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值高達416億疫苗概念股竟「意外」跌停,怎麼回事?
12月14日,上周五盤中還暴拉7%的國藥股份(600511,SH)今早開盤一字跌停,截至收盤報55.23元,跌幅10.00%,賣單30.4萬手約16.6億元排隊跑路,成交額僅4.89億,換手率僅1.60%。12月以來,該股持續上漲,截至12月11日,僅8個交易日漲幅超37%。
需要提及的是,上周五,該股換手率高達11.37%,成交額38.05億元,這意味著前一個交易日殺進去的30多億資金被「悶殺」。怎一個慘字了得?
股吧網友炸了
截至9月30日,該股A股股東戶數為10.81萬戶。
此外,12月9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阿聯獲批上市,有效率達86%。此後,國藥股份連續三天大漲,一度漲超26%。
稱業務不涉及疫苗研發及生產
12月11日晚間該公司發布的公告。國藥股份在公告中指,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為醫藥批發,不涉及疫苗研發和生產,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疫苗研發屬於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其實際控制人為國藥集團,近期媒體報導的疫苗進展屬於國藥集團,疫苗研發和生產與公司無關係。
此外,對於近期關注到投資者對冷鏈運輸方面的關注,國藥股份則表示,公司一直開展有醫藥冷鏈配送業務,配送範圍覆蓋北京區域,該業務屬於常規醫藥配送業務。但就2019年度而言,公司醫藥冷鏈配送業務相對於公司營業總收入佔比極小,不會對公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國藥股份還表示,公司自查,並向公司控股股東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核實,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重要信息。
疫苗概念股紛紛走弱
就在市場預期國藥股份將大幅受益新冠疫苗的生產和運輸時,國藥股份的一紙公告打破了投資者的夢想。
受此影響,此前被瘋狂炒作與新冠疫苗有關的玻璃瓶、冷鏈運輸等相關概念股也紛紛走弱。
14日,收購了中科生物的博暉創新一度大跌17%,截至收盤,下跌7.33%。「藥玻大王」正川股份下跌6.2%、疫苗冷鏈概念長虹美菱下跌7.74%,澳柯瑪則在尾盤跌停。
國藥中生新冠疫苗明年產能可達10億劑
據北京日報報導,12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介紹,國藥中生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目前已經在1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三期臨床試驗,近6萬人入組試驗。隨著二期車間本月內建成,2021年將實現新冠疫苗產能10億劑。楊曉明說,截至今年11月26日,全球已有48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11個進入三期臨床試驗。中國有4個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包括3個滅活疫苗、1個病毒載體疫苗。
「試驗證明,接種國藥中生研發新冠疫苗的受試者,其血清可與國際多株流行病毒株產生交叉中和保護,表明該疫苗對全球多地的新冠病毒感染可起到保護作用。」楊曉明說,目前國藥中生已經在1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三期臨床試驗,入組近6萬人,尚未發現抗體依賴性增強現象(ADE現象)。目前,國藥中生在北京、武漢的兩處車間新冠疫苗合計產能可達3億劑/年。二期車間預計年底完成建設,2021年將實現產能10億劑。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京日報、上市公司公告、市場數據等
(每經App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