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唯一一部改編為動畫的作品,中日合作,畫風類似《中華一番》

2021-01-17 住進二次元的晨風

金庸老先生的作品影響了我們幾代人,從民國年代一直到21世紀,我們幾輩人所接觸的武俠概念大都來自金庸,更不用說他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之言真正將武俠提升到了一個高度。

金庸先生的作品被改編為無數影視劇,一代代的人用各自的方式演繹著經典。如我們熟知的《神鵰俠侶》只電視劇就有7部以上,最早一部是1984年,潘迎紫演的小龍女。

潘迎紫

而《神鵰俠侶》是全球第一部動畫化的金庸作品,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一部。該動畫劇情忠於原著,但角色設計與原著有不同。角色屬典型日式卡通人物風格,包含一些中華元素,服飾顏色亦有改變。

2001年,第一部由tvb附屬公司翡翠動畫(香港)和日本動畫公司NIPPON ANIMATION聯合製作,第二、第三部由翡翠動畫(香港)自行製作。

三部共78集,每集30分鐘,共分為三部份:《神鵰俠侶I:古墓奇緣》(1-26集)、《神鵰俠侶II:襄陽風雲》(27-52集)、《神鵰俠侶III:相約十六年》(又作「十六年之約」,53-78集)。

第一季DVD封面

第一季是質量最好的,劇情過渡自然,動作銜接流暢,一板一眼打得相當精彩不下優秀真人武打片。人物走日本動漫造型風同時加入古裝元素特別好看,尤其是小龍女的那幾套各有特點,分場合搭配很美!

當時特別特別驚訝的是當中的京劇元素,打鬥中轉場或者每個小轉折配上的「鏘鏘」,節奏感與動作感極為優雅。第一季可謂誠意之作。

只可惜,到了第二季就變成了港臺流俗的連續劇。人物的心理狀態沒有辦法像第一季那樣通過神情和動作表現,強行插入臺詞、回憶,可惜了!

所以好明顯發現除了第一季製作精良外,第二季、第三季開始回歸國產初期動畫的質量,重複的武打動作,低質量畫面。

第三季DVD封面

為什麼第一部可以做得這麼精美,而第二部就變成這樣?

這動畫是tvb第一次自行製作的動畫,當時是特別與日本公司合作製作,動畫擁有中(劉德華)日OP、ED。但是,在第一季時期因為tvb與日方製作公司在討論薪酬的時候出現嚴重分歧,導致日方臨時退出製作。

導致tvb硬著頭皮自己繼續製作剩下兩季,tvb雖然硬著頭皮做完了,也耗時很久很久,所以也分為三季播放。第二第三季也只有中國OP,第二季開始也沒有日語配音。

日方退出合作原因:

原來當年翡翠臺和日本動畫公司NIPPON ANIMATION合作,準備把《神鵰俠侶》拍成動畫,但劇情展開拍攝會達103集之多,投資風險過高,便分成三部,合作完完第一部後,NIPPON就沒繼續投資拍攝了。

至於為什麼,因為NIPPON當時的另一部動畫《中華小當家》在臺灣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所以這部《神鵰俠侶》的畫風及人物風格都與《中華小當家》類似,畢竟同屬一個時期的同一家製作方。

同時和統一公司【統一食品公司,小當家裡面的人名都是統一旗下產品的名字】的合作也迅速在大陸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這個時候,《神鵰俠侶》的投資是否值得就成為了疑問。於是便放棄這個高風險項目。

其實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還是挺適合動漫化的,我們通常都會吐槽小說改編的真人劇如何如何,要麼是劇情改動太多,特效三毛錢,要麼是演員演技不在線……

但是如果做成動畫,依現在國內幾家頂尖的動畫製作公司之水平,只要資金充足,劇情遵循原著,相信會比真人劇好一點吧。

相關焦點

  • 金庸原著改編的唯一一部動畫,是否在你的歲月裡留下痕跡
    曾經的紙媒也好,現代的電視網絡也罷,金庸筆下的故事,經常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可以說,幾代人的青春裡,都有一個「金庸」。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金庸曾取自己14部中長篇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寫了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在這些作品中,曾經有一部被改編成動畫,這即是全球第一部動畫化的金庸作品,也是唯一一部改編動畫的作品,名字叫做《神鵰俠侶》。幾代人的青春裡都有一個「金庸」,但青春裡留下痕跡的作品又有不同。聽到辭世的消息,平復心情之後,心中腦子裡浮現了曾經買碟片時,無意中看到的《神鵰俠侶》動畫。
  • 金庸武俠改編了這麼多次,卻只有這一部拍成了動畫
    正所謂「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所創作的武俠小說,對整個華人世界的影響極大。即便是你沒有看過金庸先生創作的武俠小說原作,也一定看過或者玩過由這些武俠小說改編而來的影視、遊戲、漫畫等作品,數量數不勝數。然而在動畫領域,由金庸武俠改編而來的動畫一直以來卻僅有一部,它就是於2003年7月開始播出的《神鵰俠侶》。
  • 《神鵰俠侶》動畫:畫風很熟悉,原來是中日合作,網友:大製作
    哈嘍大家好,小沁又和大家見面啦,相信大家都看過仙女姐姐了劉亦菲的《神鵰俠侶》,如果你對這部劇依舊保持著高度的熱情,那就是它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電視劇了,《神鵰俠侶》動畫:畫風很熟悉,原來是中日合作,網友:大製作!
  • 「神鵰俠侶」,金庸唯一的一部武俠小說被拍成動畫,很少有人看過
    「神鵰俠侶」版本眾多,每代人心目中的經典也不一樣,小初最喜歡的是古天樂版本,可是動畫版本鮮為人知,因為真的很好看,所以小初翻出來推薦給大家。1995年版神鵰這部動畫本來是日本想借中國的武俠風推出一種全新潮流的動畫,製作初期預計的是101集,後面經過濃縮變成了現在的78集,分為三部,「古墓奇緣」,「襄陽風雲」,「十六年之約」。
  • 我們熟悉的中華小當家又回來了,漫畫《真 中華一番》動畫化
    說到美食番,很多小夥伴肯定都會想到《中華小當家》,這部作品更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隨著漫畫新篇故事的再開,如今動畫方面也有了動靜,就在不久前,官方宣布漫畫《真·中華一番》動畫化,我們熟悉的中華小當家又回來了。
  • 《神鵰俠侶》動畫的畫風太熟悉,看了下原來是中日合拍
    對於金庸武俠迷們而言,《神鵰俠侶》這部作品一定是不會陌生的?時至今日,《神鵰俠侶》已經不僅僅只是一部小說了,它已經是具備較強影響力的IP了!它不但有電影版,還有很多不同版本的電視劇。但在港漫領域中,《神鵰俠侶》還有漫畫和動畫呢!
  • 發光料理之王《真·中華一番》回歸!
    提起美食料理作品,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是爆衣戰士遍地走的《食戟之靈》,是武鬥值爆表的《美食的俘虜》,還是國產神作《神廚小福貴》?或者是哪部經典美食動畫——《中華小當家》。《中華小當家》原名《中華一番》。
  • 神鵰俠侶動畫:原著劇情,小當家畫風的小龍女,很少有人看過
    提到武俠作品,就不得不說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就足以傳唱千古了其中影視作品尤為多,翻拍更是常有的事;相對而言,動漫方面的作品少之又少。但其實,早在03年,神鵰俠侶就出過一部動畫近些年,國漫的發展逐漸壯大,許多IP作品都動漫化,也相繼有了新的《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等的漫畫《神鵰俠侶》動畫
  • 中華一番,淪落成了一部賣情懷的作品,竟還有致富經的味道
    中華一番,淪落成了一部賣情懷的作品,還有致富經的味道關於新番動畫《中華一番》,也就是上個世紀被叫做《中華小當家》的動畫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原作本命就為中華一番,只因為在被中國臺灣引進的時候,拉入了「小當家乾脆麵」的商業元素,才有了後來在我們內地被稱作為《中華小當家》的作品。
  • 從前有座靈劍山:中日合作動畫欲求不同的垂死掙扎
    隨著中國內地動畫市場的擴大和動畫產業政策的優勢,近幾年我們越來越多的看到了新的國漫新作。這其中,既有完全出自我們自己之手的作品,也有「曲線救國」利用「手中資源」達成與動漫產業先進國家合作的作品。提到「中日合作」,騰訊動漫一直是走在業界的前面,現在,在擁有了日本繪夢株式會社和韓國繪夢之後,騰訊動漫的作品已經正式變成了由中、日、韓三國動畫人參與的「東亞聯軍」,不得不說,這一切的出現,歸根於之前的一些經驗與教訓。而作為反面案例最常被提到的,莫過於曾熱議一時的那部《從前有座靈劍山》。
  • 日韓合作的動畫這麼給力,為什麼中日合作的動畫總不太行?
    7月新番裡有一部韓國原作漫畫改編的動畫叫《高校之神》,製作上非常出彩,作畫流暢,動作演出炫目,每一集的戰鬥都相當精彩;而之前還有一部韓國「條漫」改編的《神之塔》,雖然製作沒有這麼出彩,但口碑也不錯;再想想中日合作的動畫,像是《一人之下》,或者是之前被批評得很慘的《拾又之國》,就好像中日合作的動畫被詛咒一般,日本自己可以做出很棒的動畫,中國自己也能做出頗有成見的原作,但為什麼一合作,就總不是這麼股滋味
  • 時隔二十年回歸,它已經從硬朗變得溫柔《真中華一番》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到十月新番的介紹,在新的十月新番裡,有著好幾部以前的作品的續作回歸。但是最令人在意的一部卻是很多年前的老牌動漫的重啟之作。是的你沒聽錯,這部作品就是《真·中華一番》!《真中華一番》《真中華一番》又被稱為《廚神小當家》,講述的是講述我們的劉昴星在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特級廚師之後,不斷修煉廚藝、尋找傳說中的廚具並對抗黑暗料理界的故事。
  • 金庸小說動畫化的作品,《神鵰俠侶》的動畫版,看過的都老了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去世,聽到這個消息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感到震驚和心痛,無數小孩的武俠夢都是他賦予的,這位武俠小說泰鬥帶給我們太多經典小說。就算沒看過小說,但作為國人都會一定程度上知道他的作品,因為其作品被改編電影,電視劇的多不勝數,陪伴一代人的成長。
  • 中華小當家再次宣布動畫化!但是畫風一言難盡!
    提起80、90後對於日本動畫的記憶,肯定繞不過七龍珠、灌籃高手、數碼寶貝等經典作品,而除了這些耳熟能詳享譽國際的日本動畫之外,還有一部在日本並不算火爆,但在國內卻引起了非同尋常的反響,並且影響至今的動畫作品,那就是《中華小當家》,一部屬於廚師的武俠動畫。
  • 小時候誤解為國漫的經典動畫,部部皆精品,但卻是國外作品,難受
    小時候誤解為國漫的經典動畫,他們部部皆是精品,但令人沒想到是他們竟然都是國外的作品,感覺心裡很難受。當然在我們小時候,也是有著很多精品國漫的出現的,他們同樣也是家喻戶曉,比如筆者在小時候喜歡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就是部很經典的國漫精品之作,還有《熊出沒》直到現在也是極其火爆。
  • 金庸唯一一次看走眼,卻造就了武俠電影史上最經典的改編!
    金庸一向很反感別人對自己的作品大肆改動,不過曾有一次他看走了眼。對於作者來說,每一部作品都像自己的親生子女一樣,沒有哪個作者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其他人糟蹋得面目全非,金庸當然也不例外。然而金庸對這部戲的改編十分不滿,直接找到徐克說:「東方不敗由男人改成女人,不應該找一個女人來演。一個男人的變性,在性格上是會有變化的,這個過程是緩慢的、複雜的,有變化的、有過程的,是不自願的,並不像電影裡表現得那麼簡單。」
  • TV動畫《真中華一番》公開視覺圖,這是你熟悉的迷幻藥料理嗎?
    小川悅司原作漫畫《真中華一番!》(原《中華一番!》,連載後期改為《真中華一番!》)再度改編同名TV動畫。官方近日公開了視覺圖和PV宣傳影片等情報,一起來看看吧!《真中華一番!》故事描寫清朝末年四川國營餐館菊下樓將舉行新任大廚繼位之爭,已逝前任大廚阿貝的兒子劉昴星(阿昴,動畫版又譯為「小當家」)到廣州陽泉酒家修行,獲得了「特級廚師」資格。
  • 五部常被國人誤解的童年動畫,雖中華元素滿滿,卻並不是中國製造
    第三部:《中華小當家》 這部動畫片可是我從小就非常喜歡的一部作品,當年就是因為它我可是長胖了好幾十斤,不得不說小當家這部作品簡直就是開創了美食番的新奇蹟
  • 《圍棋少年》是一部怎樣的動畫作品呢?
    導語:上個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央視的綜合頻道以及少兒頻道播出了一系列極具中華特色的國產動畫。 文/速遞君 經歷過當時的年代的人可能都還記得,那一批國產動畫有《西遊記》、《哪吒傳奇》、《小鯉魚歷險記》等至今來看都十分優秀的作品。
  • 2016年那些中日合作在日本播出的動畫你知道多少?
    2016年那些中日合作在日本播出的動畫你知道多少?近年國產WEB動畫產量逐漸增多,而國產TV動畫依舊處於低齡化。說到非低齡TV動畫大概只有中日合作吧?中國企劃公司主導,日本製作委員會制度模式的TV動畫(日本電視臺播出)在2016年成為跨國模式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