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是如何打擊人口拐賣的?

2021-01-10 騰訊網

程騫

人口販賣困擾中國多年,大清雍正朝就曾在貴州地區進行過專門的整飭。而在民國初年,由於時局的動蕩和政府的羸弱,這一問題愈加嚴重。1913年,英國人季理斐在《興華報》撰稿指出,「中國各埠向有拐略幼孩之惡風,而尤以上海一隅為最」。因為此地「華洋雜處,海陸交通,火車汽舟運輸便利,地方匪徒乘機密伺」。

受害兒童「有自內地串騙來滬者,有自本埠掠賣出境者,或充任奴僕,或流作豬仔,蹂躪荼毒,慘無生理」。當時人販「結隊成群,爪牙四布……二三鄉裡小兒直不啻釜中魚俎上肉」,而另一方面「警察有所不及知,偵查有所不及備」於是「幾公然成一拐略世界」。

1917年的《申報》也曾發文感嘆:「民初上海拐略之風日熾,青年婦女及男女幼孩被害者不知凡幾。而一般以此為營業之匪徒不下千餘人。聲氣靈通每用種種詐騙手段將婦孺拐運出口,婦女則帶至東三省弩入娟寮,男孩則帶往閩粵各省賣作奴隸,被害之家妻離子散靡不肝腸痛裂。」

季理斐所謂「結對成群、爪牙四布」絕非虛言,當時很多人販子都結成團夥,分工細緻。1924年《大公報》起底了一個被警察破獲的人販集團。該集團以王榮德為首,劉國林等十數人四處出面拐賣,納興齋等6人則租房收養。每次被拐孩童均被送至納興齋處,嗣後運至香港販賣。

在某些地區,人口販賣甚至規模宏大,公然不諱。1930年《社會學雜誌》刊登餘天休所撰《秦州販賣人口之景象》一文。該文記述,秦中人口販賣成風,經營者多為山西客商。原因在於山西重男輕女,殺女成風,男女比例失調之下,女性數量完全無法滿足單身男性的成家之需。山西省內的單身男性都視婦女為「奇貨」。而且,山西本省婦女價值高昂,他們還往往只能「取材異地」。

當時山西甚至成立了「娶妻促進會」之類的組織,村中單身男青年均可出錢加入。會員每月付費,若干年後,則可以所積之財,用來娶親。在長安以西的地區,各縣還設有「人市」,每日一集,買賣人口與一般商品無異,婦女價值以姿色不同而有高低,大約在一二元至十數元不等。婦女被購買後,轉運出境後,每人則可賣一二百金。

為了販賣婦女,人販團夥常常潛入災區,以招同伴往外出討飯為名,將女子及其家長誘騙至西安。抵達西安,人販將災民安頓在旅社暫住。數日後,旅社向災民索要高昂食宿費用,災民無力支付,只能在人販的威逼利誘之下,出售同行女子。

除了有組織的人販,熟人拐賣亦不在少數,1947年的《海潮周報》便報導了一例。溧陽縣少女包秀珍自幼家貧,1939年家鄉遭日寇佔領,生活更是悲苦,便託鄰居潘謝氏代謀一幫傭工作。豈料潘謝氏夥同其弟將包氏騙至蕪湖,以300元的價格賣給日軍,充作雛妓。包秀珍「受盡虐待拷打之酷刑,約一載餘」,後又被潘謝氏先後轉售給浦口一家旅社與天津一家妓院為娼。

多年之後,包秀珍得恩客之助,贖身返鄉,而潘氏姐弟則早已離去。不過青天有眼,再過數年,包秀珍竟無意間在路上與潘謝氏相遇,方將她扭送警局。

除此之外,兒童被親戚、朋友拐賣的消息也往往見諸民國報端。季理斐認為拐賣兒童對社會危害巨大。每有人販到達地方,便成當地巨禍,各種驚悚傳聞也是層出不窮,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地方上家長、孩童人人自危。不僅對自己家中幼童心念不安,即是鄰裡親友、學校生徒的安全也都惴惴。

不僅如此,他還記述了被拐兒童的慘狀。季文感嘆:「肢體為人所同具,而被拐之幼童則肢體輒多戕賊,橫受鞭笞刀鋸以死者無論矣。如毀傷面目、刈割手足為玩物斂財之具者,亦尚不足為異。」在他的筆下,最慘烈者乃是兩種:一是兒童被拐後,人販將兒童身體納入小甕,只將頭部留在翁外,經數年豢養之後,孩童將成長為頭大身小的侏儒;二是人販先將被拐孩童肌膚割碎,在其血流不止的同時,將剛剛活剝的狗皮或羊皮緊貼小孩身軀,使之粘合。此後,孩童便成人首獸身的怪物,被帶去四處表演。

民國刑法對於拐賣懲罰不力

面對嚴重的拐賣問題,民國政府屢屢訓令打擊。1931年《公安旬刊》發布局長訓令,表示應公共租界警務處之請,協助打擊拐賣兒童犯罪,要求所部「隨時注意嚴密查究,各輪埠車站尤應特別注意」。同年《梧州市政公報》也刊登《尊重人權,禁止販賣人口》的公告如下:

市公安局,查本年8月29日,奉廣西省政府第六三七號訓令開,照得本黨革命之目的,原為求人類之自由平等,故對於販賣人口,久已懸為厲禁,而法律上和誘略誘,亦經定立專章,不容稍有違犯。近查此項惡習,尚未革除淨盡,固由於奸民之藐法牟利,抑亦地方有司,查禁不力有以致之,言之至堪痛恨。本省現值訓政時期,亟應重申禁令,以維人道,除分令外,合行令仰該局長,即便錄令廣為布告。嗣後對於販賣人口,務須從嚴查禁,有犯必懲,並應隨時設法防止,用伸法紀,而重人權。仍將奉令日期,及布告地點,具報備查,切切此令。該局長奉此,除通令所屬嚴禁外,布告市民人等,一體知照矣。

警察的盤查詰問也確實起到了一定功效。1927年大連偵探便在盤問的過程中破獲一起重大拐賣案件,解救被拐「青年婦女八口」,抓獲「著名拐匪沈留根、李老三等」。

然而,民國刑法對於拐賣兒童犯罪的懲罰並不嚴厲。1928年《中華民國刑法》第257條規定:「和誘、略誘未滿20歲之男女脫離享有親權之人、監護人或保佐人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意圖營利或意圖使被誘人為猥褻之行為或姦淫而犯前項之罪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00元以下罰金。移送被誘人出民國領域外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1935年新修訂後的《中華民國刑法》提高了「略誘」犯罪的懲罰力度。該法第241條規定:「略誘未滿20歲之男女脫離家庭或其他有監護權之人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意圖營利或意圖使被誘人為猥褻之行為或姦淫而犯前項之罪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00元以下罰金。」

第242條規定:「移送前二條之被誘人出中華民國領域外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可見,當時拐賣兒童罪的最高刑罰僅為無期徒刑,而且只要不將受害者運出國境,人販面臨的最高刑罰僅為有期徒刑10年及罰金1000元。

對於民國刑法嫌輕的懲罰力度,共同發起成立中國救濟婦孺會的徐乾麟表示了強烈的憤慨:「失拐案如斯之多蓋亦有故,法律與習慣二者皆有莫大之影響存乎其間。假使國家對於拐匪斬人子嗣離人骨肉較之強盜尤為殘酷,一經破獲訊實即治之以極刑,殺一做百必寒匪膽。」可見主張對人販一律處死的想法並非時人首創。

民間組織是民國時期重要的「打拐」力量

在政府之外,民間組織也是民國時期重要的「打拐」力量。1931年中華慈幼協會發布公告,鼓勵公眾協助「打拐」:

此次洪水為災,幅員甚廣,災民扶老攜幼來滬避難者,數以萬計,無知牟利奸徒,乘機收買難民子女,販賣為奴婢妾妓者,亦常有所聞。本會以保障兒童權利,謀求兒童幸福為宗旨,深恐無告災童,被拐匪騙賣,淪入地獄,乃廣為宣傳,俾同情人士通風報信,以便調查,並在輪船碼頭與火車站,嚴密訪查,遇有形跡可疑者,嚴為盤詰,得有證據,即送請法庭訊辦。本會現據人報告,業已會同探捕,破獲拐匪者數起,送請法院徹究矣。所望同情人士,遇有販賣兒童情事者,速來博物院路廿號本會所報告,本會必能徹底根究,如有必要時,並當為報告人嚴守秘密雲。

此外,「人民舉報」也是挽救被拐兒童的一種方式。1937年《風採月刊》報導,荻海區園嶺村12歲小童餘明銳被親戚拐騙,賣至虎山村,後又被帶往他處出售。所幸拐賣途中被鄉人發現,及時向隊長報告,人販得以拘捕,小童得以救回。前後所耗時間不過數日,銀錢不過18元。

儘管如此,在被拐賣的兒童中,還有大量的受害者未能得到救助。而憑自力得以脫困的,更是猶如奇蹟。1947年《滬西》登載通訊報導了一則異事。上海郊區龍華鎮的一戶農民女兒3年前走失。女童被拐後,被人販打得體無完膚,黏上狗皮,做成身高不盈3尺,人首狗身的「狗妖」。人販為免女童呼救,還將她的舌頭剪去,使她不能言語。

3年後,買了女童的江湖藝人帶著她來到龍華鎮表演。一日,女童生父正好來看「狗妖」表演,女童當即淚如雨下。農夫眼見生疑,次日再帶妻子前來。女童含淚在地上寫下父母以及自己的名字,方才得以與父母相認。後來女童獲救,但身心所受創傷仍是無比沉痛。此案女童的悲慘經歷,直是眾多被拐兒童的一種寫照。不幸如她遭受戕害者,不知幾何,而有幸如她能脫離魔爪的,卻恐怕只在少數。哀哉可嘆。

拐賣兒童所傷害的不僅是千萬個兒童和他們的家庭,也是整個社會。而要營救這些被拐兒童,也絕不是僅靠被拐兒童的家庭就能完成的。國家應當從立法和執法兩個層面投入資源、提高能力,社會組織與社會力量也需要得到動員和鼓勵。兩相配合,雙管齊下,也許才能實現「天下無拐」。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如何打擊人口非法買賣?
    在上古三代時的周代,專門負責人口交易的官員被稱為「質人」。《周禮·地官》稱,「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車輦、珍異。」意思是說,質人負責市場裡貨物、人口、牛馬、兵器、車輦和奇珍異寶的買賣。成交後開發票(質劑),作為憑證。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曾一度提倡和鼓勵民間「賣兒賣女」,並視之為救荒的手段。
  • 明清至民國時期 南通的人口規模
    □何泰 眼下,全國各地正在進行第七次人口普查。南通歷史上的人口規模又是怎樣的,我們不妨對明清至民國時期南通的人口規模情況做個回顧。
  • 人口販子如何拐賣你的孩子
    當你的孩子被人口販子拐賣之後,他們的下場會是什麼?說實話真的很慘!
  • 孩子被拐38年後終於團聚,公安局是如何尋找被拐賣人口的?
    那麼公安機關是如何找到失蹤了38年的李國林的呢?自從1982年李國林失蹤、蘇炳德夫婦報案之後,安康公安機關一直沒有放棄攻克案件。2011年,我國公安機關對拐賣兒童案件開始施行「一長三包製」,就是由一個組長對三項工作負責到底。一個組長指的是由縣市區公安機關主要領導或主管領導擔任專案組長,三項工作是案件偵辦、查找解救被拐賣人員、安撫被害人家庭。
  • 被拐賣是享福?人口販賣也能洗白?
    把被拐賣者的出生地跟「接收地」的經濟狀況做對比,再輕易得出「被拐賣者享福了」的論調。某種程度上,這種「享福論」的存在,正在助長某些人販子的猖狂。德良。圖源新京報。這兩天,朋友圈被一個故事刷屏。故事之所以被發現,還要源於一個幸運的結果——10月17日,被拐賣35年後,59歲的布依族婦女德良,終於從河南輝縣回到貴州老家。還好,親鄰雖老,父母健在。在被拐賣到河南的35年裡,德良始終無法學會漢語。別人聽不懂她說的布依語,以為她是只會咿呀地啞巴,或者是精神病患者。她幾乎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 人口販賣2.0時代,AI+大數據如何打擊罪惡?
    被放行之後,我倆仍然一頭霧水,直到在休息站看到「人口販賣急救電話」(Human Trafficing Hotline),才聯想到這是大概怎麼一回事。圖源:one news now原來,那位美國警察懷疑,小探是潛在被拐賣的受害人。
  • 親子鑑定竟然可以造假,這比拐賣人口更加可怕!
    這也太嚇人了吧,廣州司法局成立這個平臺的時候,曾經宣稱「解決親子鑑定意見書」被篡改使用帶來的被拐賣兒童身份合法化,以及犯罪行為被掩蓋的問題。但是現在卻成了「洗白」來歷不明孩子得工具。司法鑑定不僅成為買賣人口的一環,還破壞了公安部尋子基因庫的效能,這可比拐賣人口可怕多了,在我們心中司法鑑定是權威,是公證,是裁判,是最後的真相,拐賣的孩子都能洗白,還有什麼是不能作假的?以此類推,刑事案件裡的傷情鑑定,醫療糾紛中的傷情鑑定,殺人案中的死因鑑定,是不是都可以作假?
  • 這算不算拐賣人口?
    哪個大神能解釋一下,這是不是拐賣人口啊?
  • 人口販賣「買方無罪」?法律不答應
    太原市萬柏林區人民法院宣判:十年前拐賣劉利勤兒子的臨縣男子崔金平因犯拐賣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收買孩子的張建斌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正是收買孩子的張建斌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的判決結果引來了爭議。養父張建斌稱不知道孩子是被拐賣來的,當年賣孩子的崔金平告訴他,孩子的父親賭博輸了錢才賣孩子。他就支付了2萬多元買下了孩子。在養育孩子的十年裡,張建斌對這個買來的男孩傾其所有,很是疼愛。甚至透支800元,用花唄為孩子買學習用的平板電腦。
  • 100多年前,貴州一軍閥推出這項措施,讓管轄區內的人口販子消失
    無論何時,在哪個國家,人口販子是最令人憎惡的職業。偷竊孩子對他們來說也許只是一種賺錢,順手的事情,但是對一個家庭,則是毀滅性的打擊。還有,孩子就是家庭的未來,他們將會經歷什麼,沒有人知道。好些的也許會被另一個家庭領養,壞的就是被變成了殘廢,在街上吃飯,留給父母的只有眼淚。
  • 封建社會出現的畸形產物,人口之間的販賣,歷朝君王採取的做法
    現在如果看見了那些通過財物來販賣人口的事情,相信每個人都會非常的痛恨,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條文,來對這些犯罪的人員給予嚴厲的打擊,即便是如此,有些人還是冒著風險,把小孩子或者是年輕的女女子,賣到了偏遠的山區,這背後其實是因為利益的驅使。
  • 綁架或拐賣婦女後又強姦的該如何處理?強迫賣淫並奸之又當如何?
    有時強姦行為會單獨發生,有時會與其他犯罪行為伴隨發生,如果行為人實施其他犯罪行為後又強姦的,該如何認定?一、拐賣婦女之後將其強姦該如何?【拐賣婦女、兒童罪】是一個選擇性罪名,包括拐賣婦女罪與拐賣兒童罪兩類,在這裡只討論拐賣婦女並將婦女強姦的行為。根據刑法的規定,姦淫被拐賣的婦女是拐賣婦女罪的法定刑升格條件,這裡也稱為結合犯。結合犯是指A罪+B罪=A罪的情形,具體到這裡就是拐賣婦女罪+強姦罪=拐賣婦女罪(升格法定刑)。
  • 《民國海軍》︱民國時期海軍的艱難起航
    總體來說,民國時期是近代中國海軍發展最艱難的一個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海軍在風雨中飄搖,在風雨中蹣跚前行,並且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刻積極投入戰鬥,無疑為世人所稱道。△ 民國時期海軍部舊址素描1911年12月29日,已經反清獨立的十七省代表在公定的首都南京召開會議,選舉臨時政府大總統,剛從美國返回的同盟會領袖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
  • 廣州鬧市出土唐代至民國時期重要文物逾2500件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12月11日電 (程景偉 陳楚紅)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1日通報,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六路東段北側一地塊出土唐代至民國時期的各類重要文物2500多件。宋代52個磉墩總圖。
  • 民國時期數萬勞工被騙出國,沒想到等待他們的竟是十幾萬法國女性
    與西方列強等國籤訂了數個不平等條約,因而中國無力償還巨額的戰爭賠款,在晚清與民國時期,當時的中國政府曾派遣大量中國勞工前往海外務工,進而彌補部分戰爭賠款的數額。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那時我們中國勞動力極為廉價,西方人甚至傲慢的稱呼華人勞工為豬玀。
  • 家庭暴力、拐賣婦女、猥褻兒童……巴中發布十大典型案例
    日前,巴中市婦聯、市委政法委、市委依法治市辦、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聯合評選出「巴中市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涉及以做媒為由拐賣婦女、在公共場合猥褻兒童、性侵未成年人、家庭暴力等案件。近年來,巴中法院高度重視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加大犯罪懲戒力度、強化法治宣傳,用司法力量切實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民國時期,銀元一直是市場上流通的硬通貨,雖然1936年國民党進行了法幣改革,但由於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國民黨大量印刷法幣,引起法幣嚴重貶值,從而引發惡性的通貨膨脹,所以直至新中國成立時,銀元一直是市場的主要流通貨幣。
  • 民國時期的字典大有來頭
    說起新華字典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但是民國時期的字典你們有見到過麼?讓我們來一睹民國新字典的風採!這一本新字典大有來頭是陸爾奎主編。蔡元培作序,是王朝制結束後的第一部字典,1912年商務印書館初版,1929年再版。一部小型漢語字典。系將《辭源》的字頭部分輯出成書。
  • 民國時期的十大經典電影排名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拍攝並上映,引起了一時的轟動,取得了萬人空巷的效果,電影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在民國時期,經過近20年的嘗試和探索,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電影開始走向了一個短暫的輝煌時期,這一時期有過許多經典的電影。
  • 32年前,那個被小女孩拐賣到山東的女大學生,獲救後現狀如何?
    人們都想有自己的骨肉,卻殊不知為了這一句話,為了有個後代,為了所謂的傳宗接代,在70、80年代的中國,人口販賣成了我國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不少的年輕女性被拐入農村,被當作生育工具似地囚禁、圈養,過著豬玀一般的生活,她們失去了的不只是自由,還有人生,甚至是人性都被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