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我在楊永信「13號室」見到的絕望少年和電擊療法

2021-01-20 三聯生活周刊

↑點擊上方三聯生活周刊加星標!

日前,網絡上流傳的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原楊永信網戒中心「十三號室」傳出孩子尖叫視頻,再次把楊永信和「電擊治網癮」話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

25日,臨沂市衛計委回應稱,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原「網戒中心」已於2016年8月取消,此後便不再收治網癮人員。視頻中提到的「十三號室」是收治精神病人的搶救室。經警方調查,視頻中的哭喊聲並不是從十三號房間發出,而是由十二號病房8歲患兒發出。該兒童為精神發育遲滯患者。

對於官方的回應,部分網友仍持懷疑態度。視頻裡孩子的尖叫令人心驚,近年來仍時常有「網戒中心虐待孩子」的爆料傳出,讓人不禁擔心,臨沂「網戒中心」真的關停了嗎?

實際上,早在許多年前,被許多「網癮少年」的家長們視為救命恩人的楊永信已遭遇過一輪質疑和轟炸。和2009年相比,網遊、智慧型手機這幾年的普及,「網癮」成了時代詞語早已被拋棄。在社會輿論裡,楊永信是一個與時代為敵的恐怖魔王形象,在醫療界,他處於精神治療和單元家庭價值觀崩潰的灰色地帶中。任何一個單一角度出發的解讀都只能得到錯位。這兩天的新聞讓我想起了2009年我赴山東臨沂採訪楊永信的一些經歷。

這是我2009年19期發在三聯生活周刊的部分文字:

圖 | 視覺中國

掛著精神衛生中心的牌子,山東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的米黃色小樓坐落在鬧市。遊戲迷眼中的「奧斯威辛」,是最靠近街邊新蓋的六層樓。一層配眼鏡,五、六層住著心理精神科成年病人。「本來網戒中心只在二層,後來人越來越多,二、三、四層都住滿了。」每一層都裝著鐵皮門,敲門就會有人來開,胸前牌子上寫著「家長,某某爸爸(媽媽),相信配合,永不放棄」,並配有本人照片。

平時幾層樓都靜悄悄的,上午孩子和家長們要去上「楊叔」的大課,下午則是軍訓和感悟類遊戲活動。下午17點半飯點上,穿著迷彩服的孩子們從操場回來了,家長們手拉手站在路口,一開始我以為是給孩子加油鼓勁,其實家長是防止孩子跑,「但是臉上還要帶著笑容」。

被描述得極陰森的「13號」位於二層幾個診療室間,因為已經撤去了「十三室」的牌子,只看到「行為矯正治療室」的標示。休息時間幾個孩子就在那門口洗腳聊天,每個孩子都進去做過電波治療。

「把沾水的治療儀的兩個電極,在太陽穴往上一些的位置,很快點一下,那是一種又麻又痛的難受,但是非常快。那是我們必須承擔的。」孩子們已經會用「責任」「承擔」等等詞語概括這樣的經歷,「做錯了事情,就去面對後果,在我們這裡沒有懲罰和改造這種概念,而是責任和改變」。

外界對這種帶15毫安電流量的上海某醫療器械廠製造的儀器充滿了想像。記者到達當天,有新的孩子被家長送來,這對來自遼寧的夫妻穿著體面,卻和一個十三四歲的胖女兒撕扭在一起。

因為事先已和家長同盟委員會溝通過,這對父母籤下了與家委會、與醫院合作的協議各一份。「他們充分了解和同意我們的做法,我才能接收孩子。」同時網戒中心也把五六個孩子送來接待新來的女孩。母親對護士小聲說,「一年不上學了,除了上網什麼也不做,還打她爸爸」。

孩子留著厚重的劉海,表情憤怒又冷漠,穿著很短的裙子和褲襪,幾個高個子迷彩服男孩手背後站著把女孩圍在圈子裡。她極度不滿,對著父親的腰就是一腳,然後在大聲咒罵中被父母和舅舅送進了行為治療室。「新盟友都得過這一關。」一個家長淡然說。楊永信過來極輕碰女孩的背,就被打到一旁,她母親大叫,「誰來幫幫我,她扭得我好疼」,親戚加上幾個男孩,還是七手八腳讓她平躺下來。

圖片來自@楊永信V 微博

「很輕很輕,一下子。」楊永信把電極拿好,極快擦過了女孩的頭部,她眼睛閉緊了一下,隨後不斷大喊和扭動:「疼!」「爸爸媽媽為什麼送你來?」「他們騙我。」「你為什麼不上學?」「」「除了上網你什麼都不做?還恨父母?你打爸爸對嗎?」送孩子來的父母呈現出兩級分化狀態,一類是商業上的成功人士,夫妻不睦,家庭關係支離破碎,對孩子除了金錢從未給予過交流和關心。一類是農村父母,同樣為了生存忽略了親情,孩子長期在網絡社會裡尋找身份認同,沒有得到過價值觀的教導。

網戒中心的費用第一個月6000元,此後遞減,一個療程4個半月,2萬至2.5萬元不等。一位媽媽主動靠過來,指著軍訓中靦腆拐著鴨子步的女兒說,「她一年買名牌衣物花十幾萬元是正常的」。

我看到一個父親手臂上近30釐米長的肉色疤痕。「打罵父母的佔一半以上,還有冷暴力幾年不和父母說話的,我這被孩子拿刀砍的,不多。」王友全是山東一家農產品出口公司的董事長,孩子14歲,剛從網戒中心回學校,「請假20天去中考,我回來辦點事情」。王友全不太願意接受採訪,「其實他是個特別好的孩子,我從小培養的鋼琴、美術、體育特長,一直是班幹部」。王友全不讓孩子上網,就被孩子舉刀砍傷,「我們發生衝突,可是孩子我能送給誰?送給警察還是精神病院?」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魔窟」裡的管理制度幾乎完全是家長們的行為。在網戒中心只有25個醫護人員,目前160名左右孩子,加上家長近400人。採用家長全程24小時無間隙陪護方式,本來4人一間的病室,父母加起來就是8人。

圖 | 攝圖網

很多父母是要強而體面的,正因為他們之前太要面子和有意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才不得不進入楊永信定下的制度以內。無論身份8人混住的地方,我見到了碩士以上學歷、溫柔嫻靜的母親和總裁父親,實際上這裡的封閉和嚴厲,遠遠比他們在家鄉的偽裝輕鬆的多。

其實很多心理問題遠遠不是沉迷網絡這麼簡單。一個新來的17歲的上海男孩充分表達了對自己家庭、社會的仇視和不滿,並說要不是來了這裡,可能再一次自殺。他的手腕上已經有了並列的幾條傷疤,整瓶安眠藥吃下去兩次。

楊永信等孩子說完後,將孩子的偏激和對絕對自由的要求,引導到戰爭、罪惡方面,但這話還沒說完,孩子的舅舅就站起來大聲和楊永信辯駁。「治病就治病,說我孩子壞到那種程度,你這是故意引導!我是揚州大學的教授,你憑什麼說他」另一個得過全國奧賽冠軍的孩子,只是因為受到老師的一個批評,就從此不再對讀書有任何興趣,只在網上看小說。

圖 | 攝圖網

文字背後,還有我一次難以忘懷的採訪經歷。去臨沂之前,我想和楊永信直接對話。看看是什麼樣的魔鬼,使少年變得呆滯、恐怖、行屍走肉般失去人權。第一個選擇是找早期報導的記者,我卻發現對方並沒有採訪楊永信。這麼龍潭虎穴?我打了很長時間電話去臨沂,對方卻一直推諉,第一天奔波無果,第二天中雨我直奔四院。

進入精神衛生中心的過程,至今想起來也覺得自己是初生牛犢,也能理解為什麼大部分人都只是在外圍進入不了。護士讓我在門外等待了一個小時,我直接去了楊永信正在上課的大廳,剛一進去就被家長們叉了出去。開始圍著我的女家長們都不見了,只剩一個黑胖的山東大漢,牌子上寫著家委會幾個字。

我和他說我想見一下楊永信,畢竟這件事情他才是主角,這個家長立刻開始推搡我。當時是在一個露天的平臺上,我的傘也掉在了地上,他很輕鬆的就兩下把我推倒樓梯口,那也有5、6米遠,地很滑,我差一點掉下臺階。他又用手壓我的脖子和後背,力道大的我向前摔了幾下。我眼看他已經失去理智,我保護自己的神志終於清醒,「你再動一下我就報警!」他愣了一下就兩手把我的手腕捉住讓我沒法動彈。

這時從樓下上來幾個女家長,上來就不由分說把我往樓下拉,她們都暗暗使勁,我三步兩步就被從樓梯上拉下去。我沒法再忍受,立刻就撥打110,110問我「你說你是記者,你通過什麼採訪手續了?」我想起前一天晚上我要到楊永信電話的臨沂日報的記者,我到臨沂第一天請他吃過飯,吃完飯回到臨沂日報大樓,正好在門口碰上了臨沂市委宣傳部的人,他把我來報導楊永信的事情介紹給那個人,那人正要上車,就和我點點頭走了。

110很快趕到,家長們一見警察更加群起而攻之我,並且打我的人也藏起來了,他們還讓我認「誰打你了?胡說八道的你!這根本連個人都沒有!」我說當時只有我和那個黑胖的家長,就有幾個男人笑著過來說「我夠不夠黑?胖不?」還有女的乾脆就說「她自己有精神病才會到這種地方來,說不定是她自己打人呢!」

臨沂當地的警方,不問是誰對我動粗,而是開始不斷盤問我。「從哪裡來?到精神病院幹什麼?為什麼沒有人陪?一個這麼小年紀的女孩子,一個人跑這種地方來,沒有任何主管部門的手續……」警察的質問,和圍攻我的家長們同聲同氣。我不爭氣的眼淚就掉了下來。我不知哪裡忽然鼓起一陣勇氣,大聲說「你們把孩子送到這裡來,是為了讓他們長大成人,我也年輕,請你們用為人父母的心情想想,難道你們改造孩子就是為了讓他以後進入社會,受到我現在這種不講理的待遇?」

我給警察登記了證件,他們還在不斷向上匯報核實我的信息。我說「就算我是一個中國公民,來報警你們是不是應該先把打我的人找出來,那個人從剛才到現在就消失不見了,而你們一直把我當作審查對象,這樣公平嗎?」他們說「你說你是記者,又來了這種地方,就應該做好這種準備,不是我們說你,我們平時都不來精神病院,現在說你是為你好。」

我實在沒有辯論的力氣了,眼淚不斷流。後來這件事情,總算在臨沂日報記者的幫忙下有了結果。他找到臨沂市委宣傳部,請他們給警方和醫院打電話,我這才被警察移交給了醫院。

真不知道報警在這種情況下有什麼用處,我從一群暴民手裡轉到公僕手裡,我還是那個被攻擊的對象。醫院的工會主席楊大姐,無論怎麼說,她是第一個給我溫暖的人,在雨裡淋了兩個小時之後,她把毛衣脫下來披在我身上。

我只好打電話給我的領導李菁,李菁在電話裡指責了醫院的行為,也告訴我主編說可以放棄這個選題。這樣來自單位的支持,讓我又復活了。越是被描述的黑暗的地方,越有可能滋養著我們看不到,或者不願意看到的東西,那東西比恐怖更黑,比虛偽更白,引人入勝。我擦乾眼淚,開始採訪。

痛苦觸目,幸福脆弱。網絡只不過是青少年躲避現實,反叛社會的一個工具而已。而所謂戒網癮樹立那70多條「軍規」,仔細看看,其實是家長們的支持和作為。很多去求助的家庭都無法歸入網癮範疇,「性格缺陷」和「問題家庭」是網癮以外的另兩大診療目標。

手記是從臨沂回來以後自己的博客裡的心情宣洩。過了很多年,越來越覺得人性、親情等很多問題是複雜的,臨沂不過是一個現代家庭混亂的小縮影,遑論解藥。但現代社會對於網絡社交、二次元、御宅族、老齡化、超少子化的美化和追捧。其實在這個社會最小的單元——家庭之內,精神荒蕪不是少數。我後來做過留守兒童自殺、C肝的鄉村爆發等等一系列邊緣的社會問題,能夠感同身受的是絕望和沒有選擇。

相關焦點

  • 正視「楊永信事件」 國人製作事件原型遊戲無信者-13號治療室
    楊永信和陶宏開是國內當初關於網癮最知名的兩個人。雖然事情已經過了很多年了,陶宏開慢慢淡出我們的視線。不過之前又有報導稱楊永信居然還在進行電擊網癮治療。近日國內的遊戲開發者玫瑰狗正在策劃製作一款反應「楊永信事件」的遊戲,關底BOSS自然是我們熟悉的楊叫獸!
  • 楊永信電擊、體罰等戒網癮手段終被叫停,可「磁暴步兵」的帳誰來...
    其中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通過虐待、脅迫等非法手段從事預防和幹預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活動,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而這項規定可以說直至楊永信開創的電擊治療網癮方法,此方法被包括央視在內的媒體曝出後,輿論譁然,在被央視2009年曝光的同年,衛生部叫停「電休克治療網癮」後,楊永信依然在使用電刺激手段「治療」被送進去的網癮少年,多年期間,多家媒體持續曝光,卻依舊是無人管的狀態。
  • 「磁爆步兵」楊永信_265G獨家策劃
    往期回顧: 請選擇往期專題 返回專題合集 第7期:那些深陷「黃色借貸」的女大學生們 第6期:盤點遊戲圈哪些胸大的人氣女主播 哪位才是你的菜 第5期: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翻車雲盤!
  • 楊永信原型遊戲《無信者-13號治療室》新情報 主角和他的專屬魔鬼
    早些時候,國內開發者玫瑰狗公布了其反映楊永信事件的遊戲《無信者-13號治療室》,引起了許多玩家的關注。遊戲正在開發中,開發者也保持著開發日誌的更新。今天新的日誌更新,包括主角形象、一部分劇情資料公布。
  • 王者榮耀也被防沉迷,而陶宏開楊永信這些名字你還記得嗎?
    根據《王者榮耀》的公告顯示,此次防沉迷系統的主要內容包括,12歲以下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個小時,13歲以上未成年每天限玩2個小時;綁定硬體設備實現一鍵禁玩;強化實名認證體系,沒有完成實名認證的無法進入遊戲。此番規定一出,騰訊股價也出現了大幅下跌。
  • 《網癮戰爭:內戰》陶宏開怒噴楊永信 救世薩滿大戰磁爆步兵
    說起網癮,在「戒網癮」界最有名的兩位莫過於陶宏開和楊永信了,前者雖然也做出了不少出格的事,但目前「磁暴步兵」楊永信明顯超越了前者,引起了網友更大的憤怒。日前,對於楊永信近些年「禽獸」的做法,陶宏開終於怒了,他在微博上就聲討了楊永信。
  • 黎明殺機:楊永信火到國外去了!票選成為新中國風屠夫引人深思!
    好啦,咱們書接上文啊,上文書呢,我們說到了有關於遊戲MC《我的世界》中,有關於MC中竹子的4大用處!有感興趣的網友玩家朋友可以點擊瘋子頭像關注,然後在裡面尋找一下瘋子發布的內容哦!今天呢,老瘋子破天荒的,不說MC《我的世界》了!因為一個消息,被瘋子得知了,所以一定要說一下。《黎明殺機》大家都知道的吧?
  • 小智直播觀看楊永信治療網癮視頻,直言楊永信就是個畜生!
    在前段時間,戒網癮學校電擊治療學院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一些無知愚昧的家長,因為孩子的不聽話,或者沉迷網絡世界而把孩子送到了楊永信的學校裡進行所謂的行為糾正治療,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是這樣把孩子送到了一個地獄。
  • 恐嚇、體罰、遺棄……這些不把孩子當人看的父母,才是楊永信的幫兇
    2006年,著名電擊大師楊永信,創立了臨沂網戒中心,自稱可以用來治療網癮,隸屬於臨沂市第四人民精神醫院,就位於「13號房間」。 治療方法也很簡單,就是電擊。不過,一般人能承受的電量是20,而楊永信會調到100-130.
  • 《黎明殺機》楊永信技能介紹及玩法心得 楊永信怎麼玩
    很多屠夫玩家都喜歡這一新屠夫角色,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陸神力壓全場」分享的《黎明殺機》楊永信技能介紹及玩法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技能特性 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在電場... 《黎明殺機》楊永信怎麼玩?
  • 楊永信或成《黎明殺機》新Boss 玩家自製效果圖
    然而當初一個意在調侃的選項卻獲得了最高投票,「磁暴步兵」楊永信遙遙領先,有1400多人選擇了楊永信,超過50%。這在發起人看來也是出乎意料。投票地址:戳我。「楊教授」票數遙遙領先目前,論壇投票仍在繼續,不過「楊教授」當選估計已是板上釘釘,更有玩家已經自製出了《黎明殺機》磁爆步兵「楊教授」的效果圖,不少玩家表示,楊教授手持電擊棒尋找獵物的形象與《黎明殺機》中恐怖的風格簡直太貼切了
  • 遊戲成癮不能靠電擊拘禁
    十多年前,有楊永信「殘忍的電擊療法戒網癮」,後豫章書院又有「非法拘禁戒除網癮」,網癮背後折射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2016年6月,當時讀初二的貝貝因迷戀網路遊戲不願上學,和家人發生矛盾,被父母送到南昌的「豫章書院」。「剛進書院的第一天就被關了7天小黑屋」,大連男孩受害學生貝貝(化名)至今對「小黑屋」心有餘悸。「他們把我的衣服全部扒光,鞋子拿走,然後把我一個人丟在小黑屋裡。」
  • 黎明殺機新屠夫楊永信技能介紹 醫生傳承技能解析
    楊永信 黎明殺機新屠夫楊永信已經上線,那麼楊永信技能是什麼?醫生傳承技能介紹,那麼一起跟著蠶豆網小編來看看吧。黎明殺機醫生傳承技能介紹但戰爭和保密性擾亂了他的良好用心,卡特開始在越來越多的非自願實驗對象上做實驗。他不再想了解他們,而是尋求控制他們的方法。而且會不擇一切手段。有時言語和文字與骨鋸和電流療法一樣有用。卡特的火花這是種天賦,還是詛咒?惡靈在醫生心中已點燃了腐化墮落、無窮無盡的火花,使他能夠隨意產生電流力場的能力。他邪惡的治療會腐化被他所觸及的心靈。
  • 《黎明殺機》新DLC屠夫輪廓圖公布:楊永信來了?
    在去年十月,《黎明殺機》製作組為了答謝中國玩家,曾經發起投票宣布要在遊戲中加入一名中國元素的角色,結果「磁爆步兵」楊永信以絕對優勢拔得頭籌。在將近5個月的時間過去後,《黎明殺機》的開發團隊人員在SteamCN上公開了新DLC中的屠夫輪廓照,玩家紛紛猜測這可能就是之前票選的「磁爆步兵」楊永信。
  • 有一種傷害,叫「媽媽都是為你好」|楊永信|親愛的麻洋街|小茉莉|...
    01 父母的專制會給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最近在網上看到了,央視記者柴靜採訪楊永信的視頻。雖然是好幾年的視頻了,但是在微博上又火了起來。記者柴靜對話楊永信的採訪中提到:「不管上網成癮有多嚴重,反抗父母意志多麼強的孩子,只要被送進一間治療室,出來的時候,會立刻向父母道歉認錯。」對此,很多新聞媒體都曾報導,並稱之為奇蹟。
  • 《我的塔防》圖13困難怎麼過 圖13困難通關打法攻略
    導 讀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我的塔防的圖13困難打法,這個要打還是比較難的,打錢難,怪跳躍性也大,那麼怎麼打才能過呢
  • 黎明殺機新添醫生屠夫角色 竟然真的是楊永信?
    首先給不了解情況的朋友介紹一下《黎明殺機》,這是一個怎樣的遊戲呢?遊戲開始後,屠夫和倖存者們被扔到一個封閉的區域中,屠夫的遊戲目標就是殺掉4名倖存者。而4名倖存者需要一邊躲避屠夫的追殺,一邊想方設法合作修好足夠數量的發電機,恢復電力供應打開大門逃出生天。在遊戲中,倖存者們無法攻擊屠夫,只能通過翻窗戶,放倒板子等方式進行牽制。而一旦有倖存者被抓,救人的過程也十分兇險,搞不好就被屠夫滅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