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原本是公孫瓚的部下,為何劉備要帶走趙雲,公孫瓚居然同意了?

2020-12-18 騰訊網

趙雲乃是蜀漢難得的大將,位列五虎上將。早在他投奔公孫瓚後,雖然立下了赫赫戰功,卻依然最終投奔劉備。而當時公孫瓚被袁紹攻擊,處於危難之時,也正是正是用人之際。那麼公孫瓚為什麼會放任勇猛而又忠誠的趙雲離開呢?

因為公孫瓚從來沒有把趙雲當成自己人。

趙雲投奔公孫瓚的時候可不是像《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單槍匹馬」,而是帶著一幫子人馬來的。史載「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

其中義從指的是和趙雲義氣相投的兄弟們,吏兵指的是常山郡的皂吏和郡兵,可見年紀輕輕的趙雲並不是個愣頭青,而是常山郡的帶頭大哥,黑白兩道通吃,有很強的號召力。

按理說有趙雲這樣的青年才俊來投,公孫瓚應該高興才是,但公孫瓚卻先嘲諷了趙雲一通:聽說你們冀州人都願意跟著袁紹,為何你偏偏要來投奔我?

原本興衝衝的趙雲當時就被澆了一盆冷水,只能拍公孫瓚的馬屁:聽聞將軍從仁政,所以特來相投。

公孫瓚說出這樣的話並不奇怪,因為公孫瓚用人習慣用親信和庸人,而對於能力在自己之上和有主見之人,公孫瓚會想方設法除掉。「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州裡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

沒有人脈又有才能的趙雲當屬此列,不僅得不到公孫瓚的重用,還受到同事的排擠,趙雲內心非常失落。而這時暫投公孫瓚帳下的劉備卻對趙雲非常熱情。

劉備是公孫瓚的老同學,此前做過縣長,但被賊兵所敗只能暫投公孫瓚。公孫瓚也沒有重用劉備,只是讓他做了個別部司馬(不常設軍職)。兩個職場失意之人湊在一起,頓時擦出了火花,關係逐漸密切起來。

191年,公孫瓚派劉備前往青州和田楷一同抵禦袁紹。可能是出於劉備的請求,也可能是公孫瓚想把趙雲打發到青州,便命趙雲也一同隨行,為劉備管理騎兵部隊。

不久趙雲以兄長喪禮向公孫瓚告假,公孫瓚爽快地批准了。劉備知道趙雲這一走肯定是不回來了,握著趙雲的手依依不捨。趙雲說,我不會忘記你的仁義恩德!

正如劉備所料,從191年到公孫瓚199年敗亡的8年時間內,趙雲再也沒有回到公孫瓚這裡,而是一個人在冀州漂泊。劉備也找準時機,在194年接任陶謙成為徐州刺史,脫離了公孫瓚。

留不住劉備和趙雲這樣的英雄人物,也可以預見公孫瓚敗亡的下場。

195年,公孫瓚與袁紹爭鋒,但連戰連敗,最終退守易京。接連的失敗讓他對部將喪失了信任也失去了反敗為勝的進取心。

公孫瓚效仿董卓屯守郿塢,在易京廣挖深壕,高壘土丘和高塔,囤積大量穀物錢財,準備長期堅守。

他和妻妾居住在防線最中央,只讓七歲以下男童進入,用婦人高聲在住所傳令,每日花天酒地。很快公孫瓚久疏戰陣,弓馬廢弛,眾叛親離,最終被袁紹擊敗,在高樓內自焚而死。

相關焦點

  • 趙雲是公孫瓚的部將,三救公孫瓚,為什麼後來追隨了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公孫瓚左右不了,因為那時候,趙雲已經離開公孫瓚7年,早已不是公孫瓚的手下,與公孫瓚一毛錢關係沒有。即使趙雲是公孫瓚的手下,公孫瓚也管不了。再者,趙雲雖然能打仗,但是公孫瓚並不信任他。走一個不信任的趙雲,公孫瓚說不定還很高興。趙雲兩救公孫瓚,依然得不到信任,公孫瓚不是良主,不值得追隨。
  • 趙雲是超一流戰將,公孫瓚為何不把他留在身邊,而白白便宜了劉備
    說起劉備身邊的武將,除了關羽張飛之外,名氣最大的莫過於趙雲。他早在劉備起兵初期便生死相隨,在許多戰爭中都表現活躍,甚至創下了單人匹馬救阿鬥的戰績。但是,趙雲的第一個主人卻不是劉備,而是公孫瓚。為什麼公孫瓚放著趙雲這樣的超一流戰將不用,要把他送給劉備呢?
  • 趙雲離開,公孫瓚為何一點都不挽留,就這樣便宜了劉備?
    要說三國時期,趙雲可謂是劉備手下的一員猛將,但一開始的時候,趙雲並沒有跟隨劉備,而是投靠的公孫瓚。 既然趙雲這麼有實力,公孫瓚理應是比較重視趙雲的,為何還一點都不挽留他,難道就這樣便宜了劉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公孫瓚為什麼會把趙雲這樣的人才讓給劉備
    在《三國演義》中,趙雲是在公孫瓚兵敗以後流落各地,直到在臥牛山偶遇劉備,才投到劉備的手下。不過在正史上,劉備投奔公孫瓚不久,公孫瓚就把趙雲調撥到了劉備手下,被劉備任命為主騎。(趙雲)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公孫瓚把趙雲讓給劉備,首先是因為他和劉備的關係好,想幫劉備一把。公孫瓚和劉備都是盧植的學生。
  • 公孫瓚為何不挽留趙雲,白白送走一員大將,讓劉備撿了漏!
    在春秋戰國時期,如果論武力來排名的話,趙雲肯定是可以排到前三的,就長坂坡一戰,七進七出豈是旁人所能及的。趙雲剛開始的時候,投奔的其實是公孫瓚,但公孫瓚沒有發現趙雲這位人才,讓其離去,最後卻讓劉備撿了漏,成為五虎將之一!
  • 劉備認識公孫瓚,最大的好處不是借兵,而是成功地挖走了趙雲
    劉備是三國蜀漢政權的建立者,奮鬥一生,最終當了皇帝,早年,劉備起家時,條件非常差,要兵沒兵,要將沒將,要地盤沒地盤,整天東奔西走,不是打遊擊就是到處投靠,比如,投靠公孫瓚,投靠袁紹,投靠曹操,投靠劉表等等。直到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輔佐自己,這才鹹魚翻身,一路風生水起。
  • 趙雲離開公孫瓚後,為何選擇落魄的劉備?而不是曹操或者袁紹?
    要知道,當時的劉備可謂是狼狽不堪,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那麼,劉備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呢?居然,能夠讓趙雲如此心神以往?了解三國的人都知道,趙雲最開始跟隨的人是公孫瓚,後來發現公孫瓚並非明主,才選擇另投他人的。
  • 為何劉備不敢重用趙雲?公孫瓚臨終前到底和劉備說了些什麼?
    趙雲作為劉備的「五虎上將」之一,為劉備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趙雲單騎救主的故事即救下了蜀國的後主劉阿鬥,更是成為了他的個人標籤。但是趙雲卻因為公孫瓚的一句話,導致劉備至死都不敢重用趙雲。
  • 虎牢關前呂布耀武揚威,公孫瓚差點被殺,趙云為何只觀戰不出手?
    至於有可能參加虎牢關之戰的那個人是趙雲還是馬超,咱們把正史和演義結合起來找到答案。根據這個答案,又可以衍生出新的問題:虎牢關前呂布耀武揚威,公孫瓚差點被斬殺,趙云為何不只觀戰不出手?如果趙雲在場,能不能打敗呂布?
  • 趙雲武功高強,公孫瓚為什麼將他借給劉備?這三個原因可以解釋
    在公孫瓚大營之中,劉關張三人和趙雲相見,一見如故。尤其是劉備,和趙雲相處得好像比自己的結拜兄弟關羽、張飛還親近。 據《三國志.關羽傳》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可知在正史上劉關張三人關係密切,演義中那就更不用說了,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劉備告別公孫瓚時,對離開趙雲,非常不舍。
  • 公孫瓚能讓戰神趙雲俯首稱臣,能力不次於劉備,為啥最終兵敗身死
    初平二年(191年),劉備有一次遭遇挫敗,連僅有的根據地高唐縣也被人奪佔,劉備倉皇失措,連容身之地也沒有,只得去投奔河北軍閥公孫瓚。公孫瓚與劉備早年曾共同在名士盧植門下學習,兩人關係密切,所以劉備在走投無路之時才會想起他。公孫瓚,遼西令支人,漢末三國初期北方著名的大軍閥。
  • 公孫瓚手下3員猛將:趙雲歸劉備,田豫歸曹操,最後一位無人能降
    公孫瓚在電視劇《三國演義》當中的戲份可能並不是很多,大多數人對他的印象也僅僅停留在「劉備老友」的層面之上。但其實歷史上的公孫瓚確實威名遠揚的,其手下的勇將更是不計其數。田豫、嚴綱和趙雲更是實力超群。儘管擁有眾多虎將,但公孫瓚的敗亡在三國中卻是十分早的,那三位名將又何去何從?
  • 趙雲本是公孫瓚手下,為什麼公孫瓚會將其讓給劉備?
    公孫瓚和趙雲一樣,也是大帥哥一枚,史載他「貌美,聲音洪亮,機智善辯」,年輕時在涿郡當小吏時,涿郡劉太守很賞識,將女兒許配給他。公孫瓚成為一方軍閥時,趙雲投奔了他,同時依附他的,還有落魄時投奔他的同學劉備(二人同師事過盧植)。公孫瓚問趙云:「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
  • 公孫瓚明知道趙雲很能打,為什麼願意讓他跟劉備走?
    公孫瓚還跟他們中的人結成兒女親家,常把他們比作漢初的開國功臣曲周侯酈商、穎陰侯灌嬰。像劉備、關羽、張飛以及趙雲這樣有能力、有事業心的人,在公孫瓚手下自然吃不開,劉備初來公孫瓚處,公孫瓚只給這個老同學一個司馬的職務,相當於團長,而劉備之前已幹過多任縣長、副縣長,是個絕對的老資格。
  • 公孫瓚明明知道趙雲武藝高強,為什麼還心甘情願的讓他跟劉備走?
    公孫瓚識人的能力比起劉備差太遠,他對趙雲並不信任,趙雲也看出公孫瓚不是成大事的人,另外公孫瓚和劉備關係很不錯,劉關張救過公孫瓚的性命,所以劉備來借趙雲,公孫瓚也是樂於幫助劉備的。公孫瓚和袁紹在磐河大戰,被袁紹大將文丑殺得狼狽逃跑,到一個山坡前馬失前蹄摔下馬來,文丑挺槍躍馬要刺死公孫瓚,眼看公孫瓚性命不保,一少年趕到,攔住文丑廝殺,公孫瓚趁機爬起來跑上山坡,觀看二人交戰,見那少年大戰文丑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公孫瓚部下這時候趕到,文丑見不能取勝,撥馬回去了,公孫瓚從坡上下來,問少年姓名,才知道這人就是趙雲,是袁紹部下,因為看袁紹沒有忠君愛民之心
  • 公孫瓚手下有三位猛將:一歸劉備,一歸曹操,但最後一位才是最強
    在中國古代戰爭中,一名好的部將無疑是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這也是為何古代當朝者廣納賢才的原因。而在中國古代歷史記載的三國時期,有這樣一位人物無疑是福星高照,他手下的三位猛將都是英勇善戰之人,此人便是公孫瓚。公孫瓚自幼出生於貴族世家,但因其母親地位低下,所以他只能做一個小吏。
  • 公孫瓚麾下三員大將,曹操劉備各搶走一個,最厲害那個卻無人能降
    當時號稱天下第一諸侯的袁紹都被公孫瓚多次打敗,可見公孫瓚實力強橫。公孫瓚實力這麼強大,除了他個人勇武睿智之外,還與他手下的三名大將有關係,他們分別是:趙雲、嚴綱和田豫。 趙雲我們大家都知道,他後面跟了劉備。
  • 劉備生前曾說不重用趙雲?為何要這樣說呢?
    再說趙雲,趙雲跟隨公孫瓚的時候認識到了劉備, 對劉備很是欣賞,而 且劉備也非常喜歡趙雲,甚至在救援徐州之時,就選擇了帶上了趙雲,劉備的「善舉」也著實讓趙雲欣賞,因為趙雲就是一個偏愛實行仁政之人,所以趙雲很敬佩劉備。
  • 劉備一生為何不用趙雲?看看他幹的事,劉備沒殺他算幸運!
    趙雲是蜀國五虎上將之一,與劉備、關羽、張飛等人都是親如手足的兄弟。當初趙雲在公孫瓚手下效力,劉備帶著關張去投奔公孫瓚,這時候四人就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劉備離開公孫瓚,帶走了趙雲。趙雲在劉備帳下立下大功,兩次挽救了劉備的兒子劉禪。但是劉備一直都將趙雲留在身邊,卻未曾重用他。劉備一生為什麼不用趙雲?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用趙雲,臨死前才將真相說給趙雲
    其中蜀國的主公劉備一心想要匡扶漢室,而在劉備崛起的過程中,出現了關羽張飛以及黃忠和諸葛亮等等聞名百世的英雄人物。不過除了這些人以外,在五虎上將之中還有一位深受世人喜愛的武將,五虎上將趙雲。趙雲從劉備落魄的時候起就跟著劉備,但是劉備到死都沒有重用過趙雲,那麼身為五虎上將的趙云為什麼就是得不到劉備重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