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序言
直到炸彈真的掉下來,人們才相信有炸彈。——懷特
戰爭會讓許多國家的黎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它會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出現大幅度退後,也會讓一個國家的人口出現急劇下滑,導致男女比例出現極端不平衡,戰爭也會死的,武器更新換代加速。
諸多先進的武器也在因為戰爭的到來而研發出來,許多具備大規模殺傷性的武器,在戰爭當中得到了有效的實踐,原子彈的出現就是其中代表。
02唯一在戰場上得到實踐的原子彈
核彈的威力,第一次被人們所熟知,是在二戰時期,日本諸多的瘋狂行為使得諸多國家都意識到,如果不能及時制止日本的瘋狂行為,世界各國將會受到更多的損失,於是,1945年美國在廣島和長崎,各投了一枚原子彈,隨著一聲漫天紅光的亮起,十多萬民眾瞬間喪命,日本賴以生存的工業城市也因為這場爆炸化為了一片廢墟。
同時原子彈也對長崎這座城市造成了14.9萬人的喪生,36%的建築物因為原子彈的爆炸受到了徹底的破壞,支撐日本在世界各地進行瘋狂行為的兩座城市因為兩顆原子彈的爆炸而化為泡影,此時的日本意識到,如果繼續瘋狂下去,國內勢必會將遭受更大的打擊,那時的日本能否存在於當下的世界就真的會是一個未知數了。
不願冒著美國風險的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投降,也是從此刻起以後,原子彈一直被封存在各國國家內,沒有再次出現在戰場上,即便是冷戰時期,美,蘇兩霸劍拔弩張之時,也會在最後一刻,讓衝動轉為理智,沒有按下那個核彈的發射按鈕,長崎廣島所投放的兩枚原子彈也成了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在戰場上得到實踐的核彈。
在之前人們對於原子彈的威力,更多的是源於實驗數據,並沒有具體的實戰經驗,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戰後的諸多信息,為專家研究原子彈的威力提供了更加詳細且真實的數據,原子彈的爆炸威力從直觀上來看,它會讓那個一個城市的人口迅速的消亡殆盡,即便是現代化的鋼筋水泥也依然無法阻擋住原子彈的爆炸威力。
03簡單的防護措施可以增加存活率
因此在冷戰時期,美國人做了一項研究,在核武器爆炸的期間做一些簡單有效的防護措施,是否可以增大存活率,於是美國人在冷戰時期便總結出臥倒並且尋找掩體的這種方案,雖然這個方案在很多人看來都十分的可笑。
因為原子彈的爆炸威力是覆蓋性的,很多人覺得,在原子彈爆炸的一瞬間選擇臥倒,且做一些簡單的防護措施並沒有什麼作用,然而在廣島和長崎爆炸後,日本人的諸多經驗告訴著人們,這樣的方法的確是有效的。
之所以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源於爆炸之後距離原子彈爆炸中心1.3公裡處的一些木質電桿,因為高溫的緣故已經碳化,不過還有一些木質電桿並沒有碳化,或者說是完全碳化,其根本原因在於這些木質電桿周圍都有一些灌木叢的原因。
簡而言之就是灌木叢幫木質電桿抵擋一部分的灼熱,使得木質電桿並沒有因為原子彈爆炸後的灼熱而碳化,也正因為如此,在看到原子彈爆炸之後,選擇迅速臥倒,並且做一些簡單的防護措施,是可以有效保護自己減輕一些傷害的,同時如果幸運的話,甚至可以撐到救援隊伍的到來。
不過也會有人提出異議,倘若原子彈爆炸之時躲進建築物當中,是否也可以避免一些傷亡?答案也是肯定的,在日本有一名叫做高藏信子的倖存者,她距離原子彈爆炸中心只有300米的距離,然而她卻在可以這場爆炸當中倖存了下來。
04潛入水中也可以躲避原子彈爆炸的傷害
其原因正是由於她當時正在銀行上班,因為周邊有遮擋物的存在,使得她免於被原子彈的熱浪灼燒,而距離他僅十幾米的人群,因為周邊沒有任何的遮擋物,因此在爆炸當中無一倖存,由此便可以看出,當原子彈爆炸之時,選擇躲進建築物躲避傷害是十分有必要的。
除了在城市內以外,當原子彈爆炸之時,如果人們處在空曠的野外,周邊沒有任何遮擋物之時,選擇跳進水中,是否可以阻擋原子彈的爆炸傷害?答案同樣也是肯定的,其原因在於任何東西進入水中都會受到水的阻力,同樣原子彈在爆炸之時,所產生的熱量遇到水時,會瞬間的蒸發掉。
如果人進入到水中,則可以有效避免原子彈爆炸之後的熱浪,如果水性足夠好的話,也可以利用這個優勢讓自己儘量潛伏到水底最深處,倘若足夠深的話,甚至可以在爆炸中免受到傷害,從其戰後倖存者中有許多遊泳健將,便能得知其真實性。這些應對措施僅僅只是針對廣島和長崎這兩枚原子彈,因為這兩顆的出現時期,處於原子彈的研發初期,因此其爆炸量並不是特別的高。
在冷戰時期,蘇聯美國因軍備競爭,當時的核武器爆炸量已經讓100萬噸當量成為了正常化,廣島長崎這兩枚原子彈也僅僅只有1.5萬噸當量,當人類在面對百萬噸級爆炸當量的核武器之時,3公裡以內的死亡率已經達到了100%。
在這個區間內做任何的防護措施,其生還的可能性基本為0,不過3公裡以外,7.5公裡以內,人類的存活率可以達到50%,因此在這個區間內,如果做一些防護措施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05願世界和平
在當今社會,很多人在聽到核武器之時,第一個印象便是,只知其威力,卻不知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使來增加自己的存活機率,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更多的還是自二戰結束以後,各個國家心照不宣的都將核武器,當作了一種威懾性的武器,而不是將其當作常規化武器。
每個國家都知道,核武器戰爭一旦爆發,人類社會面臨的將是毀滅性的打擊,這樣的後果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承擔得起的,一直到現在,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雖然當今世界僅僅只有美國一家超級大國,不過相比於二戰時期和冷戰時期,當今世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已經多達9個。
這還不包括已經具備研究核武器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意識到核武器的危害性,因此核武器在當今世界,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相互制約的作用。武器發明之初,只是為了保護自己,防禦外敵的入侵,只是伴隨著時間的發展,武器的殺傷力也越來越大。
許多國家藉助其先進的武器,對軍事力量較弱的國家進行降維打擊,使得這些國家的百姓飽受磨難。
不過隨著現代化的到來,世界格局的演變,和平必將是未來的大勢所趨,也是民心之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