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部電影都有自己的靈魂人物。
作為萊卡的第四部電影,《魔弦傳說》(Kubo And The Two Strings)講述了一個日本武士的史詩故事。製作時間長達5年,平均每天只能拍出2-5秒的鏡頭,被譽為「史上最高難度的動畫」。這樣一部高逼格動畫的「靈魂」就是導演特拉維斯·奈特(Travis Knight),他在採訪中談到這部從日本文化生發出的電影中很多不為人知的細節。同時也是萊卡工作室CEO的奈特說:「我們挑了最費勁的一種動畫形式,因為它具有別的動畫所不具有的美感和溫度。我們的所有努力,都是出於對定格動畫的喜愛。我希望自己死之前,能把所有電影類型,都用定格動畫做一遍。」
1.還在做著《通靈男孩諾曼》的時候,久保的故事就已經有了雛形。
▲《魔弦傳說》場景圖
靈感來自萊卡工作室的角色設計師珊農·汀德爾(Shannon Tindle),奈特稱他有著「豐富想像力裡的天才設計師」,一開始,所有人都為這個點子興奮:用定格動畫製作的武士史詩,這想法太酷了!此前從未有人想到這樣做過!
2. 導演特拉維斯·奈特把自己童年的經歷投射到了電影中。
▲《魔弦傳說》劇照
從小到大,奈特都對那些宏達的幻想史詩特別感興趣。而《星球大戰》恰好在這個時候誕生,還有雷·哈裡豪森(Ray Harryhausen,好萊塢著名定格動畫大師、電影視覺特效大師)和黑澤明(Akira Kurosawa)的電影。比這些更巧合的是,8歲的時候,奈特第一次去日本。這裡是另一個世界:建築樣式,服飾風格,食品,還有藝術、音樂,電視節目秀,電影,漫畫書……倒推35年,這部電影裡結合了所有孩童時的奈特熱愛的那些。幻想、定格動畫、武士道的故事,以及美麗超然的日本藝術:它就像是專為奈特定製一般。
3. 這部電影裡有很多對媽媽的愛。
▲《魔弦傳說》劇照
幼年時的奈特花了很多時間在家附近的森林裡探險,一個人玩得不亦樂乎。而其他時間,都是圍著家人轉。媽媽是他世界上最親密的朋友,這並不奇怪,依賴母親的男孩,這是親情血緣。「這是我年輕時生命的終極連接,就像久保一樣。」
至於查理茲·塞隆,當三年前奈特第一次跟她談到這個角色的時候,她剛榮升新媽媽,跟自己的母親也有很多相處經驗可談。導演一下就想到「雪山猴」這個對久保來說,就像是母親一樣的角色。
4. 久保需要「神助」創作。
▲《魔弦傳說》劇照
久保被賦予了創造神聖音樂的力量,能用音樂讓事物獲得生命,而他創作的音樂也是自己情感的直接投射。在創作這個角色之前,久保就被確定為是奧菲斯(Orpheus,音樂天才。希臘神話中太陽與音樂之神阿波羅和歌唱女神卡莉歐碧之子。)的形象,奈特也開始思索:「誰能寫出那麼好的音樂呢?」答案就是達裡奧·馬瑞亞內裡(Dario Marianelli),之前,他們曾經合作過《盒子怪》。奈特看來,達裡奧絕對是天才,他只跟他說了,「我需要一些神聖的音樂,」他就毫不猶豫地接下了工作,且完成得讓奈特只能用「神奇」來形容。
5. 馬修·麥康納把久保當做睡前故事讀給自己的孩子聽。
▲甲蟲武士配音-馬修·麥康納
「奧斯卡影帝」麥康納為片中失去記憶的甲殼蟲勇士配音,和塞隆一樣,他也為人父母,有三個孩子。當他讀完劇本後,跟奈特說,他把它當做睡前故事讀給孩子們聽的時候,這個細節真的打動又溫暖了這位導演的心。
6. 萊卡從不會為配音演員設限。
▲《魔弦傳說》劇照
奈特認為,這種一種分配角色的方式,比如,當提到毛絨絨渾身長滿跳蚤的猴子的時候,你會想到查理茲·塞隆嗎?「我們不過是一家偏安西北太平洋的小獨立動畫製作公司,所以當這些演員們樂意參與我們任何一個項目的時候,對我們都是難以置信,他們都太謙虛了。」
7. 麥康納在靠做伏地挺身改變聲線。
▲《魔弦傳說》劇照
出演真人電影和為動畫片配音是完全不同的表演。配音對於聲音的表現,努力捕捉細微情緒的展現是更大的挑戰,所以,有那麼一個瞬間,麥康納想用更不同的聲音表現,隔著錄音間厚厚的玻璃與控制室裡的奈特商討的時候,他卻突然消失了!「他去哪兒了?」奈特透過玻璃望過去,發現麥康納正趴在地上做伏地挺身。
「我從來沒看到人做這麼多伏地挺身,等他起來之後,聲線一下就變了,聽起來就是剛才我們想要的那種效果。」麥康納通過物理方式改變聲線的方式也著實讓萊卡的動畫師們開了眼界。
8. 萊卡不只有怪誕和恐怖。
▲萊卡電影全家福
奈特傾向於把定格動畫與恐怖片結合起來,「當我聽到人們這麼說我們的時候,真是太歡樂了。就好像是透過萬花筒看我們,某種程度上是真的。我們被指控制作黑暗又恐怖的電影,有人說我們專注於怪誕,迷戀恐怖。是的,沒錯。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我們的一部分,因為這不是我們最主要的動機。我們想拍那種能把所有人聚集到一起的電影,我們是講故事的人,點燃想像力,激發人們的夢想。」
在奈特看來,他們製作的電影跟迪士尼那些經典動畫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將黑暗與光明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我不認為你在歡笑的時候內心沒有一點點痛苦,光明也需要黑暗來襯託。或許有時在我們的電影裡是有些過分陰鬱,但這只是想告訴你,你到底有多強大。」
9. 這部電影裡有你能見到的最大的定格動畫木偶。
▲骷髏怪
童年時代的奈特最愛的電影是《傑森和阿爾戈英雄》(Jason And The Argonauts,1963),裡面最經典的一幕是傑森面對骷髏兵。而奈特想在《魔弦傳說》裡對這部電影致敬,嘗試製作了一堆骷髏木偶,數量多到難以想像。除此,他們還做了一個巨大的骷髏怪,組裝起來有16英尺高。從來沒人做過這麼大的定格動畫木偶。事實上,這是一個會移動的動畫裝置。「我迫不及待地想讓人們看到它,這絕對是我們做過的最有野心的事了!」
10. 本·阿弗萊克是導演特拉維斯·奈特身兼多職的榜樣。
▲《魔弦傳說》場景照
「把手弄髒,親手創作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當他開始著手《魔弦傳說》,就在想「我可以把這些都幹了,做動畫,導演,運營公司,沒問題。」但是,過去有誰也這樣做過嗎?他是否可以給自己找個榜樣參照一下?「是的,本·阿弗萊克,他太棒了!可以當編劇,可以做導演,我可以跟他一樣棒!」或者說,奈特做得跟「小本」很接近了,在製作《魔弦傳說》那段時間,他每天早早就來到公司,趕在別人來之前畫幾幀動畫,整個白天就進行其他工作,到了晚上再繼續幾幀。這種方式並沒有破壞奈特的生活,重要的是,他必須親身參與。
11. 水,是很難被做成動畫的,所以……
▲《魔弦傳說》劇照
這部電影裡有很多地方是一開始他們並不知道該如何完成的。比如那些怪獸,還有一些大的動作場面,這些都不適合用定格動畫這種形式來表現。在動畫中,水很難畫。而像驚濤駭浪這種大場面就更不可能。他們做了很多測試,最終用撕紙和淋浴房那種波浪紋的玻璃完成了動畫。這種物理與數位技術的銜接最終呈現在影片中的效果居然還不差。
12. 特拉維斯·奈特並不知道瑞肯·史塔克是誰。
▲《魔弦傳說》劇照
奈特宣稱自己是《權利的遊戲》的粉絲,「但是三年前,我甚至不記得有瑞肯這個角色。我們當時試聽的演員來自三個大洲。但這些都是盲聽,試鏡導演送來的都是音頻文件,根本聽不出誰是誰。」所以,最終定下阿特·帕金森(Art Parkinson)為久保配音的時候,他根本不知道,他就是《權利的遊戲》裡面那個小男孩,瑞肯·史塔克。
「阿特的嗓音有一種永恆的美,而他的表演也打動了我。支撐起這部電影,其他角色都是圍繞著他轉,為他服務的,對任何演員來說都是非常重大的責任。這需要幾十年的表演經驗,配得上任何一座奧斯卡獎盃。這部電影裡有世界上最好的演員們。」
13. 阿特·帕金森沒有完成最後一段錄音。
▲久保配音-阿特·帕金森
開始錄音的時候,帕金森跟久保的年齡相同,在一個男孩進入變聲期前,有6個月的完美時期。等到了錄音的最後階段,阿特的聲音已經變得比奈特還低沉了,所以他沒能完成最終階段的錄音。
14. 會有一隻會噴火的雞……以及那些怪獸。
▲《魔弦傳說》劇照
電影裡有一幕是展現幼年久保的天賦。有一個講故事的人,講述了這些不可思議的故事。但是像所有的電影一樣,需要一點戲劇性,一點動作,還有點喜感,所以,是的,電影裡會有一隻會噴火的雞。「而我們的電影是一個關於成熟的隱喻,所有的想法都要基於此。童年的魔法或許不是真的魔法,而我們對於未知的恐懼就表現為怪獸,從陰影中生發的怪獸。但他們可是些很酷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