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彭毓妍 指尖嶽麓
俗話說,「買房一陣子,物業一輩子」!物業,影響的不僅是業主的居住環境,更與房產的保值升值分不開關係。在嶽麓區,有這樣一個小區,集人文住建、智慧住建、綠色住建為一體,堅持用星級酒店式的態度去服務業主,它就是中國鐵建·洋湖苑小區。
今年中鐵·洋湖苑代表學士街道參與「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和服務標準化創建」活動,按照「街道統籌調度、部門監管盡職、社區常態治理、物業優質服務、業主鄰裡和諧、環境井然有序」的總要求,在物業管理方面不斷探索社會治理的新路徑,成為嶽麓區物業管理的新標杆。
智慧管理,為業主帶來管家式服務
中國鐵建·洋湖苑小區共457戶,是嶽麓區出了名的「智慧小區」。為開啟現代化社區治理新模式,中國鐵建物業大力推行『智慧常服務』生活APP平臺,將小區打造成智慧園區,並踐行「接訴即辦、未訴先辦」的理念,為園區業主提供足不出戶365天24小時不間斷的金牌式管家式服務。
「垃圾分類是如今的一個新趨勢,作為智慧小區,洋湖苑的垃圾分類肯定要做在前面的。」中國鐵建物業相關負責人譚猛剛說道,「自嶽麓區垃圾分類政策實施以來,我們投資了16萬用於建造全新的幹、溼垃圾房,為了讓小區的垃圾分類設施更加完備,我們還重新配套了2個大型垃圾站、1個大型回收站以及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存放點。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小區多次組織垃圾分類工作專題會議與趣味運動會,併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增強業主的分類意識。一年下來,現在垃圾分類已經成了每位業主自然的生活習慣。」
貼心服務,半年獲6面錦旗
除了智慧管理小區的每一個細節之外,對小區業主們的貼心服務也是中鐵城建物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母親節,中鐵物業客服中心精心準備了200支康乃馨和手寫的卡片祝福送給媽媽們。當天,管家們化身「速遞員」送花入戶,一家一家派送康乃馨,並在小區門口設立了「康乃馨」小站點,方便外出歸來的媽媽們在站點直接收到祝福,讓每一位母親都感受到物業的貼心。
這樣的用心讓業主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2020年僅過去一半,中鐵城建物業就收到了6面錦旗,其中一面的故事尤為動人。
「大叔,拜託你幫我留意一下一串鑰匙,上面除了鑰匙還掛著兩張門禁卡。」4月12日,業主吳先生在去上班的途中不慎將鑰匙遺失,尋找的過程中碰到了正在地下車庫清運垃圾的物業人員郭得財。然後,本來並沒抱有太大希望的吳先生第二天在物業中心收到了乾淨的鑰匙。
「我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就是覺得丟了鑰匙是一件讓人著急的事情,人家拜託了就要儘量幫忙找到。」被問到當時的想法,郭大叔靦腆的笑了笑,搓了搓手說道,「找不到的話還要換鎖,如果是我自己丟了鑰匙肯定很著急,這裡的門鎖跟我們農村的鎖不一樣,換鎖很麻煩的,況且這個事情本來也是我能夠做的」。
郭得財的描述雖然簡單,但真要實施起來卻並不輕鬆。在收到業主的請求後,郭得財在完成當天的垃圾清理工作之外,用兩天的時間仔仔細細翻遍將近小區四十袋垃圾和垃圾桶,才找到丟失的鑰匙。而這些工作,他用一句「應該做的」就輕描淡寫的帶過。
在中鐵城建物業,像郭得財這樣的物業人還有很多。他們有的是疫情期間堅持消殺的清潔人員;有的是執勤守護、恪盡職守的安全保衛員;有的是對每一個維修問題都能精準「對症下藥」的工程師傅;有的是24小時堅守崗位,隨時為業主解決「疑難雜症」的物業前臺......物業到底是「管理」還是「服務」?是業內一直爭論的話題,但中鐵城建物業用它的實際行動向業主證明了,真正好的物業是既做好智慧管理又擁有暖心服務,二者缺一不可。
採 編 | 彭毓妍
校 對 | 謝 汀
校 審 | 羅 瑤 楊 剛 李 丹
原標題:《智慧管理、貼心服務,這家物業堅持做業主的金牌「管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