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在吟誦鑑賞中志存高遠、陶冶情操。讓我們傳承經典,引領未來!
今天,由著名播音員於芳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竹裡館》。
《竹裡館》(點擊收聽)
04:11來自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作者|王維(唐) 誦讀|於芳
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
作者王維(701-761,一說699-761),字摩詰。河東蒲州(今山西)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中進士,唐肅宗乾元年間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精通詩、書、畫、音樂,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並有「詩佛」之稱。
《竹裡館》寫於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期。此詩寫山林幽居情致,文字簡樸清麗,充滿禪意,表現了清幽絕俗的境界。
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中,一邊彈琴,一邊悠然高唱詩歌。清雋挺拔的竹子,是君子的象徵;撫琴、吟詠,也是雅士所為,這裡體現出詩人高雅淡泊、隱逸脫俗的生活情境。當鏡頭聚焦這個畫面,人們會想,詩人獨坐在一大片幽深的竹林裡,自彈自唱,會否感到冷清、寂寞呢?
後兩句說明,詩人沒人相伴並不寂寞,因為月亮的清輝灑在竹林,也灑在詩人的心裡。一輪明月就是良朋,就是知音。當詩人獨自彈琴、長嘯,月亮就探照幽林,與詩人進行心靈的對話。詩人採用擬人寫法,把明月當成知己,而明月是有情的,反映詩人以佛家慈悲為懷的視角觀照萬物。全詩想像奇妙,詩中有畫,格調幽遠,空明澄淨,物我兩忘,仿佛詩人與自然已融合為一。
誦讀人介紹
於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播音指導,中廣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專家組成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獲範長江新聞獎、全國廣播電視金話筒獎,入選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新中國60年有影響的60位廣播電視人物,被評為中廣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70年70人·傑出演播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