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子嬰究竟什麼身份,躲過胡亥,還能反客為主誅殺趙高?

2020-12-22 歪史

歷史有很多未解之謎,因為史料的缺失,很多的歷史人物和事件都撲朔迷離,雖然或許當時記載的時候很詳細,不敢積年累月之後慢慢散失,最後留下來的讓後人霧裡看花終隔一層。

譬如趙高在弒殺二世胡亥之後,擁立子嬰為帝,沒多久自動放棄帝號,復成為秦王,秦王子嬰在位46天後向劉邦投降,後來被項羽誅殺。

這個子嬰作為重要人物,身份卻不清楚,也就是他和秦始皇究竟什麼關係。在上一層他究竟是不是秦朝宗室。

根據史記的記載,趙高弒殺二世之後,本來打算自立,但是無論宗室,大臣都沒人搭理他,自知無天命的他於是改立子嬰為傀儡,打算繼續操控政局,但是史料只記載立二世兄子嬰為帝。然後就沒了。

這就給人留下無限遐想,漢語的多樣想給人帶來麻煩,兄子嬰,究竟是兄長的兒子叫嬰還是兄長叫子嬰。這個歧義就給子嬰兩個身份,一個是二世兄長,一個二世侄子。

在二世胡亥即位後,大開殺戒,將自己兄弟姐妹都誅殺,這樣不可能留下兄長的兒子。畢竟這樣的禍害留著很危險。

另外,秦始皇死的時候是49歲,長子扶蘇年紀最大不會超過33歲,如果有兒子他的兒子最大不會超過17歲。到前207年,這個二世兄子撐死20歲。

可是,在誅殺趙高時候,子嬰和自己兩個兒子以及宦官韓談聯合起來,說明他兒子能幫忙出力,那麼年齡最少15歲以上,而子嬰也應該31歲左右,這個絕對不是秦始皇長子扶蘇的兒子,也不是他的兄弟。

那是不是秦始皇的弟弟或者弟弟子嗣?根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有三個弟弟,一個成嬌,叛逃,沒有記載有子女,即使有也不可能這麼大年紀,秦始皇也不容許他活著。兩個嫪毐的私生子早被秦始皇摔死在嬰兒時代,不可能有子嗣。所以不會是秦始皇弟弟或者侄子。

既然如此向上推,秦始皇父親子楚是秦孝文王的養子,這樣情況下,子嬰不可能是秦孝文王的子嗣,最多是他的兄弟的子嗣。

也就是說明子嬰的父祖最有可能是秦孝文王一輩,秦昭王的後代。負責他沒有資格被選出來繼承,一來威望不夠,二來正當性不夠。

因為秦昭王子嗣眾多,只有是他直系後代才和秦始皇一系親近,但是又不妨礙胡亥皇位正當性,也才能在胡亥誅殺宗室的時候安然度過危機。

這樣就能推出他和秦始皇共同的祖先只能推到秦昭王身上,不能再遠,趙高也是看中這一點,他在皇室沒有根基而易於控制才敢把他作為傀儡。

相關焦點

  • 古書錄事一則:秦王子嬰遇秦始皇託夢,警告自己剷除趙高
    其實從秦始皇開始,秦朝延續了三代,只不過到子嬰的時候,秦朝已經降低回秦國,子嬰也是秦王的身份而非皇帝。子嬰本身也比較倒黴,剛剛即位不久,就被劉邦攻破關中。他在位唯一的成績大概就是剷除了趙高。而關於這一點,在《拾遺記》中還有一段有意思的記載:子嬰除掉趙高,是受到秦始皇託夢警示。
  • 胡亥、李斯、趙高,大秦帝國是怎樣毀在了這三個人手裡的?
    而且胡亥對趙高一直也是很敬重的,把他當作父輩對待的。一見到胡亥,趙高對胡亥說:「皇帝去世了,沒有詔書封各位公子為王,而只賜給長子扶蘇一封詔書。扶蘇登位作皇帝,而你卻連尺寸的封地也沒有,這怎麼辦呢?」 胡亥聽了回答說:「就是這樣吧。我聽說,聖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聖明的父親最了解兒子。父親臨終既未下命令分封諸子,那我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 胡亥、李斯、趙高,大秦帝國是如何毀在了這三個人手裡的?
    而且胡亥對趙高一直也是很敬重的,把他當作父輩對待的。一見到胡亥,趙高對胡亥說:「皇帝去世了,沒有詔書封各位公子為王,而只賜給長子扶蘇一封詔書。扶蘇登位作皇帝,而你卻連尺寸的封地也沒有,這怎麼辦呢?」 胡亥聽了回答說:「就是這樣吧。我聽說,聖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聖明的父親最了解兒子。父親臨終既未下命令分封諸子,那我又有什麼可說的呢?」
  • 趙高怎樣「指鹿為馬」,如何加速秦朝滅亡,子嬰怎樣除掉趙高?
    趙高長大後,秦始皇聽說他為人勤奮,精通法律,於是讓他當了中車府令,讓他交自己的最小的兒子胡亥學習法律。,於是找到了胡亥,胡亥早就夢想能夠登上皇帝的寶座,只是礙於忠孝仁義而不敢輕舉妄動。,趙高以自己的權利誅殺朝中的異己,殺掉反對他的胡亥的兄弟和大臣。
  • 欺騙秦始皇,刺殺秦二世,一代奸臣趙高,是如何死在子嬰手上的?
    而在這段時間內,秦朝政局早已亂成了一團,胡亥的愚蠢和無所作為,讓宦官趙高在秦朝翻雲覆雨。以至於刺死了秦二世胡亥,秦朝大權落入了趙高手中。 雖然趙高當時已經獲得了秦朝的實權,但他並不滿足於丞相這個限制,真正意圖為奪權稱帝。而朝中的大臣,估計知道趙高的為人。
  • 趙高掌握秦廷大權,為什麼被子嬰輕輕鬆鬆的除掉了?
    而加速秦王朝瓦解的有三個人,一個是李斯,一個是趙高,一個是胡亥。這三個人串通一氣。其中,趙高是一切結果的始作俑者,李斯和胡亥都被趙高當作木偶玩弄於鼓掌之中,神奇的是,這兩個工具人最後都成了趙高手下的冤魂。
  • 末代秦王的身份之謎:子嬰是秦始皇的兒子、還是孫子、還是弟弟?
    關於秦國末代國君秦王子嬰的身份,有很多種說法,並且在歷史的記載並不一致,以記載秦朝歷史最為詳細的《史記》為例,我可以列舉《史記》記載中關於子嬰的三個身份:1.秦二世胡亥的兄長之子。這種說法是來自於《史記 秦始皇本紀》: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2.秦二世胡亥的兄長。
  • 秦始皇之死成千古謎團,扶蘇自殺李斯被腰斬,趙高與胡亥為受益者
    秦始皇雖然躲過了荊軻的匕首、張良的鐵錐、高漸離的擊築,卻謎一樣的死在了旅途中,估計現實中很多自駕遊發燒友會很羨慕秦始皇。 這是真正的現實版寧願死於旅途,也不願死於床上。對於秦始皇的死,太史公甚至惜墨如金: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 為何胡亥不殺子嬰?為什麼有人會說子嬰是成蟜的兒子
    不過,跟隨他一同出遊的皇子胡亥,卻在趙高的攛掇下,將這件事悄悄壓了下來。不僅如此,他們還宣稱秦始皇死前曾留下了遺詔,要立皇子胡亥為帝。 胡亥即位後,為了確保皇位的穩定,避免後顧之憂,他將自己的二十多個兄弟姐妹全都殘忍殺死。不過還沒等他當幾年皇帝,趙高就派人將他解決掉,另立子嬰為帝,也就是我們說的「秦三世」。 那麼,既然胡亥都能殺掉二十多個兄弟姐妹,為什麼卻偏偏放過子嬰呢?難道他就沒想過子嬰會取代他嗎?這個子嬰,究竟是什麼身份呢?
  • 扶蘇VS胡亥——千古一帝秦始皇選定的繼承人究竟是誰?
    《趙正書》的主要內容記述從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之死,到秦二世繼位後誅殺公子大臣,直至秦亡國這段歷史中,秦始皇、李斯、胡亥等人的言行。 《趙正書》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提供了一個與《史記》的內容大相逕庭的說法: 胡亥就是秦始皇明確的繼承人。
  • 公子扶蘇被害:秦始皇子孫差點被滅族,胡亥、趙高、李斯都無善終
    但是秦始皇失算了,他沒有算到自己的朝臣中居然有一位權臣,一位可以玩弄皇權的權臣,這就是趙高。趙高是秦二世胡亥的法律老師,胡亥對於趙高是非常的信任。趙高為了自己能獲得極大的權力,也是不斷想辦法要讓胡亥當上皇帝。就像當初呂不韋扶持秦始皇的父親異人一樣。趙高擅長法律,口才是相當好的,而且膽量也具備。
  • 疑點重重的「沙丘之變」,探析-胡亥、趙高、李斯-驚天陰謀的基礎
    而此時,近處陪同的人只有丞相李斯、世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以及秦始皇寵愛的宦官五六人。 然後,中車府令趙高出頭,會同丞相李斯、胡亥,發起驚天密謀。對外詐稱丞相李斯接受秦始皇遺照,立胡亥為太子。又偽造詔書,列舉公子扶蘇、蒙恬罪名、賜死。 這就是史上著名的"沙丘之謀"。但是這裡面仍然疑點重重,秦始皇英明雄武之人,為何遲遲不立太子?
  • 李斯為何會被趙高脅迫擁立殘暴的胡亥為帝,為何又被腰斬於鹹陽?
    在陝西省鹹陽市,壓扶蘇路的不遠處,有一條路被命名為李斯路,但是李斯與扶蘇好像沒有多大的交集,甚至是李斯,趙高,胡亥等人合謀害死了大秦帝國合法繼承人扶蘇,就有一個新的非常棘手的問題來了,趙高逼迫李斯和自己一起改遺詔,此時扶蘇又遠在大漠,作為爾虞我詐一生的李斯當然會分的清局勢,他怎麼可能會去扶持扶蘇,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後人會質疑李斯為何不幫扶蘇,對於李斯來說,他不會去打一場不知結果的仗,而且當時局勢全被胡亥和趙高控制,論勢力,李斯是弱勢,若是不從,肯定會被殺害,在封建王朝的政治鬥志中,殘酷非你所能想像
  • 太監門的祖師爺,指鹿為馬的趙高只用了幾年就毀掉了秦人數代心血
    看的出來扶蘇看不起趙高,宦官的身份本來就是低下的,即便做了再大的官也沒用,還是受到歧視。趙高越想越鬱悶,如果扶蘇即位自己很有可能會失寵。而宦官這個職業只要離開了皇權,那就什麼都不是。最早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宦官就是趙高,所以把趙高列作太監門的祖師爺絕對是實至名歸的。
  • 趙高,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復仇者」,究竟有著怎樣的離奇身世?
    沒錯,今天我們文章的主人公就是趙高!趙高,秦王朝權臣,也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壞人。縱觀趙高一生,備受秦始皇及秦二世胡亥的寵信,他協助胡亥陰謀篡位,弄權誤國,加速了秦王朝滅亡。趙高是歷史上有名的陰謀家、野心家,政治手腕老辣陰毒。
  • 《大秦賦》趙高上線,秦國六世餘烈,為什麼抵不過趙高的一人之力
    趙高這個人,因為母親的緣故,整個家族都是宮裡的罪奴身份,世代都很卑賤,但偏偏趙高這個人非常勤奮好學,這也許就是上天派下來玩死秦朝的吧。一個出生在秦國罪奴身份的人,因為勤奮好學博聞強記,同時又精通律法,在秦國這個比較看重律法的國家,開始被秦始皇看重,做了中車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