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唐招提寺:高僧鑑真主持建造的最具唐代風格的寺院

2020-12-22 長安逍遙遊

世界就在你腳下,跟著「長安逍遙遊」換個視角看風景!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不少仿古建築,尤其是一些中式的園林景區和公園裡,而且這些仿古建築中以唐代風格居多,因為盛唐氣象對於世界來說都是影響深遠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下位於海外的這樣一座最具有盛唐風格的寺院唐招提寺,這是位於日本歷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奈良的一座唐代風格的寺院,也是日本律宗的祖庭,而且這座寺院是在唐代高僧鑑真主持下建造的,所以它也是一座歷史非常悠久的寺院。

盛唐時期國家興盛,周邊小國也常常和唐朝開展商貿文化交流,日本朝鮮就有很多遣唐使到唐朝學習,據說當時的日本也有佛教,但是卻沒有著名的僧人去主持受戒儀式,就希望遣唐使能夠在唐朝請回一位高僧到日本主持受戒儀式。

遣唐使在揚州大明寺就遇到了鑑真和尚,也許一切都是機緣巧合,在經歷了5次風雨阻隔之後,鑑真還是在公元754年抵達今天的奈良。到了那裡之後鑑真就著手在東大寺大佛殿前開設戒壇,為聖武孝謙天皇和眾多高僧授戒。

鑑真主持的受戒儀式在當時的日本起到了畫龍點睛作用,於是天皇贈賜鑑真」大僧都」一職,讓它統領日本所有的僧侶並創立正規的戒律制度。757年,當時的日本天皇將失寵的親王的贈與鑑真,鑑真在此基礎上開始主持修建唐招提寺,兩年後,寺院修建完畢,759年在日本古都奈良這樣一座具有唐代建築風格的寺院就落成了。

也許,誰也想不到,今天它竟成了一座最具唐代風格的寺院建築,在我國能夠保存這麼完整的唐代風格建築都不多見,更何況是日本。如今這座寺院還被確定為日本國寶,每天接待著無數國內外遊客的瞻仰。

將寺院定為國寶,其實並不多見,在唐招提寺的寺院大門上有紅色橫額「唐招提寺」,那是日本孝謙女皇仿王羲之、王獻之的字體所書,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了。寺內,松林蒼翠、庭院幽靜,有日本歷史上天平時代的講堂、戒壇,奈良時代(公元710—789年)後期的金堂,鎌倉時代(公元1185一1333年1333)的鼓樓、禮堂及天平以後的佛像、法器和經卷。

所以說這座寺院從前到後都是寶貝,一點也沒錯,唐招提寺的主殿就是金堂,它正面七間、側面四間,坐落在約1米高的石臺基上,金堂也是日本天平時代最美的建築之一。

金堂後面是講堂,原先是建於8世紀初的平成宮中的朝堂,在建招提寺時由皇家施捨,後來遷入寺內,這也成為平城宮留下的唯一的建築物。在講堂內如來佛像兩側有兩個外形似轎的小亭,這就是當年鑑真師徒講經之地。

在講堂庭院裡的藏經室裡收藏著1200多年前鑑真從中國帶去的經卷,當年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又通過遣唐使和東渡的中國僧人傳到日本,據說日本的漢字有一部分就來源自中國古代的書法。

盛唐時期,中國佛教興盛,兩國間的交流也是非常頻繁的,所以在日本就能夠看到很多中國文化的影子,今天很多的日本友人也是很喜歡中國的,尤其是盛唐氣象濃鬱的 古都西安,到訪的日本遊人更多。

在西安樂園遊上的青龍寺博物館裡還有很多記載兩國交往的歷史資料,當年空海到唐朝就是在這裡學習佛教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如今奈良的唐招提寺也成為中日友好的見證,當年衝破各種阻撓艱險最終東渡日本的鑑真僧人肯定是樂見這樣的結果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長安逍遙遊」換個角度看世界,一起尋找不一樣的美景!

相關焦點

  • 從首次走出日本的唐招提寺文物說起:遙想鑑真與大唐
    在參觀有限的文物之外,位於日本古城奈良的唐招提寺有著怎樣的歷史,與唐代「鑑真東渡」有著怎樣的關係?除了上博展出的文物,還有哪些精品與國寶?公元754年,經過重重磨難到達平城京(奈良古稱)的鑑真,立即著手在東大寺大佛殿前開設戒壇,為聖武孝謙兩天皇及眾多高僧授戒。雖然當時的日本已具備了佛教國家的意識形態,但起到畫龍點睛作用的當屬鑑真大師。天皇贈賜鑑真「大僧都」一職,統領日本所有的僧侶,創立正規的戒律制度。而他的眾多弟子也將他的衣缽延續傳承。不久之後,天皇贈賜城西土地建設唐招提寺。
  • 唐招提寺國寶金龜舍利塔
    蓮花寶座中供奉著一件唐代的玻璃瓶,瓶中有鑑真大師從唐朝帶去日本的舍利。舍利是信仰的中心。在日本的有關記錄中,鑑真 「請來如來舍利三千粒」。而據鑑真弟子豐安的記載,一行人赴日時,曾「攜如來舍利,經像,律論,疏章,隨身衣缽而往。
  • 奈良國立博物館館長談唐招提寺與鑑真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奈良國立博物館館長談唐招提寺與鑑真
  • 奈良遊記-東大寺正倉開運貓(招財貓)祈福是個好去處
    作為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組成部分,奈良繁華的同時兼具古老文化氣息,日本十大名寺廟之三:東大寺、唐招提寺、大安寺都在此處,其中東大寺位於奈良公園內,看完鹿,接著去東大寺求一個御守,日本之行才算圓滿。作為奈良的地標性景點,東大寺總是擠滿了旅行團和來自日本各地的學生。
  • 奈良景點排行榜,奈良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奈良還是日本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這裡的自然風景非常優美,同歷史文化結合在一起,成了日本最具有特色的城市之一。 2、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是位於奈良縣奈良市五條町,它是我國唐代高僧鑑真和尚親手興建的盛唐時代建築風格的寺院,是中日友誼的象徵。唐招提寺也是日本的國寶級寺院。
  • 唐招提寺,世上保存最好的唐式建築
    唐招提寺的南門,也算是正門(1960年重建)。據說是當時的風流女天皇孝謙天皇模仿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筆體所題寫的「唐招提寺」。唐招提寺的大意是為唐朝高僧鑑真和尚所建的寺院。鑑真和尚曾為這位孝謙女皇受戒。據說這位女天皇是大唐和武則天的崇拜者,她的老師就是留唐十九年的吉備真備。
  • 唐招提寺鑑真文物搭載「新鑑真」輪返程
    東方網記者李歡10月10日報導:今天清晨,日本唐招提寺的5組8件珍貴文物已被悉心打包,整裝待發,在上海博物館展覽部、上海市公安局邊防和港航公安工作人員的配合押運下,它們將乘坐「新鑑真」輪開啟回家的旅程。
  • 日本奈良:秋色美如畫(圖)
    由於奈良得到世代天皇的庇護,佛教首先在奈良繁盛起來。諸多的名勝古蹟中,最著名的是唐招提寺。它是我國唐代高僧鑑真親自指導興建的,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見證。奈良名勝古蹟,歷史文物眾多,並享有「社寺之都」之稱。在這個美麗晚秋時節,我踏上了這塊美麗的城市。
  • 突然,我們想把日本唐招提寺搬到網上
    因為年輕人有必要了解一下,一個人為了心中的信仰,可以無畏到什麼程度: 鑑真是唐代高僧,45歲就出任揚州大明寺主持,成為江淮一代的佛教領袖,「江淮之間,獨為化主」。
  • 超22萬人次參觀,唐招提寺鑑真文物搭乘「新鑑真」輪迴家了
    超22萬人次參觀,唐招提寺鑑真文物搭乘「新鑑真」輪迴家了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鞏漢語 記者 高文 2020-10-10 12:43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鑑真六次偷渡日本,因被這句打動
    「世界遺產」唐招提寺就坐落在日本奈良市窄窄的街邊,被居民區圍繞。離景區扎堆的奈良公園一帶相比,西郊外的唐招提寺實在是遠離城中心,對於來日觀光只有短短若干日的中國遊客來說,坐車四十分鐘趕過來看一家寺院,似乎性價比不高。但我是一定要來的。唐招提寺是日本佛教律宗總寺院。
  • 奈良,古老的宗教城市,被稱作絲綢之路的終點站
    奈良,古老的宗教城市,被稱作絲綢之路的終點站在日本歷史上有一段稱作奈良時代的時期。這是指遷都到奈良的公元645~794年之間的歷史。這時的奈良京城稱作平城京,是模仿唐代的京城長安的風格建造的。當時的平城京政府似乎不顧國情,執意要建造一座不亞於長安的京城。在估計當時20萬人口的市民中,要一下子建成一個城市以及一些寺院建築,只能強迫許多市民去服勞役。據說也有不能忍受這種苦役而逃脫的。另一方面,那個時代是以佛教為中心的中國文明在日本得到發展的時代。在平城京,僧侶的力量漸漸地強大,發展成一個具有宗教色彩的地區。隨著寺院勢力的增強,當時的統治者們感到棘手。
  • 奈良町:是奈良最具特色的一條小街,也是奈良的主商業街
    奈良擁有豐富的寺廟和神社資源,建築風格受中國盛唐和宋代影響深刻。最著名的景點包括世界遺產東大寺、春日大社等,還有鑑真和尚東渡創建的唐招提寺。春天來到奈良的話,每到櫻花盛開之際,興福寺在櫻花的掩映裡構築出一幅情趣盎然的風景畫。
  • 上海海關保障日本唐招提寺鑑真文物出境(圖)
    圖為:上海海關關員對回運的鑑真文物進行現場驗核並監督裝船 徐誠/攝圖為:上海海關關員對回運的鑑真文物進行現場驗核並監督裝船 徐誠/攝10月10日上午9點,裝運著日本唐招提寺鑑真文物的貨車緩緩抵達了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
  • 日本人最喜歡的中國古剎,不遠萬裡送來舍利子和日本天皇的香爐
    位於奈良的東大寺便是鑑真當時生活和講學過的地方,他還在那裡主持建造了唐招提寺,唐招提寺最終成為日本的國寶級設計,許多其他的日本寺廟也都從中採集靈感,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很多寺廟都有中國的唐風古韻的原因之一。
  • 鑑真帶去日本的舍利首次回鄉 不能錯過的上博唐招提寺展
    連日本天皇都親派特使,在奈良城外早早恭候。一片簇擁中,老者入主奈良城最尊貴的聖地——東大寺。對,就是日本舉世聞名的正倉院所在地。這位失明的老者便是唐朝得道高僧鑑真和尚。可是,他為何能在日本有如此禮遇?鑑真和尚東渡行跡圖眾所周知,唐朝時期,中國是東亞的「超級明星」,而著名的鑑真和尚,在當時已成為佛教十大宗中戒律最嚴格的律宗高僧,名滿天下。
  • 日本延請鑑真東渡傳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743年,榮睿、普照在鑑真大師的高徒長安寺僧道航、高麗僧如海等陪同下,從長安來到了揚州大明寺,請求住持鑑真大法師東渡日本。鑑真大師被此偈打動,認為日本是「有緣之國」,決心東渡弘法。下圖是唐招提寺藏《東徵傳繪卷》,這一段畫面描述的是公元744年鑑真和尚第三次東渡失敗。
  • 經典文言文賞析|鑑真東渡日本
    天寶十二年,竟⑩至日,翌年於奈良東建戒臺,授戒法。注釋高:此指有名望。稍:漸漸。戒律:指佛教的清規戒律。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天寶,唐玄宗年號。延:邀請。驟:急。或:有時。匱:缺少。渝:改變。竟:終。譯文唐朝有個有名望的和尚叫鑑真,本名叫淳于,是揚州江陽人,14歲時出家當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