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玳玳花樹培植十幾年才能穩定開花,尋常人根本喝不上。
玳玳花
在青運會的開幕儀式上,茉莉花作為福州的文化元素佔盡風光。以它為原料製成的茉莉花茶名動天下,更是得到諸多知味之人的青眼相加。
實際上在上個世紀60年代前後,福州還有一種花茶隨南來北往的客商走遍全中國,滋味絲毫不輸茉莉花茶。這種以玳玳花炮製的玳玳花茶,花香濃鬱喜人,嘗起來兼有花和水果的滋味。因為玳玳花樹須培植十幾年才後方能穩定開花,故產量極少。放眼全中國,眼下僅福州、蘇州兩地規模有產,尋常人難得一品。
嬌滴滴的「花茶小姐」
說起玳玳花茶,近年來因「物以稀為貴」難得一見,故即便是福州本地人,恐怕也少有人知道它的名氣。不過在上世紀60年代前後,這種嬌貴的花茶可是不少老福州的心頭好:就著午後的慵懶閒暇,一泡玳玳花下肚便有神清氣爽的神奇功效。
所謂「玳玳」亦稱回青橙或酸橙,芸香科柑橘屬。和所有芸香科植物一樣,它身上有和橙皮一般的特殊香氣,很討人喜歡。炮製成茶後,只消小抿一口,便能口齒噙香,比如今的口香糖更立竿見影。
至於「玳玳」之得名,則與它的果實有關。這種回青橙的果實一旦成熟,數代果實同生於一棵樹上兩三年不落,故稱為「代代」。經炮製後的玳玳花香氣飄逸怡人,而命名的人怕也是個多情的主兒,遂以字型優美的「玳玳」稱之。隨後,還有人以嬌滴滴的小姐比擬,將其譽為「花茶小姐」。
十餘年老樹始穩定開花
和茉莉花比起來,玳玳花確實稱得上是嬌滴滴的小姐。它繁殖困難且生長奇慢,即便是好肥好水地伺候著,5齡花樹的開花量仍不多。必須等上十幾年,它們才肯穩定吐蕊,提供炮製花茶的所需花量。對於茶商和好茶者而言,這份等待著實漫長得讓人悲欣交集。
玳玳花花量不多,炮製時更是有諸般講究。與茶葉一同窨製成花茶的,最好選則將開未開的「撲頭花」。此時花香隨花瓣開裂而散發,氣味最是濃烈。若是單獨將花朵製成花幹,丟入茶水中提香、調味的,完全未開放的「米頭花」才是上佳選擇。當然,兩者都要棄用夏花、選擇春天開放的花朵,方能保持味道之醇厚。試想想,七挑八撿地除去這些,最後能炮製成茶的玳玳花自然是少之又少。
因花香味類似橙皮,故玳玳花茶飲起來,兼有花朵和水果的馨香。加上它有開胃的功效,能治療食欲不振及噁心,過去可是很多福州人的最愛,和眼下茉莉花茶在福州人心目中的地位頗有幾分相似。
可惜因栽培不易,玳玳花只在福州、蘇州兩地規模種植,無怪乎如今有機會得識其面的人便不多了。
參考文獻:
查雯《玳玳花茶:花茶中的「嬌小姐」》,《茶·健康天地》
辜博厚《玳玳的栽培及其花茶窨制工藝》,《茶葉科技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