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思今,想開點吧,人生如夢!《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文瀾珊

2020-12-16 文瀾珊評詩詞

今天見到了偉大的母親河—黃河,心中激動萬分。清清黃河水,並不是傳說中的黃色,而是清澈如大海般。於是,想到了東坡先生的這首詞,忍不住對著黃河念了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儘管,東坡先生筆下的「大江」指的是長江,而不是黃河。詞到嘴邊就莫名的蹦出來了,也是有趣。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發。羽扇綸(guān)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huā)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lèi)江月。

我的理解和翻譯:

長江滾滾向東流去,大浪淘沙,淘盡了千百年來傑出的歷史名人。

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是三國時期的周瑜曾激戰的赤壁。

亂石矗立在江中,江水波浪滔天,拍打著岸邊,捲起了很多浪花,像是千層雪一般。

江山美如畫卷,一時間有多少英雄豪傑。

追憶當年的周瑜,小喬剛嫁過來,他雄心壯志,意氣風發,

手持羽扇,頭戴綸巾,談笑風生間,戰船就已灰飛煙滅了。

(我)在故去的國土神遊著,應該會有人笑我多情吧,白髮都早早長了出來。

人生如同夢一場,灑一杯酒,祭奠長江上升起的明月吧。

這首詩是東坡先生被貶謫黃州後所寫。大概是他在遊覽赤壁風景區的時候寫的吧。

看著長江的浪濤,讓他想起了古往今來的很多英雄豪傑,比如眼前的赤壁,大概周瑜在此打過仗,看著江水波浪滔天,景色美如畫,而周瑜那時,剛娶了小喬,正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手持羽扇,頭戴綸巾,談笑時,戰船都已灰飛煙滅了。這是何等的威武雄壯!讓人欽佩?

而今我站在這江邊,神遊在過去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會笑我吧,這麼多愁善感,難怪這麼早就長了白髮。

人生如夢一場,很快的,撒一杯酒,祭奠這江上升起的明月吧,也祭奠在此展陣亡的英雄們吧。

45歲的東坡先生,人到中年,卻已白髮叢生,確實是早了點吧,也因為愁緒太多了吧?所以,早生了華發。看得出,東坡先生是敬佩周瑜的。看看人家多厲害,34歲就已指揮著千軍萬馬,衝鋒殺敵,還抱得美人歸。多麼厲害的人物!

而自己,45歲了,卻在這荒涼之地呆著。對比之下,深感慚愧,也深感悽涼!

估計東坡先生在江邊站了很久吧,所以,才能看到月亮都已升起了。

懷古思今,人生不過大夢一場,誰先覺?

還是想開點吧,厲害不厲害,最後還都是黃土一堆草沒了!東坡先生如此安慰著自己,於是端起酒,撒到江中,權當我對這裡曾經犧牲的英雄們,表達一些慰問和敬意吧。

不得不說,這還是一首自我安慰的詞。開導自己。其實,也好。總比想不開,跳江的好。

至少,他還有勇氣面對挫折,繼續活下去!活下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推薦 閱讀:

蘇軾教你醉酒裝睡的處世哲理,難得糊塗?《醉睡者》蘇軾/文瀾珊

如果你失意了,不妨讀一讀東坡先生的《贈劉景文》蘇軾詞/文瀾珊

蘇軾與知己王朝雲的初遇《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蘇軾/文瀾珊

聲明:本文系作者文瀾珊原創首發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蘇軾赤壁懷古,究竟是人生如夢、人生如寄,還是人間如夢呢?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究竟是「人生如夢」,還是「人間如夢」?其實大家都知道蘇軾的這首詞有很多個版本,一般的宋詞選本中都會有一些標註。不過未必標註的那麼全面。一、宋人的討論南宋胡仔(1110~1170) 距離蘇軾(1037年—1101年)去世不算太長,他的《苕溪漁隱叢話後集》這一版《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今天最常見的版本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上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 古詩詞文賞析之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 蘇軾最震撼的一首詞不是《念奴嬌·赤壁懷古》,而是……
    宋朝蘇軾開一代豪放詞風,最早我是從中學課本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體會到其豪放之氣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 《念奴嬌 赤壁懷古》,蘇軾為什麼要用「人道是」這個詞
    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豪放派古詞的代表作之一」,並給予極高的評價:「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共有5個版本,入選課本的是最牛版嗎?
    兩宋詞壇高手如雲,婉約、豪放都有,但無論歷代詞人排行榜是誰在排,蘇軾都穩坐前3。兩宋詞作之多令人瞪目,光是《全宋詞》就收錄了1300多人的近兩萬首作品,但不管這些作品以什麼標準排名,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都不曾跌出過前3。
  • 蘇軾的念奴嬌,為何只寫周瑜而不寫諸葛亮?赤壁之戰的真相是什麼
    「念奴嬌」是一個詞牌名,據悉,唐玄宗去各地遊玩,遊到興起之時就會作曲填詞,他的身邊總有一個叫念奴的歌女跟隨,念奴的聲音百轉千回,像百靈鳥的叫聲一樣悅耳,每次都把唐玄宗寫的歌唱得非常好聽,唐玄宗一聽更加心花怒放,就把曲子取名為「念奴嬌」。
  • 蘇軾杜牧相隔百年的較量,遊蘭溪赤壁,誰家經典更雄奇豁達?
    這詩的大意是:暮春時分,兩岸的蘭花在雨水中散發幽香,美人香草的寄託,總令詩人想起被貶的屈原,當年他應該循著這裡的路流落到瀟湘的吧。這首詩裡,杜牧以蘭花自況,比附屈子,愁苦可知。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 日本詞人對蘇軾詞的接受
    蘇軾最有名的豪放詞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又名《酹江月》《大江東去》)和《水調歌頭》,許多日本詞人也喜歡用此詞調作詞。在日本詞人中,森槐南(1862—1911)特別心折於蘇軾,也最有蘇詞之風,夏承燾在《域外詞選》序言中稱讚他:「日本詞人為蘇辛派詞,當無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題髯蘇大江東去詞後」,與蘇軾進行跨時空的對話:「我思坡老,鐵綽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東去意,試問南飛烏鵲。
  • 45歲蘇軾再見赤壁水,貶居黃州2年忽覺大徹大悟,作下一首懷古詞
    蘇軾45歲被貶黃州兩年餘,雖然也有一些愁緒,但更多表現出的是豁達的情懷,他遊山玩水享受人間,一日來到黃州城外赤壁磯,忽然發覺年華易逝,時光如白駒過隙小橋流水一般蜿蜒流去。心情頓感悵然,作下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 看電影赤壁追尋古代赤壁
    古赤壁遺址古之三國今何在魏國為今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湖北、甘肅、安徽及江蘇的部分。蜀國為今陝西南部、四川、雲南、貴州、青海東部。吳國為長江以南,直至南海部分,為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及安徽、江蘇的部分。由此看來,魏國面積最大,蜀國最小。當時北方農牧業成熟,但因群雄逐鹿中原,為當時貧困的吳國帶來發展機會;而蜀國地盤小、人口少,只靠「天府之國」的名氣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雖然講的是三國之爭,實際上是一部鬥智鬥勇的人物史。遺留至今值得觀瞻的景點少得可憐,不是祠堂就是墳墓。
  • 宋代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元祐七年(1092),蘇軾知守潁州時。一年春夜,堂前梅花大開,月色鮮霽。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的人生
    蘇軾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心中滿懷激情。蘇軾初入仕途之時,正好是北宋政治經濟出現危機的時候,因為政見不統一,他和歐陽修等人就站在了王安石變法的對立面上,在政事上就出現了衝突,所以在王安石執政期間,蘇軾主動請求調離京城,調到杭州。初入仕途,這期間蘇軾心裡遭到了挫敗感。
  • 蘇軾被貶期間,寫了一首詞,開篇13個字,便成為詞中經典
    這首詞便是大名鼎鼎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至今仍然是許多教材的必備詞之一。這是一首感慨歷史的詞,蘇軾借三國時期的人物表達了自己的情懷,但誰又能想到,這首詞是東坡先生被貶黃州時所作下的呢?當時的他仕途不順,君王不器重他,前途無望,空有一身抱負而無法施展。
  • 黃州時期的蘇軾
    死裡逃生的人生經歷、秀美的山川風光、淳樸的鄉野人情、博大精深的宗教教義,促使蘇軾開始全方位思考人生的價值意義。「他開始沉思自己的個性,考慮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寧。」這時的蘇軾,開始迷戀上了宗教,並很快進入到痴迷階段。家眷到達黃州後,在黃州太守的幫助下,蘇軾得以在城外的驛站——臨臬亭住了下來。
  • 蘇軾的豪放詞:一片批評聲中的革新
    而在蘇軾筆下,卻有《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諸句,不僅僅是自我安慰,更是鼓舞了無數後人。同樣寫於黃州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則更表現了蘇軾超然物外、從容不迫的人生態度: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根據詞前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 蘇軾:命運不曾善待我,我便煙雨任平生
    之前有小寶貝留言建議lulu出一些系統的作文人物素材,於是lulu今天就試著搞了一篇看看效果,大家想看什麼歡迎告訴lulu哦~~ 今天為大家整理的人物是lulu特別喜歡的北宋文學家——蘇軾,他的性格和生平經歷適用非常多的作文話題,快來看看吧~ 1 人物導語
  • 蘇軾和蘇東坡是同一個人嗎?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呢?答案是……
    你還在納悶蘇軾、蘇子瞻、蘇東坡什麼關係嗎?這三個名字傻傻分不清。下面,這篇文章慢慢幫你釐清這易混淆的名字。蘇軾,別稱蘇東坡、蘇仙,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因此,蘇軾和蘇東坡當然是同一個人了。古人往往有自己的名、有字、有號。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詩,形容人生是「應似飛鴻踏雪泥」,寫得妙
    蘇軾比蘇轍大四歲,兄弟二人一起成長,一起讀書,又一起進京趕考,又一起考中進士,感情非常深厚。此次,蘇軾到鳳翔做官,離別父親與弟弟,子由依依惜別,傷別之情難以釋懷。蘇軾開篇就從人生的規律入筆,告訴弟弟,這是人類共同的命運:每個人生來就如飛鴻到處遷徙,只是偶爾在雪地上留下只點小爪印而已。
  • 乾隆對蘇軾作品,不管是詩和畫都留有古希天子印款足夠表明鍾愛
    例如下圖片《蘇軾艤舟亭圖卷》描繪的是清代常州的勝景。這幅圖卷為宣德紙本,以淡墨勾勒大體,濃墨點寫樹木山石,繪出了江南園林的風物清嘉、景致幽勝,傳神再現了蘇軾這位文學巨匠的泊舟之地,堪稱山水作品極精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