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吐槽幼兒園手工作業引共鳴,個個被逼成全能,網友:可以兼職

2020-12-12 李姥姥話育兒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爸媽們有給孩子做過幼兒園布置的手工作業嗎?前兩天表妹就給我吐槽了他們幼兒園剛布置的手工作業,主題是「變廢為寶,回收再利用」,是為了響應垃圾分類而舉辦的一個活動。學校裡給每個孩子發了6個紙盒,讓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開動腦筋,發揮創意,做出與眾不同的小椅子。

表妹和她老公忙活了兩個晚上,做出了一個6面的手工小椅子,先把6個盒子用膠粘在一起,再包上畫布,在畫布上畫上了可愛的卡通圖案,雖然表妹曾經學過畫畫,但是據她說,在畫布上畫畫還是頭一回,他們一家三口一起折騰了兩個晚上,弄得家裡好像戰爭廢墟一樣。

表妹和我吐槽說:「這幼兒園才剛開始,不知道是鍛鍊孩子還是鍛鍊家長呢!」

其實像表妹這樣的家長有很多,幼兒園經常會布置一些手工作業出發點是鍛鍊孩子、提升孩子的能力,但是有很多時候這些作業真的都很「奇葩」。

像是之前上過新聞的幼兒園布置讓孩子觀察30天月亮的變化,並在同一時間逐一畫下來。竟然有一位家長因為做這個作業而瘦了8斤,因為他每天晚上12點定了鬧鐘起來觀察月亮,一個月下來,不瘦才怪!

還有幼兒園讓孩子用廢棄的易拉罐做環保的作業,相信幼兒園的出發點也是好的,但是因為家長展示了他們家用廢棄的易拉罐做了一個大紅色的飛機,非常漂亮,並且感謝表妹為他們收集易拉罐,喝掉了一整箱的可樂。看得出來這個飛機的造價不菲,而且父母背後付出的努力也可想而知。

還有一些幼兒園不止讓孩子動手疊衣服的作業,這個作業的出發點肯定是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老師的作業要求是孩子疊的衣服贏得最多的點讚,可以獲得老師獎勵。這樣的話就需要爸媽發動自己身邊的人來幫忙,很多親戚朋友也表示為了配合這樣的作業很是無奈。

更有一些幼兒園還會布置一些節慶的作業,比如在萬聖節的時候,老師要求小朋友們可以在家時幫爸爸媽媽做一個南瓜燈來烘託節日氣氛,有些爸媽的手工水平確實有些無奈,做出的南瓜燈實在不太像南瓜,反而像是怪獸,交到幼兒園裡反而嚇壞了小朋友們。

現在到了秋天,幼兒園每到秋天必不可少的手工作業就是用樹葉來發揮創意,做出一個手工作品。幼兒園的出發點肯定是讓孩子通過觀察路面上飄落的各種樹葉來感受秋天。一到秋天在街上就會看到家長們低著頭收集各種各樣的樹葉,想必就是為了自己孩子做手工而做的準備。

有些家長對這些手工作業評論說:幸好自己會做手工,每次做完作業就會在想,我是不是應該開個兼職工作在做幼兒園,小學手工作業手抄報,因為畢竟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會做,而且是有時間做的。

還有的家長評論說手工作業這算什麼呀,我兒子幼兒園要求家長給歌曲填詞,沒錯是填詞,要把家長們各個往藝術方面培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更有意思的是還有的家長吐槽幼兒園作業是捏憤怒的小鳥,孩子根本就做不了,基本上都是家長在做,捏了一個通宵,小鳥沒有憤怒,而我是憤怒了。

有很多家長朋友一提到幼兒園的手工作業都叫苦不迭,我們究竟應當如何應對這些奇葩的幼兒園手工作業呢?我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了解老師布置作業的意圖

家長朋友們應當放平心態而不是一味的吐槽幼兒園的作業給自己帶來的苦惱。相信每一位幼兒園老師布置的幼兒園作業,肯定是從鍛鍊孩子、提升孩子的能力出發,而不是從為難家長的角度出發。

家長的朋友們拿到作業以後,應當首先靜下心來,考慮一下老師是想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還是動手能力,或者是了解現在的主題活動,等明白之後再和孩子一起發動腦筋,動手去做。

2、開動腦筋和孩子一起動手

幼兒園老師布置的作業肯定不是給家長布置的,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明確這一道理,而是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去做。在動手的過程中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也可以鍛鍊孩子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家長朋友們一定不要忽略孩子的想像力一味的用自己為了簡單省事自己去完成這樣就失去的老師布置作業的目的。

3、適當引導給孩子表現機會

在確定了作業內容和主題,等到要開始做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給孩子適當表現機會,讓孩子參與到做作業當中來。讓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要了解作業的意義,是要自己主動參與完成,千萬不要由家長代勞,這樣就失去了做作業的意義。

而且孩子有時候也很想參與,往往得不到家長的許可,只能坐在一旁靜靜觀看,這樣就失去了做作業的意義。比如畫畫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塗色,做手工的時候讓孩子剪紙。只要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儘量多給孩子表現的機會,讓孩子有參與感。

4、用心配合達到作業的意義

很多家長認為幼兒園就是讓孩子玩的,幼兒園布置的作業不必太在意,因此有很多時候家長都會忽視幼兒園布置的作業,這樣的做法大錯特錯。請家長朋友們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你對待作業的態度就是以後孩子上學對待作業的態度,如果幼兒園布置的作業家長都不重視完成,不認真配合的話,相信孩子到小學以後也會非常牴觸各種各樣的作業,希望家長朋友們能明確這一點。

5、準備好工具提高作業效率

根據我們家完成兩個孩子的幼兒園時期作業經驗,家長朋友們想要快速高效地完成孩子們的幼兒園作業,一定要提前準備好一系列工具,比如剪刀、膠棒、卡尺、水彩筆、彩鉛筆,各種彩色的卡紙等等。

而且一定要提前把一些飲料瓶、小紙箱都準備好,以備不時之用,這樣才不會臨時抓瞎。在完成孩子作業的時候,也要發動身邊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比如哪個朋友手工好,哪個親戚會畫畫,這些都要及時的運用起來才能儘快完成孩子的幼兒園作業。

結語:

很多家長普遍反映幼兒園的作業各種奇葩,很是麻煩,自己非常不想做,而且有各種牴觸的情緒,但是我們要理智思考,孩子從上幼兒園以後也是為小學打準備,我們想要培養孩子就要從日常的點滴做起,即使幼兒園的作業有些為難,但是我們只要盡力就好,給孩子做出表率,帶孩子一起參與到作業中來共同完成,這樣才能,起到幼兒園老師布置作業的目的不是嗎?

今日話題:你們遇到過什麼樣的奇葩作業嗎?歡迎在評論裡分享給我吧!

感謝點讚、轉發或收藏,育兒路上和您攜手同行!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手工作業擊垮各位家長?網友:不,擊垮我的是其他家長
    文 /芳芳育兒經,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長讓孩子上幼兒園一方面是讓孩子學東西,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能安心工作,但是不少家長抱怨孩子的幼兒園手工作業成為了他們的一大難關,幼兒園美其名曰說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能力有的家長為了交差「房子」手工作業,甚至去了壽衣店買了「成品」,讓廣大家長直呼:「我太難了!」就連《奇葩說》裡的陳銘老師也被這一問題困擾,為何眾多家長搞不定一個幼兒園手工作業?那幼兒園手工作業真的擊垮各位家長了嗎?
  • 這屆家長有多硬核?幼兒園手工「做小動物」,一個個仿佛有靈魂
    為了鍛鍊孩子的各項能力,幼兒園老師經常會布置這類作業,然而單憑孩子的力量要完成,自然是不可能的,必須家長先自己學著做再教孩子,有時甚至家長直接代勞完成了。這真是硬生生把家長一個個給逼成了手工大師,創造了許多「神作」。這屆家長有多硬核?
  • 幼兒園手工作業逼倒父母?網友:不,擊垮我的是其他家長的手工
    有的家長為了完成幼稚園布置的「紙房子」作業,竟然會選擇去壽衣店買現成的紙房子,手工作業就這樣很簡單的花錢完成了。其實,幼稚園布置的作業讓父母感到非常的為難,變相的成為父母之間的比拼,為了自己家的寶寶不在學校出醜,利用自己一切能利用上的關係。父母喊話到:還有誰比我難?那幼兒園手工作業真的逼倒父母了?
  • 幼兒園布置蔬菜手工作業,孩子們想像力豐富,網友:太考驗家長
    上幼兒園的孩子跟其他上小學的孩子放假回來後作業不相同的是,幼兒園老師布置的作業基本都是一些親子作業為主。  一方面,孩子還小不能單獨完成作業,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孩子跟父母之間的關係更加的親密。  老師讓孩子用蔬菜做成自己喜歡的動物的樣子,既讓孩子學習認識了蔬菜,也要孩子學習認識了動物。
  • 幼兒園作業五花八門,家長:擊垮我的不是作業,而是其他家長
    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開始,家長最頭疼的恐怕就是孩子的幼兒園老師留的家庭作業吧,美其名曰給孩子留的作業,實際上是分明是考驗家長的。 小區裡有個媽媽最近上周可愁壞了,兒子幼兒園留了手工作業,做一個小汽車,這位媽媽自己吐槽說,從小手工就一塌糊塗,別說小汽車,就是積木堆個小汽車,都做不來。
  • 手工作業遭家長吐槽:老師要求造「核潛艇」
    11月16日晚上11點,剛應酬完回家的黃先生滿身疲憊正準備睡覺,突然想起3歲兒子的家庭作業還沒完成,他頓時睡意全無,甚至有些抓狂:老師要求家長陪著孩子造一艘「核潛艇」。眼看著被難住,黃先生在微信朋友圈求助,沒想到引來了很多家長的「吐槽」。「沒見過核潛艇,怎麼造出來啊」黃先生的兒子在南岸區回龍灣一所幼兒園上小班。
  • 幼兒園蔬菜手工作業火了,孩子們腦洞大開,網友:一個比一個有才
    幼兒園屬於學前教育,因此在教育方式上以啟發孩子思維為主,幼兒園的家庭作業通常不會是學科知識作業,多數都是一些趣味手工。難怪有家長忍不住調侃:動手能力不強,都不好意思陪孩子完成幼兒園作業。
  • 拍視頻打卡、親子手工?幼兒園諸多「另類作業」,家長受得了不?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有這種感受,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年紀,本來以為自己可以歇一歇,讓老師接下來教育孩子的這個接力棒,但是實際上,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的另類作業卻更多了。之所以稱之為另類作業,是因為很多幼兒園的老師拋過來各種各樣的任務。
  • 配合幼兒園交作業,家長的求生欲有多強?網友:一晚上吃20個雞蛋
    在這樣的大形勢之下,學校老師也想了辦法,開展豐富的親子活動,促進家長和孩子的互動,其中,「幼兒園手工作業」大行其道。既然是課外作業,就沒有統一的標準,說起來是「自由發揮」,但哪個家長也不想讓自己的娃落後呀,所以在幼兒園手工作業面前,家長們的求生欲還是很強的!
  • 幼兒園手工作業評比:自制不敵網購,孩子「受傷」、家長苦惱
    幼兒園小朋友在老師指導下製作手工燈籠。 本文圖片 半月談網全家一起用環保材料結合自己的創意做出充滿溫情的燈籠——這是今年中秋節前廣州一家幼兒園給孩子和家長布置的一道作業。從畫畫、剪裁到製作,4歲的彤彤和媽媽費了好大一番勁才將廢舊的材料自製成一個燈籠。
  • 硬核手工作業走紅,家長用稻草做了個龍:沒才藝真不敢送孩子上學
    現在的很多幼兒園和學校為了增加孩子與家長的親密度,增加互動,往往會舉辦很多親子活動,或者是布置一些手工作業要求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也是為了讓家長能夠與孩子多溝通,達到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目的。前不久,浙江的一所小學舉辦了耕讀文化節,其中的一個班級被布置了一個任務,那就是用稻草做一條龍。
  • 這麼多幼兒園新手工教程,以後手工作業家長不用愁了
    本文導讀 為了孩子幼兒園手工發愁的家長真的不少呢,很多都在交作業的前一晚奮戰到深夜啊,總是抱怨,這哪兒是給孩子的留的作業,明明就是在考家長啊!
  • 幫孩子做作業,蚌埠一幼兒園家長差點被「虐哭」
    「老母親」替子做作業快被「虐哭」 最近,朋友圈、微信群都被樹葉貼畫刷屏了,很多不同幼兒園的孩子家長都曬出了自己的手工作品。「這是一部手殘家長的血淚史,這是一名媽媽和樹葉畫故事,因為她深深懂得這是自己的作業。」古女士的兒子今年秋天剛進入幼兒園,上個周末,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就是樹葉貼畫。
  • 家長感嘆幼兒園作業折騰人 做功課是「拼娘」
    近來,不少家長在微博上吐槽,幼兒園、小學三天兩頭布置出小報、做燈籠、廢舊材料創意設計等各種雷人回家作業,遠遠超出孩子的能力,令家長疲勞應付。記者採訪了多所幼兒園、小學的家長,收集各種挑戰家長底線的另類作業,對這些作業,有的家長表示相當折騰人,有的則表示盡力而為不必過於計較。老師們則表示,親子作業更多的是希望家長們的指導,而非大包大攬。
  • 幼兒園手工作業—中秋節燈籠製作
    之前我們家卡卡寶貝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經常聽身邊的朋友們吐槽幼兒園布置的手工作業就是為家長布置的,唔……說實在的,我跟卡卡爸爸還蠻想體驗一次幼兒園手工作業的。終於熬到我家卡卡上幼兒園了,老母親也長籲一口氣。
  • 幼兒園手工作業有多奇葩?寶媽:不是培養孩子,是鍛鍊家長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幼兒園都強調素質教育,如果家裡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會隔三岔五收到老師信息,讓帶孩子一起完成各種手工作業,一會兒讓做個小動物,一會兒讓做個萬花筒。寶媽A:「寧願讓買個幾百塊錢的非洲鼓學一學,也不想天天完成作業,因為這些老師口中所謂的環保的材料實在是太難找。」寶媽B:「這哪裡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立體感啊,這就是考驗家長呢,既要有耐性,又得聰明,不然根本做不出老師想要得東西,孩子還喜歡比來比去,真是愁人。」
  • 為了「培養家長」,幼兒園的「奇葩作業」,腦洞到底有多大?
    我不大想吐槽這樣的作業。 因為這雖然超綱都超到姥姥家了,但也算是鍛鍊數學思維了。幼兒園? 各位,這篇文章你們看到現在,連上標題和標點符號都算進去,也就才1018個字。 得有十個這麼長的篇幅,才能完成幼兒園老師布置的任務。 我要是能寫出來這麼長的觀後感,也不至於高考的時候因為語文不行而沒考上211了。
  • 幼兒園作業用蔬菜做動物,作業收上來後,網友:這屆家長潛力太大
    現在的幼兒園老師為了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經常會給孩子們布置各種手工作業,讓小朋友帶回家做。有的老師會給小朋友布置一些用蔬菜做成小動物的手工作業,很多作業最後都是小朋友和家長共同合作完成的。小朋友交上來的作業也是讓老師們大開眼界了,真是什麼創意都有。
  • 幼兒園作業難壞了爸媽:為孩子通宵做手工
    圖為受訪家長幫孩子製作的手工作品讓家長「頭大」的作業李萌家住北京海澱區,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女兒正在上幼兒園中班。遇到作業布置得急,我又沒那麼多創意,就得查資料,絞盡腦汁地去想、去做。這些任務爺爺奶奶輩的肯定應付不來,必須要父母親自上陣!」李萌記得,最誇張的一次,自己為了給孩子做手工熬了整個通宵。「兒童節、萬聖節、聖誕節、元旦、中秋、端午等等,每逢這些節日幼兒園都會有各種活動,少不了給家長布置任務。」李萌告訴中新網記者,雖然跟女兒一起動手做手工很有樂趣,但她有時候確實快忙不過來了。
  • 幼兒園布置手抄報,媽媽:到底誰的作業?細數幼兒園的迷惑行為!
    盤點幼兒園帶回來的迷惑要求,問你家有幾輛車都是小菜一碟,這個才是重頭戲。最近看到一則視頻,一名家長吐槽:自己孩子才三歲,剛上幼兒園,不會寫字、不會畫畫,可幼兒園老師竟然安排布置了孩子要做手抄報的作業。這讓家長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誰的作業?孩子不會做,最後不還是落到了家長身上嗎?有的網友卻認為,這是言傳身教的一種最好方法,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一起進步。可真的是這樣嗎?如果家長一人做手抄報,也許一晚上能夠完成,但如果搭上孩子,估計一周都交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