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督教教義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基本戒律。
因為佛法是來自於對世界對生命的如實觀察和如實表達,所以教義就深廣浩繁,原因是對於大眾而言,真實的世界和生命的真實理解起來實在是有難度的,所以就需要千言萬語來分條縷析地說明。
二者區別也很大。佛教求實精神是修行出發點,佛教不承認世界有主宰。認為一切有為的事物包括生命本身都是緣起的,因而性空。如果把神當作具有主宰力量的存存在,那麼,佛法就是無神論。佛教中的神,和基督教的神,同一個漢字,字義完全不同。
基督教的神是超越性的存在,佛教裡的神,就是天道或阿修羅道眾生罷了,依然在輪迴中。佛也就是破除無明解脫自在的人,且能幫助別人破除無明。佛並非是世界主宰。
有人問釋迦牟尼佛身份,佛回答說:「我在僧數。」即:我是出家人。
佛教是無神教,基督教是一神教,道教是多神教。
從實修效用上說,基督教和佛教裡的淨土宗在修法原理方面相似。基督教死後上天堂見上帝,佛教裡的淨土宗是死後往生極樂淨土,見阿彌陀佛。二者且都以「信"為實修基礎,唯信方能證入。
這種法門不太適合讀書人。讀書人重理重實,有道理符合事實才行。教下佛法講緣起性空,以中觀和唯識為主,重視入定觀察反省(即在深度冷靜中如實了別真相)。
禪宗下修行重內在體驗重內省重實效。
淨土宗下修重信,願,行。
各個都是有差別的。
但大的方向一致,包括基督教,都是為了讓精神能夠進化。
《聖經》文字很好讀,想了解,自已讀幾章,儘量不用別人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