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氣象」應用廣效益顯 北鬥探空、水汽探測、海風海浪探測...

2020-12-22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明祿 簡菊芳 通訊員郭啟雲 塗滿紅報導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運行。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獲悉,氣象是最早應用北鬥系統的重要領域之一,已形成北鬥全面應用新局面。其中,我國北鬥探空系統(以下簡稱「北鬥探空」)技術達到國際主流技術水平,北鬥水汽探測已準業務化運行。

在北鬥探空方面,自2008年以來,我國開展了多次探空比對試驗,積累了大量探空新技術儲備,並對系統持續改進完善。中國氣象局新型北鬥導航探空系統在今年7月「海燕觀測試驗計劃」中得到應用,效益顯著。據介紹,我國最新北鬥探空系統在溫度、溼度和測風等方面的觀測準確性(動態)分別達到0.4℃、5%和0.3米/秒,幾乎可以對標國際最先進的探空系統。而進一步優化的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更能提升我國新型衛星導航探空系統在定位和測風方面的技術性能。

在北鬥水汽探測方面,中國氣象局完成了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氣象行業承擔的35個框架網基準站和氣象行業數據處理中心的建設,研發了「北鬥和GPS導航衛星對流層天頂總延遲和電離層TEC準實時數據處理系統」,初步構建了北鬥水汽解算的準業務系統,準實時處理全國175個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框架網基準站觀測數據,獲取高精度、高時空解析度的準實時對流層和電離層產品。該系統軟硬體全部為國產,改變了數據處理軟體依靠國外的歷史,對氣象部門GNSS/MET業務系統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氣象部門還開發了北鬥海風海浪探測系統,成功實現了颱風期間海風海浪的準確探測和示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國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在海上缺乏有效觀測手段和觀測資料不足的狀況;建設了北鬥氣象預警發布系統,集災害預警、氣象預報、科普宣傳、監管功能為一體,能夠實現自主建設、獨立運行或作為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各省份自建預警平臺的發布通道,形成立體式一站式全方位服務體系;北鬥通信已廣泛用於各地氣象部門山洪地質災害氣象站的數據傳輸。

下一步,中國氣象局將建設北鬥海風海浪監測站,發展推廣北鬥探空技術,開展地基GNSS/MET站的北鬥升級改造。隨著北鬥三號系統建成開通,氣象行業將在目前北鬥高空觀測、空間天氣、北鬥氣象預警業務應用的基礎上,開展創新和優質的專業應用服務。

相關焦點

  • 北鬥探空探水測風浪北鬥+氣象應用廣效益顯
    發布會上提及到了關於北鬥系統在氣象探測方面的應用。事實上,氣象領域是最早應用北鬥系統的重要領域之一,已形成北鬥全面應用新局面。其中,我國北鬥探空系統技術達到國際主流技術水平,北鬥水汽探測已經準業務化運行。在北鬥探空方面,自2008年以來,我國開展了多次探空比對試驗,儲備了大量探空新技術,與此同時,對系統也進行了持續改進。
  • 北鬥探空探水測風浪 北鬥+氣象應用廣效益顯
    發布會上提及到了關於北鬥系統在氣象探測方面的應用。事實上,氣象領域是最早應用北鬥系統的重要領域之一,已形成北鬥全面應用新局面。 其中,我國北鬥探空系統技術達到國際主流技術水平,北鬥水汽探測已經準業務化運行。
  • 「北鬥+氣象」應用廣效益顯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明祿 簡菊芳 通訊員郭啟雲 塗滿紅報導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運行。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獲悉,氣象是最早應用北鬥系統的重要領域之一,已形成北鬥全面應用新局面。
  • 【應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氣象領域大有可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衛星導航中心研究員楊元喜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迅猛,其應用領域迅速拓展,在氣象領域的應用也將大有可為。       楊元喜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氣象領域的應用趨勢做出分析。
  • ...天大創業團隊自主科研成果搭載發射順利入軌 布局「氣象北鬥...
    「氣象北鬥」——「雲遙星座計劃」進入了加速布局期。「這款GNSS掩星探測載荷可以搭載不同類型的人造衛星進入太空,並在軌收集海量掩星信號,『雲遙星座計劃』就是將這款掩星探測載荷分布在80顆衛星上,形成一個覆蓋全球的氣象探測網,提供實時性優於20min的氣象預報信息及地震短臨預報信息。這個全球組網填補了我國探測空白,能解決卡脖子問題,它打破了國外壟斷,就像氣象界的『北鬥系統』一般。」
  • 中國科技網:「雲遙星座計劃」加速布局 氣象「北鬥」夢想啟航
    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趙暉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2日上午12時37分,「長徵八號」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雲遙GNSS掩星探測載荷」搭載此次發射的 「元光號」衛星也順利入軌,一個由80顆在軌衛星全球組網的「氣象北鬥」——「雲遙星座計劃」進入了加速布局期。
  • 宇辰晚報|無人機探空系統將用於颱風探測;Nooploop發布LinkTrack
    1無人機探空系統將用於颱風探測7月2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二院23所稱,該所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無人機機載下投探空系統正在中國氣象探測中心進行飛機載荷驗收。該設備可用於超遠距離風場數據探測,未來兩個月內,這套系統將正式投入颱風探測。
  • 「北鬥+」與「+北鬥」 北鬥雙向應用未來助力各領域發展
    今年7月,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向全球開通使用。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對國家的國防、經濟、科技等各個層面發展都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在昨天(22日)舉辦的北鬥應用領域相關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未來除了我們常見的導航應用外,北鬥的應用將滲透到社會生活各領域,並發揮其巨大作用。
  • 「北鬥+」與「+北鬥」!北鬥雙向應用未來助力各領域發展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年7月,由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向全球開通使用。作為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對國家的國防、經濟、科技等各個層面發展都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
  • 秋天的第一杯「氣象奶茶」:盤下今年汛期的黑科技
    監測高空氣象探測無人機。8月2日,在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影響海南期間,一架高空氣象探測無人機從博鰲機場騰空而起,成功下投30枚探空儀,與毫米波雷達一起,對颱風外圍雲系進行CT式立體「掃描」。而在今年汛情嚴峻的長江流域,流域氣象中心開發的集氣象水文信息聯動分析、預報服務智能提示、流域降水網格訂正、數據產品快速集成、製作發布便捷高效、預報檢驗評估實時反饋為一體的長江流域智能氣象服務一體化業務平臺發揮了顯著應用效益,並與三峽集團、長江委業務系統實現對接應用。
  • 南方測繪集團丁永祥:5G將讓北鬥衛星定位應用「出圈」
    來源:時刻頭條今年的5G上珠峰創舉中,由南方測繪集團聯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定製開發的「高原冰雪探測雷達系統」成為登頂珠峰神器。5G時代到來,北鬥衛星定位應用將如何升級?以美國的GPS衛星系統為例,其影響定位精度的衛星分布與我國北鬥衛星定位系統不同,這導致該系統在低緯度地區譬如廣州,使用效果不及北鬥。中國的北鬥衛星定位,通過更完善的衛星軌道分布,定位精度大大提升。5G+北鬥衛星定位賦能自動駕駛等領域南方日報:5G將給北鬥衛星定位帶來什麼?
  • 【導航圈】北鬥氣象監測提高災害預警和應對能力
    同時氣象觀測及數據傳輸又具有採集區域廣闊、觀測點數量龐大;全天候、實時性要求高(尤其是極端環境下);數據量單次少、累計多等特點。且氣象水文數據,關係國計民生、國家安全,還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要求。為此作為對國家地面氣象觀測網的補充,全國各地相繼建成以不同氣象要素為觀測對象的區域自動氣象觀測站。也正是基於以上特點,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越來越多的被應用於氣象數據傳輸監測。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中國北鬥是個什麼星?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中國北鬥是個什麼星?它是「浪漫之星」,北鬥七星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它是「創新之星」,有源定位和短報文通信是中國北鬥的創舉;它是「中國之星」,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導航衛星。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北鬥導航系統處於什麼水平?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 徵高軌、探深空、舉北鬥、頂風雲……五十年,夢耀九天創奇蹟!
    早在嫦娥五號奔月之前,這裡還獲得了一個耀眼的稱號——中國行星探測母港。「中心是北鬥母港,自2000年開始,44次北鬥發射百分之百成功,共計有59顆北鬥衛星從這裡飛向太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董重慶介紹,「特別是在近兩年多的時間內,中心連續成功實施20次北鬥衛星發射任務,將30顆北鬥三號組網衛星和2顆北鬥二號備份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創造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速度新紀錄,在世界航天發展史上再次創造了中國速度。」
  • 北鬥星通:後續是否會成為超級龍頭?附北鬥導航概念股
    2、優勢 公司是北鬥產業鏈唯一獲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入股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高達 12%。 子公司和芯星通主要研發北鬥晶片板卡,10 年來蟬聯導航型、高精度、基帶射頻一體化晶片比測冠軍,開創了北鬥在車載前裝、無人機、自動駕駛及機器人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 湖南北鬥產業相關企業數量過百家 「北鬥+地質災害」應用趨於成熟
    與會人員現場考察了湖南北鬥微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南聯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北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北鬥安全監測預警方面各自的特色和應用情況,通過相關應用案例了解了北鬥安全監測預警在自然災害防治中的優越性和精準性。會上,三家企業代表做了產品推介,望城區應急管理局作為用戶單位,圍繞「望城區北鬥+公共安全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的運維情況和應用感受做了細緻講解。與會人員進行了廣泛深入地交流探討。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5G賦能北鬥,應用前景可期
    11月26日消息(林想)在今天召開的「2020世界5G大會」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表示,北鬥系統已經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氣象測繪、通信系統等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惠及國計民生。同時,他指出,隨著5G時代的到來,衛星導航和移動通信這兩大基礎設施的融合加速,前景可期。
  • 「北鬥」來了!舟曲氣象監測更「智慧」
    「北鬥」來了!這是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後,舟曲氣象現代化水平發展的重要標誌,氣象監測能力現代化的飛速發展,也是近10年來舟曲氣象發展變化最大的地方。」原舟曲縣氣象局局長魏新功感慨地說。 據甘南藏族自治州氣象局《關於舟曲「8·8」 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局地強降水引起山洪暴發,是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發生的直接原因。
  • 北鬥衛星第二次亮相習主席新年賀詞 微小衛星創新院再出發 北鬥...
    當北鬥導航衛星又一次出現在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中,坐落於上海張江的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每個人的心裡都特別暖、特別燃、特別有成就感、特別充滿期待。今年剛滿「十歲」的中科院北鬥導航衛星研製團隊倍感振奮,這是北鬥衛星第二次出現在習主席的新年賀詞中了,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他提到「北鬥導航向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
  • 「北鬥+大健康」應用生態體系逐步完善
    來源:中國新聞網「醫療設備生產端如果融合北鬥等智能系統,可以開發出更多的功能,實現更多的應用。」12月22日,北鬥+大健康產業專家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相關話題,共同為北鬥與衛生健康領域未來的深度融合發展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