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古詩詞#
俗話說「詩必盛唐」,唐詩是為詩歌藝術的巔峰,而盛唐又為唐詩的巔峰,因而後世作詩必學盛唐。自唐以後,詩體再不復盛唐氣象,雖說宋詩數量質量都很高,但也難比唐詩。而兩宋之後的元明清詩壇更是逐漸走向沒落。
當然,這只是針對一個時代的整體水平而言。宋詩雖不如唐詩,但也是名家輩出,傳下不少佳篇名句。而元明清三代800年來的詩作中,也不乏一些精品。
比如元代唐溫如的那首「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就堪稱絕佳,算得上是唐宋以後最傑出的七言絕句了,足以比肩盛唐之作。
今天狗子再向大家介紹一首唐宋以後最傑出的五言絕句,此詩也算是800年來最經典的五絕。且來欣賞清代詩人查慎行的這首《舟夜書所見》:
舟夜書所見
清·查慎行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查慎行,是當代武俠小說家金庸的先祖。查家素有「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美譽,查慎行便是這「五翰林」之一。他還是清代東南詩壇的領袖人物,生平詩作不下萬首,多清新雋永之作。這首《舟夜書所見》就是查慎行的代表作之一。
詩題名「舟夜書所見」,意為詩人乘舟過夜,見夜景而作。且看前兩句「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描寫靜態的夜色:夜半無月,江上唯有一盞漁燈引人注目,這漁燈的孤光如同一點螢火閃爍。短短10個字,將暗色與亮色對比,突出環境氛圍的清冷靜謐、單調和茫然。
後兩句「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則是描寫動態之景:微風拂來,吹動江上微微波浪,而倒映在江中的那一點孤燈螢光,被浪花攪散成萬點碎光,就如同河中倒映著滿天星光一般。
這一句「散作滿河星」與唐溫如的「滿船清夢壓星河」一般,可謂奇中見趣,將整個靜謐的江夜圖畫活了。整首詩純然寫景,不涉情事,卻從靜態的清冷到動態的靈動,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漁舟夜景圖,空靈雋永之景讀來讓我們感受到一種靜謐喜悅之情,奇妙之處難以用語言表達!
縱觀元明清800年來的五言絕句,能有如此筆觸的佳作,卻是屈指可數。也難怪此詩被稱為「詩壇最後一篇拿得出手的五言絕句」,還被選入了小學課本中,成為必背詩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