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有這樣一種印表機,它可以列印出會飛的飛機、可騎的自行車,或是一塊香噴噴、好看美味的蛋糕;能穿的衣服與鞋子,甚至加上關鍵零部件就能組成一把可射擊的步槍……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真實可觸的現實。
在你還沒有完全弄明白這個奧妙無窮的年度熱詞,它已用響亮輕快的腳步向你走近。在谷歌鍵入「2012年3D列印」,你會得到2700多萬個結果!只要想得到,似乎就沒有列印不出來的。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美國科學家利用印表機直接製造出一副塑料機械臂,使一位兩歲小女孩的殘疾手臂能夠正常活動。如此看來,列印一個完美的「你」,也是可以期待的。
3D列印,揮動想像的翅膀
它顛覆的不僅是製造業,還有人們的創造力
本報記者 文敏
震驚:它改變了什麼?
2012年4月,英國著名雜誌《經濟學人》報導稱「3D列印將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而著名科技雜誌《連線》十月刊則將《3D印表機改變世界》作為封面報導,甚至連雜誌主編安德森都辭職去參與3D列印創業了,在他看來,這是比網際網路革命更大的事兒。
其實,3D列印源自100多年前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上世紀80年代已有雛形,其學名叫「快速成型」。它的原理是:把數據和原料放進3D印表機中,機器會按照程序把產品一層層造出來。眼前的產品, 可以即時使用。
或許你會問,這麼神奇的東西,為什麼我們最近才知道?因為曾經它們不夠高效、不容易利用,而且,成本太高。但現在,人們已可以很方便地使用這些機器,做出只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東西。毫無疑問,它最終將改變製造業、商業,我們以及孩子的生活。
那麼,能不能在家裡安裝一臺3D印表機呢?暫時不行。簡單地說,普通老百姓還不知道如何做出3D印表機能讀取的數據。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軟體正在打破這些障礙。許多科學界大腕相信3D列印技術現在正位於一個轉折點:它在重塑製造業格局,它會引起製造業的顛覆性革命,這是「比特」世界與現實「原子」世界的完美融合。
驚喜:它帶來了什麼?
3D列印正讓「天馬行空」轉變為「腳踏實地」的可能,人們紛紛展示了如何使用3D技術列印馬鈴薯、巧克力、小鎮模型,甚至擴展到列印汽車和飛機。這項技術在2012年發展得如此迅猛,以至我們可以稱即將過去的一年為「3D列印年」。
3D 印表機在剛剛問世的時候就被稱為模型愛好者的福音,因此其本身也被很多人定義為少數人能玩得起的「玩具」。用 3D 印表機列印如人物玩偶等也是最簡單易行的。凳子、扳手、剪刀、椅子、檯燈等線條簡單的工具對於 3D 列印來說都是小菜一碟。
想像一下,當你走進一家商店,想找一盞你心目中的完美檯燈。找不到?那就自己來設計選你想要的顏色,或者材質;在允許的範圍內,還可以改變形狀;然後跟廠家聯繫,把自己的個性化定單發給他們。接下來,3D印表機就可以快速做出你想要的產品。
3D列印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甚至可以用實驗室培養出來的細胞介質列印出一塊真正的鮮肉或一段人體器官,或用糖物質混合物列印出一個完整血管組織,這對推動臨床醫學以及人體器官移植等方面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最重要的是,3D列印行業的發展猶如其定義本身,始終凸顯著「創新突破」這一關鍵特質。
疑問:它會變成什麼?
有人預測,10年內,3D列印技術就將普及到大部分家庭。3D列印不僅是在製造業上的一個飛躍性發展,還發展了每一個人的
想像力,能讓每一個普通人都成為發明家、工業家。在醫療領域,3D器官列印、義肢列印技術也為那些需要的人提供了極大幫助。
總體來看,正是材料工藝的發展和較為成功的商業化運營,造就了3D印表機在2012年的大紅大紫。一方面,3D列印的原材料擴展到金、銀甚至強度極高的鈦、不鏽鋼;另一方面,原本應用於工業領域的,價格昂貴的3D印表機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
當然,比科技更重要的是社會倫理,這包括商業法則和社會道德。DIY3D列印的商業化必然意味著大規模的硬體開源,而這顯然又是被產品生產商所排斥的,當下發生在各大硬體開源社區的口水戰就是明證。
專家還指出,3D列印面臨的最大命題在於政策限制,換句話說,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被列印。想像一下,一臺3D精密金屬印表機可以短時間內武裝一個突擊小隊,一個小學生可以輕易得到一把AK47,這種風險不是我們所在的社會應該承擔的。
(責任編輯: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