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故宮、千年的敦煌,是怎麼頻頻出圈讓年輕人「上頭」的?

2020-12-22 杭州網

都市快報訊 數千年來,中華先民創造了燦若星辰、精湛深邃的文化瑰寶,見證了從山洞土窯到亭臺樓榭,從樹葉獸皮到錦繡華服,從輪子發明到機械使用的偉大曆程,描繪出世界文明古國最絢爛的色彩。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份珍貴遺產,如何更好地傳承下去?

在11月24日上午舉行的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青年與數字未來」分論壇上,兩位來自文物界的大咖分享了他們通過數位技術向青年傳承文物的成功嘗試。

「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羅靜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司長

羅靜介紹,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地實體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按下「暫停鍵」。國家文物局緊急部署,一個月的時間推出2000餘個在線展覽。沒有想到的是,2000多個展覽的瀏覽量一個月時間就超過50億人次,是全國博物館全年參觀人數的4倍以上;九館網上聯播,9小時內曝光6400萬次,視頻播放2800萬次,網絡話題突破2.5億次。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司長羅靜 攝影 | 朱文科

這些數據,讓人們體會到數字時代,高新技術為文化繁榮提供的強大動能。

據介紹,近年來,國家文物局積極推動文物與科技的融合發展,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比如國家文物局正全力推進文物數位化工程,76.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和1.08億件/套國有可移動文物已完成普查登錄並不斷推進數據開放共享,全國館藏文物數據資源已超過20PB,實體文物正以數字形式實現永久保存與開放利用。

各地博物館也正在通過數位技術搭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推出「特展運營統計監測系統」,上海博物館搭建「董其昌數字人文展示平臺」,廣東省博物館使用的「數位化資源管理系統」,是其中的佼佼者。由此還誕生了一批高質量、高互動性的展陳手段和文物展覽,讓博物館成為「網紅打卡地」。比如,敦煌研究院與華為公司聯合推出的莫高窟AR地圖、首都博物館與騰訊公司合作的文物時空漫遊等佳作,引跑文物展陳新風潮。

這兩年風靡的紀錄片《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上新了·故宮》《登場了·敦煌》等優秀節目, 《驚奇博物館》《三星堆·榮耀覺醒》《時空博物館卡》等系列動畫、動漫和遊戲,事實上也是這一思路的成果,產生了非常顯著的成效。

羅靜表示,國家文物局將持續推進「智慧博物館」建設,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構築智慧化開放管理平臺,打通博物館與社會的溝通渠道,策劃開放性參與項目,讓文物博物館的愛好者,特別青年朋友從博物館的「觀賞者」變為博物館的「建設者」,共同設計推出符合公眾需求、富有時代特色、充滿朝氣活力的文化服務與文化產品,讓博物館真正成為感悟文化、激發創意的文化棲息地。

故宮成為網紅

正是數位技術、數字媒體的功勞

王躍工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故宮毫無疑問是文博界最知名的網紅,它是怎麼紅的呢?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說,正是數位技術、數字媒體的功勞。

王躍工介紹,從2001年故宮官方網站正式上線開始,到如今形成「一網一號兩微兩端」的傳播矩陣格局,故宮始終特別關注青少年群體,比如開發故宮青少年網,製作情境式交互地圖,手繪文化故事,推出《故宮大冒險》動態漫畫,多款互動小遊戲和趣味活動等。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

2013年,故宮開發第一款iPad應用——《胤禛美人圖》,深受年輕網友喜愛。目前 「故宮出品」系列擁有10款產品,其中iPad應用6款,手機應用4款,最受歡迎的每日故宮和故宮展覽,總計瀏覽量超過8億次。其中《韓熙載夜宴圖》《每日故宮》《清代皇帝服飾》等產品都曾入選蘋果商店「年度精選」榜單。

今年7月16日,由故宮博物院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數字故宮」小程序發布上線。這款小程序進一步全面整合了故宮在線數字服務,觀眾無需在網站、微博、App等故宮多個數字平臺上跳轉,可以通過它輕鬆掌握全部故宮資訊,一鍵搜索,一站抵達。上線僅一個月,小程序的訪問量就突破了1000萬次。

據王躍工介紹,故宮數字產品的用戶中,青年人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微故宮」的用戶中,34歲以下的用戶佔比接近65%, 「數字故宮」小程序近一周的活躍用戶中,超過70%的用戶都在40歲以下。

更讓王躍工欣喜的是,這些面向青年人的數字產品,同樣出自青年人之手。「資料信息中心」目前80名工作人員中,90後佔到了45%。他們既熟悉宮裡的深沉,也了解宮外的色彩,為「數字故宮」建設工作注入了許多生機與活力。

相關焦點

  • 院長親自講述、動畫劇點亮千年歷史……故宮之後,敦煌IP能否「出圈...
    飛天、藻井、月牙泉、莫高窟……不同於面向大眾傳播的故宮文化,敦煌文化相對小眾,卻也因其飄逸浪漫、神秘美好而讓眾多文創開發者趨之若鶩。據了解,文旅產品「雲遊敦煌」小程序上線兩個月,遊覽量即突破1200萬人次,相當於甘肅2019年國慶假期全省接待量的一半以上,截至目前瀏覽量超過1500萬。不過,敦煌文化距離真正「出圈」仍待時日。如何讓高冷的歷史文化接近更多年輕人,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創意結合,敦煌仍在路上。
  • 紫禁城建成600年|百年故宮怎麼逛?千年文物如何賞?
    故宮博物院聯合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帶你解鎖故宮全新打開方式!即日起「數字故宮」小程序正式上線。掃碼進入「數字故宮」,暢遊建築、欣賞文物、在線逛展……方寸之間,帶你領略從未見識到的故宮!還可進入「暢遊多寶閣」專題,穿越歷史長河,跟隨千年紋樣,探索600件故宮館藏,快掃碼領取你的隨身攜帶國寶箱吧!
  • 600歲,驚豔千年歲月,故宮依舊很年輕!
    600歲,故宮依舊很年輕。因為它還有下一個600年、下下一個600年。 2020年,一個特殊的年份。驚豔了歲月的故宮迎來600華誕! 故宮是一本永遠都讀不完的書。佔地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未見一釘一螺,卻屹立600年,再加上王朝更迭、歷史沉浮、秘聞傳奇,故宮永遠都看不遍,讀不完。
  • 國潮已千年,敦煌博物館IP官方授權機構:絲路手信
    今年是個國潮年,國貨浪潮兇猛來襲,衣食住行處處皆有中國文化元素的體現,受到了一大批95後00後的追捧。以95、00後為代表的「Z世代」已成為國潮消費主力,他們「崇洋」卻不「媚外」,更願意支持國貨,更期待國貨之光的綻放。穿個漢服逛街已成為日常光景,連年輕人的街頭運動也有國貨的影子。
  • 600歲故宮又上新了!論帶貨,雍正是李佳琦前輩
    不僅如此,以故宮為切口的綜藝、動漫、紀錄片,無不火爆:《上新了,故宮》《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故宮回聲》《我在故宮修文物》……就連故宮裡的貓,都是網絡上的超級大V,出書、出寫真、出手辦,發布會一個接著一個,人氣直逼一線明星。故宮,炙手可熱。
  • 「雲遊敦煌數字講解員」誕生,全民K歌助力千年敦煌文化煥發新聲
    「千年敦煌,新聲傳頌」,6月13日晚,全民K歌聯合敦煌研究院、騰訊集團舉辦的「雲遊敦煌-敦煌畫語傳頌人」總決賽圓滿收官。經歷一個月的海選,20位優秀選手脫穎而出,在總決賽中以聲音展開激烈比拼。「新老」配音大咖加持,全民K歌助力傳統文化出圈傳播本次「敦煌畫語傳頌人徵集大賽」新潮跨界的敦煌動畫劇配音玩法,吸引了大批「新老」配音大咖參與。既有青春洋溢的高校學子,也有大學教授、藝術愛好者,以及來自全民K歌家族的翻唱達人,選手來自各行各業,齊聚一堂交流敦煌文化。
  • 「敦煌動畫劇」首播:漫遊千年壁畫,探索虛擬觀展新模式
    原標題:「敦煌動畫劇」首播:漫遊千年壁畫,探索虛擬觀展新模式「傳說山中住著一隻美麗的神鹿,從來沒有人親眼見到過它……」隨著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配音聲響起,觀眾原本熟悉的敦煌壁畫上的人物也隨之動了起來。這是4月13日在「雲遊敦煌」上首播的「敦煌動畫劇」——《神鹿與告密者》中的場景,新劇短小精悍,既延續了敦煌壁畫原有的藝術性,又增加了新的元素,令觀者欲罷不能。
  • 600歲故宮,斑斕秋色「上新啦」
    吸宮廷御貓、拍古風照片、賞北平初雪,品故宮美食咖啡,都成為年輕人和故宮之間的美好約定。紫禁城從600年的歷史深處走來,送走一次又一次暮鼓晨鐘的安詳,迎來一輪又一輪的「日升月恆」,歷久彌新,煥發光彩。「一年容易,春季最好,夏令愛男子,冬令愛少女,秋高氣爽愛自己。」木心這樣說。作為傳統文化兼網紅文化代表,故宮每年都會給你一個非去可不的理由。
  • 讓敦煌文化走入年輕人的對話框,看QQ釐米秀的「社交新文創」
    釐米秀的前身是QQ秀,在娛樂社交生態並不豐富的那些年,QQ秀是用戶在網絡世界裡一個形象化的可變標識。在當時的語境下,與其說年輕人在玩裝扮遊戲,不如說他們在裝扮虛擬世界裡的另一個自己。QQ秀輝煌了近十年,伴隨著 PC時代的落幕逐漸顯露出疲態。
  • 2020第一個火出圈的遊戲,103歲的任天堂如何頻頻讓年輕人「上頭」?
    動物之森#、#動物森友會#的閱讀量加起來超過 5 億,話題十足;淘寶上,《動森》卡帶的價格從 320 漲到了近 600 元……疫情期間,遊戲普遍都享受了流量的激增。但《動物之森》的成功不止在遊戲圈內,還成功出了圈。在遊戲圈外,從微信朋友圈、微博到豆瓣小紅書……很多人正在自發地安利這款遊戲。無論是Google Trends,還是百度指數,《動物之森》的熱度都以壓倒性的優勢蓋過了LOL、塞爾達、絕地求生等熱門遊戲。甚至,人類已然由此劃分成了兩大陣容:上島的和還沒上島的。只要你上島,我們就是朋友;如果你還沒上島,請讓我給你個同情的抱抱。
  • 敦煌》為敦煌賦予青春活力
    「大漠盡頭的無邊風月,絲路上的一眼萬年,在時間之外,在歲月流轉中不動聲色,輾轉千年,只有一個敦煌……」這段優美又深沉的旁白,出現在愛奇藝最新推出的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敦煌》的先導片裡,古老文明的魅力撲面而來。
  • 為千年壁畫尋數字講解好聲音,全民K歌與敦煌打造「有聲有色」新文創
    通過聲畫結合、生動有趣的現代化互動方式,用戶可以在全民K歌APP中,選取以莫高窟經典壁畫為原型的「敦煌動畫劇」中不同的故事角色進行創意配音,敦煌研究院接待部副主任宋淑霞、國家一級演員狄菲菲、資深配音演員姜廣濤作為專家評委,將與大眾共同評選出一位最佳傳頌人,成為敦煌壁畫官方「數字講解員」,TA的配音作品將被收錄在「雲遊敦煌」小程序中,用自己的聲音,生動地為所有進入線上敦煌博物館的訪問者,講述敦煌壁畫千古流傳的故事
  • 故宮的貓敦煌的狗,當博物館有了動物代言人
    繼故宮博物院開發了「故宮貓」系列文創產品之後,故宮出版社又推出了第一套以故宮貓為原型的親子繪本,第一季包括《月圓之夜》《冰天雪地》兩個故事,還附有明信片、拼圖玩具、貓偶盲袋、立體賀卡、繪畫本等。無獨有偶,千裡之外的敦煌莫高窟,去年也意外地因為一隻狗而受到關注。起因是敦煌研究院莫高窟的官方微博發了一條消息,稱因窟區降雨夾雪,棧道積水嚴重,莫高窟暫停開放,「窟霸」樂樂大王早起巡山已回,路況可見圖片。配圖是「樂樂大王巡山圖」,那是一隻渾身被泥水溼透的小狗,身後還有一串小腳印,路況顯然已經很坎坷了。
  • 中山建行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宮瑞獸」驚豔來襲
    中山建行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宮瑞獸」驚豔來襲羊城晚報•羊城派  作者:  2020-09-24 除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故宮600年,朕亦甚想你
    今年,是故宮建成600周年。為了慶祝這個特別的年份,各種展覽、講座、綜藝節目、聯名產品層出不窮,說今年是「故宮年」,一點都不誇張。事實上,故宮也一直都是中國最負盛名的文化名片,全球每年有一千多萬人來這裡參觀。
  • 少兒英語+故宮文化IP 騰訊新文創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傳統文化遇上數字科技 新文創成新時尚  此次故宮出版社與騰訊開心鼠英語聯合推出的2021年《故宮月曆》(少兒版),受故宮太和殿脊獸啟發並以其為主題   科技 +教育 騰訊新文創加速傳統文化「 破圈 」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代大背景下,弘揚傳統文化更應該從青少年做起。
  • 故宮萌娃娃一年賣10億 600歲故宮咋就成了網紅
    故宮萌娃娃一年賣10億 600歲故宮咋就成了網紅 原標題: 騰訊負責人告訴北京晨報記者,這些以故宮元素為主題的QQ表情上線不到一個月,使用量就接近4000萬次。  今年7月,NEXT IDEA與故宮博物院宣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開展長期合作。合作首年,故宮博物院開放了一系列經典IP,在年輕人中徵集「表情設計」和「遊戲創意」。
  • 漫漫黃沙,千年敦煌
    2000多年前,西漢大將霍去病引兵六萬馬踏匈奴,之後漢武帝設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敦煌成為河西重鎮。隨後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一條從長安通往羅馬的商貿之路。作為古絲綢之路的中線和南線必經之地,敦煌又是這條歷經千年歲月,無數的不同種族、宗教、人群踏過的絲綢之路中最璀璨的明珠。
  • 弘揚故宮百年文化 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建行重慶市分行舉行...
    原標題:弘揚故宮百年文化 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建行重慶市分行舉行故宮瑞獸系列貴金屬文創產品新聞發布會   一座紫禁城,凝聚國史之精粹。
  • 紫荊城600歲|故宮大匠對故宮「修修補補」的7000餘天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張奉兵是故宮修繕技藝部的一名古建修繕師,主要負責古建維修,針對故宮的房屋、結構、漆畫、彩畫脫落等多個方面,已經在故宮「修修補補」了7000餘天。2001年因為痴迷傳統管理技藝,那時還是在外做包工頭的他因為參與故宮修繕工作便留了下來,毫不誇張的說故宮的每一處都留下他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