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龍盛集團孫公司德司達(南京)涉汙染環境罪被罰2000萬

2021-01-07 中國質量新聞網

趁夜向運河偷排廢酸2600餘噸

浙江龍盛集團孫公司德司達(南京)涉汙染環境罪被罰2000萬

浙江在線1月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偉斌 黃小星)近日,一起涉及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環保案件再度被輿論關注。

據媒體報導,德國名企德司達被龍盛集團收購後,其下屬孫公司——德司達(南京)染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司達(南京)」)因在夜間向運河偷排廢酸2698.1噸,德司達(南京)被揚州中院終審判決構成汙染環境罪,罰金2000萬元。

就在上個月,德司達(南京)又收到了南京中院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及《民事起訴狀》副本一份稱,南京中院已受理江蘇省環保聯合會環境汙染責任糾紛一案,其訴訟請求被告賠償環境修復費用人民幣2428.29萬元,被告承擔原告律師費用人民幣17萬元及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對此,本報記者致電龍盛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一切以公司發布的公告為準,公司涉案人員已被依法處理或按照集團公司規制處理,接下來為保證此類事件不再發生,德司達(南京)將從管理和人事安排上再作嚴格整頓,從而保證產品及聲譽品質。

夜間向河內大量排酸

被查前意圖毀滅證據

2010年以前,德司達(南京)生產時產生的廢酸都是先中和處理,PH值達到要求後,再將廢水送至勝科汙水處理廠處置,但這樣處置花費昂貴,每噸的處置費用需要約3000元。公司股權被龍盛收購後,李某擔任總經理和法定代表人。負責廢酸處置的公司執行助理王軍,聯繫了沒有處置廢酸資質的南京順久化工有限公司及其經營者王佔榮,拉運廢酸。同樣知情的時任公司罐區主管黃進軍,也仍與王佔榮對接。

聯繫與對接之外,則是購物卡和回扣的利益輸送。

實際上,王佔榮並未親自處理廢酸,而是將廢酸轉交給了同樣沒有處置資質的丁衛東,並指使司機開槽罐車從德司達公司拉運廢酸,直接送到丁衛東停放在江都宜陵碼頭、姜堰馬莊碼頭等四個碼頭的船上,繼而趁著天黑,先後將2698.1噸廢酸直接排放至泰東河和新通揚運河等水域的河道中。

隨著泰州「5·15」重大汙染環境事故發生,2014年5月19日上午,揚州市江都區環保局在碼頭上發現,丁衛東的船上裝有刺激性不明液體。

事情敗露後,王佔榮打電話告訴王軍,調查人員會追究廢酸的來源,讓德司達將剛運出的一車廢酸拉回公司。德司達總經理李某表示,當時自己讓王佔榮不要承認查到的是廢酸,要求各部門將相關書證物證處理掉。

經過警方調查,德司達的多名員工說出了真相。之後涉案人員陸續被查獲。另據江蘇科技諮詢中心認定,已經排放的2698.1噸廢酸液的汙染修復費用為2428.29萬元。

二審維持原判

被罰2000萬

鑑於此案目前披露的情況,本報記者致電了龍盛集團的兩位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根據此案的進程,公司方面也相應發布了董事會公告,一切對外回應以公告為準,不再另作表述。

德司達(南京)一審判決出結果後,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很快發布了《關於控股孫公司收到訴訟判決結果的公告》。公告顯示,江蘇省高郵市人民法院於2015年9月22日、2016年7月13日公開開庭審理德司達(南京)涉嫌汙染環境罪一案,一審判處德司達(南京)犯汙染環境罪,判處罰金人民幣2000萬元(罰金已向法院預交人民幣1000萬元),揚州市江都區公安局暫扣被告單位德司達(南京)染料有限公司的人民幣1000萬元抵充被告單位罰金,上繳國庫。被告人王軍、黃進軍和另一被告人王佔榮皆因犯汙染環境罪被判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對於高郵市人民法院的判決,德司達(南京)還是決定向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6年10月8日,揚州中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不過,這並非案件的完結。終審後兩個月,德司達(南京)再度成為被告。原告江蘇省環保聯合會的訴訟請求為:要求被告賠償環境修復費用人民幣2428.29萬元,被告承擔原告律師費用人民幣17萬元及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接下來,對於德司達(南京)染料有限公司,一位龍盛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準備從國外安排一位管理人員填補該公司管理崗位,同時也正在全面加強管理,從而保證公司品質。

相關焦點

  • 環境汙染被罰200萬!浙江龍盛子公司收到訴訟裁定結果
    浙江龍盛7月25日晚間發布了關於控股子公司收到訴訟裁定結果的公告,內容顯示此前子公司德司達(南京)染料有限公司因犯汙染環境罪,被法院判處罰金人民幣二百萬元,此案已收到刑事裁定書,本裁定為終審裁定。事件的來龍去脈根據2018年10月浙江龍盛發布的一則公告內容顯示,德司達(南京)的生產廢水按規定進入勝科德司達汙水預處理廠進行預處理,達到化工園區的接管標準,通過管道進入南京勝科水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科公司)總廠處理。
  • 昔日購入染料巨頭業績復甦 浙江龍盛抄底德司達結碩果
    ⊙記者 夏子航 ○編輯 邱江  浙江龍盛對昔日世界特殊染料/顏料「大鱷」——德司達的遺留資產覬覦已久,隨著這部分資產經培育後業績復甦,浙江龍盛終於覓得機會有望「廉價」對之全資控股。  11月11日,浙江龍盛與Kiri公司籤署《合作意向書》。
  • 浙江龍盛:著手染料,眺望全球
    浙江龍盛:著手染料,眺望全球 2019-08-20 08:58:36 來源:全球紡織網 隨著染料行業自歐美發達國家向亞洲發展中國家遷移的完成,目前中國染料產量已經佔據全球總產量的近
  • 浙江龍盛資助Kiri度難關 藉機收購德司達股權
    考慮到兩家公司是生意場上的合作夥伴,又共同持有昔日染料巨頭德司達的股權,浙江龍盛現已決定伸出援手。不過,浙江龍盛開出了資助條件,即低價受讓Kiri持有的新加坡德司達股權。提供援助資金浙江龍盛今日公告,11月11日,公司與Kiri籤署《合作意向書》。意向書約定,浙江龍盛將向Kiri提供運營資金,以減少Kiri的對外債務。
  • 浙江龍盛:收購德司達剩餘股權更進一步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浙江龍盛(600352)事件:1.2018年7月4日,公司發布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2.公司於2018年7月3日收到新加坡國際商業法庭的《判決書》,法院判決盛達公司按照認可的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或評估機構確定的公允價值,收購Kiri公司所持有的德司達公司37.57%股權。
  • 浙江龍盛:染料景氣回升 德司達為新增長點
    群益證券  公司2012年四季度至今染料價格見底回升,且德司達並表或將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給予公司買入的投資建議。
  • 浙江龍盛:染料業務見底好轉 2013年德司達帶增量
    分散染料價格2012年3季度見底,公司技改提升產能:  分散染料價格於2012年7~8月見底,2012年4季度銷售旺季來臨,價格有所上揚,公司分散染料2013年完成技改,屆時累計產能將超過15萬噸,2013年公司分散染料銷量與毛利率有望同比增長。
  • 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新加坡KIRI控股有限公司收購德司達...
    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新加坡KIRI控股有限公司收購德司達美國公司的公告 來源: 證券時報 發布時間: 2010年11月04日 04:26 作者:
  • 去年至今年4月 溫州248人因汙染環境被刑拘
    今年1月至4月,全市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63897人次,檢查企業26438家次,立案處罰437件,處罰金額1231.62萬;打擊取締非法汙染源965個,實施查封、扣押案件36件,向公安部門移送涉刑環境違法案件55起、刑事拘留41人,行政拘留18人。溫州市環保局近日公布一批去年6月份以來全市環保部門查處的十大典型環境違法犯罪案件。
  • 【中經實時報】南京醫藥涉賄孫公司主動註銷
    本報記者 曹學平 合肥報導  4月26日,南京醫藥(600713.SH)公告表示,其捲入單位行賄案的孫公司合肥市天星藥事服務有限公司經營活動一切正常。  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日前,合肥市天星藥事服務有限公司申請註銷了《藥品經營許可證》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證書》,停止了藥品經營活動。
  • 重慶朗淳實業公司涉違規建設被罰
    原標題:重慶朗淳實業公司涉違規建設被罰    日前,據重慶城市
  • 雨仁研究|礦業高發犯罪之汙染環境罪
    一、罪名釋義 汙染環境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汙染環境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管理制度。
  • 河北村莊飲用水異常事件追蹤:律師稱不構成汙染環境罪
    河北村莊飲用水異常事件追蹤:律師稱不構成汙染環境罪 2020-04-26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9年度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附全文)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檢察院訴南京勝科水務有限公司、ZHENGQIAOGENG(鄭巧庚)等12人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該案裁判充分展示了依法嚴懲向長江等重點流域區域違法排汙犯罪行為的司法政策以及損害擔責、全面賠償的救濟原則。
  • 浙江快達集團*總裁楊肖杭確認出席CFIC2019
    浙江快達集團高級總裁楊肖杭確認出席CFIC2019    慧聰消防網訊    2019年(第十二屆)消防品牌專家評審  CFIC消防安全產業大會參會報名CFIC2019中國消防安全產業大會將於10月15日在北京召開,浙江快達集團高級總裁楊肖杭確認出席CFIC2019,與消防行業人及專家們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環境下消防行業的新勢態。
  • 天健集團旗下公司環境違法被罰2萬元
    每經AI快訊,「A股綠色報告」項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天健集團(000090.SZ)旗下公司深圳市市政工程總公司因環境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深圳市市政工程總公司被處以罰款2萬元,責令改正違法行為。「A股綠色報告」項目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共同推出,旨在讓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 四川一家公司疫情期間售賣假口罩 被罰1400餘萬元
    四、伊春鹿鳴礦業尾礦洩漏對水環境造成汙染 涉及領域:環境責任 事件回顧:3月28日13時40分,伊春鹿鳴礦業有限公司鉬礦尾礦庫4號溢流井發生傾斜,導致伴有尾礦砂的大量汙水洩漏,進入松花江二級支流依吉密河,造成環境汙染事件。
  • 《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浙江跑出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加速度
    金溪農田氮磷生態攔截溝渠作為浙江省「十三五」水專項研發成果之一,農田面源汙染控制氮磷生態攔截溝渠系統建設技術已在全省推廣應用,累計建成生態溝渠系統306 條,覆蓋農田面積達12.08 萬畝,減排氮96.63
  • 生態優先 浙江龍泉經濟開發區收穫經濟、環境雙效益
    澳利達公司總經理劉少偉認為,當前企業產廢后環保處理的標準和費用越來越高,與其糾結在末端處理上,不如在原輔材料上下功夫。今年,澳利達公司革新電泳塗裝材料,實現了電泳漆100%循環利用,節約塗裝成本至少30%。產品通過鹽霧試驗,耐腐蝕時長由150至200小時,提升至900至1000小時,相當於暴露在自然環境下14年不生鏽,有力地提升了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