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傑外科正牙手術原理

2021-01-09 廣州侯振傑

牙頜面畸形,如骨性齙牙、地包天需要通過手術調整來達到矯正的目的,而不同的手術方式,特點也不同,就侯振傑外科正牙技術而言,為了更好的為求美者解決骨性齙牙、地包天等牙頜面畸形問題,讓求美者在術後擁有更符合現代審美的迷人魅力,侯振傑外科正牙在方案設計部分,融入美學思維,為求美者個性化設計正牙方案。

微笑曲線設計

微笑曲線,顯示一個人的笑容是否擁有美感、顯老還是顯年輕的評判標準,「笑線」有:低位笑線、中位笑線、高位笑線之分,笑容可以凸顯一個人的動態美,中位笑線的曲度讓笑容更顯年輕,增強動態美,侯振傑外科正牙兼顧微笑曲線改善,術後,求美者擁有優美、年輕的笑容弧度。

牙齒傾斜角度調整

理想的牙齒傾斜角度:無唇傾或舌傾傾向,齒間關係平衡。侯振傑外科正牙兼顧調整牙齒傾斜角度,術後無明顯唇傾或舌傾傾向,恢復齒間關係的平衡。

牙齦露出比例改善

一般來說,露齦笑給人的感覺是突兀的,露齦笑的嚴重程度如下:

輕度露齦笑:微笑時牙齦露出的部分不超過牙冠長度的25%;中度露齦笑:微笑時牙齦露出的部分不超過牙冠長度的25%~50%之間;重度露齦笑:微笑時牙齦露出的部分不超過牙冠長度的50%以上。

理想的牙齦露出比例:在說話或者笑容狀態下,牙齦顯露在2 mm 以內。侯振傑外科正牙可兼顧露齦笑的改善,經過細節調整,在術後,開唇時,不露牙齦或牙齦露出部分適中。

頰間隙美學設計

頰廊間隙,又稱頰旁間隙,是微笑時上頜後牙頰側面與口角以及臉頰的口腔黏膜之間的區域。微笑時上頜牙齒頰面和口角之間狹窄的空隙,它可以使微笑表現得更加協調、自然。

侯振傑外科正牙美學設計同時兼顧頰間隙美學,在術後,求美者頰間隙佔微笑時口角寬度的比例更協調,橫向微笑更顯生動自然。

鼻唇角美學設計

侯振傑外科正牙,根據現代美學理想的鼻唇角標準角度即鼻唇角在90~105°之間的美學標準進行科學設計,術後,鼻唇角度更美觀,更符合美學標準同時擁有完美的美學弧度,更符合理想的審美標準。

頦唇角美學設計

完美的下巴應當適度前翹,具有柔和順暢的曲度,與下唇之間形成美學凹陷,即常說的「美人窩」。侯振傑外科正牙美學設計,兼顧頦唇角美學弧度的改善,在術後,下巴適度前翹,與下唇之間形成美學凹陷,頦唇角更符合審美。

嘴唇與臉部比例調整

理想的嘴唇與臉部比例,與五官其他部位相協調,佔面部整體比例適中。侯振傑外科正牙技術,以求美者自身條件為基礎,根據五官特徵、美唇標準等方面綜合設計手術方案,協調唇部與臉部的比例關係,改善唇型,嘴唇與面容相得益彰。

兼顧側面美學

側顏美學設計,參照:Ricketts審美平面,即鼻尖與下巴前點連成一條直線,上、下唇唇紅距離此線2mm 的標準。求美者在進行侯振傑外科正牙術後,側顏美學更接近於審美標準。

侯振傑外科正牙是一項融合醫術與藝術美學審美,同時保障求美者口腔功能性改善、口腔功能穩定的手術。手術如不兼顧面部美學因素,術後效果則良莠不齊,可能出現:有的改變不大,雖然嘴巴進去了,但外型也並不好看的情況,融入美學設計標準,更能保障求美者在術後,擁有個性、自然的精緻美麗,無論是正面還是側面,都更符合美學標準。

相關焦點

  • 侯振傑外科正牙1小時矯正骨性突牙助跑職業人生
    時光醫院頜面外科權威專家侯振傑教授經過檢查發現,李小姐的牙齒是頜骨前突。像這種骨性前突齙牙不適合做牙套矯正,綜合各種因素,侯教授給李小姐實施了外科正牙手術。侯振傑外科正牙手術後,李小姐的前突齙牙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頜骨不再突出,臉型也漂亮了很多。經過一系列的培訓、考核,李小姐終於如願成了晚會頒獎禮儀小姐中的一員,甜美的笑容引得不少嘉賓的讚許。
  • 地包天齙牙矯正首選侯振傑韓式外科正牙
    這天,小柔忽然發現才半個月沒見的好友小美的「齙牙」不見了,變得好漂亮,而且連一點不完美的地方都找不到,「嚴刑拷打」之下小美只好乖乖的招供,是到廣州時光整形美容醫院做了韓式外科正牙。看到效果那麼好,性急的小柔第二天就去諮詢了廣州時光的侯振傑醫生,侯醫生詳細檢查了她的牙齒,安排了手術。效果出奇的好,小柔難看的齙牙,1小時就矯正好了。
  • 侯振傑,專業矯正20年 讓手術成為經典的藝術
    自1999年以來,侯振傑醫生面診了十數萬級的齙牙地包天患者,歷經了近萬臺的手術案例。每一位客人面診檢查完後都有幾十種面部、牙槽骨症狀參數與願望因素需要綜合考慮,每一位客人都要做詳細的MULTIVARIATE醫學分析與專業手術方案建議,這種長期的、專業的綜合技能(理論+臨床經驗)實踐,練就了侯振傑醫生高超的手術技藝與過硬的理論涵養。
  • 心臟外科手術百年傳奇|心臟|手術|醫生|外科醫生|布萊洛克|-健康界
    在大量的手術實踐後,醫生提出了外科手術的兩個「金科玉律」:手術刀觸及的器官必須靜止、手術視野清晰無血。而在心臟上動刀子,恰恰是這兩個原則的悖論。心臟與生俱來的跳動,可以說是我們生命的象徵,然而這在當時的外科醫生眼裡,卻是無法逾越的障礙。心外科手術的發展停滯不前,人們對心臟的了解也所知甚少。而無法觸及的「禁區」,自然會讓人們心生敬畏。
  • 廣州軍區總醫院吳良平談外科手術治療糖尿病
    近年來,外科減重手術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療效逐漸得到了業界認可,許多患者選擇進行手術來擺脫糖尿病困擾。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腳步一同走進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的甲狀腺糖尿病外科中心。    解說:2月18日,來自河北保定的王先生在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做完一系列檢查後非常興奮,因為困擾他6年之久的肥胖型糖尿病終於治好了。
  • 心胸外科:「雙子座」手術讓青春期男孩昂首挺胸
    12月1日,12歲的小劉來自湖南岳陽農村順利接受了湖南省兒童醫院心胸外科醫生的「雙子座」手術,昂首挺胸起來。為了打消小劉的手術顧慮及心理壓力,醫生將手術比喻為「雙子座」技術,所謂「雙子座」技術也就是「雙鋼板」NUSS手術,即通過植入兩塊鋼板,將胸壁進行抬舉,從而矯正塌陷的胸壁和解除心臟的壓迫,兩塊鋼板及固定翼置入後宛如對稱的雙子星座。
  • 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
    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2:50:50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Yusuke Tsugawa團隊研究了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的死亡率。
  • 天才外科手術醫生
    做事專一,是經常冷靜清楚地說出所想的類型,決定像在手術遇見不測的事態也能適當作出判斷般地,不深入接觸患者。飛彩因為想實現成為最優秀的外科手術醫生,專注於學業,因而對小姬的照顧有些欠缺。在遊戲病開始蔓延的時候,小姬不幸染上了這個病毒,這個病需要將崩原體擊殺才能讓患者好轉,否則將會消失。
  • 食管癌微創外科手術的現狀與思考|食管癌|併發症|微創食管切除術|...
    正文食管癌的外科手術治療已有百年歷史[1],但其微創手術的廣泛應用僅 10 餘年。在胸外科領域,微創技術的發展也最早開始於肺外科手術,食管癌微創技術在胸外科領域的開展較晚,明顯晚於肺、縱隔手術以及食管良性疾病(食管平滑肌瘤、賁門失弛緩)等。
  • 主任提問:給冠心病患者做外科手術,你該注意什麼?
    作為一名心內科會診醫生,最熟門熟路的兩個地方莫過於急診和外科,這裡提到的外科涵蓋了所有手術操作科室。擬行非心臟外科手術的患者如果合併冠心病,外科醫生在術前發個心內科會診那是再正常不過的。據統計,放過支架的冠心病患者中,5%-25%都會在2年內面臨非心臟外科手術的情況,再加上未接受支架、新發、高危冠心病患者,這個數據可能更加龐大。隨著麻醉和外科手術水平的提高,這類術前會診必定會逐月增加。那麼問題來了,發個會診、打個電話,外科醫生就可以坐等一份專業的會診意見了嗎?
  • 外科醫生必讀遊戲教程——手術技能從此提升!
    一項研究發現,玩電子遊戲的腹腔鏡外科醫生做手術更快,同時手術精度亦沒有降低。也就是說,玩遊戲的醫生做手術時不僅更加迅速,也更加高效。幾年前,研究人員訪問了30多個外科醫生和外科住院醫生,詢問他們打遊戲的習慣,並將他們分成經常玩、偶爾玩和幾乎不玩三組。
  • 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是不是誰都得聽他的,特別的威風
    高考陸續出分了,大家都開始填報志願了,有些朋友問我,學醫好不好,特別是當外科醫生怎麼樣?在很多朋友的眼中,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非常帥氣、十分的迷人,在手術臺上可以指揮一切,說什麼就是什麼,大家都要聽手術醫生的。
  • 從「直覺外科」到「強生」,手術機器人之父Frederic Moll究竟有著...
    而五個世紀之後,名為「達文西」的手術機器人系統成為微創腹腔手術機器人領域的無冕之王,迄今為止擁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而Frederic Moll博士正是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命名者,他也被稱為「手術機器人之父」。幾十年以來,他在醫療設備領域的創新創造不斷幫助推動著外科手術的改進。
  • 心臟外科醫生張金洲:每次手術都是一場生與死的戰鬥
    衝鋒:山登絕頂我為峰,引爆「狼性」渴望2019年10月30日,心臟外科與多個科室合作,成功為一名54歲的罕見法洛四聯症、高血壓病3級患者實施了手術,拼下了一場「高風險高難度」的手術,為這位患者重啟了「生門」。
  • 【人物專訪】胸心外科楊智——每一臺手術都力爭完美
    人物檔案 楊智,研究生學歷,副主任醫師,胸心外科主任。於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胸外科學習工作7年,後於寶雞市中心醫院胸外科工作7年,擔任胸外科醫療組組長。從醫以來完成胸外科手術3000餘例,擁有豐富的臨床及手術經驗。
  • 光明健康科普|劉陽:微創技術與傳統手術並存 全方位培養外科醫生...
    原標題:光明健康科普|劉陽:微創技術與傳統手術並存全方位培養外科醫生診治能力 【欄目介紹】 2019年7月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指出,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
  • 改變外科手術的野蠻,每個能無痛做手術的人都要感謝他
    在麻醉品發明之前相當長的時間裡,人類對疼痛束手無策,外科手術如同酷刑。外科醫生的技術是以他們的刀速來衡量的,外科醫生也被描述為「一個帶著刀的野蠻人」。威爾斯,則是第一個意識到麻醉在外科手術中的重要意義,第一個用笑氣作為麻醉劑進行手術的人,被稱為現代麻醉學的先驅者。
  • 【科室動態】醫院胰腺外科「線上手術技術學習班」成功舉辦
    【科室動態】醫院胰腺外科「線上手術技術學習班」成功舉辦 2020-06-24 0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都不穿內褲?醫生告訴你手術室的秘密
    在醫院裡,外科手術通常是十分的艱苦,需要多名醫護人員的精密配合與持之以恆的耐力才能順利完成。由於整個過程需要醫生全神貫注地投入進去,因此,當患者傷口處流出的血液滴到醫生的身上時,他們也會沒有察覺。但是,如果出血量太多的話,醫生的手術服和衣物都會被血液浸潤,所以一場手術下來,醫生的衣物幾乎不能再要了。這就導致了很多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都不會穿內褲。在公眾的視角中,普遍認為醫生都是形象莊重、儀表正經的樣子,竟然不敢相信外科醫生們上手術時不會穿內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