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皈依佛教的名人們

2020-12-17 風雲無痕

在香港出生的劉德華現今已經59歲。天王劉德華的老爸劉禮生了六個小孩,劉德華當然是在名利上最出息的那個。他還有三個姐姐,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大姐現在一家住在低端的社區過著比較寒酸的生活。據說之前大姐有過利用劉德華的招牌騙粉絲錢的行為。妹妹生活低調,媒體也沒怎麼曝光過。弟弟劉德盛因為做生意事業有成,稍微有些曝光。但弟弟也是儘量低調。另外二姐三姐現在也沒見曝光。

劉德華

在香港嗇色園可立中學以及可立高中學習期間,劉德華是出了名的問題學生。喜歡飈車、打架以及標新立異。直到被爸媽送進無線第十期藝人訓練班 ,才正式有貴人相助而開始踏上了星途。牛仔褲 T恤始終是他的最愛穿戴。直到他完全成長起來後功成身退,才正式在他的自傳體散文集《我是這樣長大的》當中,表述出來一切個人的辛酸苦辣。而劉德華真正與佛法結下因緣,真正認識佛教,並願意皈依佛教,把佛教作為自己的宗教信仰,卻是近些年所發生的事情。他最終與臺灣靈巖山寺上妙下蓮老和尚結下了不解之緣。

自淨其意

妙蓮老和尚經常開示華仔: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你要用慈悲心,去說好話並助人向善;看到人家做善事,自己就發隨喜的心、讚嘆的心,令對方成就,這其實也是修福田。要出錢或出力,去幫助那些貧窮無依者,都能廣結善緣。作為明星藝人,可以用自己的身份作為宣傳媒介,去宣揚慈善和愛心,勸更多人獻出愛心,參與到慈善活動中來。而劉德華牢記師父的教導,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做了許多慈善事業。

正為師父《解惑叮嚀語》做宣傳的華仔

那我們大家知道還有哪些名人們與佛法結下了不解之緣嗎?劉德華、陳曉旭、黃元申、周筆暢、李連杰、利智、王菲、梅豔芳、李娜、陳坤、張鐵林、金城武、陳曉東、孟庭葦、趙文卓、楊紫瓊、郭富城、曾志偉、何寶生、付笛聲夫婦、陳星、蘇有朋、基努裡維斯(黑客帝國主演)、張東健、胡哥等等,還有許多名人就不一一例舉出來了。

說實話我從不迷信任何宗教,但我尊重一切能夠為社會帶來安定與祥和的精神文明文化,我們應當吸取宗教當中值得發揚的文明精華,但我們也應當抵制其中出現的各種不良迷信現象,大家覺得我們應當怎樣來面對宗教文化傳承的問題呢?期待您的解答!

付笛聲夫婦

相關焦點

  • 佛教所說的「皈依三寶」,你知道是什麼寶麼?
    信佛學佛的人當然有很多,在這些人當中,真正出家的,真正皈依的,經過了佛教的入教儀式的朋友,就比較少見了。我們知道,任何教派的加入,當然都需要一個儀式。這個儀式,大家不要覺得是走走過場,廣而告之這麼簡單,任何儀式的存在,都有其各種規範,都很莊重,甚至都很威嚴。這真的不是說,哥們,來入我們的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嘻嘻笑笑,馬馬虎虎。
  • 答問:佛教的皈依有幾種形式?
    網友提問:佛教的皈依有幾種形式?法嘉宗智回答密宗沒有四皈依。密宗任何一部經典從未把上師和佛法僧並列。密宗是講,皈依上師,皈依佛法僧。網友追問1問:你太無知了,連顯教的早晚課裡都有「四皈依」。而且密法裡有一個四皈依加行,念的就是「四皈依咒」,可能你沒有修過這個加行,所以,你不懂!答:您能把四皈依咒的出處找來麼?別管漢語還是藏語的大藏經。如果找不來,你算謗佛還是謗法?!
  • 佛教:什麼是三皈依?什麼是三寶?
    信佛、學佛、皈依佛門的人,首先要受持「三皈依」,何為「三皈依」?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歸」就是回歸,「依」就是依靠。我們法界有情眾生往往迷惑顛倒、執著妄想,而皈依佛門就是讓自己回歸清淨自性,住真實慧,明心見性。依真實的智慧、真正的正覺,這叫「皈依佛」。
  • 佛道修行的區別和皈依體
    小修談談個人的看法,以便於解決各位師兄道友們修行知見上的問題,在修行上有些問題是原則性問題,有些是非原則性問題,原則性問題就是關於實修正見的問題,非原則性問題就是修行末邊的問題,形式上的問題,跟內修無關的一些問題。
  • 初學者皈依的重心,在於觀想六皈依處
    學佛者皈依的重心在於觀想六皈依處,即「上師」、「本尊」、「佛」、「法」、「僧」、「護法」,統稱「皈依境」。形象是蓮花生大士,實際上就是自己的根本上師,這是皈依最重要的對境。在上師頭頂上方,有大圓滿法十八代傳承上師們等等,那些上師們一層層安坐。中間的樹枝上面是所有上師。所有的佛都在前方的樹枝上: 釋迦牟尼佛、迦葉佛等十方三世諸佛。在右方的樹枝上有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等菩薩摩訶薩。左方的樹枝上有哪些羅漢:目腱連、舍利子、阿難這些聲聞緣覺。
  • 佛學:佛陀的大弟子摩訶迦葉,是什麼原因讓他皈依佛陀的?
    迦葉的這些弟子們都在議論:這個人我估計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因為後面山洞裡面有毒蛇、有老虎、有猛獸的,他這一去可能有去無回。釋迦牟尼佛說:好的,謝謝你。他就去那後山去住了。第二天,大家都去那個山洞看,以為釋迦牟尼佛只剩下被老虎吃剩下的人骨頭在。
  • 佛教「三皈依」是什麼意思?什麼是「佛法僧」?
    「三皈」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時一刻不能離開。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皈依老師,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這「三皈」就像我們在臺灣,那個時候從臺北到高雄坐火車,這「三皈」是什麼?就是火車票,你有這張票才能上車;而且時時保留著,路上要查票,不能丟掉,到達站後這票要交回去。
  • 學習佛學一定要明白「皈依」的真正含義
    弘揚佛教文化,傳遞生活正能量感恩閱讀,每天更新喜歡關注收藏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學習佛學是否一定要「皈依」呢?佛教有三門——皈依是入佛法之門,發心是入大乘之門,灌頂是入密乘之門。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礎入門,表示對佛、法(教義)、僧三者歸順依附,故也稱三皈依,受到三寶的加持。三寶指佛、法、僧:佛為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皈依的含義是什麼呢?
  • 佛教:皈依三寶後一定不要走這兩種極端!
    如果你確定自己信佛,那麼繞不過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皈依了嗎?」皈依就是依靠、歸投,佛弟子皈依的究竟是什麼?是佛、法、僧三寶,但三寶的內涵還不止於此,藉助這外在的三寶,通過聞、思、修,最終要開發的是每個人內在的自性三寶。「佛寶」,梵語為「布達」,覺悟之意。
  • 佛教:智顗在玉泉寺度化關羽父子,佛教從此多了一位護寺伽藍神
    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宗派。南北朝時期佛教南北雙流,相互聯繫又各自發展,自隋統一之後,中國佛教也獲得融合南北各家之學的機會。天台宗經慧文、慧思傳到智顗之時,開始「破斥南北,禪義均弘」,將義學和禪觀融通合一,發展成一家之言,形成「五時八教」的判教方式和一念三千、止觀雙修等教義。
  • 佛教:還未皈依佛教,但現在已經開始念大悲咒、心經,可以嗎?
    有些人說,我沒有皈依佛法僧三寶,但現在想念大悲咒、心經,這樣可以嗎?可以。但是如果你能夠有信心,皈依三寶再來念,力量不一樣,功德福報也不一樣。信心很重要,皈依三寶是個信心,你有信心當然有更多的加持。有人問,是不是要皈依以後,才可以做煙供、慈悲施食、打坐、修法比較好?
  • 在被問及信仰時,啟功大師毫不猶豫地說出了:「佛教」
    家道中落有跡象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各個時期都名人輩出,可真要論當代大師,啟功一定榜上有名。父親死後,啟功就跟著祖父生活,三歲的時候,為了祈福,祖父讓啟功皈依了藏傳佛教,當時他還前往雍和宮拜白普仁為師,成為一名記名的小喇嘛,後來還接受過九世班禪大師的灌頂禮。 在那段"出家"的日子裡,啟功跟隨師父學習佛經,誦念《大悲咒》,從此佛教與啟功解下了一生的緣分。
  • 「綠度母」顯聖護僧侶,國王皈依我佛,放「論師」!
    後來,他在大食教盛行的地區弘揚佛法,令很多信徒皈依了佛教,而大食教日漸衰敗。當時,一個信奉大食教的國王很不高興,就把他抓起來,並威脅道:「你必須放棄佛教,改信大食教,否則就會被處死。論師說:「我寧願捨棄生命,也不捨棄佛教!」於是國王將他投入死牢。在監獄裡,他默默向自己的本尊度母祈禱。結果,在度母的加持下,他身上的鐵錬變成了花環。
  • 庚子六月二十三日福鼎青蓮寺隆重舉行三皈依暨上堂大齋法會
    本寺住持悟善法師應廣大居士殷請,為皈依居士做三皈證明本師,接引發心的廣大居士,進入佛法大門,成為一名佛弟子。悟善法師開示道:三寶是冥冥黑夜裡的明燈,滔滔苦海內的舟航,炎炎火宅中的雨澤。皈依三寶不但能使我們得到究竟解脫,並能獲得許多現世的利益。
  • 佛教:梁武帝,四次捨身棄道歸佛,極大地促進了佛教的傳播和興盛
    晚年他信奉了佛教,以帝王之尊傾力推崇,有皇帝菩薩』之稱,「幾可謂以佛法治國」,為中國佛教的發展與規範化作出了重大貢獻。然而,他佞佛過度,荒政害民,造成經濟上的破壞和政治上的腐敗,以致百姓窮餓,「肌肉略盡」,「骨髓俱磬」,侯景起兵反叛,攻陷建康,於公元579年將他餓死於臺城。可謂身死國滅,為天下笑。不過僅對佛教來說,他的貢獻還是很大。
  • 富豪放棄過億身家,轉身「皈依佛門」,5年後兒子不願跟他相認
    佛教距今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世又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著眾多的教徒,早在公曆紀元前後,印度佛教就已經開始傳入中國,經過了長期的傳播發展,時至今日,佛教在我國已經形成了帶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
  • 這10條佛教常識,看你知道幾條,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佛教已傳入中國1900多年,佛教與中國的文化密切相連,中國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影響了佛教,現在我們身邊的佛教與古印度的原始佛教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佛教也影響了中國的文化習俗。經過1900多年的發展,佛教已成為我們自己的佛教。正因為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影響,所以在中國,信佛法與不信佛法的人,對於佛教,每每有很多不同認知。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常識,一定要清楚!
    每到初一、十五,或者佛教寺院裡有法會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寺院的香客數量猛增,尤其是一些名聲在外的著名寺院,更是吸引來來往往的「名利客」。很多善信一到寺院就會燒香,其實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是覺得大家都這樣做,自己不做怕「佛菩薩」怪罪,出於人云亦云的心理而去供香,這就違背佛教的初衷了。很多人不明佛法,認為燒香就是燒給佛菩薩看的,供養的香越大越粗越高,就越能得佛菩薩歡喜,自己的功德也會越大。這完全是顛倒妄想。
  • 學佛問答:佛教與外道宗教的區別是什麼?聽聽師父講得很清楚
    弟子問:佛教視其他宗教為外道,也同樣為其他的宗教所排斥。目前有位知名的佛教人士提出要三教歸一,要眾教平等,和諧相融,請問師父如何看待?如何處理其它外道的關係為好?五臺山圓照寺心利上師開示:佛教是最平等的宗教,佛教本身最平等,不排斥任何一個宗教,只是佛陀在世間當中為闡述人生宇宙的真理。
  • 漲知識:佛教若干詞彙常識(菩提心、無常、八苦、十善……)
    根據佛教的理論,我們的婆娑世界本來就是苦的。要想脫離這苦海,得到安樂,首先得要破執,而破執就要明白什麼是「無常」,什麼是「無我」。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一般常見的佛教詞彙的常識吧。皈依三寶我們平時所講的皈依三寶,是指皈依佛、皈依法和皈依僧:皈依佛是將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及與釋迦牟尼佛一樣證得無上正等覺的十方三世諸佛,如阿彌陀佛、藥師佛等,作為自已修行路上的唯一導師,除佛陀以外不尋求和皈依其他任何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