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在你腳下,跟著「長安逍遙遊」換個視角看風景!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不少仿古建築,尤其是一些中式的園林景區和公園裡,而且這些仿古建築中以唐代風格居多,因為盛唐氣象對於世界來說都是影響深遠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下位於海外的這樣一座最具有盛唐風格的寺院唐招提寺,這是位於日本歷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奈良的一座唐代風格的寺院,也是日本律宗的祖庭,而且這座寺院是在唐代高僧鑑真主持下建造的,所以它也是一座歷史非常悠久的寺院。
盛唐時期國家興盛,周邊小國也常常和唐朝開展商貿文化交流,日本朝鮮就有很多遣唐使到唐朝學習,據說當時的日本也有佛教,但是卻沒有著名的僧人去主持受戒儀式,就希望遣唐使能夠在唐朝請回一位高僧到日本主持受戒儀式。
遣唐使在揚州大明寺就遇到了鑑真和尚,也許一切都是機緣巧合,在經歷了5次風雨阻隔之後,鑑真還是在公元754年抵達今天的奈良。到了那裡之後鑑真就著手在東大寺大佛殿前開設戒壇,為聖武孝謙天皇和眾多高僧授戒。
鑑真主持的受戒儀式在當時的日本起到了畫龍點睛作用,於是天皇贈賜鑑真」大僧都」一職,讓它統領日本所有的僧侶並創立正規的戒律制度。757年,當時的日本天皇將失寵的親王的贈與鑑真,鑑真在此基礎上開始主持修建唐招提寺,兩年後,寺院修建完畢,759年在日本古都奈良這樣一座具有唐代建築風格的寺院就落成了。
也許,誰也想不到,今天它竟成了一座最具唐代風格的寺院建築,在我國能夠保存這麼完整的唐代風格建築都不多見,更何況是日本。如今這座寺院還被確定為日本國寶,每天接待著無數國內外遊客的瞻仰。
將寺院定為國寶,其實並不多見,在唐招提寺的寺院大門上有紅色橫額「唐招提寺」,那是日本孝謙女皇仿王羲之、王獻之的字體所書,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了。寺內,松林蒼翠、庭院幽靜,有日本歷史上天平時代的講堂、戒壇,奈良時代(公元710—789年)後期的金堂,鎌倉時代(公元1185一1333年1333)的鼓樓、禮堂及天平以後的佛像、法器和經卷。
所以說這座寺院從前到後都是寶貝,一點也沒錯,唐招提寺的主殿就是金堂,它正面七間、側面四間,坐落在約1米高的石臺基上,金堂也是日本天平時代最美的建築之一。
金堂後面是講堂,原先是建於8世紀初的平成宮中的朝堂,在建招提寺時由皇家施捨,後來遷入寺內,這也成為平城宮留下的唯一的建築物。在講堂內如來佛像兩側有兩個外形似轎的小亭,這就是當年鑑真師徒講經之地。
在講堂庭院裡的藏經室裡收藏著1200多年前鑑真從中國帶去的經卷,當年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又通過遣唐使和東渡的中國僧人傳到日本,據說日本的漢字有一部分就來源自中國古代的書法。
盛唐時期,中國佛教興盛,兩國間的交流也是非常頻繁的,所以在日本就能夠看到很多中國文化的影子,今天很多的日本友人也是很喜歡中國的,尤其是盛唐氣象濃鬱的 古都西安,到訪的日本遊人更多。
在西安樂園遊上的青龍寺博物館裡還有很多記載兩國交往的歷史資料,當年空海到唐朝就是在這裡學習佛教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如今奈良的唐招提寺也成為中日友好的見證,當年衝破各種阻撓艱險最終東渡日本的鑑真僧人肯定是樂見這樣的結果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長安逍遙遊」換個角度看世界,一起尋找不一樣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