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從山裡走了,就不再回來,你從城裡回來,卻再沒有離開。來的時候惴惴,怕自己不夠勇敢,走的時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華。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脫貧的戰場,你是醒目的黃花。」這是感動中國2019人物黃文秀的頒獎詞。
黃文秀2016年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畢業後,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工作生活機會,毅然回到家鄉百色工作 。2018年3月,她主動請纓來到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
一心為民,把扶貧路當作「長徵路」
她剛上任時,百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居住分散在幾個不同的山頭,對於她這個不熟悉地形的「新手」來說,要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全村貧困戶的詳細情況,是非常困難的。但她沒有失去信心,仍然堅持深入地開展群眾工作,常常脫下外套幫貧困戶家掃院子;貧困戶不讓她進家門她就去兩次、三次;貧困戶不在家,她就去田裡,邊幫他們幹農活邊聊天。時間久了村民們見得她多了,開始慢慢地接受她。經過兩個月的摸底,她基本掌握了全村概況,百坭村共有472戶206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888人,黃文秀到的時候還有未脫貧戶103戶474人,因學致貧和因殘因病致貧佔比最高。
傾力扶貧,脫貧攻堅一線擔當作為
黃文秀注重特色產業發展。到村裡開展工作後,她帶領村「兩委」一班人通過外出考察學習、請技術專家到現場指導、挨家挨戶宣傳發動、黨員帶頭示範種植等方式,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取得了快速地發展。僅一年時間,全村種植杉木從原來的8000餘畝發展到20000餘畝,砂糖橘從1000餘畝發展到2000餘畝,八角從600餘畝發展到1800餘畝,另外種植優質枇杷500餘畝。種植產業已成為百坭村的支柱產業和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來源。僅2018年,就為30多戶貧困戶創收,每戶增收2500元左右。
注重政策宣傳落實。一年來,黃文秀為18名貧困小學生送去羽毛球拍等一批價值1000多元的文具,為韋勝啟等6戶特困戶每戶送慰問金500元,為韋乃情等6戶貧困戶辦理醫療補助45000餘元,為廖家社等4戶貧困戶捐贈4套電視設備價值15000元左右,等等。
注重鄉村振興工作。黃文秀在百坭村牽頭成立了「鄉村振興青年作為」小志願者服務隊,組織百坭村青年積極參與到產業建設、鄉風文明建設等工作中來,助推了鄉村文化、教育、產業、環境發展。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黃文秀已從「扶貧新手」轉變為扶貧路上的「老手」。2018年百坭村順利脫貧88戶418人,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
言傳身教,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送錢送物,不如建個好支部」。黃文秀以樂業縣開展的村幹部職業化管理工作為契機,大抓基層黨組織建設。黃文秀從抓實抓嚴村幹部的坐班值班制度開始,白天落實專人負責在村裡接待群眾,晚上與村幹部一起開展遍訪貧困戶工作,深入群眾家中徵求意見、宣傳各種政策等,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同時,黃文秀注重村黨支部黨內政治生活規範問題。她走訪了百坭村38名黨員,充分徵求意見建議,將他們劃分為3個黨小組,方便黨員參與各類活動,並經常列席指導各小組的活動。她積極將「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融入扶貧工作中,紮實推進黨建促脫貧工作,黨內政治生活得到進一步規範。她還組織村規民約吟誦比賽,開展全村道德模範人物評選和文明家庭評選活動,使百坭村2018年8月份獲得百色市「鄉風文明」紅旗村稱號。
勤儉節約,把群眾家當作自己的家
黃文秀生活上十分簡樸,不講究吃穿,為人隨和,平易近人,在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一年多,大家對她的印象大都是生活簡樸、樂觀開朗。她自己生活很簡樸,卻對村裡的貧困戶非常大方,每當貧困戶有困難需要她在經濟上援助時,她都慷慨相助,還經常自掏腰包慰問村裡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對她們噓寒問暖。她還幫助考上大學的貧困生爭取各項補助,讓村裡寒門學子獲得上大學的機會。
捨身忘我,用生命詮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黃文秀駐村工作後,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經常加班加點,把工作高質量地完成好。為了讓百坭村早日脫貧,她舍小家為大家,父親患重病住院動手術,她沒能在身邊照顧,村裡大小事務卻總能找到她堅毅的身影。她沒能把自己的家人照顧好,卻把村裡的貧困群眾照顧得非常周到。為了保護村裡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早點回村參與抗洪,她顧不得和自己身患重病的父親過好父親節,連夜趕回百坭村,卻在途中遭遇山洪遇難。
黃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價值追求和使命擔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黃文秀同志的父親說:「我為有這樣的女兒感到欣慰,她為黨的工作而犧牲,是黨培養了她,她為黨的事業作出貢獻,我為她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