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分鐘縮短至30秒 智慧算法的「黑科技」讓道路更通暢

2020-12-12 瀟湘晨報

科技是什麼?是一組組複雜的公式,是如同藝術般玄妙的美,也是隱藏在生活中每個角落、不可忽視的力量。今天起,前沿推出新專欄「身邊黑科技」,帶大家領略生產、生活過程中不容忽略的科技進步帶來的推動力。

當高速公路突發交通事故,交通管制人員該如何選定最優交通管制方案,以便儘可能減少擁堵狀況?通過比較上下遊交通情況及相關收費站流量情況,相關管制方案帶來的流量、車速及擁堵狀態迅速模擬呈現,管制人員就能從中選擇最為合理的方案……從發生事故到事故被發現,原本5-10分鐘左右的時長可縮短至30秒以內。

這要歸功於之江實驗室的智慧算法。近日,之江實驗室的幾位專家演示了多項智慧交通領域的「黑科技」。目前,之江實驗室已設立了包括「基於端邊雲一體化架構的智慧高速車聯網系統」、「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的智慧交通虛擬仿真推演平臺」兩大項目。這些智慧算法已在滬杭甬高速公路試驗路段取得不少成果。它們正讓我們的道路變得越來越「聰明」。

「我們在滬杭甬的雲控平臺上布局了四套算法——短時交通預測算法、交通事件預警算法、應急疏導效果仿真算法、車流誘導效果評價算法,融合了門架、卡口、視頻、毫米波雷達等多種數據源,進行車輛軌跡還原、交通流量速度統計等分析,從而提升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之江實驗室智能網絡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季瑋說。

據悉,四套算法使用了時序分析模型、深度學習、多元數據融合、元胞傳輸模型等算法模型,並根據高速公路管理業務對算法結果的時效性與可靠性的要求,在算法與工程上進行拓展。經過多輪驗證,算法整體準確率在90%以上。

其實,看似抽象而頗有距離感的算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以導航平臺為例,當前我們所使用的導航平臺多是通過數據眾包的方式,利用用戶的手機信號獲取實時路況信息,從而進行路線規劃和行程時間預測。但很多人還是會有這樣的體驗:即使開著導航,在某些車道上還是會遇到開錯道等尷尬。「手機信令數據精度有限,無法做到車道級定位;且當無人使用導航軟體時,導航平臺就無法更新路況。這些都是影響導航準確性的因素。」 季瑋說,此次之江實驗室研發的算法則以路側傳感設備為主要數據源,數據質量較手機信令數據更高且穩定。

「『聰明』的車加『聰明』的路,是未來智慧出行的一大趨勢。」之江實驗室智能網絡研究中心研究員朱永東說,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不僅是鋼筋水泥,還是能實現對車的融合感知、可靠通信、路車協同、輔助智能網聯汽車實現自動駕駛等功能的載體,包括輔助汽車實現對駕駛盲區的檢測和判讀,對宏觀交通狀態的預測和同步等。可以說,未來交通中的人-車-物等元素都將經過精準計算,這些在載具、設施、管理、服務等交通領域應用的人工智慧技術,實際上就是由算法-算力-數據-應用共同支撐的。

據悉,之江實驗室的智慧交通項目開始於2019年11月,於今年6月正式上線試運行,前後共耗費約半年時間。「最棘手的問題是數據的質量問題。」季瑋說,以往做算法研究,通常使用標準數據集。但本項目是直接使用真實的原始數據,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在數據的清洗和處理上。同時,考慮到真實場景中可能出現的各類極端情況,研究人員還嘗試通過各種方法來保證算法在邊界場景中的適應性。目前,來自之江實驗室的高速雲控平臺的部分技術已落地使用,之後隨著相關數據規範、業務標準等的制定,智慧交通領域的更多「黑科技」將有望實現大規模推廣應用。

對於智慧交通的未來,之江實驗室高級研究員華煒認為,仿真推演技術的瓶頸在於計算能力和通信能力,未來通過物聯網採集到的數據將更為龐大,研究人員需要在邊緣搭建多級分布式計算資源、同時在雲上提供高性能計算能力才能真正推廣實現。「未來總是有無限可能,推演的規模再大,平行世界再多,也不能將所有可能性都涵蓋其中。因此,智慧算法的完善永無止境,我們也將不斷為之努力。」華煒說。

【來源:浙報融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他們讓城市道路變得更「聰明智慧」
    ,蘇州工業園區公安分局交通警察大隊民警束雲峰和他帶領的園區交警智能交通團隊,從2017年以來,一直在致力於讓他們管理的道路交通更「智慧」。   束雲峰說:「讓城市道路變得更『智慧』,讓人民群眾出行更方便、更安全,這就是我們的使命。」   路口等待,放行的綠燈「聰明」地亮了起來   8月29日夜間,家住工業園區湖西都市花園的市民張先生開車送身體不適的父親去湖東九龍醫院看急診。走出醫院,已是深夜11點多。
  • 南昌通勤時間最長縮短50分鐘,打工人: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南昌通勤時間最長縮短50分鐘,打工人: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2020-12-18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黑科技or黑魔法?不好意思,榮耀Magic2都有!
    榮耀Magic2當然也不負此名,它運用諸多的黑科技,為我們帶來魔法般的體驗!【黑科技】1.麒麟980處理器榮耀Magic2作為一款新旗艦機,擁有強勁的性能。它搭載的是新一代麒麟980處理器,採用7nm的工藝製程,內置雙NPU,性能強悍,帶來行雲流水般的流暢操作體驗,尤其是在AI方面的表現,更為出眾!
  • 地球自轉變快致每日時間變短:科學家提議將1分鐘縮短至59秒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地球正以50年來最快的自轉速度旋轉,而一天24小時正是以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來定義的,這也導致隨著地球自轉速度的增加,一天的時間將變得更少。根據原子鐘的數據顯示,自1960年開始記錄以來,2020年至少有28天比以往任何一天的時間過得更快。
  • MIT利用機器學習技術 將MRI比對程序縮短至2分鐘
    打開APP MIT利用機器學習技術 將MRI比對程序縮短至2分鐘 工程師飛燕 發表於 2018-06-26 09:27:00 為診斷患者病情變化
  • 穿越未來:一分鐘帶你看遍2020CES最亮眼的智慧黑科技
    1月7日至10日,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2020)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由美國電子消費品製造商協會(簡稱CEA)主辦,旨在促進尖端電子技術和現代生活的緊密結合。
  • 北京三條地鐵線最小行車間隔將調:6號線縮短至兩分鐘
    據悉,增購車輛後,三條地鐵線最小行車間隔均將縮短,其中,6號線尖峰時段最小行車間隔計劃由2分30秒減小至2分鐘。據介紹,3個車輛增購項目,擬購置34列。其中,6號線8列,15號線22列,亦莊線4列。增購車輛後,6號線尖峰時段最小行車間隔計劃由2分30秒減小至2分鐘,15號線尖峰時段最小行車間隔計劃由3分49秒減小至2分15秒,亦莊線尖峰時段最小行車間隔計劃由4分鐘減小至3分鐘,結合客流預測情況,3條線路早高峰滿載率均可降低至100%以下,並可有效應對2025年客流增長需求。「增購車輛後,地鐵運力提升了,間隔時間更短了,市民乘坐地鐵也會更加方便舒適。」
  • 小米等智能電視開機廣告不得超過30秒,華為智慧屏笑而不語
    老孫還記得小時候用天線看電視,總共只有那麼10來個頻道,而且信號不佳總是出現雪花,每到周二還會出現「剎臺」。上面這個畫面,對於00後之前的的朋友應該很熟悉,每周二下午都會出現上面這個畫面,這是電視臺在維修檢查信號時才會出現的。
  • 2020 CES展汽車行業10大黑科技盤點
    2020年1月7日-10日,第53屆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2020)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盛大開幕。回顧近幾年參展企業,與汽車相關的黑科技越來越多,CES展會因此也被業內戲稱為「汽車科技展」。那麼在2020年第53屆CES展會上又有哪些與汽車相關的黑科技呢,讓我們粗略為大家盤點了以下10項。一、博世:虛擬遮陽板此次展會上,博世發布了一款搭載人工智慧技術的虛擬遮陽板。
  • 縮短至90分鐘 現代五項運動落實精簡辦賽
    原標題:縮短至90分鐘 現代五項運動落實精簡辦賽 國際現代五項聯盟日前收到了國際奧委會對2024年巴黎奧運會現代五項運動改革建議的認可。根據該建議,奧運會觀眾將在90分鐘內觀看完所有五項比賽。 改革後的現代五項賽事,參加奧運會的36名運動員中將只有12位進入決賽。
  • 零跑S01,滿滿的「黑科技」
    近幾年,零跑汽車迅猛發展,吸引了很多的消費者,其核心關鍵還是它有著諸多的「黑科技」。而零跑汽車旗下的零跑S01擁有的「黑科技」,會讓你的出行更方便、更安全。通過指靜脈解鎖,你的手等於車門鑰匙,不受皮膚粗糙、表面汙跡和外界一般環境因素變化的影響;人臉識別,先啟動先刷臉,入座後自動檢測,憑藉高精度人臉識別,識別並記憶不同駕駛員的喜好習慣,自動調節至專屬的駕駛模式,開啟車主的專屬定製服務。這樣一個過程還是無感化,滿滿黑科技的feel。
  • ...讓城市有溫度更有活力!「十三五」期間,泰安建設城市道路40餘條...
    隨著一條條道路連線成網,通達四方,必將大大滿足泰城百姓的日常出行需求,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城市發展、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交通保障。暢通城市交通「內循環」 「十三五」期間泰城累計實施城市道路建設40餘條2018年12月29日,全長10.45公裡的博陽路順利建成通車,成為泰城東部南北貫通的示範性、標誌性城市主幹路。
  • 科技賦能 讓調查更智慧
    在小宋看來,「現在的農業統計調查較以往有了大不同,『黑科技』越來越多,只要會『看圖畫畫』,糧食種植面積就可以輕鬆測量。」    倉稟實則天下安。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積極探索遙感技術在農業統計調查中的應用,以農作物播種面積為突破口,創新調查方式,不斷夯實調查數據質量,走出了一條從「傳統統計」向「智慧統計」逐步轉變的轉型之路。
  • ...一千名學生的10分鐘,一箱梨的30分鐘……三條交通線上的「時間...
    愛民路公園西街至順開街段:一千名學生的10分鐘12月10日早晨7點40分,家住凰家陽光園的張女士,給孫子整整衣領,準備送他去達活泉小學上學。去年這個時候,她至少要提前10分鐘出門,因為彼時愛民路還未修通。
  • 等候時間縮短了90%,輻射量減少了80%,上海市胸科醫院「智慧冠脈CT...
    上海市胸科醫院從推廣冠心病「早發現、早診治」理念出發,積極發揮專科特長,在2019年5月率先引入人工智慧AI技術,從效率、便捷、安全等多維度提升冠脈CT檢查能級,患者等候排隊時間縮短了90%,輻射劑量減少了80%,大幅度提升冠心病篩查的普及性,讓廣大市民獲得更有效、更舒適的就醫體驗。截至今年9月,上海市胸科醫院的「智慧冠脈CT」檢查人數已近1萬例。
  • 聚焦進博會丨黑科技、非物質產品、5G智慧步行街……進博會重慶...
    黑科技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紛紛亮相 重慶城市綜合形象展館分為重慶城市形象展示和企業文化及產品展示。 企業文化及產品展示包括重慶宇航智能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中元匯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匯達檸檬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山神漆器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近300餘件產品。涉及航空航天、生物醫藥、製造業等領域黑科技產品,還有特色農產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等。
  • 2020商業新願景|高捷資本創始主管合伙人黎蔓:智慧科技投資的黃金...
    我們更願意將很多人口中的黑科技、硬科技稱為「智慧科技」。智慧科技的核心是AI,但不限於此。智慧科技更強調AI的落地。誠然,現在並非人工智慧的大爆炸時代。近年隨著AlphaGo的勝利,市場對AI的期待又造成新一輪泡沫。AI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局限性,甚至有偏離「解放人」的初衷。但近一兩年,AI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正在回歸理性。
  • 日本新幹線擬將應對地震的反應時間縮短至0.5秒
    日本新幹線正在對相關技術進行改進,以使列車從感知地震早期輕微震動到作出應對判斷的時間從目前的2秒縮短至0.5秒。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距離震中最近的東北新幹線有27列列車處於行駛狀態,這些列車在明顯的地震震動發生前已經開始減速,並緊急停車,因此沒有乘客因為地震在車廂中受傷。
  • 深圳至廣州將縮短半小時車程
    虎門二橋建成後從廣州南沙到東莞可縮短10公裡!從東莞到番禺比現在縮短30分鐘車程!也就是說以後從廣州去東莞的交通就方便了!不僅可以分散虎門大橋的車流量路程時間還可以縮短!可以預見,虎門二橋建成通車後大灣區城市群的「血脈」更加通暢大灣區「大橋時代」即將來臨「一小時經濟圈」指日可待來源:廣東發布、南方+
  • 嘀嗒出行榮獲「2020中國科技出行未來領袖物TOP10」讓出行更高效
    近日在億歐汽車EqualOcean Auto「GTM2020全球科技出行峰會-上海論壇(暨全球科技出行產業系列榜單發布)」嘀嗒出行榮獲「2020中國科技出行未來領袖物TOP10」。嘀嗒出行成立於2014年,成立之初就開始入駐順風車領域,通過六年間的發展,嘀嗒順風車在中國順風車市場份額佔比超6成,峰值應答率超過70%,這六年間,通過雲計算、定位導航、高級算法及移動技術等前沿科技,實現順風車體驗、效率和安全的不斷升級,將以往熟人之間的零星拼車行為,轉變成為陌生人分享相近出行路線的大規模常規出行行為,並有效解決了順風出行的信任和效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