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腐爛神」的「指引」下,中國開啟了垃圾分類立法時代

2021-01-08 苦艾文藝

[導讀]電影《千與千尋》被引入國內後,於6月21日上映了,昨日拗不過他人的邀請,去電影院再看了一遍,我記得第一次看,時距今日差不多十年了。時光易逝,那時候看,是在電腦前完成的,幾個人圍坐在一起,無知年少,嘻嘻哈哈,完全沒看懂電影想要表達什麼。但「無臉男」,「千尋」,「湯婆婆」...這些令人影響深刻的角色,讓人的記憶揮之不去。其中「腐爛神」在湯屋洗澡時,千尋摸到其身上有一根「刺」,在眾人的努力,拔出了這根刺,並不停帶出了許多諸如:破鞋,廢棄自行車,舊輪胎等人類的生活垃圾,最後腐爛神,化身為一條白蛇,神仙般的飛走了...看到這裡,讓我想起了,最近北上廣深,就環保垃圾分類問題,開啟了中國強制的立法時代。

「腐爛神」化身白蛇飛走了,留下了人類的生活垃圾。這一短暫的電影情節片段,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白蛇飛走後那股神秘的餘味與遐想,更多是對當下環境保護的一種警醒與暗喻。

01

據我國《農村環境汙染現狀調查報告》得知,「目前我國有3億多人喝不上乾淨的水,其中超過60%是由於非自然因素導致的飲用水源水質不達標;農村人口中與環境汙染密切相關的惡性腫瘤死亡率逐年上升。」

圖片素材來源於花瓣

相較於城市嚴密的環境監督相比,我國絕大部分農村地區在環境監督這方便,可謂是非常欠缺。一方面是因為農村人口對環保意識的缺乏,導致自家日常的生活垃圾隨意丟棄,生活汙水隨意排放。另一方面,由於一些縣域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對當地中小企業的工業排汙缺乏有效監管,造成亂排亂放,以至於造成飲水水域汙染與土地汙染。

「2015年8月,原湖南岳陽天順化工有限公司股東鄭某某、湖南大洋溶劑化工廠經營者葛某某,為節省處置費用,非法多次將總重240餘噸危險廢液(均為生產農藥中間體的化工廠廢液)交給不具備危廢處置資質的彭某某個人進行處置。彭某某通過易某某等,再將這些危險廢液交給湘、贛等地「下線」進行非法處置。在沒有辦理任何手續的情況下,將這些危險廢液運往湖南省寧鄉縣、衡山縣、長沙縣、湘潭縣、沅江市和江西省分宜縣等地的偏僻農村,部分化工殘夜已被非法焚燒,嚴重汙染環境。」

相關類似的例子非常多,農村的環境問題已成制約城鎮化發展的大問題。這些年,國家在這方便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整體情況卻不容樂觀。

02

6月初,國家領導人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了引領更多人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北上廣深率先開啟了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立法工作。

圖片素材來源於花瓣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垃圾分類立法,是我國在環保方面所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對於生活垃圾的處理,我國目前所採用的基本方式是:回收,焚燒,堆肥,填埋等,除了回收,焚燒,堆肥,填埋等方式過於粗暴,在垃圾焚燒處理時,由於燃燒的不充分,容易產生無色無味有毒的脂溶性物質-二噁英,以此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而堆肥也會引起土質惡化和鹽鹼化,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進而會引發土地的沙漠化。

相較於國外,我國的生活垃圾分類,要晚了許多。像美國,德國等國家,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就開始實施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經過幾十年的摸索與嘗試,他們已經形成一定的處理規模,並探索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處理經驗。

像我們鄰國韓國,為了處理居民日常的生活垃圾,政府採取了減量與收費。對於回收垃圾的垃圾袋,政府統一製作,使用垃圾袋越多則付費越多。在各小區設置智能垃圾桶,居民在倒垃圾前必須先刷卡,垃圾桶自動開啟,垃圾倒入時自動測定重量並按重量計費。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立法,並不是目的。其根本是想讓大家養成良好的習慣。讓我們一同攜手,使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城市更宜居,人們的生活更舒暢,方便,美好。

參考資料:

[1]:餐廚垃圾:魔都垃圾分類之戰的成功密碼?| 秦朔

[2]:湖南宣判一起特大跨省環境汙染案 10人被判刑 | 觀察者

[3]:北上廣深相繼立法 中國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4]:《農村環境汙染現狀調查報告》

[5]:《淺談宮崎駿反戰思想的成因及其生態意識在其作品中的表現》

[6]:聚焦農村環境汙染和「髒亂差」問題 | 求是網

相關焦點

  • [網連中國]北京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各地分類有啥不同?
    「能賣錢的藍桶桶,易腐爛的綠桶桶,有毒有害紅桶桶、沒人要的灰桶桶。」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正式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網友總結的垃圾分類口訣也迅速傳播開來。
  • 豐臺區四大妙招開啟垃圾分類「大作戰」
    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為迎接垃圾分類「新時代」,豐臺區主動作為,整合資源、集中發力,充分動員全行業參與到垃圾分類「大作戰」當中,探索出一系列實用、管用的妙招,構建了垃圾分類的立體氛圍,將全區垃圾分類工作持續引向深入。突出黨建引領 繪好「路線圖」綱舉目張,執本末從。
  • 菸蒂是什麼垃圾?街採垃圾分類靈魂「拷問」長沙市民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嶽瑾 李雅婷 實習生 趙翼鵬 長沙報導垃圾分類對每一個長沙人來說,不是遙遠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2020年4月,長沙市人民政府印發了2020年立法工作計劃《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這意味著,長沙垃圾分類即將進入「法制時代」!
  • 城中村垃圾分類問題怎麼破?樓棟長來打通「最後一公裡」
    多地市出臺法規剛性約束垃圾分類廣東對於垃圾分類並不陌生,一直以來,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都被當成大事對待。2016年,廣東在全國率先實施《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條例》,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立法。而在當時,這是國內第一部將垃圾分類納入立法的省級地方性法規,從此全省垃圾分類有了法治剛性約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為適應垃圾分類新形勢、新要求,必須針對性進行修訂。」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1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後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企業垃圾分類驚現「神操作」 義烏行政執法員化身「宣講員」
    中國義烏網11月24日訊(記者 駱天成 通訊員 孫春燕 編輯 童曉)近日,義烏市行政執法局廿三裡大隊聯合廿三裡街道城管辦對轄區企業分批次開展垃圾分類專項檢查。在對第一批20餘家企業檢查後發現,有4家企業出現生活垃圾分類「神操作」,執法員當即對相關企業進行了立案查處,並化身「宣講員」為其「補課」。當天,執法人員在對轄區某襪業公司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垃圾分類崗亭內的垃圾桶全部用透明膠帶黏上,垃圾分類成為「擺設」,而企業負責人卻聲稱是為了檢查時不出問題,所以不啟用垃圾桶。
  • 濟南垃圾分類動真格,華展貓先生「智」在必得
    隨著國內經濟、社會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生活垃圾產量與日俱增。早在2004年中國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垃圾製造大國。中國目前全國生活垃圾年產量為4億噸左右,並以大約每年8%的速度遞增,垃圾的持續增長不僅破壞城市生態環境,而且給城市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等可持續發展帶來沉重負擔,從源頭解決垃圾分類問題迫在眉睫。
  • 國家立法分類限用禁用一次性用品
    國家立法分類限用禁用一次性用品黨政機關帶頭禁用一次性物品值得肯定專家建議□本報記者蒲曉磊禁止使用一次性物品,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應當帶頭——繼上海之後,北京也將探索這一做法。
  • 南京垃圾分類將進入「強制時代」 達人教你自製垃圾桶 分享妙招!
    今年,南京將有序推進小區撤掉樓前垃圾桶、定時定點投放垃圾,預計下半年完成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為了廣泛聽取居民的意見和建議,近日,南京城管部門深入各個街道、社區舉行"青山綠水——垃圾分類大家談"活動。今天(3月31日),記者跟隨城管部門走進了南京鎖金村街道,看看老舊小區是如何讓垃圾分類落地的。
  • 見「圾」行事 垃圾分類蘭州這樣做~
    通過早、中、晚高峰期桶邊督導員督導,非高峰期電子督導的模式,提升了小區垃圾分類準確率。安寧區安瀾祥園小區科學合理地設置了四分類垃圾桶與宣傳欄,每個單元樓下都張貼垃圾四分類宣傳畫;桶體乾淨整潔,未見垃圾落地。
  • 動漫宣傳片《垃圾分類怎麼分》
    動漫宣傳片《垃圾分類怎麼分》 2020-11-11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垃圾分類即將實施,貓先生推動垃圾分類全面實操
    深圳是全國首批8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在上海因為「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引爆社交媒體的同時,深圳也在探索垃圾分類之路。數據顯示,深圳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約28500噸/日,生活垃圾焚燒及填埋量約20000噸/日,垃圾處理設施長期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而新建焚燒、填埋處理設施舉步維艱。在此情況下,按照「產生多少-收運多少-建設多少處理設施」的被動式生活垃圾管理模式,難以破解當下生活垃圾處理困境,通過立法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已刻不容緩。「怎麼分」是垃圾分類的第一步。
  • 冰城垃圾分類進行時 不同垃圾咋投放分類指導來啦
    生活報6月11日訊 記者獲悉,目前哈市紮實推進垃圾分類相關工作,多區已經開始垃圾分類培訓。垃圾回收分幾類,每一類的投放有哪些注意事項,都是市民關心的問題,10日,記者從哈市城管局了解到相關問題的解答。據悉,哈市的垃圾分類分為四類,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及其他垃圾。對於四類垃圾的回收投放,最需要的就是市民在投放時,遵守投放要求,規範投放,便於運輸回收。
  • 山東濟寧鄒城市垃圾分類實現鎮域全覆蓋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6日訊 山東濟寧鄒城市紮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實現垃圾分類設施鎮域全覆蓋,人居環境得到持續改善。在鄒城市太平鎮孫坡村,家家戶戶門前都放置了兩種垃圾桶,分別放置可腐爛和不可腐爛垃圾,每天,保潔員按類收運。鄒城市太平鎮孫坡村垃圾分類分揀員楊芳告訴記者,剛開始老百姓意識有點差,垃圾混放。通過定期培訓宣傳,村民垃圾分類意識逐步提高,外化為自覺行動。
  • 垃圾分類還不會?皮影戲教你玩「垃圾總動員」!
    「不是神話傳說也不是歷史故事,如今,皮影戲也開啟了新篇章!」12月16日上午,龍在天皮影劇院帶著新劇目《垃圾總動員》來到永定路街道六街坊社區,為街坊們帶來了一場全新的非遺文化體驗。《垃圾總動員》以「垃圾分類」作為主題,皮影藝人們將生活中的「垃圾」做成了故事主角,向居民們宣傳垃圾分類。
  •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與其他城市有哪些不同?
    「深圳應急科普」從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獲悉到,《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已獲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將於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深圳垃圾分類進入法治時代,由「倡議分類」進入「強制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 羅湖垃圾分類見真章 分類數據日益增長
    現場廢舊家具積壓,隨意擺放佔據小區道路,木質圍欄腐爛發黑搖搖欲墜,這是羅湖區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建設的一個縮影。深圳市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垃圾分類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而羅湖區作為深圳市中心城區之一,首當其衝應該擔起建成全國垃圾分類標杆城市和深圳市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責任。可是事實卻正好相反,7月、8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月度通報顯示,羅湖區工作進展低於全市平均水準。
  • 「垃圾分類」懷柔城管執法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
    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以來,截止到7月31日,區城管執法系統共檢查生活垃圾分類主體責任單位6235家、居住小區1055次,立案153起。一是加強指揮調度,專項督導推進生活垃圾執法檢查。
  • 自主研發「亦分類」微信小程序,亦莊鎮開啟垃圾分類2.0模式
    居民完成投放的同時,積分也分別顯現在居民手中「亦分類」小程序和亦莊鎮垃圾分類管理系統中。亦莊鎮垃圾分類工作在前期「一戶一碼」的基礎上,升級為「一戶一卡」,將垃圾分類納入智慧城市管理系統中,居民的積分實時到帳;從每家每戶主動分類,再到更多群眾參與桶前值守,進一步激發群眾熱情。從單一舉措升級到通過垃圾分類智慧管理平臺形成系統合力,亦莊鎮開啟垃圾分類2.0模式。
  • 汽車路街道 邁入垃圾分類新時代
    近段以來,汽車路街道的人民路社區、三聖殿社區、南嶽宮社區被選為垃圾分類試點社區,面對人口老齡化、人員流動頻繁、非戶籍人口多和老舊小區多、設施老化等難題,街道圍繞如何高質高效推廣垃圾分類進行了實踐探索。 改變生活習慣,觀念先行。
  • 打造垃圾分類處理樣板城市
    黨員奔走社區分類知曉率達99.1%對於很多街道幹部來說,能成功將居民勸下樓倒垃圾並不容易,特別是在每棟高達50層的林和苑小區。這裡曾是林和村所在地,城中村改造完成後,林和苑小區形成了村民自住、多國家人員混居、商務白領聚集的多元化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