社臺北8月24日電 臺灣電影金馬獎於24日召開執行委員會議,全票通過臺灣導演侯孝賢為第57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表彰他「在電影美學的卓越成就以及對電影傳承的苦心竭力」。資料圖:侯孝賢。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據《聯合報》、東森新聞雲等臺灣媒體報導,侯孝賢在接獲通知時的第一反應是要把獎金捐給金馬獎,工作人員感動之餘提醒他「這是沒有獎金的」。對於獲獎,侯孝賢表示:「我喜歡電影,我拍電影,這就是我的信念。」侯孝賢1973年踏入電影界,從場記、編劇、副導演一路累積經驗,成為「臺灣新電影」代表人物。
  • 電影大師楊德昌的片尾曲,藏著蔡琴潘越雲,飛碟滾石的音樂往事
    1981年3月,滾石唱片宇宙的天字第一號專輯《三人展》出版,這是一張收錄飛碟唱片創始人吳楚楚、潘越雲和李麗芬的合輯,阿潘在唱片的第二首歌,唱了一首《我的思念》,詞是《阿里山的姑娘》的作詞、著名詩人鄧禹平,曲就是李達濤。一年多後,蔡琴在海山唱片,出版了自己的第三張個人專輯《你的眼神》,也唱了這首《我的思念》。
  • 如果五條人去拍電影,會不會是下一個侯孝賢或賈樟柯?
    其實五條人樂隊和電影一直有著很深的淵源,他們都是資深影迷是一個方面,主要 的原因還是他們現實主義風格的歌曲,讓人聯想到同樣是現實主義風格的導演侯孝賢和賈樟柯。有人形容,「五條人的民謠,就如一部音樂化的侯孝賢電影」,而仁科也有著一個別稱叫做「賈樟仁科」。
  • 無性婚姻10年,此生無緣做母親,63歲蔡琴的經歷警醒萬千女人
    蔡琴28歲的時候,與導演楊德昌走進了婚姻殿堂。 蔡琴為了丈夫的事業傾其能力,無私付出,38歲的她卻與楊德昌結束了10年的婚姻。 後來楊德昌對於這段婚姻的結論是「10年感情,一片空白」,而蔡琴卻回應:「我不覺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感情中最傷人的應該就是如此,我為你付出了全部,而你卻視為一片空白。
  • 檢驗音響器材的素質,用蔡琴這三首黃金試音曲就夠了
    在中國歌壇,蔡琴有著極好的口碑。她的聲音音頻寬、低音層次分明、中高音通透,她的歌聲波瀾不驚、低回委婉,就像一杯歲月的美酒,越是久遠,越是香醇。尤其是她的CD錄製水準都很高,理聲音更通透、音質更純淨、編曲更精良,也更能體現出音響器材的解析能力。所以很多玩音響的朋友都喜歡把蔡琴的唱片作為試音碟。
  • 侯孝賢 | 時間是真實生活的依據
    本月24日,侯孝賢榮獲第57 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以表彰他在電影美學的卓越成就以及對電影傳承的苦心竭力。本文匯總自侯孝賢新千年以來多次電影講座內容,一起走進侯孝賢的創作心路。長鏡頭與現實生活談到小津,我會談及我拍電影的形式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