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19國集體發難,向大國索要500億賠償,航母接近海峽施壓

2020-12-22 永不磨滅的番號

據比利時媒體26日報導,在近日於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軍事委員會特別會議上,北約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約翰·坎貝爾當場表示:從2018年5月到2020年4月期間,美軍以及其他北約駐阿富汗的部隊總計遭受了超過1800次武裝襲擊,其餘的各類小規模襲擊事件不計其數。約翰·坎貝爾認為,無論是在阿富汗還是伊拉克,頻繁發生的襲擊事件後幾乎都有伊朗直接或者間接的支持,因此北約應該向伊朗索賠超過500億美元的損失。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北約高級官員發表向伊朗索賠的言論。在今年1月11日伊朗軍方承認擊落烏克蘭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之後,北約代表與烏克蘭國防部相關人員立即進行了閉門會議。1月13日《國家通訊社》援引烏克蘭軍方人士的話稱:烏克蘭對伊朗擊落烏克蘭客機事件表示強烈不滿,烏方要求伊朗方面徹查此次事件的具體原因,對涉事人員進行處罰,並賠償烏克蘭方面的損失。雖然烏克蘭官方並沒有指出賠償的具體數額,但當時有消息指出此筆賠償金高達數千萬美元。

毫無疑問,在國內經濟陷入困局之際,西方國家的不斷索賠事件讓伊朗目前的處境愈發艱難。首先據公開資料顯示,由於疫情和西方國家不斷施加制裁的影響,伊朗國內的經濟已幾近崩潰的邊緣。例如,目前在德黑蘭,一個普通醫療口罩的價格為30元,而伊朗國內大多數民眾的月收入不足800元,由此就導致許多民眾因買不起口罩而患上病毒,進而導致疫情的再擴散。

其次,在伊朗國內支柱的石油產業被西方不斷制裁的背景下,伊朗國內許多相關產業前景同樣不容樂觀。《華爾街日報》對伊朗2020年1季度經濟的報告中指出:不斷高攀的物價與民眾的工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並且由於外部環境持續惡化和內部環境前景的不明朗,伊朗今年的經濟恐怕將再次遭到沉重的打擊。由此可以看出,在內憂外患之際,伊朗面對來自國外的眾多索賠事件實在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或許是提前預料到伊朗不會輕易賠償北約在遇襲事件中的損失,4月24日,美國將「艾森豪」號航母艦隊派向了波斯灣海域,此舉一時間引發了外界對於美伊局勢進一步惡化的擔憂。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美國總統在22日發表「擊毀所有在波斯灣海域「騷擾」美軍艦艇的伊朗軍事快艇」言論之後,已經與五角大樓方面商討該方案的具體實施步驟,以及可能帶來的後果的應對辦法。

總而言之,目前已經有超過19個北約成員國認為伊朗應該賠償北約在阿富汗以及伊拉克地區遭受的損失,並且要求伊朗停止資助在阿富汗以及伊拉克等地區的當地武裝團體。不過,面對北約如此無理的要求,伊朗恐怕很難讓北約如願。

作者:fade

相關焦點

  • 北約18國集體發難,要求大國必須賠償500億,背後原因無法接受?
    據中東半島電視臺報導,不久前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軍事會議上,美國率先表態,並聯合其它的北約盟友,如義大利、西班牙、波蘭等18個國家達成共識。要求伊朗要賠償500億美元的戰爭款。說起這戰爭款的緣由,是因為西方國家懷疑阿富汗武裝組織背後最大的支持者就是伊朗。而且由北約的最高軍事指揮官約翰提交了一份詳情報導。
  • 北約19國集體挑釁,普京:都老實點,俄軍一口氣就能打趴下八個
    根據俄羅斯俄新社報導,目前北約19國聯合軍演的假想敵就是俄羅斯。他們希望通過這次軍事演習模擬出未來戰爭開始後,第一步就拿下加裡寧格勒。在加裡寧格勒俄羅斯部署了S400防空系統和蘇35戰鬥機。這裡是戰爭的最前沿,也是整個俄羅斯的支點。一旦戰爭爆發後,俄羅斯空軍立刻通過這裡轟炸歐洲,所以這裡威脅相當巨大。
  • 瓦良格號航母返回中國,西亞土耳其,為何索要10億美元?
    在途徑斯博斯普魯曼海峽的過程中,遭到了土耳其的阻攔。期間,土耳其索要10億美元的保證金。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1991年,蘇聯解體的時候,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接近完工,經過談判以後,分給了俄羅斯。至於瓦良格號航母的建造工作,剛剛完成70%左右,還沒有任何動力系統和雷達設備。 在談判之後,分給了烏克蘭。但是,烏克蘭根本不需要航母。早在90年代,烏克蘭就計劃出售瓦良格號航母。但在美國的阻撓下,一直沒有成功。
  • 47國突然聯合向伊朗發難,這是在配合美國嗎?
    47個國家聯合向伊朗發難此次對伊朗發難的眾多國家中以德國為主要代表,這些國家此次聯合起來向聯合國的人權理事會發表了一份聲明,在這份聲明中這寫國家強調,「針對目前伊朗存在的對言論自由的侵犯等侵犯人權的行為,表達十足的關切」,在此之後更是表示在伊朗境內存在其他此類侵犯人權的行為,甚至包括不公正審判以及對人員進行任意抓捕,並且還存在虐待情況
  • 希臘身為北約國,為何願意為我國船艦做擔保?
    自蘇聯解體後,其原有的國防設施也不得不被解體後的諸國分攤,其中大部分都劃給了蘇聯的本體國俄羅斯,世界上第二艘航母「瓦良格」號就是其中之一,1995年,「瓦良格」號退役,俄羅斯便以償還債務的名義將其送給了烏克蘭,而當時的烏克蘭並沒有改造這艘航母的能力,而拆卸它的成本又過高,北約各國又對其虎視眈眈
  • 該國國產航母即將服役,卻無艦載機搭載,曾向中國索要10億保證金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土耳其這艘國產輕型航母的滿載排水量不超過4萬噸,但是其擁有大型直升機起降甲板和滑躍甲板,同時尾部還擁有一個大型內部船塢,可以執行兩棲立體登陸作戰等任務,這將增強土耳其軍隊進行海外軍事行動和兵力投送的能力。據介紹,Anadolu號航母目前正在伊斯坦堡的Sedef造船廠進行裝配,在2021年開始將進行第二艘航母Trakya號的建造計劃。
  • 多國航母戰鬥群趕赴亞太集結,日:這次賠錢也不管用
    根據日本當地最新報導指出,以美國為主導,英國、法國、日本四個國家組成的西方價值聯盟針對東方大國的包圍圈正在擴大,而且美國新增部署航母和兩棲攻擊艦、英法兩國部署航母,以及日本派出準航母的四國航母戰鬥群於不日後抵達集聚亞太地區,再一次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這次軍演目標直指針對東方,試圖以軍事武裝力量進行挑釁與施壓。
  • 當年瓦良格號回國受阻,希臘為何願擔保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通過狹窄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因為這個海峽的所有國,土耳其對於中國從來都不夠友善,加上美國的阻撓和暗中使壞,讓這趟航程充滿了艱辛和困難。 後來瓦良格號在通過這個海峽之前,果然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土耳其方面的各種阻撓。
  • 西方再次生事,北約公開向兩大國指手畫腳,卻聲稱他們是例外
    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給日本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該國主動投降宣告著二戰徹底結束。正是這場戰鬥,各國見識了核武器的厲害,其他先進武器在核武器面前都不值一提。到現在為止,核武器都是具有極強威懾力的,鑑於破壞力驚人,所以不是任何國家都有權利擁有核武器的,目前,只有聯合國五常擁有核武器是合法的,其他國家均不可以私藏任何核武器。
  • 為什麼希臘願意幫助中國,擔保瓦良格號航母通過布斯普魯斯海峽?
    中國作為擁有雙航母的國家,已經擁有了極強的海軍實力,但是當年在烏克蘭將瓦格良號航空母艦拉回中國的路上,卻出現了諸多的磨難,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土耳其方面的百般刁難。當時土耳其為了阻攔瓦格良號通過布斯普魯斯海峽,要求中國交出10億天價的保證金,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中國尋求多方幫助之後,希臘方面願意為中國做出擔保,而且在於土耳其方面進行了多次斡旋之後,土耳其方面才鬆口,答應讓瓦格良號通行。
  • 土耳其得罪一眾北約盟友
    土耳其由此成為首個被美國以該法律制裁的北約盟國。具體的制裁措施包括:明令禁止美國向土耳其國防工業局的一切出口交易;凍結德米爾以及其他三人在美國的資產,不許向這四人發放美國籤證。S—400是扎在美土關係中的一根刺。2017年,土耳其與俄羅斯籤訂協議,計劃花費25億美元購買4套俄制S—400防空飛彈系統。2019年10月,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宣布俄方提前履行交付合同。
  • 土耳其索要10億美元!此國仗義相助犧牲一人,遼寧艦順利回國
    眾所周知,航母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強盛與否的標誌,為了提升自己的海軍實力,各國在航母的研製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經費。其中,我國在航母的發展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關注軍事的朋友都知道,我國現在擁有兩艘航母,一艘是遼寧艦,一艘是我們自主研製的國產航母。
  • 八國艦隊施壓伊朗,關鍵時刻052D神盾艦現身,這才是真正強援
    本以為在法國的號召之下,伊朗的荷姆茲海峽能夠重新開始貿易路線,但法國的國際號召力最終還不能和美國相比。在美國的再次努力下,多國響應美國的航線保護政策,開始對伊朗進行海上交易封鎖,試圖切斷伊朗海上交易路線,重新開啟對伊朗的石油制裁。美國組織的八國艦隊出現在海峽附近對伊朗施壓,雙方軍事衝突隨時可能擦槍走火,關鍵時刻052D神盾艦現身,這才是真正的強援。
  • 「亞洲小北約」?美日澳印「四國聯盟」針對中國
    澳大利亞2007年最後一次參加馬拉巴爾演習,印度時隔13年後邀請它回來,是新德裡刻意表演給中國看的一個表情,目的是向後者施壓。美國一直想把「四國聯盟」做實,使之成為針對中國的「亞洲版北約」的基礎。馬拉巴爾軍演以及本月四國外長的東京會晤調動了人們這方面的更多聯想。
  • 美軍艦剛通過臺灣海峽,我軍航母就來了,告訴它誰是主人
    作者:刺客臺防務部門19日證實,美海軍一艘飛彈驅逐艦當天上午通過臺灣海峽,並自北向南朝南海方向離去。面對挑釁,中方發出警告稱,近來,美國在涉臺問題上頻頻向臺當局發送錯誤信號,嚴重破壞臺海地區和平穩定。臺防務部門20日證實,解放軍「山東」艦航母編隊20日通過臺灣海峽,繼續向南航行。據臺防務部門提供的消息顯示,此次通過臺灣海峽的,除了我海軍「山東」艦外,還有四艘驅護艦擔當「帶刀護衛」,組成一個航母戰鬥群由北向南穿過臺灣海峽。
  • 北約國議員要求對中國態度要強勢,默克爾發聲了!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對中國施壓,並且還試圖想要幹涉中國內部的事情。這些國家的做法是不利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的,不符合外交的基本原則。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11月3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出席了一場在線會議,一些議員想要她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表現出強硬的態度。
  • 北約開始向中國「發難」,歐盟也沒閒著
    但是歐盟國家、北約國家、日本、印度的所作所為都是在討好美國. 針對中國方面這幾個國家完全不顧國際交往準則的規定,想方設法來討好美國,其中北約的做法就不難看出他的目的。
  • 義大利軍艦硬闖海峽,俄:這是恩將仇報
    從3月份到現在,義大利局勢一直非常緊張,由於國內缺少足夠多的應急物資,所以只能向俄羅斯求助。為了履行身為大國的責任,俄羅斯迅速出動9架運輸機為義大利提供物資支援。不過,讓人很是心寒的是,義大利收到俄羅斯的物資援助之後,立馬就變了臉。
  • 愛沙尼亞向普京索要侵佔領土:不同意就找北約對俄宣戰
    對於這次領土訴求,愛沙尼亞國內媒體顯得雄心勃勃,甚至叫囂出「不還領土就讓北約幫忙做主」,甚至「聯合北約對俄羅斯宣戰」這樣的論調。領土爭端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突出的矛盾,它直接決定著兩國最終關係走向,稍有不慎還可能會引發正面衝突,因此國際社會一直呼籲矛盾雙方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