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原創特斯拉,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佼佼者,這些年來也堪稱汽車圈內的「X因素」。特斯拉創造了很多奇蹟,市值、交付均創歷史,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當然負面新聞也從而缺席,自燃/失速/做工差仍然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那麼當時間跨入2021年,特斯拉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筆者對特斯拉的2021進行N大預測。
不久之前特斯拉公布了2020全年的生產交付數據,從數據來看,全年共生產509737輛,包括54805輛Model S/X和454932輛Model 3/Y;共交付499550輛,包括57039輛Model S/X和442511輛Model 3/Y。總體數據疊加,2020年特斯拉生產量突破了50萬輛,而50萬輛交付少的那450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為了提升交付量,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可謂拼盡全力,除了提升產能,從去年年初到年尾,特斯拉官方一共進行了5次調價,以Model 3為例,從35.58萬下探到24.99萬,降價幅度超過10萬元。
此外,特斯拉向65萬名Cybertruck預訂用戶發送郵件說服他們使用特斯拉的其他車型,而在2020最後幾天更是推出了買車送FSD「完全自動駕駛」的服務。
新年伊始,特斯拉就又放出一波重磅炸彈,國產Model Y正式上市,推出長續航版和高性能版兩款車,其中長續航版起售價33.99萬元,較此前預計的48.8萬元下調了14.81萬元;高性能版起售價為36.99萬元,比53.5萬元的預計價格下調了16.51萬元,與此同時新款Model 3也同步上市,售24.99萬元起,同時取消了原有長續航後輪驅動版。
該消息一經發布,特斯拉中國官網便因訪問量過載而癱瘓,而線下門店更是人頭攢動,看車訂車人數絡繹不絕,更有消息稱,特斯拉國產Model Y在10個小時內,訂單量超過10萬輛,雖然特斯拉內部相關人士進行了否認,但Model Y的火爆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在需求端旺盛的同時,國產特斯拉Model Y將迎來大批量交付,從規劃中可以看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周產量有望增至8000輛,而隨著第二期工廠投產,2021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產能將最終達到50-55萬輛,產能爬坡會一直持續到2021年6月份。
隨著二期工程的全面投入使用,上海超級工廠也將成為產量最高的特斯拉工廠,而未來第三款車型也將於明年在該工廠國產,如有第三階段建設,工廠產能無疑將進一步增加。
試想,僅僅中國就有50-55萬輛的產能,全球呢?
不出意外,特斯拉2021年銷量仍將大幅上漲,而韋德布希等證券公司看好特斯拉的發展上調了目標價格,其預計2022年特斯拉就能出貨百萬輛,以特斯拉目前的強勢而言,這個時間點能否提前,目前還猶未可知。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已經打起了徹底本土化的主意,其正在中國物色一位設計總監,以便在上海或北京開設一個「完整功能」的設計中心,設計符合中國本土市場口味的產品,這麼看的話,將來推出中國特供版車型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據悉,過去四個月時間中,特斯拉方面在積極尋找適合的人選,多家獵頭公司也在行業內為該職位物色候選人。他們尋找的目標是擁有至少20年從業經驗,熟悉中國消費者口味,並且懂得中美「雙文化」並能做好融合的能力的人。
一旦中國工作室的設計總監聘用成功,中國設計工作室團隊的招聘工作也將同步啟動,該團隊可能有20人左右。該工作室不僅有助於汽車設計的概念化,還能提供模型的最終形狀——數字三維數據,這些數據最終可能會移交給特斯拉位於加州北部的車輛工程師處理。
其實早在去年Model Y項目啟動儀式暨中國製造Model 3交付儀式上,馬斯克就表示非常欣賞中國的汽車設計能力,表明在中國本土設計電動汽車非常酷,而在特斯拉的內部會議中馬斯克也表示希望特斯拉上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或者說是一輛完全中國風的車。
有助於特斯拉中國地位提升
而一旦未來特斯拉中國能夠獨立設計汽車,這將進一步提升特斯拉中國的地位,與此同時也將更加獨立,而特斯拉中國版汽車何時推出,2021年是否有更多好消息,這也是我們所期待的。
除了特斯拉中國的獨立地位提升外,其近年來的本土化腳步確實越走越堅定,比如入駐天貓、快手、抖音等等,以及和和平精英等熱門網遊的合作,都進一步加深了特斯拉的中國烙印,未來特斯拉中國會否變成中國特斯拉呢,留個懸念。
近日特斯拉一款新車的消息頻頻現身網絡,這款神秘車型(或許叫Model 2)也換換浮出水面,據稱其將作為特斯拉在國內生產的第三款車型,定位將低於Model 3,新車項目早在2020年9月就已經開始,並有望於今年3月完成產品驗證,最早將於2022年正式投產。
早在2020年特斯拉電池日上,馬斯克曾表示要在三年內推出一款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18萬元)的電動汽車,這也進一步驗證了特斯拉將車型售價下探到20萬元以下的真實性。
特斯拉低端車型渲染圖
這款的特斯拉入門車型將會直接在上海超級工廠生產,定位和售價都將低於旗下的中型轎車Model 3,預計新車的售價將會保持在16-20萬人民幣之間,最快可能將會在2022年量產並交付。
有相關消息稱,新車很可能會是一輛能同時滿足中國和歐洲消費者需求的低價緊湊型掀背車,或者也有可能是一款介於緊湊型轎車和SUV之間的跨界車。
而據筆者分析,基於Model 3和Model Y的規律來看,新車或是Model 3的「閹割版本」,更形象點說是Model 3的瘦身版本,比如變為更加經濟型的緊湊兩廂車型,由於Model 3和Model Y的平臺具有高延展性,這點與此前Model S的平臺不同,因此基於該平臺打造新車幾乎是板上釘釘,這也是模塊化平臺的優勢之所在。
特斯拉這一年的頻繁、多維度的降價令人印象深刻,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憂,既讓還沒買車的新車主們歡呼雀躍,認為趕上了好時候,而對於早現已經花高價買車的車主,憤懣之情則難以言表,加上特斯拉在公關方面的「無誠意」,更加重了老車主們的不滿。
Model 3一年內多次降價底氣在哪裡
其實仔細來看,特斯拉之所以選擇降價不外乎2個原因:
一個是政策方面的調整,2020年4月底,隨著新版新能源補貼政策出臺,車輛補貼前售價必須在30萬元以下,才能享受補貼,在這樣的條件下,特斯拉對Model 3進行了價格下調,調到了29萬的區間,補貼後到達27萬元的區間之內;
二是其高超的對於成本控制的能力,Model 3在上海超級工廠投產後,國產化率穩步上升,已經從30%提升至70%;更有研究認為已接近100%。而在設計、研發、成產方面特斯拉花重金研發,從長期來看,除了能夠擺脫對於一級供應商的依賴外,還能夠通過自由體系的搭建對於成本的高效控制與拉低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將會迎來更高的回報。與此同時特斯拉還推出了磷酸鐵鋰電池版本的車型,價格方面進一步下探便顯得順理成章。
那麼除Model 3外,Model Y又會否重走Model 3的價格曲線呢?
答案是有可能的,究其原因,由於平臺的優勢,Model 3與Model Y的零部件通用率達到70%-80%,在產能爬升形成規模之後,或帶動Model Y的價格進一步走低,即使硬體降價空間被壓縮,在電池等其它領域,降價空間是依然存在的。
看車訂車相當火爆
就目前消息來看,除了第一批盲訂的車主,其後購買的車主需得到今年第二季度才能提車,性能版需延長到三季度,由於特斯拉採用直銷模式,付尾款時以提車價格為主,半年之後其訂車價格是否或發生大的變化,是否會直探到30萬區間之內,時間會給予我們答案。
根據相關統計機構的數據,特斯拉在2020年的股價漲幅竟然達到了730%,這使得特斯拉的空頭們蒙受巨額損失,據說這個數字是380億美元,可以看出馬斯克在與空頭們的長期戰鬥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據瑞士信貸的分析師稱,2020年有很多想要做空特斯拉的人,但在這過去的一年中很多人被淘汰了。
特斯拉股票再創新高
什麼是空頭,我們先來了解下股票中存在的做空現象,作為一種常見操作,當預測股票有下跌趨勢時,操作者將股票高價賣出,等股票下跌之後再買入,簡單來說就是賣高買底,從而賺取中間差價。為了達到目的,操作者往往會不擇手段,比如通過發布惡意不實消息造成恐慌、市場預期看衰等,這之中的投機者即為空頭。
除了特斯拉股票外,其持續的強勢還帶動了與其有關係的相應產業鏈企業持續走高,甚至催生出了特斯拉概念股,特斯拉的火爆由此可見一斑。而特斯拉的火爆必定意味著空頭們的好夢落空,成為白日一場夢。
馬斯克成為世界首富
當然,特斯拉持續的強勁使得馬斯克以1950以美元成為世界首富,在得知了這一消息後,馬斯克竟異常淡定,表示「How strange(奇怪了)」Well,back to work…(回去工作)。
不得不說,「凡爾賽」的屬性在馬斯克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要知道一年之前,馬斯克的個人資產「僅」有270億美元,僅僅一年就增加了7倍,堪稱神奇。
有了錢之後,馬斯克便更加有信心去做「追夢男孩」,完成自己的終極目標,那就是上火星、殖民火星的夢想。
要知道除了特斯拉,馬斯克還有Space X等公司,Space 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成立至今,已經開發了多種運載火箭以及星連衛星星座和宇宙飛船,而去年5月末將兩名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更是開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由私人火箭公司成功發射載人火箭的先河,可以記入史冊,而種種的因素疊加,或將使得馬斯克登陸火星的計劃更加堅定。
就基礎設施布局來看,特斯拉明顯按下了加速鍵,以在華布局為例,特斯拉上海充電樁項目方案獲批准,2021年至少生產1萬根V3超充樁,除了在打個城市加速布局超級充電站之外,9月川藏線打通;12月從西安到烏魯木齊,橫跨2600公裡,特斯拉「絲綢之路」充電線路全線貫通;繼絲綢之路後,特斯拉「東北大動脈」「三縱三橫」充電網絡也正式貫通。
隨著新路線的開放,特斯拉在中國大陸開放的超級充電站已達720座,建成超級充電樁超過5700根,充電網絡覆蓋大陸300座城市,僅12月特斯拉就在74座城市建設開放了146座超級充電站。
除了硬體方面,特斯拉在OTA升級方面也一直在有序推行,特斯拉正式推送了2020.48.26版本軟體,此次OTA升級為全球同步,優化了駕駛可視化等多項功能,並帶來了「立體聲揚聲器」功能以及三款新遊戲,每次OTA升級都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功能和使用體驗。可以看出在科技的作用下,智能汽車正在慢慢改變用戶的出行習慣和擁有方式。
可以預見的是,在2021年特斯拉在國內充電基礎設置的硬體布局方面將更加完善,也將開闢更多全新的線路,隨著上海超充樁工廠的投產,國內超充樁將可以實現自給自足,與此同時特斯拉的充電設施布局也將進一步下沉到更低級別的城市。
軟體方面,不僅是特斯拉,OTA的升級早已成為常態,但我們希望特斯拉能對更加重要的涉及安全和行駛的功能進行完善和升級,比如如何防止莫名加速,失速時切斷輸出等等,至於有些「不痛不癢」的功能,可以緩而行之。
特斯拉裝配工藝屢遭詬病
玻璃莫名破碎
各種因莫名失速失控引發的碰撞
Model S自燃
當然,特斯拉最為人詬病的是車輛的做工問題,裝配及生產工藝不夠精細導致接縫不均勻、內飾細節做工粗糙等屢見不鮮,除此之外,安全事故頻發也屢上熱搜,比如自燃事件,自發性玻璃破碎、失控失速問題等都讓人憂心忡忡,此前筆者曾寫過一篇關於失速原因方面的技術分析《近期多次連環撞,特斯拉為何頻繁上演「加速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對於特斯拉,人們一方面對品牌及性能偏愛,另一方面又有對於車輛安全的擔憂,在2021年這樣的問題仍然會存在,或者說隨著交付量基數的逐漸增多,安全事故或許還將呈現上升的態度。
總結:
當然,2021年才剛剛開始它的腳步,特斯拉今年會有哪些重點大事,又會否如我們所想,Model Y的底線在哪裡,最便宜的特斯拉多少錢,未來一切都會浮出水面,除了特斯拉外,筆者也會帶來更多車企內容,敬請期待。
本文作者:王憶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