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的「機器人三定律」

2020-12-03 信心者55

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的「機器人三定律」就是以不傷害人類為前提的。1942年, 阿西莫夫在其文學作品《我, 機器人》中提出了三條機器人定律:「第一條: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 不能目睹人類受到傷害不幹預;第二條:機器人必須服從他的命令, 命令與第一條衝突時除外;第三條: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條的原則下, 要保護自己的安全。」[16](P1)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IEEE) 在2017年12月12日發布的《人工智慧設計的倫理準則》 (第2版) 中提出, 合乎倫理地設計、開發和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應該遵循以下一般原則:人權———確保它們不侵犯國際公認的人權;福祉———在它們的設計和使用中優先考慮人類福祉的指標;問責———確保它們的設計者和操作者負責任且可問責;透明———確保它們以透明的方式運行。

對於剛性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流水線節拍計算公式是:節拍=Fe+N其中:Fe為計劃期內的有效工作時間;N為計劃期內的產品產量。按照現有郵政營業封發、市趟運輸頻次和一幹、二幹郵車運行情況,郵件到達中心局的時間和郵件量不均衡,但如果以班次和自然天為單位,中心局日均處理量則相對穩定,結合中心局具體生產工序的作業時長,就能確定該局生產工序的節拍。例如:杭州中心局國內包裹類郵件日均處理量7.6萬件,採用兩班制生產,每班供包環節中間停歇120分鐘(午間休息、用餐等),其供包流水線節拍為:節拍=(8×2×60-120×2)×60/76000=0.57秒可以根據開拆、供包、封發、裝車等工位的生產節拍、上班時間、處理量等,計算每個工位編制人員和設備配置數量。此外,生產節拍的應用還能有效防止生產過剩造成的浪費和生產過遲造成的分段供應不連續問題。

相關焦點

  • 科幻|阿西莫夫與「機器人三定律」
    更早之前就預見了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對抗的,還應是世界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他的作品《我,機器人》《鋼穴》《裸陽》《曙光中的機器人》《機器人與帝國》早在60年前就設想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出現,以及人類如何應對的策略。當然,在小說中寫出機器人這個詞不是阿西莫夫,而是捷克科幻作家卡爾恰佩克,他於1921年在名為《羅素姆萬能機器人》的戲劇作品中創造了「robot」(機器人)這個名詞。
  • 「銀河帝國」構築者|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說|asimov_網易訂閱
    1983年,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被要求預測2019年的未來世界。他的「預言」中有不少地方格外準確,比如他預見到人類社會將離不開電腦。他還預言機器人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自動化將取代許多工作,迫使人們重新思考職業與生活。
  • 他是科幻大師阿西莫夫,從未登上太空,卻創造了銀河帝國
    —— 美國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給艾薩克·阿西莫夫的悼詞正如卡爾·薩根所說,科幻作家或許無法研發出偉大的發明,但他們激勵了無數科學家和有志於科學的孩子,影響的是人類未來生活的面貌,我們的科技、文化和日常生活。比如, 「機器人(Robotics)」一詞最早便是由阿西莫夫在1940年代提出(Prucher,2007)。在當時,世界上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和機器人公司。
  •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基地》引爆2012科幻年
    阿西莫夫科幻大師阿西莫夫逝世20周年,代表作《銀河帝國·基地》被引進出版1992年4月6日,享譽全球的美國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逝世,享年72歲。在科幻文學的成就上,他既是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之一,又是科幻界公認的「現代機器人故事之父」。他用了半生的歲月,以整個銀河係為背景,撰寫了一套俯仰兩萬載、縱橫十萬光年的未來史,為二十世紀科幻文壇,立下一個難以超越的裡程碑。這就是終其一生,他最引以為豪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
  • 阿西莫夫:科幻、科普、神秘主義?
    當年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訂有「克拉克/阿西莫夫條約」:阿西莫夫承認克拉克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幻作家,克拉克承認阿西莫夫是世界上第二好的科幻作家;克拉克承認阿西莫夫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學作家(「科學作家」在中國習慣被稱為「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承認克拉克是世界上第二好的科學作家。
  • 當自動駕駛遭遇三定律:做個合格的機器人不容易!
    曾經看起來非常昂貴,只能用於重型製造業的機器人,已經逐漸向低成本和小型化演變。雖然我們還沒有打造出夢想的那種管家式機器人來照顧我們的日常生活,但家用的真空吸塵器事實上就可以看作是一種機器人。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關於機器人,很多人都聽說過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
  • 機器人三定律、費米悖論與黑客帝國
    1艾薩克·阿西莫夫是我非常喜歡的美國科幻小說作家。他的《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是科幻史的不朽豐碑。阿西莫夫在《機器人》系列中設計了規範機器人行為的機器人三定律:1. 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也不得見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2.
  • 科幻三宗師之一阿西莫夫:科學不能解釋一切
    當年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訂有「克拉克/阿西莫夫條約」:阿西莫夫承認克拉克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幻作家,克拉克承認阿西莫夫是世界上第二好的科幻作家;克拉克承認阿西莫夫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學作家(「科學作家」在中國習慣被稱為「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承認克拉克是世界上第二好的科學作家。
  • 阿西莫夫:中譯本數量最多的外國作家?
    阿西莫夫:中譯本數量最多的外國作家?   ——紀念阿西莫夫誕辰90周年   再過3天——2010年1月2日,是享譽全球的科普泰鬥兼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之90誕辰,特撰此文以資紀念。
  • 科幻大師阿西莫夫以想像力持續影響世界
    2018年1月2日,是美國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的98歲誕辰紀念日。他的代表作《銀河帝國》首部曲《銀河帝國:基地》在2017年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語文閱讀書目,也讓更多中國小讀者認識了這位用想像力和智慧改變了世界的作家。
  • 《我,機器人》預言?現實?所謂的「三大法則」真的有用嗎?
    阿西莫夫在當時勾畫了對於他來說的未來世界,以及未來的科技發展水平,如今回頭看,驚奇地發現這位科普作家、科幻大師,精準地預言了半個世紀後人們的生存狀態和科技水平:3D電視、無人駕駛汽車、智能通訊設備,這些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是普遍的科學技術。
  • 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作品被譽為科幻聖經,他這十句格言引人深思
    提起科幻小說巨頭,艾薩克·阿西莫夫一定榜上有名,阿西莫夫是著名的美國科幻小說作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是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稱為科幻小說三巨頭。
  • 世界公認的3大科幻小說家,他們的作品大家都看過嗎?
    科幻小說是一種起源於近代西方的文學體裁,在全球有著非常廣泛的讀者,歷史至今也誕生了不少優秀的科幻小說家,我國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劉慈欣。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公認的3大科幻小說家,他們的科幻小說大家都有看過吧?
  • 比《三體》更牛的科幻小說,好萊塢終於要對這個超級IP下手了
    是的,美國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著名的科幻小說《基地》將要被拍成美劇了。你還記得在科幻作家劉慈欣《三體》說要拍成影視劇的時候國內的哀嚎嗎?《三體》這科幻小說,基本算得上是國人的驕傲。如果說劉慈欣是「當代中國科幻小說第一人」的話,那麼阿西莫夫,則是美國科幻界的「太史公」。細數他的成就,確實是比劉慈欣高太多。
  • 愚蠢的人類,阿西莫夫AI三定律也救不了你們
    不過幸運的是,我們還有「阿西莫夫三定律」。只要把這些定律作為標準寫入人工智慧的核心代碼程序就可以了,AI是不可能建立文明統治人類的!那麼,問題來了,所謂的阿西莫夫三定律在未來的世界構想上真的是非常必要,且牢不可破的嗎?
  •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基地》電影2013年上映(圖)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 基地》封面  今年是美國科幻大師阿西莫夫逝世20周年,讀客圖書重磅推出其代表作《銀河帝國:基地》,該書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此次震撼登陸中國,首印20萬冊,上市當天便被各地經銷商搶購一空,這是近10年來中國科幻小說的最高首印數。
  • 科幻200年 | 從阿西莫夫到菲利普·迪克
    這也是為什麼在科幻小說家當中,類似阿西莫夫的工業黨一點也不少見。比阿西莫夫更甚的,美國有羅伯特·海因萊因,英國有H.G.威爾斯,中國有劉慈欣,俄國有一群威爾斯的擁躉(如阿列克謝·託爾斯泰)。有學者認為,阿西莫夫的作品是「啟蒙未來的西部牛仔政治」,有那麼點意思。此類「牛仔人格」於文學小說家中較為罕見。
  • 科幻200年 | 阿西莫夫科幻世界中的猶太思維
    不過在阿西莫夫這裡,還是有些別的事情值得一說,比如他學習英語這一點。他的母語是俄語和意第緒語,因為他是個俄羅斯猶太人。他在1923年被父母帶到美國,住在了紐約的布魯克林,而這對父母也是從來不講英文的。阿西莫夫的英文全是自己讀書、讀報加上後來泡圖書館學來的,他學會之後,還教給了妹妹。喜歡上科幻是他讀各種科幻雜誌的後果,可是,這個體裁跟他稱得上瘋狂的寫作欲望未必有很大的關係。
  • 從機器人的故事看未來
    機器人等於奴隸嗎?機器人等於奴隸嗎?這似乎是科幻小說的永恆主題。從阿西莫夫《我,機器人》到劉宇昆的《天堂戰爭》,以及科幻世界雜誌近幾年出版的《副本》《陶偶》《量子竊賊》《時砂之王》《廢園天使》等科幻作品,都對這個主題展開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