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民黨「立委」:給蔡英文再一任,臺灣定回天乏術

2021-01-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臺灣網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2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日前出席屏東同鄉會餐會時喊話,希望大家給她再一任的機會,臺灣一定脫胎換骨,這番話引來網友怒火。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列出蔡英文對臺灣的十大傷害,炮轟「給蔡英文再一任,臺灣肯定回天乏術」。

蔡英文日前宣稱,改革要做得成功需要時間,希望大家給蔡英文再一任,臺灣一定脫胎換骨,經濟一定強而有力、就業持續成長,讓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蔡英文還稱,臺灣有句俚語「起厝起一半、師傅不能換」,現在這個師傅就站在這裡。

對此,孫大千在臉譜網(Facebook)指出,蔡英文對臺灣的十大傷害包括:一、低薪過勞的工作環境,傷害勞工朋友。二、持續惡化的貧富差距,傷害年輕世代。三、緊張對立的兩岸關係,傷害臺商企業。四、方向錯誤的「年金改革」,傷害軍公教同仁。五、冥頑不靈的能源政策,傷害產業發展。六、綁樁撒錢的「前瞻計劃」,傷害財政。七、選舉考量的背信棄義,傷害萬年藻礁。八、清算追殺的「東廠打手」,傷害民主價值。九、自甘墮落的綠色「監委」,傷害「司法」正義。十、為求順利的不擇手段,傷害民主進步黨。

孫大千直言,才不過短短的四年,蔡英文就把臺灣折騰到傷痕累累,奄奄一息,真的放心再給她一任嗎?他炮轟,「給蔡英文再一任,臺灣肯定回天乏術!」(中國臺灣網 李寧)

原題:再給蔡英文4年會怎樣?他列"蔡對臺十大傷害"狠揭慘況

相關焦點

  • 「立委」選舉:民進黨61席過半,國民黨38席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1月11日晚,2020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蔡英文獲得連任,得票817萬餘張,得票率為57.1%。另兩組候選人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得票552萬餘張,得票率為38.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餘湘得票60萬餘張,得票率為4.3%。
  • 「蔡英文機關算盡!」李彥秀嘆黃健庭被平白消耗來分化國民黨
    蔡英文原辦公室預計昨天下午公布「監察院」正副負責人與「監委」名單,但前臺東縣長黃健庭擬出任「副院長」遭綠營撻伐後,記者會臨時踩剎車。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今天表示,從刻意的提名,到後續運作都是蔡英文一手設計,不但白白消費黃健庭,更讓國民黨陷入分化的危機。
  • 蔡英文已向美國買了近200億美元的武器,國民黨「立委」痛批
    蔡當局執政以來,向美國軍購達11次,總額接近200億美元,2022年到2023年是付款高峰期,中國國民黨籍「立委」馬文君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蔡當局一面主張防務自主,另一方面卻花大錢增加對美軍購,恐怕排擠其他軍事預算,例如軍方的整建計劃等,軍方體質沒有調整,空有軍火也無意義,反而徒增無謂的財政壓力。
  • 蔡英文尋求2020連任 遭批:你若連任臺灣就完了!
    蔡英文(臺媒)海外網5月27日電 近來,醉心連任的蔡英文不顧島內各方反對,逢人便講「三年有成」,引輿論譴責。25日,她參加屏東同鄉會餐會時不僅自誇三年來的「政績」,更公開「索要職位」,稱「再給我一任,臺灣一定脫胎換骨」。
  • 國民黨通過不分區「立委」名單 朱立倫:改革決心不變
    蔡英文20日出席全國會計師顧問團成立大會。(本報系記者楊兆元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1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20日下午召開臨時中常會,通過不分區「立委」參選人提名名單共34人,其中臺「立法院長」王金平排名第一;另被國民黨視為不分區亮點的專業代表分列第二至第五名,包括淡江大學學務長柯志恩、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陳宜民、新住民林麗蟬及TEDxTaipei創辦人許毓仁。
  • 國民黨民代吳斯懷呼籲蔡英文赴太平島宣示「主權」
    (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5月11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籍「立委」吳斯懷今天(11日)上午在臺「立法院」質詢時主張,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應在第二任任期內,赴南沙太平島宣示「主權」。對此,臺當局「外交部長」吳釗燮稱,此事須由蔡英文辦公室回應。
  • 臺灣「立委」墮落 淪為財團犬馬
    臺灣「立委」介入修「公司法」、土地開發收賄弊案,臺北地方法院裁準收押禁見現任「立委」蘇震清、廖國棟、陳超明等3人。前「立委」徐永明,則以80萬元(新臺幣,下同)交保候傳,這是臺立法機構全面改選後,最多現任「立委」被羈押,以及曾任「立委」、黨主席險被羈押的首例。不過,這只是「立委」淪為金光黨犬馬,臺立法機構腐化冰山一角而已。
  • 蔡英文要臺灣人體諒萊豬,挨轟「史上最屈從美國的無能領導人」
    蔡英文元旦講話提及開放美國萊牛豬進口時稱,「過去的『政府』作出了開放的承諾,卻無法落實」、「歷經3任『政府』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辦公室昨發聲明,指馬「政府」從未承諾開放美國萊豬進口,馬英九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前、後,都明確反對萊豬進口。
  • 蔡英文「降旨」臺海軍四倍速度趕工造軍艦,國民黨「立委」痛批
    臺海軍首艘沱江級艦日前下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宣示同款艦預計到2023年底將完成6艘。國民黨「立委」馬文君痛批,蔡英文「降旨」後,海軍要以「四倍速趕工造艦」,但明年度預算已出現缺口,後年與大後年短差可能更加惡化,不解臺防務部門要從哪裡擠出經費?
  • 滅香是內鬨 洪孟楷:認定蔡英文變「蔡一任」?
    (本報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7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網絡上流傳著臺當局要「滅香風爐」的謠言,引燃宗教界的怒火;臺當局事後澄清是來自大陸網絡部隊的謠言。洪孟楷昨日反擊,說真相揭曉,謠言是來自民進黨的政治惡鬥!    據報導,段宜康21日曾在臉書指,有一對好朋友,男的造謠鼓動宮廟,女的扮白臉,滅香的問題就是他們炮製出來的。
  • 28億防務預算被凍結 蔡英文「求」國民黨:防務戰略拖不起
    來源:新福建據臺媒報導 國民黨「立委」凍結28億防務預算,蔡英文昨回應,這些都是未來5年到10年臺灣防務戰略關鍵中的關鍵,「我們真的沒時間再拖」。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立法院」不是「行政院立法局」,「綠委」自甘墮落不敢刪凍預算,「藍委」不該隨之起舞,否則就是對不起人民。「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日前審查總預算案,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提案凍結外事部門1500萬預算、防務部門28億預算。
  • 蔡英文被問「醜聞」稱要讓國民黨輸的徹底 被斥像黑道大姐
    核心提示:臺灣2016大選臨近,國民黨連日爆料指控民進黨大選候選人蔡英文炒地皮獲取暴利,這令蔡英文相當的不滿。蔡英文在公開場合表態道,「這一次他們再抹黑,我們就讓國民黨輸的徹底。」
  • 國民黨怒批蔡英文雙標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臺造潛艦」等軍事投資預算應否凍刪,成為熱門話題,連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都加入戰局。事實上,民進黨「立委」也曾提案凍刪防務預算,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質疑,若防務外事預算「刪不得、凍不得」,為何民進黨「立委」也提案凍結,甚至聯署國民黨的凍結提案?難道民進黨是雙面黨,一面罵「在野黨」扯後腿,一面又要凍結預算?
  • 無緣進入「外委會」,國民黨親手做掉了敢怒罵蔡英文的吳斯懷?
    2月25日,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協調「外交及國防」、「經濟」、「財政」三個委員會名單,其中「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成員因員額已滿,剩餘人選採取抽籤決定,退將出身的國民黨「立委」吳斯懷沒抽中籤,確定無緣進入「外交及國防委員會」。2016年選舉,由於國民黨選的太爛,導致軍系出身的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無緣上任。
  • 綠營有吳姓「立委」介入疫苗內線交易?孫大千要蔡英文給交代
    2021-01-05 15:38:21 來源: 海峽導報社 舉報   去年臺灣東洋製藥向
  • 美國會報告揚言提升AIT級別,國民黨「立委」:將給臺灣帶來風險
    (原標題:美國會報告揚言提升AIT級別,國民黨「立委」:將給臺灣帶來風險)
  • 蔡英文48小時沉默氣炸臺灣,國民黨質問:你是「日本駐臺總督」?
    島內人士憤怒質問蔡英文,「到底是中華民國總統還是日本駐臺灣總督?」與蔡英文的冷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島內民眾炙熱的憤慨,以及為此打抱不平的大陸「網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1日表示,希望日方能夠正視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的關切,以負責任的態度來妥善處理有關問題,「辱人者必自辱」。
  • 蔡英文,難道臺灣人不如豬?!
    據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報導,國民黨今天(1月1日)上午舉行升旗典禮,馬英九致辭時痛批民進黨當局開放美國「萊豬(含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他表示,萊克多巴胺就連臺灣豬都不準吃,臺灣人卻要被迫吃「萊豬」,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 國民黨訴求韓國瑜、蔡英文對決:2020大選不是「三分天下」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國民黨候選人蔡英文、韓國瑜。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曾永權表示,2020大選選戰進入白熱化,國民黨周四(9日)將於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舉辦「臺灣安全,人民有錢」勝利晚會,請大家全力支持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如果把選票分散了,就是讓民進黨繼續執政,讓民進黨繼續貪汙腐敗、吃香喝辣、葬送臺灣。為了守護臺灣,唯有在周六踴躍投票,集中選票,下架民進黨,才能讓臺灣走回正軌,重拾榮耀。
  • 蔡英文訪問巴拿馬竟署名「臺灣總統」 引發爭議
    臺灣領導人蔡英文於當地時間25日抵達巴拿馬,這也是她上任後所訪問的第一個與臺灣有官方關係的國家。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立委」林俊憲26日在臉書PO出一張有蔡英文籤名的手札,寫著見證百年基業,攜手共創榮景,註記「President of TAIWAN(ROC)」,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