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重慶彩照,蔣介石聲望達到頂峰

2020-12-24 騰訊網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兩天後蘇聯對日宣戰。8月9日,美國在日本投下第二顆原子彈,同日中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日本外相東鄉茂德在8月10日代表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在重慶的蔣介石興奮的命令核查此事,一個小時後重慶新聞界對市民宣布此事

當夜百萬市民湧上街頭,連美軍的吉普車都陷入人海難以挪動。一些飯館,還將菜名改成「普天同慶」等,並連續幾天免費供人吃喝。書店、百貨店等推出打折活動

當時的在重慶的外國人也和中國人一樣高興,他們開著吉普車上街宣傳、慶賀勝利。而留在重慶的外地人,也紛紛策劃返鄉,他們是因日寇侵略而來重慶避難的。外地人在重慶鮮有依靠,大多潦倒。

蔣介石的個人聲望達到頂峰,出行受到百姓夾道歡迎。但他下令中共軍隊原地待命,不能向日偽行動; 同時讓國軍加速前進接收城市;還要偽軍在接收前負責地方治安。遠東協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說日本只能向國民政府投降

1945年9月3日,政治上的鬥爭未影響重慶百萬群眾熱情,有四萬多人參加勝利後首次遊行。駐渝美軍騎摩託在前,舉著中美英法蘇國旗。那時的重慶新聞報導各地如何慶祝勝利,興奮之情躍然紙張上

【重慶遊行人群舉著巨幅的中美英蘇四國領袖肖像】國民政府當時確定9月3日為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這是用我國的巨大損失換來的,當時幾十年來的國恥一掃而空

【舞龍慶祝抗戰勝利】國民政府決定舉辦全國性的勝利慶典,頒布《慶祝勝利實施辦法》來實施這一決定。9月1日國民政府才確定3日起各地慶祝抗戰勝利三天,3日上午八時半國府大員在蔣介石帶領下聚集在國民政府禮堂舉行慶典

1945年10月,一批國民黨高官們乘小型飛機回南京。次年,國民政府回遷南京。

相關焦點

  • 1945年蔣介石只準日本向國民黨部隊投降?
    1945年8月10日一大早,居住在陪都重慶市郊歌樂山區別墅山洞林園的中華民國政府主席、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剛剛用過早飯,習慣地步出室外散步。重慶之稱陪都,在於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進攻民國首都南京,國民政府看南京難保,不得不暫移都重慶。門前樹枝上突然飛來大群的喜鵲,嘁嘁喳喳叫個不停。蔣介石自言自語道:「喜鵲叫喜事到,難道今天要有什麼好消息?莫非是日軍要正式宣布投降了,還是重慶又破獲了中共地下黨?」
  • 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為什麼不敢對毛澤東下毒手?
    1945年9月,日本投降。飽受戰爭蹂躪的中國人民終於得到解放,神州大地一片歡騰。 這是有案可稽的,早在1945年的8月25日,中共就向國人發表了一份宣言,裡面指出: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務是:「鞏固國內團結,保衛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改善民主,以便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全國的統一,建立獨立、自由、富強的新中國。 蔣介石恰恰相反,他不要和平,他要獨裁。
  • 1945年,蔣介石計劃造出自己的12艘航空母艦,落實了嗎?
    1931年9月18日,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拉開帷幕,國內一片衰敗、鬆散的局面,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的較量也並沒有結束,但是面對日本這樣的強敵,最終選擇團結作戰,最終將日本想要在3個月內吞併中國的念想給打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勝利了,但是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的戰爭在剛剛開始!
  • 他在蔣介石「八大金剛」中排名最後,卻是聲望較高的一位
    前七位或許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過,他們大多在民國時期位高權重,各峙一方,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排名的最後一位:陳繼承,他雖然排在最後,確實聲望比較高的一位。陳繼承,1893年出生於江蘇省靖江,1914年1月,他考入保定陸軍學校第二期步兵科,於1916年5月畢業。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為何蔣介石不參加,而是徐永昌和何應欽
    日本無條件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出席籤字儀式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
  • 重慶和談,一件事讓蔣介石丟盡了臉,讓閻錫山「偷雞不著蝕把米」
    主席所說的「條件和形勢走向」既有對雙方力量的研判,對蔣介石既往作為的分析,也關注時局的動態變化。比如,在重慶談判的關鍵階段,主席就特別關注一場戰役的成敗。蔣介石對戰場戰役的關注度絕對不亞於他的談判對手。
  • 被各國檔案館收藏的1945年的照片
    1945年6月24日,莫斯科的勝利閱兵式。 1945年,莫斯科市民歡迎歸國的蘇軍官兵。
  • 1945審判日本戰犯的時候,蔣介石為何親自下令必須槍斃酒井隆
    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同盟國開始組織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犯的審判。除了紐倫堡審判和京東大審判以外,1945年11月6日,國內還成立了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在各地逮捕和審理日本戰犯,其中又以南京審判規模最大。
  • 日本間諜潛伏重慶三次安暗殺蔣介石
    1940年的雙方空戰非常激烈。日軍大批量使用技術先進的轟炸機,增加了飛機數量。1939年,日軍一次性出動飛機50多架,1940年,超過100架次的就達到16次。中國空軍的飛機數量卻沒有增加,戰損後補充也十分困難。中國空軍要面對數十倍的日機進行作戰。1940年9月13日,中國空軍首次遭遇日軍非常先進的零式戰鬥機。
  • 蔣介石查禁《射鵰英雄傳》,專家深入解讀,卻揭開了另一歷史真相
    要說清楚來龍去脈的話,得從1945年發生的一件事說起。1945年,抗戰剛勝利,蔣介石為了佔據主動,向延安發出了和談的請帖,邀請毛教員前往當時的陪都重慶舉行和平談判。當時,明眼人都知道蔣介石設的是鴻門宴,借著和平談判的名義,進可扣押毛教員,退可拖延時間,好將大後方的國軍運送到全國搶地盤。
  • 民主黨派陳列館,桂園重慶談判舊址
    重慶桂園是籤訂雙十協定的地點,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1945年8月到10月,毛澤東與蔣介石歷時43天的談判期間,毛澤東、周恩來在此多次會見了各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人士。1945年10月10日下午6時,國共兩黨在桂園籤署了著名的《雙十協定》。桂園,成為國共談判的重要見證地。
  • 杜聿明有什麼才能,直接被蔣介石看中,派去對付雲南王龍雲
    蔣介石手下的大將眾多,分析每一個人的生存軌跡,都可以從側面深度的了解蔣介石。今天的主角——杜聿明,到底有什麼才能,被蔣介石一眼看中,成為他的一員心腹幹將。杜聿明,1904年出生於陝西,祖輩都是封建地主。五四運動之後,杜聿明和大批愛國青年一樣,為了挽救民族危機,一直奔走相告。
  • 「重慶」號巡洋艦在蔣介石轟炸中駛向解放區,毛澤東連說三聲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處在挾戰勝國的餘威、走富國強兵之路的大好時機。恰逢同盟國在分配剩餘戰爭物資時,有一艘英國軍艦要作為禮物贈送給中國海軍。為了接收和學會操縱該艦,國民政府從青年學生中挑選了一批人,組成了「學員兵總隊」。
  • 四大家族內訌:蔣介石棄車保帥「轟走」孔祥熙
    十天後又在重慶大學演講,受到熱烈歡迎。孔祥熙十分惱怒,要求懲治馬寅初,兼以馬的演講也刺痛了蔣介石,蔣遂下令逮捕馬寅初。但馬老的聲望很高,使憲兵司令部很感為難。經反覆商議後,於是以請馬老去前線考察為名,將馬老送到貴州息烽關押。據監獄主任周養浩說:「送馬到息監,全監在押者十分激憤。」「在這種壓力下,只有對馬老在生活上多加照顧,如馬老有冷浴的習慣,獄方極力配合。
  • 重慶珍檔丨重慶談判時,毛主席戴的帽子暗藏什麼玄機?
    黨史教育消息,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蔣介石邀請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到重慶,採取政治手段進行假和談真內戰。毛主席決定去重慶,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的電報打亂了蔣介石原來的設想。也就是說,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張治中和駐中國的美國大使赫爾利來到延安,讓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去重慶進行了交涉。
  • 歷史上過目難忘的瞬間:吃盒飯的蔣介石宋美齡,冒雨參拜靖國神社的...
    1939年,蔣介石與宋美齡驅車赴重慶南部綦江縣視察時,巧遇一群女學生。圖為宋美齡下車與女學生們交談。 抗日戰爭後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由於重慶地處中國西南地區,日軍難以直接進攻,於是就進行了多次大轟炸,從1938年到1943年,五年間日本轟炸重慶218次,投彈11500枚以上,史稱「重慶大轟炸」。這也是被公認為與南京大屠殺同等性質的事件。
  • 9月4日 國共兩黨舉行重慶談判!
    > 1924年9月4日 孫中山組建北伐軍 1945年9月4日 國共兩黨舉行重慶談判 1958年9月4日 中國宣布領海權 1963年9月4日 有「歐洲之父」稱號的法國總理舒曼逝世 1995年9月
  • 重慶珍檔∣山城破曉:1949年重慶解放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之際,西南重鎮重慶還處於國民黨的黑暗統治之中。作為蔣介石多年苦心經營的陪都,重慶曾是他幻想東山再起的「福地」。為徹底消滅國民黨殘餘勢力,粉碎蔣介石割據西南的陰謀,實現大陸的全部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解放大西南、解放重慶戰役。
  • 解放大西南時此人為何最後關頭給了蔣介石致命一擊,他究竟是誰?
    眼看上海,武漢,廣州等大中城市相繼失守,遠在臺灣的蔣介石仍然寄希望於大西南能成為自己在大陸的最後一塊基地。為此,在1949年11月14日,他冒險深入重慶,開始直接插手西南作戰。下飛機時蔣介石的心情可以說是十分惆悵。他不無感慨地對身邊人說著:「此次西南作戰,實為黨國成敗最後之一戰。」「革命成敗,黨國存亡,歷史榮辱,皆在此一舉。」
  • 蔣介石用了什麼措施,暗中破壞「山東停戰」,主動加速內戰的爆發
    文章引言: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後,國民黨的主力部隊,一直集中於大西南、大西北地區。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蔣介石只能再一次施展手腕,一面以和談為幌子,拖延時間,一面利用美國的援助,將部隊從海陸空三線,全部轉移到華北、華東、東北地區,為發動內戰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