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中最搶眼的一個配角,滬江堂的刀子為何犧牲自己?

2020-12-24 大壯說電影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犯我中華!」

在上映十天之後,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終於票房超過了18億,這意味著這部電影已經成為了年度爆款。即使關於它的爭論再多,《八佰》已經可以看成,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影視行業的一部救市之作,如同一個火星,再度點燃了國內的電影市場。

之前和大家討論了王千源飾演的老兵油子(羊拐),還有張譯飾演的逃兵老算盤,前者是整部電影中最搶眼的角色,演技超神,而且非常的真實,可以說王千源演出了當年國軍中的那種精銳老兵的態勢。

他已經看破了生死,選擇偷生的原因是放不下自己的老娘,最後毅然選擇了加入掩護撤退的敢死隊。

而老算盤這個角色,也是當時那個年代部分人的縮影,他毫無戰鬥經驗,也沒有抵抗意志,已經被之前殘酷的戰鬥嚇破了膽子,唯一的想法就是活下去。

有人質疑這個人物的真實性,實際上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在淞滬會戰後期,國軍中的精銳部隊已經消耗殆盡,三個月的戰鬥之後,補充的新兵質量越來越差,所以也導致了國軍的戰鬥力和抵抗意志直線下降。

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而僅僅在一個多月後,南京就徹底淪陷了。(12月13日)

而在管虎導演的這部《八佰》中,前半部分在細節和劇情上處理得非常不錯,尤其是在小人物的塑造上,除了那些守衛倉庫的士兵之外,刀子這個角色可以說塑造的非常成功。

為何一個小角色卻在這部電影中如此的搶眼呢?

刀子由李九霄飾演,設定上就是上海灘的一個小混混,之前看有些網友說刀子這個角色美化幫派,送電話線的劇情也不太合理,但是我覺得看一部電影不需要如此斤斤計較,畢竟去電影院就是為了享受一場真正的視覺盛宴。

首先,拿人命送電話線這段在歷史上是沒有的,四行倉庫的通信基本上是沒斷。不過我認為導演這段倒是改編得不錯,比護旗要強上許多。

我們要承認,刀子確實就是一個混江湖的。和那些普通市民相比,刀子並不算一個好人,市井氣很重,更像是電影中的古惑仔,而和那些士兵相比,他並不需要參與到這場戰爭中。

因為他的工作不過是在租界中看賭場,替老闆蓉姐幹活,並不需要以身涉險,那麼他為何還要這樣做呢?

「巴蜀商會,滬江堂,小輩,刀子請願,弟子從小就跑得快,願意一試!」

割破手指,按下手印,單膝跪下,抱拳自報名號,插刀以表決心。

隨後頭也不回地向橋的另一面跑去。

可見管虎導演在這個小人物的身上卻下了很重的心思。

刀子也是當時那個年代一部分人的縮影罷了,就像杜月笙給「八百壯士「送過大量的食物,還捐獻過武器和動員幫會成員參軍。

黃金榮雖然是青幫頭子,但也在戰爭時期救濟災民,為軍隊籌款捐物。

他們都不是好人,但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

導演想要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犯我中華?

刀子雖算不上英雄,也算得上一位壯士。

這個角色真的設計得非常的帥氣,在電影中的小人物中是最搶眼的一位。

你看到這個角色,就不由得想起一位上海中真正的抗日誌士,和上面幾位所謂上海灘的大佬相比,這位才是真正的抗日英豪。

他就是斧頭幫幫主王亞樵,被人稱為「民國第一刺客」,他才是電影中所說的「專諸,要離是也」

組建鐵血鋤奸團,刺殺日軍大將,刺殺汪精衛,蔣介石,宋子文,在「一·二八」淞滬抗戰時期,集結三千人配合十九路軍對抗日軍。

所以刀子這個角色的身上,本身就有帶有部分人的縮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有些人選擇了苟且偷生,而有些人選擇了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哪怕是自己的血,也是值得的!

或許刀子原本並不是好人,但是在大方向上,絕對不糊塗,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中捨身送電話線的上海灘古惑仔刀子,算是英雄嗎?
    電影《八佰》相信大家都看過了吧?這部歷史戰爭片的背景是歷史上著名的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保衛四行倉庫的故事。導演管虎在這部電影中塑造了很多截然不同的人物角色和命運。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出場時間發揮著屬於自己的主角光環。這也正是我們在電影中所看到的,我們看到魏晨、李晨、王千源、杜淳、歐豪、張譯、姜武等眾多明星飾演的截然不同的角色。他們有的是英勇殺敵、斬釘截鐵的指揮官,有的是百發百中的神槍手,有的是剛上戰場的新兵,有的是老百姓裡抓來的壯丁,還有的是連槍都不敢摸的算盤先生。
  • 八佰裡我們很喜歡的臺詞-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8】巴蜀商會滬江堂 小輩刀子請願。弟子從小就跑得快,願意一試。-- 《八佰》 【9】「一個人一個命,家裡牌位早就立好了」
  • 《八佰》專訪:刀子和劉曉慶拉家常,小七月「碎玻璃妝」化5小時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上映第四天,《八佰》累計票房超過9億,成為1月以來全球最賣座的新片。對於低迷的電影市場來說,《八佰》無疑是一劑猛藥。影片經歷8年籌劃,230天拍攝,起用近5000名演員。片中,導演管虎用清明上河圖式的人物細節,勾畫出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眾生相:軍官、兵油子、記者、戲班子、流氓……每個角色背後都是一段故事,都代表了一個群體。儘管影片是群像戲,沒有常規故事片中的主角設定,但不少演員還是不辭辛苦想參與其中,哪怕只有一兩場戲。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專訪《八佰》演員"刀子"李九霄、"小七月"張宥浩、"小湖北"張俊一。
  • 《八佰》中最慫的一個角色,老算盤到底有什麼作用?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電影《八佰》中最讓人迷惑的一個角色。「八百壯士中為何會出現老算盤這樣一個逃兵呢?」以小人物的故事來體現整部電影所講述的一個故事是非常不錯的想法,但是《八佰》中塑造的小人物太多了,就以那些被匯聚在一起的逃兵為例:老算盤(張譯),老兵羊拐(王千源),東北軍老鐵(姜武),端午(歐豪)和小湖北(張俊一)等人,這些角色太多,而且身上大多數都有相同的特質
  • 再看八佰和金剛川,終於明白為何金剛川票房少了20億
    兩部影片的內容就不多說了,八佰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中400多散兵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戰役,而金剛川講的是抗美援朝中一個非常小的敵我戰鬥、是敵人炸橋我方修橋、保證大部隊及時順利過江的故事。兩部片子的演員都很豪華,這是八佰的部分演員。下面是金剛川的部分演員,張譯、魏晨、李九霄、歐豪等兩部都有參演,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演員了。
  • 桂林也有「八佰」勇士!76年前全部壯烈犧牲
    最近最火熱的電影莫過於管虎導演拍攝的抗日電影《八佰》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八佰》最直擊心靈的不是抗戰的激烈畫面,而是一群普通人,他們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去喚醒全民抗戰的意識。
  • 《金剛川》比《八佰》如何?說說片中的美軍視角和「犧牲精神」
    炸橋和建橋是我軍在朝鮮戰場上和美軍較量的一個主要課題:在電影中,這座橋先後被榴彈炮,航彈,空投延時炸彈以及凝固汽油彈先後摧毀多次,但是我軍就是能夠一次次奇蹟般的修復它,使得大部隊全數過江抵達主戰場並最終贏得這場最後的戰役。不知是不是巧合,管虎在《八佰》中最後也是想通過「過橋」來表現四行倉庫將士的勇敢和悲壯,這次拍抗美援朝又是過橋。
  • 《八佰》憑啥9.2分?除了大場面還有這些閃光點
    我們常說「歷史就像一面鏡子」照鏡子最重要的就是還原真實。對於管虎來說,拍《八佰》絕對是他從影以來最大的一次挑戰。和他以往的作品不同,《八佰》要精準且完整的還原四行倉庫保衛戰,不能亂改、不能戲說,這對身為編劇和導演的管虎是一種束縛,電影還原歷史,但同時也是一部商業大片,在二者間找到平衡點,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滿足觀眾對戰爭片的種種訴求,談何容易?
  • 電影《八佰》到底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意義?
    八佰影片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八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真正的抗戰神劇《八佰》。比如其中最慘烈的羅店戰場,也被稱為「東方凡爾登」和「血肉磨坊」。一個師的兵力,上萬人,最短三個小時,最長一天,就全部打光了。中國軍隊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捍衛了中華民族最後的尊嚴。
  • 電影八佰什麼時開始拍的 八佰取景地在哪裡
    八佰電影什麼時拍的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張譯、姜武、王千源、黃志忠、侯勇、劉曉慶、阮經天、姚晨、杜淳、李晨、鄭愷、黃曉明等主演。這部影視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本來是將於2019年全國上映的,因為某種技術原因,被下架!
  • 談電影《八佰》說桂林八佰壯士
    隨著影院的恢復開放,電影《八佰》終於官宣定檔8月21日全國上映。這部電影原計劃去年7月上映,由於種種原因,上映時間一推再推,然而這次定檔,不管是預告片、海報還是主創人員的採訪,都透露著「震撼」,再加上管虎導演對歷史題材的把控和渲染,讓《八佰》在上映之前成為了不少觀眾心中最期待看到的電影之一。電影《八佰》由管虎執導,張譯、姜武、王千源、歐豪、李晨、杜淳等主演。
  • 救市&醒世:《八佰》是一部上等戰爭片嗎?
    最戲謔的一點是,這場戰役的本質是一場表演戰,蔣介石打算以犧牲八百壯士的性命為代價,來進行一場爭取國際支持的政治博弈。南岸的群眾在河邊圍觀,飛艇上的各國新聞社在天上圍觀,用現在的話說,這場戰爭是全程被全球同步「直播」出去的。
  • 抗日戰爭中打仗最厲害的四個團,其中一個是電影《八佰》的原型
    除了這些軍隊,還有四個團是戰爭期間打仗最厲害的,其中一個團就是近期上映的電影《八佰》的原型。這四個團分別是吉星文帶領的國軍第219團,八路軍第129師的陳錫聯團,國軍第89師羅芳珪團和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團。這四個團,要數吉星文帶領的國軍第219團最為出名,因為他們是當年七七事變堅守在盧溝橋地區的軍隊。
  • 電影《八佰》中的「小七月」,扮演者原來是這位瀘州「95後」!
    電影《八佰》中的「小七月」,扮演者原來是這位瀘州「95後」!》在全國熱映截至8月25日,累計票房11.58億元成為今年以來全球最賣座的新片電影中,少年士兵小七月讓人印象深刻而小七月的扮演者張宥浩是一名愛吃黃粑、白糕的瀘州95後男孩除了《八佰
  • 《八佰》中飾演馬仔,長相似小慄旬,卻因名字被誤解成郭德綱徒弟
    作為今年第一部正式上映的院線影片,由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上映的第一周就收穫13億票房。這部電影中可以說影帝雲集,作為一部群戲電影,其中的很多角色都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最難能可貴的是,這部電影的角色雖然很多,但管虎導演卻拍得一點都不凌亂,其中的很多情節通過個體間的自由切換,讓代入感明顯增強。
  • 看《八佰》,想起了《活著》的不容易,勇士的死令人敬佩
    《活著》這五個人的死亡方式各不相同,這讓我突然想起了最近熱播的影片《八佰》,據說票房剛剛過20億元,已成為今年本土乃至全球票房最大的一匹黑馬,是一部好評和票房成績雙豐收的一部佳片。《八佰》所表現的是一幅群英圖,把中國軍人的精神刻劃得很成功。其中,也有不少悲壯的畫面,裡面一些軍人的死亡也是各不相同的。陳樹生——他給媽媽留下的話是:「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 電影《八佰》含淚看完,影片裡每一個人都是主角
    在槍炮面前,承認自己膽小是人之常情。著名演員張譯就演了這樣一個慫瓜角色。他在電影裡飾演老算盤。他精打細算,貪生怕死。最初想盡一切辦法逃跑。後來逐漸在戰火的洗禮下,他的靈魂發生了質的改變。他終於逃出去了以後,卻又毅然回來了。他親眼看見身邊的戰友在抵抗中做出的犧牲。僅僅4天時間,他的心就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個算計的心。他以前是文職,最後也勇敢的拿起了槍。
  • 《八佰》,壯士飛身一躍:「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如果直接扔下來有效果,那國軍戰士也不用犧牲自己生命來保衛國土,保衛國人兄弟。 說起電影《八佰》裡,在四行倉庫守衛戰時,戰士們綁著手榴彈跳下與日軍同歸於盡的畫面可是非常的震撼,當然,更讓人深深的感到痛惜。 此畫面雖然震撼,但也頗讓人感到不解?為何守衛戰士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與敵人同歸於盡,直接扔下來或者想些其他辦法不行嗎?
  • 在電影《八佰》中,除了讓人動容的戰爭場面,還有這些小細節
    距離電影《八佰》上映已經過去了好久,很遺憾因某些原因沒有第一時間進入電影院觀看,但公映後我還是第一時間選擇了觀看,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首先很感謝那些為了烈士前輩,沒有他們怎有現在的太平盛世。演員的妝容從演員的妝容來看,已經超過某些抗日神劇很多倍,不論是鏡頭較多的主演,亦或是僅有一個鏡頭的配角,每個人都妝容都很符合當時的背景,並沒有出現明明在拼殺,卻悠閒地仿佛在喝下午茶,亦沒有大背頭抽雪茄。
  • 專訪《八佰》編劇胡坤:所有宏大敘事中,我更關注小人物
    在電影市場,胡坤擔任編劇之一的《八佰》,幾經波折,終於在這一中國影市最特殊的一年裡上映,成為了寄託行業厚望的「救市之作」。截至今天,公映七天的《八佰》,頂著上座率50%的限制,票房已破1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