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想起了一年前被燒的巴黎聖母院

2020-12-14 騰訊網

1970年7月14日法國國慶節,巴黎聖母院教堂

Bruno Barbey

每年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就在這個日子到來的時候,我們不禁想到另外一個日子:去年的4月15日,一場大火嚴重損毀了巴黎聖母院這座法國文化瑰寶。

2019年4月15日夜晚至16日,人們眼睜睜地看著巴黎聖母院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在熊熊烈火中燃燒,標誌性的尖頂在濃煙中倒塌,巴黎最古老的木質結構屋架也被燒毀。

Patrick Zachmann, 2019

巴黎聖母院的大火之所以令所有人扼腕嘆息,是因為她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她的雙塔、石像怪和玫瑰花窗是文學、電影、繪畫、音樂甚至遊戲中經常出現的畫面。她是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來源,也因此在我們的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文學「人物」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2世紀,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遭受多次破壞和掠奪,逐漸衰敗。得等到19世紀人們才開始對她有新的認識,皆因維克多·雨果於183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手稿第一頁. BNF

除了講述駝背敲鐘人卡西莫多和吉普賽女郎埃斯梅拉達的愛情故事,雨果寫這部小說還另有目的,他希望人們了解這座哥德式建築的價值,對其作出必要的修繕。

「儘管因保護不足而逐漸衰敗,她卻依舊那麼美麗。面對因為時間流逝和人類不當行為導致這座古老的建築被破壞、損毀,人們很難不嘆息,不憤怒。」

——維克多·雨果,1831年

小說的巨大成功讓當時的權力機關意識到這座宗教建築遺產急待修繕,於是便在1844年將修復工作委託給歐仁·維奧萊-勒-杜克,修繕工程持續了二十年。

修繕中的巴黎聖母院,1847年 H. Bayard

雨果的小說不僅使得巴黎聖母院得到了修繕,還極大的提高了人們對哥德式教堂的關注,許多作家紛紛為其進行創作。

比如熱拉爾·德·內瓦爾在其《頌歌》的詩中寫道「巴黎聖母院很老了,我們甚至可能將會為她送葬,但她卻見證過巴黎的誕生啊。」保羅·克洛岱爾講述自己在巴黎聖母院內感應到「無法言喻的啟示」,促使他信仰宗教。

畫布和菲林上的繆斯

好幾個世紀以來,不朽的巴黎聖母院在眾多偉大畫家的作品中成為經典。

如在羅浮宮展出的《拿破崙一世加冕禮》就是眾多重現了曾在巴黎聖母院發生的歷史場景的作品之一。

皮卡比亞、霍普、畢卡索、馬蒂斯、夏加爾、德勞內等等,曾經畫過巴黎聖母院的畫家實在是太多了,而每個人又是以迥異的風格,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創作。

雅克-路易·大衛,《拿破崙一世登基和約瑟芬皇后加冕 1804年12月2日於巴黎聖母院》,1806-1807年 Coll. Musée du Louvre

聖·米歇爾河岸及巴黎聖母院

馬克西米利安·呂斯1901

自畫像,馬克·夏加爾

巴黎聖母院一景,亨利·馬蒂斯 1914

巴黎聖母院,巴勃羅·畢卡索 1944

攝影師們同樣被巴黎聖母院那些迷宮般的飛扶壁和滑稽的石像怪吸引著,他們將鏡頭對準建築外立面,或者登上巴黎聖母院高處取景。

思提志La Stryge Charles Nègre

巴黎聖母院,1930-1932年間拍攝 Brassa

巴黎聖母院教堂,1952-1953年間拍攝

Henri Cartier-Bresson

電影界的紅人

雨果的小說也被翻拍成多部銀幕作品,其中包括由威廉·迪亞特爾飾演卡西莫多的1939年版本,也有由吉娜·羅洛博麗吉達和安東尼·奎恩主演的1956年版本。

巴黎聖母院,1956年版

迪士尼版本的動畫片《鐘樓怪人》(1996年)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成功,是上映當年觀看人數排名第五的電影。以小說作為靈感來源,該動畫電影用鮮豔色彩和流行音樂的形式演繹出別具一格的卡西莫多和埃斯梅拉達。

作為巴黎的象徵之一,具有浪漫和冒險精神的巴黎聖母院是必不可少的電影取景地,時常出現在第七藝術的畫面之中。

奧黛麗·赫本和加裡·格蘭特於電影《謎中謎》(1963年)

伊桑·霍克和朱莉·德爾佩於《愛在日落黃昏時》(2004年)

同名音樂劇風靡全球

提到巴黎聖母院,許多人會不由自主的哼唱出由理察·科西昂特和呂克·普拉蒙東在1998年創作的音樂劇旋律。這部經典的音樂劇已被翻譯成九種語言版本,在二十多個國家巡演,觀眾累計超過1100萬。

2019年7月,也就是巴黎聖母院火災4個月之後,演出團隊在中國首次重新再演此劇。這次的巡演充滿了特殊的情感和意義。

穿越到電子遊戲中

2014年,以法國大革命作為背景的電子遊戲《刺客信條》將巴黎聖母院搬進遊戲場景中。

通過採集成千上萬的圖像、歷史文獻和雕塑模型,在虛擬空間中完美呈現了優雷·勒·杜克的中世紀浪漫主義風格大教堂。仿真的渲染效果讓玩家感覺似乎走進了這一真實的哥德式藝術瑰寶建築之中。

一位玩家在大火後,分享了其在遊戲中的虛擬遊覽,「讓我帶領你們到尖塔最高處,欣賞她的美吧。」

不難看出,巴黎聖母院作為世界遺產的非凡代表,她的形象早已深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火災之後,就應當按照原樣修復還是應當大膽重新進行建築設計,眾說風雲爭辯不休。

如今,我們的確應當感謝這些文學文藝作品,現實中的巴黎聖母院已有部分化為灰燼,但是作品中她完好無損的樣子將永恆流傳下去。

《巴黎聖母院》玫瑰花窗的往事

隨著疫情的爆發,巴黎聖母院的所有工程已經於3月底停工。

4月10日耶穌受難日時,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了半天,舉行復活節祈禱活動。巴黎大主教奧佩蒂特帶著幾名神職人員為疫情的受害者祈禱,並將火災中救出的文物「耶穌荊棘冠」重新放回聖母院內部。

「在『半廢墟』的大教堂裡舉辦儀式,是為了傳達生命還在繼續。」他說,「聖母院經歷了火災,但它存活了下來,對我們來說也一樣,我們最終會度過這場疫情的。」

國際古蹟遺址日

1982年4月18日,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在突尼西亞舉辦科學研討會,同期在哈馬馬特召開的執行局會議上,有代表首次提出建立國際古蹟遺址日,並在每年的這一天舉辦全球性的慶祝活動。

這一建議經執行委員會討論後通過,並於次年11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2屆大會上得到批准。大會在一項決議中號召各成員國倡導並推行「4·18國際古蹟遺址日」。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簡稱為ICOMOS,1965年成立于波蘭華沙,由世界各國文化遺產保護專業人士組成,是古蹟遺址保護和修復領域唯一的國際非政府組織。

ICOMOS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可的一個官方諮詢機構,積極服務於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派遣世界遺產專員並輔以國際秘書處的工作,對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蹟遺址進行專業評估,並參與世界遺產公約的貫徹落實。到2015年,該組織已在世界各地擁有110多個國家委員會,並組織建立了20多個與文化遺產相關的各種主題的國際科學委員會。

中國於1993年加入該組織,並成立了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即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

資料來源:微信公眾號『法國文化』、三聯生活周刊、百度百科

|你 可 能 對 以 下 內 容 感 興 趣|

相關焦點

  • 又見《巴黎聖母院》
    初次接觸《巴黎聖母院》還是我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這部小說,後來上大學時又重溫這部小說。《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2019年4月16日,巴黎聖母院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火災,這則新聞讓我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的同時,也讓我再次想起了《巴黎聖母院》這本小說。上班空隙,又一次看了這本小說。
  • 巴黎聖母院軼聞:貝多芬和拿破崙反目,梁啓超與魯迅起名
    4月15日,巴黎聖母院遭大火燒損一周年紀念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視頻講話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巴黎聖母院加固工程暫停,但重建工作一定會在5年內完成。巴黎聖母院作為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文化地標,祝它早日走出一年前那場火災的陰影。
  • 從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來看法蘭西民族的微縮史
    誠如旅法作家張佳琦所說,過去8世紀中,巴黎聖母院一直矗立在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與巴黎市政府和羅浮宮隔河相望。來往行人總是會在入口附近停下來,低頭尋找一顆鑲嵌在人行道上的青銅星星。那是法國道路的零起點——人們總是由它開始,計算巴黎到法國其他城市的距離。在歐洲建築史上,巴黎聖母院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 巴黎聖母院大火一周年,法媒:五年內恐無法修復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標誌性塔尖倒塌,建築被嚴重摧毀。今天,是巴黎聖母院大火一周年。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要在5年內修復巴黎聖母院,但此時修復工程因疫情而中斷,僅有吊車懸掛在燒出破口的教堂屋頂上。
  • 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與我國文壇的不解之緣
    巴黎聖母院去年失火後,他深受觸動,歷時3個月,使用了2.8萬根火柴棒,終於呈現出巴黎聖母院的原貌,就連鐘樓裡的鐘都能搖動。引發網友熱議。相關新聞視頻截圖經歷了700多年的風風雨雨,巴黎聖母院見證了近代史的重大節點,其中就有不少中外名人與它結緣:貝多芬和拿破崙反目;雨果的同名小說和梁啓超、魯迅介譯的趣聞等等。
  • 歷史上的今天|巴黎聖母院起火!有些美好,從此只在回憶中……
    2019年4月15日這一天傍晚,世界上最美麗的建築之一,巴黎聖母院塔樓起火,一小時後大火迅速蔓延,將其淹沒在火海中。巴黎聖母院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建築之一。這座傳奇的教堂從1163年始建,到1345年全部建成,經歷了180年的時間。
  • 修復中的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歐洲早期哥德式建築的傑出代表,堪稱史詩級建築,其雕刻藝術和繪畫藝術,以及堂內珍藏的大量藝術珍品都具有極高的價值,在文化遺產界享有極高盛譽。巴黎聖母院與當地人的生活水乳交融,是巴黎人、法國人的重要精神寄託。每年,有將近1300多萬遊客慕名前往。
  • 此人69年前畫巴黎聖母院「著火」,賣362萬後成真
    世界上也曾發生過有關於預言的真實事例,比如此人69年畫下巴黎聖母院著火的畫像,賣了362萬後竟然成真了!巴黎聖母院是世界文化瑰寶,是歷史最悠久的古蹟之一2019年4月15日,一個小小的火苗在巴黎聖母院的角落內被點燃,很快,這場大火瞬間包裹了整個巴黎聖母院,燒毀了很多有名的建築。
  • 巴黎聖母院何時再見?
    1831年,「法國的莎士比亞」維克多·雨果的著作《巴黎聖母院》問世,守護塔樓懸掛大鐘的卡西莫多和美麗的埃斯梅拉達的愛情故事,讓人留戀,在法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許多人都希望重修已經殘破不堪的巴黎聖母院,並開始了募捐。
  • 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你知道巴黎聖母院與我國文壇和影壇...
    巴黎聖母院去年失火後,他深受觸動,歷時3個月,使用了2.8萬根火柴棒,終於呈現出巴黎聖母院的原貌,就連鐘樓裡的鐘都能搖動。引發網友熱議。相關新聞視頻截圖經歷了700多年的風風雨雨,巴黎聖母院見證了近代史的重大節點,其中就有不少中外名人與它結緣:貝多芬和拿破崙反目;雨果的同名小說和梁啓超、魯迅介譯的趣聞等等。
  • 巴黎聖母院:法國的原點與雨果的沉思
    初識巴黎聖母院,是讀了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外貌醜陋、身體畸形,內心卻純潔的教堂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善良的吉ト賽女郎愛斯梅拉達而捨身。坐落於塞納河西岱島上的巴黎聖母院也因此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粉絲前來爬上鐘樓,去尋找鐘樓怪人。誕生了巴黎的西岱島形狀如同一個大搖籃,雨果在書中把它描繪為「一艘大船,擱淺在塞納河中遊的泥濘之中」。
  • 往日的巴黎聖母院,有哪些絕美的藝術?
    巴黎是一座充滿魅力的藝術之都,也是藝術愛好者的神往之地,矗立在塞納河畔的巴黎聖母院靜靜地訴說著關於這座城市的歷史。去年,一場大火毀掉了巴黎聖母院三分之二的屋頂,當尖頂倒下的那一瞬間,有人嘆息、有人落淚,這座代表著巴黎之美和悠久歷史的藝術瑰寶被火災摧殘得傷痕累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 《刺客信條:大革命》真的可以幫助還原燒毀的巴黎聖母院?
    跟隨《街頭極限跑酷》來到法國,第一時間就能想起法國的著名地標:凱旋門、艾菲爾鐵塔以及巴黎聖母院。其中,巴黎聖母院在去年4月15日慘遭大火燒毀,而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開啟修復工作。那麼通過雲旅行法國篇,深入了解巴黎聖母院這一座世界最輝煌的建築。「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愛在日落黃昏時》中的這句臺詞在2019年4月15日的這一天幾乎被應驗。
  • 巴黎聖母院,拿什麼「拯救」你?
    時隔近九個月,巴黎聖母院的清理工作進展如何?後續修復又有哪些難點?讓我們跟隨看看新聞Knews記者的鏡頭,一起重返現場,尋找答案。 家住巴黎聖母院附近的法國畫家西蒙,當時看到電視裡大火燃燒的畫面,還來不及整理情緒,就本能地衝下樓,向巴黎聖母院跑去。
  • 面對巴黎聖母院大火,吐槽一句「報應」該當何罪
    綿延800多年的巴黎聖母院著火了,燒的挺慘。和平年代的意外焚毀,是挺令人惋惜的,不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魯迅關於這句話的更全版本是這樣的——「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 巴黎聖母院的「數據不朽」:賽博時代我們如何崇敬神聖?
    與此同時,法國遊戲公司育碧捐助了50萬歐元用於重建巴黎聖母院,並將旗下的遊戲《刺客信條:大革命》免費開放下載——這款遊戲以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巴黎為背景,因此高度複製了巴黎聖母院,通過此舉,育碧表示希望讓玩家在遊戲中重溫完整的巴黎聖母院。此外,據稱由於遊戲中的復刻極為到位,因此《刺客信條:大革命》將成為巴黎聖母院修復工作的重要參考。
  • 巴黎聖母院的修復狀況如何?BBC為此拍了一部紀錄片
    一年前,巴黎聖母院被一場大火吞噬,古老的建築面對大火毫無自保之力,它被燒的面目全非。不僅法國人為之心痛,就連相隔萬裡的我們亦對這種「文明的浩劫」充滿著同情與遺憾。「卡西莫多在哭泣」一時成為朋友圈常見文案,維克多·雨果的名作《巴黎聖母院》也再度成為網絡上的暢銷說。
  • 巴黎聖母院失火一周年後鐘聲再次敲響!它的前途依然迷茫……
    法國時間晚上8時,一位身著防護服,面戴口罩的敲鐘人登上巴黎聖母院的南面塔樓,伊曼紐爾鍾再度被敲響.....「咚、咚」的鐘鳴聲與人們為醫護人員鼓掌的聲音交織在一起.....轉眼間,距離巴黎聖母院尖頂被大火燒毀,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由於疫情的蔓延,法國所有的公眾集會活動都被取消。
  • 巴黎聖母院大火臨近一周年 修復工程因疫情暫停
    中新網4月14日電據「中央社」報導,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標誌性塔尖倒塌,建築被嚴重摧毀。如今,事故發生一周年之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作暫時被擱置。而在政府「禁足令」之下,當地也不會舉行任何周年紀念活動。據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曾承諾致力於5年內完成重建。
  • 鐘樓怪獸,巴黎聖母院的魔幻世界
    大文豪維克多·雨果在《鐘樓怪人》(又譯《巴黎聖母院》)中的如此描寫令世人認識了外表奇醜但內心純善的怪人卡西莫多。這個容貌奇特的「半獸人」只是文學創作中的存在,不過聖母院兩座鐘樓之間真有一座怪獸出沒的長廊,裡面不乏面目猙獰、半人半獸的奇特物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惡魔沉思者」——夜梟已成為巴黎聖母院的標誌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