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釋法】民事訴訟的反訴權你了解嗎?

2020-12-25 澎湃新聞

【法官釋法】民事訴訟的反訴權你了解嗎?

2020-06-05 0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很多當事人認為,本訴和反訴是兩個生澀難懂的法律名詞,沒有理解的必要,只要能贏得官司就好,其實,清楚的了解本訴和反訴,不僅可以保障訴訟權利,更是訴訟的基礎。

案例回顧

原告系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被告蔣某系某小區業主。原告與案外人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籤訂《物業管理委託合同》一份,約定原告為被告提供物業服務,物業服務費由業主按其擁有物業的建築面積交納。合同到期後,因被告未按期支付物業費,原告起訴至法院,截至起訴時止,原告持續為被告所在小區提供物業服務。

原告訴訟請求:要求被告支付物業費。理由是:原告在提供物業服務後,被告未按照合同約定交納物業服務費。

被告辯稱: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理由是:原告在物業服務過程中,存在違約行為,包括:1、未經業主大會同意,私自出售物業用房;2、私劃停車位造成小區道路損毀;3、未向業主返還水泵房、蓄水池和高低壓配電室等公共設施設備;4、園區業主侵佔公共綠地,要求原告恢復綠化植被或賠償損失;5、園區衛生不達標,安全隱患嚴重;6、房屋存在漏雨問題。

被告就以上答辯意見向本院遞交反訴狀,要求返還、修復、賠償給被告及其他共有產權業主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

法院受理後,裁定對被告的反訴不予受理。

看了上面案例,為何法院對於被告的反訴裁定不予受理呢?此時,就需要清楚地了解反訴的概念了。那麼,什麼是反訴?滿足何種要件才能成立反訴?

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反訴的當事人應當限於本訴的當事人的範圍。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於相同法律關係、訴訟請求之間具有因果關係或者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於相同事實的,人民法院應當合併審理。反訴應由其他人民法院專屬管轄,或者與本訴的訴訟標的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理由無關聯的,裁定不予受理,告知另行起訴。

簡單總結為如下方面

反訴:是指在一個訴訟程序進行中,本訴被告針對本訴原告向法院提出獨立的反請求。本訴和反訴相互獨立。合格的反訴提出後,法院可將其與本訴合併審理。

本訴與反訴之間的牽連關係:訴訟請求基於相同法律關係、有因果關係或者基於相同事實等。本反訴適用的管轄和程序相同。(被告提出反訴是以承認本訴的存在為前提)

反訴提出時間: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二審中提出反訴,法院應當調解,調解不成,告知另行起訴;但「雙方當事人同意由二審法院一併審理的,二審法院可以一併裁判」。

反訴五個條件:須由本訴的被告向本訴的原告提出(當事人恆定);反訴須在本訴進行中提出(案件受理後,法庭辯論終結前);反訴須向受理本訴的法院提出,且受訴法院有管轄權;須與本訴適用同一訴訟程序;須反訴與本訴之間存在牽連關係(訴訟請求基於相同的法律關係、基於相同事實、具有因果關係)。

具體案例具體分析

本案處理重點主要在於物業服務過程中,涉及多種法律關係如何處理的問題。

依原告的訴訟請求,本案處理的是物業服務合同法律關係,而業主作為接受物業服務的一方,在物業公司提起訴訟要求支付物業費時,以提起反訴的方式對抗本訴,目的在於抵消和排斥本訴的訴訟請求,但其反訴主張涉及的是返還原物法律關係及侵權法律關係,混淆了不同法律關係的適格訴訟主體是不同的,不構成反訴。

被告提出的反訴主張,諸如非法出售物業用房、未返還水泵房、蓄水池、高低壓配電室,私劃停車位、園區業主侵佔綠地問題,根據《物權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定,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包括業主對專有部分的所有權、對建築區劃內的共有部分的共有權及對建築區劃內的共有部分的共同管理權。被告反訴主張涉及的問題均屬業主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中共有權及共同管理權部分,當業主認為自身以上權利被侵犯時,應當由適合法律主體,即由業主選舉產生進而代表業主行使共同管理權的業主委員會,另循法律途徑解決。關於被告提出自家房屋漏雨問題的主張,涉及的是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中的專有部分所有權問題,對於被告私有房屋出現的質量問題,亦不屬於物業服務管理的範圍,原告可向責任主體另行主張權利。以上反訴主張均與本案中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均不屬於同一法律關係,不具有法律規定的同一性或關聯性,從而不構成反訴。

原標題:《【法官釋法】民事訴訟的反訴權你了解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 | 威脅法官、妨害公務!那你可要想清楚了
    承辦法官向付某夫婦進行耐心細緻的釋法說理,但付某、胡某仍然表示不服,進而對法官大聲辱罵並用手勒住法官衣領,企圖毆打法官,還踢打、撕扯前來勸阻的法警,導致承辦法官衣物毀壞,法官、法警脖頸、胸口多處被抓傷,付某丈夫胡某在被法警控制後仍然出言威脅、恐嚇承辦法官。
  • 章瑩穎案民事訴訟再遭駁回:法官稱心理顧問無責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27日報導,日前,美國伊利諾州一個巡迴法院的法官布魯斯就章瑩穎案民事案件作出裁決,駁回章瑩穎家屬對伊利諾伊大學兩名心理顧問的訴訟。但法官鮑姆(Jason Bohm)稱,不能認為這兩名諮詢師「導致,或者從任何法律意義上講,促成了她的死亡。」法官認為,克裡斯藤森對諮詢師表露的關於謀殺的想法,並不構成「特定的威脅」。 這起民事訴訟發生在2019年6月,在克裡斯滕森刑事審判之前。2019年12月30日,伊州聯邦法官曾作出裁決,駁回訴訟。
  • 鄭在執行丨鄰居因管道漏水成「冤家」 執行法官釋法明理促履行
    鄭在執行丨鄰居因管道漏水成「冤家」 執行法官釋法明理促履行 2020-12-01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場因毒豆芽引發的民事公益訴訟——get一下
    查獲毒豆芽現場圖片 2018年4月27日頒布實施的人民陪審員法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由人民陪審員和法官組成七人合議庭進行。這從法律層面明確了公益訴訟案件適用七人合議庭的審理模式,是我國陪審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透過這起案件,你需要get如下法律知識:1、何為消費民事公益訴訟?
  • 薊州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團隊默契配合發揮優勢 打出組合拳 批量解...
    在薊州區人民法院,有這樣一支民事審判團隊,他們彼此默契配合,發揮各自優勢,通過打出「人民調解+司法確認」「示範訴訟+訴前調解」以及「迎難破冰+訴源治理」的組合拳,積極探索多元解紛模式,「批量」化解矛盾。
  • 小吳法官說法 | 刑事詐騙還是民事違約?防疫物資買賣糾紛中的罪與...
    小吳法官說法 | 刑事詐騙還是民事違約?法官釋法本案中,葉某在無口罩及額溫槍貨源的情況下,謊稱自己有防疫物資購買渠道,即有虛構事實的行為,該行為讓被害人李某、趙某等人陷入認識錯誤進而將貨款轉入葉某帳戶。
  • 以案釋法 | 拾金不昧是美德,拾金昧了會怎樣?
    以案釋法 | 拾金不昧是美德,拾金昧了會怎樣?調查處理案件承辦法官經調查認為,被告張某某的行為可能涉嫌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之規定,構成侵佔罪。於是,原告賀某某撤回民事訴訟,以張某某構成侵佔罪向興慶區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 看法官如何釋法說理促調解!
    看法官如何釋法說理促調解!近日,雙峰法院法官成功調解一起撫養費糾紛案件,涉事雙方都對調解結果表示滿意。2019年6月,彭某與黃某協議離婚。其中,在協議約定共同債權:案外人王某四十萬元的借款歸彭某所有,黃某應得的份額抵作兩個小孩的撫養費。但是,協議達成後,彭某對案外人王某的債權無法實現。2019年11月,彭某向雙峰縣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黃某按月支付兩個小孩撫養費3000元至小孩成年時止。
  • 章瑩穎案民事訴訟再遭駁回:「國人思維方式」應該改改嗎?
    中新網報導披露,美國伊利諾州一個巡迴法院的法官布魯斯就章瑩穎案民事案件作出裁決,駁回了章瑩穎家屬對伊利諾伊大學兩名心理顧問的訴訟。按照國內一般人心理來說,這個法官駁回章瑩穎家人訴訟,肯定令人憤怒。作為法官,不對被害人家屬的訴訟予以支持,至少是不道德,或者缺乏同情心。
  • 簡出效率,簡出質量 —— 洛陽法院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試點改革...
    8月26日,洛陽中院召開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試點改革工作新聞發布會。洛陽中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李紅偉通報洛陽中院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試點改革工作開展情況,洛陽中院執行局局長、司改辦主任胡博文發布6起洛陽法院在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試點改革工作中的典型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自認制度的變化及...
    關鍵詞:民事訴訟;自認制度;律師執業;風險防範一、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自認民事訴訟中的自認,是指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於己不利的事實,或者對於己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行為【4】。四、新《民事證據規定》自認對律師代理民事案件的影響及風險防範在民事訴訟中,自認屬於當事人處分實體權利的行為,往往有關係到案件的成敗。由於新《民事證據規定》中擴大了訴訟代理人自認的效力,事實上已經將訴訟代理人推到可以推定有權處分當事人實體權利的地位上。
  • 以案釋法 | 好心勸架致人傷,司法拒絕「和稀泥」!
    以案釋法 | 好心勸架致人傷,司法拒絕「和稀泥」!長樂法院於8月7日作出裁判,判決駁回梁某全部訴訟請求。梁某並未上訴,本案判決現已生效。法院認為,雖然潘某行為與梁某受傷結果間存在因果關係。但結合全部案件事實來看,潘某系當時在現場協調雙方糾紛,還因勸架導致自己受傷,遂可以認定潘某行為不具有違法性,也無主觀過錯,故不構成侵權。
  • 【以案釋法】遇到欠債不還,你還可以申請支付令!
    感覺走訴訟流程太慢了,有沒有更簡單的途徑呀?今天小編給你安利一個「神器」那就是↓↓↓日常生活中,當有人欠錢不還時,大多數人首先可能會想到向法院提起訴訟,讓法官來依法裁判。但在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前提下,還有一種更便捷有效的方式討回欠款,就是向法院申請支付令。
  • 杖朝老人打官司追債30萬 法院以刑事詐騙駁回起訴民事訴訟
    日前,屈原管理區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以案件不屬於人民法院民事訴訟範圍為由,裁定駁回起訴。據了解,2012年,吳嗲因湛某與自己的兒子相識,言談間也覺得湛某人品尚可,二人漸漸熟絡起來。其後,湛某以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為由,向吳嗲借款30萬元,並約定月利率2%。為了賺點利息,吳嗲便將畢生積蓄都借與湛某,湛某在借支款項的前幾個月支付了利息,再無還款動作。
  • 【以案釋法·鄉村案例法官說】第3期 |亂開車門致人死亡 肇事逃逸...
    【以案釋法·鄉村案例法官說】第3期 |亂開車門致人死亡 肇事逃逸獲罪判刑 2020-04-17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巾幗女法官 勇撐「半邊天」
    吳晟對自己的成功經驗進行了總結:訴訟當事人大多欠缺維權能力,給送達、審理、執行埋下風險隱患。我就注重對立案當事人進行保全知識宣傳,積極引導當事人提供送達地址,通過申請財產保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當事人提出保全申請的,立即審查,對符合保全條件的案件,迅速製作民事裁定書,立即實施財產保全措施,最大限度掌握案件處理的主動權。
  • 民事訴訟重大改革:基層法院標的額五萬元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民事訴訟制度改革,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作出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人大常委會字〔2019〕42號)和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方案》(法〔2020〕10號),結合工作實際
  •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問答口徑(一)》
    答: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授權決定》),試點法院可以調整適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條文共六條,與之相關聯的司法解釋條文一併調整適用,具體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 合同糾紛案件訴訟庭審技能
    >3、以法官視角解決現實中的問題;4、系統梳理頻發爭議,帶你走出常見誤區。6、從實踐問題出發,為你理清合同解決思路。7、精選最高院指導案例和公報案例20餘件▊幫你解決11個疑難問題:(1)訂單、電郵、口頭約定可以構成一份合同嗎?
  • 白玉縣人民法院 訴訟服務中心「線上訴訟」相關事宜一問一答
    起訴就是俗稱的「打官司」、「告狀」,當您合法的人身或財產權利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時,到法院通過訴訟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起訴分為民事起訴、刑事自訴和行政起訴。那民事官司、刑事自訴官司、行政官司有什麼區別嗎?●民事官司俗稱「民告民」,是發生在老百姓之間的人身或財產關係方面的民事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