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陽穀大布鄉:加強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

2020-12-22 魯網

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大布鄉通過開展 「學、送、說、樹」等系列扶貧政策宣講活動,提升貧困戶思想認識,轉變貧困戶思想觀念,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

  魯網9月30日訊 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大布鄉通過開展 「學、送、說、樹」等系列扶貧政策宣講活動,提升貧困戶思想認識,轉變貧困戶思想觀念,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

  大布鄉進一步深化脫貧攻堅政策解讀,由鎮脫貧辦負責,及時更新普及各行業部門的惠民政策,並採取多種方式開展宣講解讀工作。鎮村幹部、幫扶幹部針對貧困戶的特點,答疑解惑、送政策上門,實現扶貧政策應享盡享,不留死角。開展好「激發內生動力,合力脫貧攻堅」文化+政策宣講活動,鼓舞士氣、激發鬥志,使廣大群眾堅定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全面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通訊員 國瑞)

相關焦點

  • 聊城陽穀大布鄉:聚焦特困群體,加強政策兜底
    大布鄉372名60歲以上貧困人口和17名55歲以上重症殘疾人享受領取養老金政策;符合低保和五保條件的貧困戶全部實現兜底保障;貧困戶中殘疾277人,其中重度殘疾159人,享受生活補貼的231人,享受護理補貼的394人,享受無障礙改造159人,實施精準康復267人。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納入即時幫扶;對於符合低保條件的一般戶,按程序納入低保。
  • 聊城陽穀大布鄉強化扶貧業務培訓
    為切實做好精準扶貧管理工作,進一步核准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確保貧困戶的信息準確,近日,聊城市陽穀縣大布鄉組織開展扶貧業務培訓。   魯網10月12日訊 為切實做好精準扶貧管理工作,進一步核准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確保貧困戶的信息準確,近日,聊城市陽穀縣大布鄉組織開展扶貧業務培訓。
  • 聊城騎談·陽穀李臺明堤涵洞
    熱愛騎行,熱愛聊城。歡迎大家來到聊城騎談。在騎行的路途中,我們會遇見很多值得留念的東西,還有那些古老的文明,期待那些老文物可以加以保護、加以重視。舒同題字「明堤涵洞」2020年5月17日騎行陽穀李臺記事之二工程竣工以來,河務局加強對涵閘的日常管理,並對涵閘環境進行了綠化,將容易生鏽、損壞的鐵欄杆換成了石材護欄,在閘後建設了綠地,點綴了景觀石,將原山東省委第一書記、書法家舒同1958年12月為該閘題寫的「明堤涵洞」進行了有效保護
  • 聊城陽穀大布鄉:脫貧攻堅「雙提升」紮實推進
    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大布鄉把脫貧攻堅「雙提升」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確保貧困戶在全面享受各項惠民政策,確保「兩不愁、三保障」同時,做到家庭乾淨、衛生、整潔。   魯網10月22日訊 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大布鄉把脫貧攻堅「雙提升」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確保貧困戶在全面享受各項惠民政策,確保「兩不愁、三保障」同時,做到家庭乾淨、衛生、整潔。
  • 聊城陽穀大布鄉:加強黨群服務中心建設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10月13日上午10時許,在剛剛高標準建設的聊城市陽穀縣大布鄉魏莊村黨群服務中心,省派第一書記張立波正在認真地為村上貧困戶宣講黨的扶貧政策。   魯網10月15日訊 「小額金融扶貧貸款用於貧困戶發展生產,無抵押,金額為3萬或5萬,貸款期限為1年期,必須按時還貸……」值全國第7個扶貧日到來之際,10月13日上午10時許,在剛剛高標準建設的聊城市陽穀縣大布鄉魏莊村黨群服務中心,省派第一書記張立波正在認真地為村上貧困戶宣講黨的扶貧政策
  • [聊城非遺]陽穀曲藝谷山調傳唱數百年 正在尋新傳承人
    聊城非遺·曲藝·谷山調  谷山調是流傳於陽穀縣境內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起源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它是陽穀人民為了紀念明朝的一位清官而創製的民間曲調。它有山東快書的節奏,有山東落子的粗獷,也有三弦調的婉轉。所用的器具是一把三弦,用穿在一起的五片小竹板綁在小腿上,自己掌握節奏。
  • 南召縣小店鄉李斌:奮鬥出來的脫貧致富最幸福
    說起自家的脫貧致富的經歷,李斌滔滔不絕。今年36歲的他來自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小店鄉東坪村,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精準扶貧政策下,靠自己的努力發展艾草產業成功實現脫貧,走上了幸福之路。年輕的李斌家境貧困,被確定為貧困戶時心有不甘。但他自身胳膊患有殘疾,妻子身體大病不多,小病不斷,下有三個孩子讀書,條件十分艱苦,經濟相當困難。
  • 國家鐵總已同意雄商高鐵在聊城陽穀設站
    近日,陽穀縣交通局在縣政府官方網站回應市民來信時透露,經過陽穀各級的共同努力爭取,國家鐵總已經同意雄商高鐵在陽穀設站。  回信中說,雄商高鐵屬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由國家鐵總負責工程的可研和立項。雄商高鐵在陽穀設站是全縣人民的殷切期盼,全縣上下高度重視,一直在跟蹤爭取。近期,經過陽穀各級的共同努力爭取,國家鐵總已經同意在陽穀設站。德單高速公路陽穀連接線建設經過全縣的極力爭取,山東省政府已同意建設,此前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了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行業審查,目前聊城市人民政府委託市聊城交通運輸局正在組織、洽談招投資商。
  • 陽穀縣金鬥營鎮:引來好項目,企業開進村,貧困戶「組團」脫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侯夢第七個「10.17全國扶貧日」暨「2020決勝小康 脫貧攻堅看聊城」中央、省級媒體聊城行啟動。10月17日,媒體行採訪團走進聊城市陽穀縣金鬥營鎮。近年來,聊城在基本完成脫貧任務的基礎上,立足脫貧攻堅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加快構建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不斷增強產業扶貧實效,積極推行「兩場同建」模式,重點在發展比較落後、貧困人口較為集中、地理位置偏遠的地區,建設規模農場、就業工場……企業開進村 貧困戶「組團」脫貧一個人伺候5畝地,還養著兒子和婆婆,4年前的林秀芹過年都不捨得給自己買件新衣服。
  • 陽穀聚才集智念好「三字訣」
    本報訊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宏磊 通訊員 徐道泉 孟凡鵬) 今年以來,陽穀縣加速「人才+項目+產業」深度融合,做好「引、聚、留」文章,打造人才沃土和創新高地,人才效應不斷凸顯,有力推動當地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完善政策引人才。
  • 沿河縣曉景鄉:韻茗春茶引領貧困戶脫貧致富
    韻茗春公司的茶葉生產基地,涉及了曉景鄉的四個貧困村:羅家村、高寨村、管家村和野溪村。其中,羅家村與高寨村均屬於深度貧困村。2012年,馮時高與曉景鄉黨委政府籤訂土地流轉協議時,四個貧困村建檔在冊的貧困戶高達398戶,看到這個數字,馮時高一下子愣住了。
  • 康定市俄達門巴村:貧困戶日澤脫貧致富的「逆襲」之路
    日澤是甘孜州康定市呷巴鄉俄達門巴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7年前,一家7口人僅靠飼養40多頭犛牛為生,始終掙扎在溫飽線上。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幫助和指引下,完善的社會保障築牢了日澤家的脫貧根基,飛速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日澤家鋪就了脫貧路,犛牛奶產業、旅遊產業等特色產業的發展助推了日澤家的脫貧致富,到2019年日澤一家年收入已經超過20萬,日澤走上了人生的「逆襲」之路,成為了全村脫貧致富的榜樣。
  • 懷遠縣包集鎮:科技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助推器」_蚌埠市人民政府
    目前,全鎮有360多戶貧困戶依靠科技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包集鎮黨委政府把貧困戶脫貧致富建立在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貧困戶的素質上。主要採取了四種科技滲透方式,推進科技扶貧攻關。一是舉辦職業技能培訓。專門成立了食尚客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開設飲食、家政服務、專業護理等多門專業課程。
  • 山東能源聊城祥光2×66萬千瓦超超臨界熱電聯產項目開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4月10日,山東祥光集團與山東能源集團、哈電集團三方共同合作投資60億元的聊城祥光2×66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在聊城陽穀開工。該項目的開工不僅加速了新鳳祥集團進一步助力山東省西部經濟騰飛的步伐,同時也標誌著一個央企、省企、民企協同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杆正在魯西大地冉冉升起。在寶貴的春雨中,山東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凌文在儀式現場宣布項目開工。
  • 陽穀:市場運作 多渠道籌資 積極推進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喬思亞 蘇培貞 陽穀報導12月18日,陽穀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在陽穀縣文化和旅遊局召開。陽穀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郭素彥,陽穀縣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訾士勇,齊魯晚報、大眾網、聊城廣播電視臺、聊城日報等七家媒體記者參加會議。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保護好、利用好、展示好大運河陽穀段文化遺產,依照遺產保護需要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近年來陽穀縣實施了一系列運河本體及沿岸文物保護展示工程。
  • 國家鐵總已同意雄商高鐵在陽穀設站!
    國家鐵總已同意雄商高鐵在陽穀設站! 近日,陽穀縣交通局在縣政府官方網站回應市民來信時透露,經過陽穀各級的共同努力爭取
  • 這就是「聊城」!
    陽穀交警大隊33名請戰黨員民警承諾隨時聽從上級指揮,堅持「若有戰、召必戰、戰必勝」的態度,以「最美逆行身影」展示陽穀交警形象,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疫情面前 聊城3000名螢光綠護航防控平安路 面對複雜形勢,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非常時期,聊城交警挺在前面,對抗疫情,聊城交警始終在崗。 高速支隊
  • 夜幕聊城:從泰安市的斑鳩店鎮,來淺談德單高速的特殊意義!
    陽穀公示的東阿到陽穀高速公路,其實是德單高速陽穀連接線。主線路還是需要穿過黃河的。斑鳩店鎮的位置,在山東來看,真的是少有的困難。被黃河與東平湖緊緊地包圍著。景色還是不錯的。期待交通可以給這裡帶來更多的活力。在建的聊城東阿到泰安東平的黃河特大橋,必然要比高速公路提前服務大家。
  • 韭菜莊鄉貧困戶免費領到脫貧種薯
    近日一大早,2輛拉著馬鈴薯微型種薯、原種和複合肥的大汽車,沿著崎嶇的山路,緩緩停在了清水河縣韭菜莊鄉北槽碾村委會大院前,前來領取種薯和化肥的貧困戶們笑得合不攏嘴。北槽碾村貧困戶龔三滿意地笑著說。出生於山老區清水河縣北堡鄉的祁有富,2016年創辦了內蒙古全豐薯業有限公司,公司擁有日光溫室大棚38座,專業從事脫毒馬鈴薯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
  • 在魯西大地奏響新的青春樂章 ——聊城共青團匯聚青春力量助力脫貧...
    魯網12月3日訊 聊城是「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2004年央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徐本禹的家鄉,擔當作為、甘於奉獻,一直是聊城青年的光榮傳統和使命所在。從2018年加入協會以來,李允昌就和貧困戶劉桂英結成了幫扶對子。「允昌隔三差五來我這裡,幫我掃屋子、拉家常,就像親人一樣!」劉桂英說。  李允昌是參加「金暉助老」項目的眾多志願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