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牛利潤豐富,一頭牛賣出能賺7000塊,為什麼養殖戶不願意養?
說到養牛,養殖戶有一肚子的話想說,因為養牛相對於其他的養殖來說利潤是最高的。
這個所謂利潤最高指的是是單體利潤最高。
也就是說相同情況下,養一頭豬、養一隻雞、養一頭羊和養一頭牛比起來,養牛的利潤是最高的。
但是這是一個廣義的算法。
實際上一頭牛的成本飼養時間周期也是最長的,一隻雞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出欄,一頭豬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出欄,但是一頭牛至少也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所以說單算個體收益是無法科學客觀的衡量養牛收益的。
如果拿現如今熱門的養豬和養牛比,一頭豬現如今只要出欄收益在三千以上,我們按照半年一次來算,兩年四次,也就是說一頭養豬兩年的時間可以賺至少一萬兩千塊,好一點的能賺到一萬五千塊。
但是一頭牛你賣掉之後敢說自己能賺一萬五千塊嗎?不敢,一頭牛好一點的,收益在七千左右,一般的話也就五千塊錢。
雖然整體來說要高很多,但是實際上你細算之後還是養豬比較划算。
當然養豬比較划算,養殖戶會說是這兩年豬價起來了,豬價要沒起來的話,其實養牛的利潤也是很高的。這話說的一點不錯。
那養牛如此賺錢,為什麼養殖戶還不願意養呢?
這和上面筆者剛才講的飼養周期、飼養成本、飼養時長以及牛肉在國內市場的佔比有很大關係。
熟悉養牛的都知道,動輒一年半兩年的飼養市場讓很多養牛戶很是鬱悶。這麼長的時長,自己養出來之後安全出欄了還好說,要是不出欄扔在自己手裡那可都是成本。一頭牛一萬多塊,兩萬塊的價格,這要是損失一頭,這今年的牛肉就別想賺錢了。
所以風險大、投資成本高、回報周期長、賺錢少,
這樣的事兒您幹嗎?
您當然不幹。
我們的養殖戶也是這麼想的。
因此你會發現現如今養牛的越來越少,
面對這種情況您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