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孩子,放學後放飛自我是常見畫風,家長几乎不怎麼管(更多是為了生計無暇顧及);現在的家長就不一樣了,如今的教育講究一個家校聯合,「家庭教育」被提升到了較高的位置,家長不能看著孩子長大,得陪著孩子長大,「陪伴」還得是「高質量陪伴」才行。
在這樣的大形勢之下,學校老師也想了辦法,開展豐富的親子活動,促進家長和孩子的互動,其中,「幼兒園手工作業」大行其道。
為了在發揮孩子的創造性的同時,節省家長們的開支,「廢物利用」是最常見的套路,有家長說,突然發現,幼兒園開始跟垃圾桶過不去了,因為很多東西家裡的確沒留,只能去主動「拾荒」了,哈哈哈哈!
既然是課外作業,就沒有統一的標準,說起來是「自由發揮」,但哪個家長也不想讓自己的娃落後呀,所以在幼兒園手工作業面前,家長們的求生欲還是很強的!
大胃王系列
@天空的顏色:為了給我閨女攢果凍盒,我們五個人吃了兩百多個果凍,第二天到學校老師還說不夠……
@花雨:為了一個手工,一晚上吃了20個雞蛋,煮的,燉的,炒的,太可怕了!
難以描述系列
@andy:我家先生半夜翹過小區石子路的鵝卵石,超市偷過各種乾果,米類豆類……因為每種老師只要一兩個三五個,買的太少,超市直接稱不出來。朋友說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吃柿餅吐的籽都要想想有沒有用。
@小新清:一朋友開菜店的,有一天突然進了好多南瓜,可是那玩意平時賣得很少,也很少有人進貨。可是到了下午,好多人找南瓜,別人沒有,就他有,賣的還不便宜,我問他做生意是不是有秘訣啊!他說:我老婆是幼兒園老師,今天的作業是做南瓜燈。
@linlin321:我女兒讀幼兒園時,老師要捲紙芯,還規定十幾個,很多人找捲紙心,我就去收破爛哪去買,找了所有的店,都說被買完了,只好去買袋新的,撤了所有的紙芯去交了。
@星星之火:一次給孩子做手工,結果我的手上粘了502膠水放在沙發上,然後就和沙發呆在一起了。
自得其樂系列
無論是收集材料,還是親自上陣和娃一起消磨時光,可謂是囧事一大堆啊,不過呢,也有家長,趁著這個機會也能充分享受這份樂趣。
@啦啦魚:我兒子今年幼兒園大班,做過動物(一次性杯子、衛生紙芯)、樹葉貼畫、中國風的東西、交通工具等,都還可以啊!幼兒園裡要過肉肉、水培、化妝品空瓶子、盒子,超市裡有的,幼兒園裡都要,各種會員卡還有廢的銀行卡,因為他們開迷你超市、美甲、燒烤、餛飩等等商業一條街。
@玲花一現:我給女兒做過的東西是:香菸盒做小汽車,水果做小動物,廢紙箱做成高仿版的微波爐,紅雙喜煙盒做成大紅色帶喜字的燈籠,做過樹葉畫,還是蠻好玩兒的!
@香格莉莉:某次學校要小朋友帶手工製作,我,我爸,我老公,三人砍竹子,削竹子,硬是弄了一下午,完成了一個小筷桶,拿學校得到老師表揚,那個得意啊!然後就充公了。
看了過來人的經歷,手殘黨表示瑟瑟發抖:連孩子都不敢生了!
哈哈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啦,現在教育資源豐富,家長們也不要只顧著刷手機,偶爾關掉手機,陪孩子一起做做手工,開一下腦洞,既陪伴了孩子,盡到了家長的職責,同時親子關係也得到了提升,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說到這裡,也順便給學校提個小小的建議,孩子們的手工作業最好提前布置,也好給到家長們充足的準備時間,否則對很多上班族來說,下班之後還要火急火燎地應對孩子的腦洞作業,的確有點招架不住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