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次購買周票,就可一分錢乘公交14次,一周內騎單車無限次!12月18日,在廣州召開的「2020中國MaaS實踐者論壇」上,滴滴出行和廣州羊城通聯合發行的「綠通票」面向廣州市民正式發行。
綠通票是什麼?據了解,此次發行的是綠通票1.0試運營版,聚焦於「公交+共享單車」,首期發行周票、月票兩款產品。以周票型綠通票為例,用戶只要花一張青桔周卡的費用,除了一周內無限次暢騎青桔單車外,還能再享有14次一分錢乘公交的權益。
所有的服務只要在滴滴出行App內就能實現,不再需要在實體卡、不同App之間切換,實現「一個App、一次購票、一站出行」,提升出行便利度。
即日起,廣州市民只要打開滴滴出行App,在「青桔騎行」和「公交」頂導下都能找到「綠通票」選項,購買後就能享受公交和青桔單車的通乘通騎服務。
這兩款綠通票都主要面向通勤用戶,特別是習慣了移動出行,追求便捷體驗、經濟出行的年輕用戶。
發行方之一的廣州羊城通公司,將綠通票視為是能吸引年輕用戶、提升公交吸引力的「網紅」產品。「公交服務就是要通過創新、貼心來吸引用戶。綠通票主打便捷、經濟,就肯定在優惠和折扣上給足動力,讓廣州市民更少花錢、更多乘公交。」廣州羊城通董事長、總經理謝振東說。
實踐先進MaaS理念,一個App打通多種出行方式
「綠通票」的發行,是廣州對MaaS「一站式出行服務」理念的探索。簡單來說,理想化的MaaS平臺打通了火車、地鐵、公交、計程車、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等多種交通方式的壁壘,用一個APP搞定所有交通方式的查詢、下單和支付。
「綠通票目前是國內比較成型的MaaS產品,與之前國內MaaS領域倡導多、實踐弱的情景相比,我理解應該是邁進了一大步。特別是綠通票如果能持續完善進化,依託我國特有的移動網際網路、行動支付和海量用戶優勢,納入更多種交通方式,發行更多元的票制票價,未來很有潛力能引領全世界MaaS發展潮流。」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中心副主任吳洪洋表示。
MaaS(Mobility as a Serivce,出行即服務)是2014年起源於歐洲的新型出行理念,被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是能和自動駕駛並駕齊驅的兩大交通變革之一。
在謝振東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有實踐MaaS的天然優勢,既有廣深之間大規模、高頻次的城際出行客流,還有毗鄰的香港、澳門等跨境出行剛需,一站式出行多年來就是痛點和難點,這也正是推動「灣區通」的強大動力。「今天發行的綠通票,正是大灣區實踐MaaS的突破性產品之一。下一步大灣區將會有更多的MaaS產品和服務出現,力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MaaS實踐高地。」
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城市項目主任劉岱宗認為,綠通票的實踐落地,對MaaS在國內發展極有示範意義。「首先綠通票聚焦在公共運輸和共享單車,這兩者都已經被證明是城市出行中最綠色、也最該被提倡的出行方式。其次是綠通票由傳統公共運輸運營企業和新型的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聯合發行,在MaaS發展模式上提供了實證,證明MaaS願景中的公私合作、多方共贏機制是可以實現,也有遠大前景的。」
綠通票2.0擬增加更多出行方式
「據測算,我國常規公交和共享單車用戶有高達70%以上的重合,這意味著公交和共享單車天然就有銜接、互通的需求。綠通票1.0恰好滿足了這一痛點,還補強了滴滴出行平臺中相對較弱的公共運輸板塊,既有很強的用戶價值,也較好地平衡了滴滴平臺的商業價值。」滴滴出行首席交通專家顧敬巖說,「滴滴將持續豐富綠通票的應用場景和使用規模,讓綠通票成為國內MaaS的標杆性產品。」
據發布會現場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綠通票1.0「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下一步將會大力深耕和擴容。
深耕,是指充分發揮滴滴和廣州當地交通運營企業優勢,逐步將常規公交、共享單車、地鐵、網約車、巡遊車、道路客運等多種出行方式納入綠通票範疇。
同時在大數據技術支撐下,精準分析這些綠通票用戶真實需求和使用特徵,在數據決策支持下,發布涵蓋多種交通方式、多種場景、多元票制票價的綠通票系列產品。正在策劃中的廣州綠通票2.0,就將推出「公交+地鐵+共享單車」「公交+地鐵+共享單車+網約車裡程」等多種日票、周票、月票、季票產品。
擴容策略,則是將廣州綠通票成功經驗推廣到全國更多城市。「依託目前與羊城通、嶺南通等關鍵夥伴的合作基礎,廣東省內的相關城市已經在對接綠通票落地相關事宜。省外的部分城市也在積極推進中,預計明年上半年,國內會有十個左右城市落地綠通票。」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南方+記者】鄭慧梓
【通訊員】陳慶麟
【作者】 鄭慧梓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