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她記「月子仇」,媽媽們需要家人支持,產後抑鬱傷了很多人

2021-01-19 網易

  雖然現在寶寶已經5歲了,但是莉莉一回想起剛生完寶寶的那段日子,還是忍不住落淚。對她來說,那時候沒有新生命到來的喜悅,只有無盡的黑暗和無力的掙扎。陣痛了一天才進了產房,疼痛讓莉莉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好不容易生下寶寶,結果家裡人都去看孩子,自己被扔在產房沒人管。

  出院以後回到家,全家人還是以寶寶為中心,而莉莉不過是「餵奶工具」。沒有人顧忌她的感受和隱私,即便她在餵奶,婆婆也在旁邊看孩子,甚至還要去摸摸莉莉的奶是否脹奶,夠不夠孫子吃。各種下奶湯,沒滋沒味地硬讓莉莉喝,夜裡還要頻繁地餵夜奶。她跟老公哭訴,老公卻說誰坐月子不是這樣的。因為嫌孩子夜裡哭影響自己休息,老公還搬到了書房去住了。

  莉莉抑鬱了,她不知該跟誰說。婆婆只會催她多吃多喝,多給孩子餵奶。而老公什麼都不管,總拿工作忙當藉口。夜深人靜的時候,莉莉抱著孩子站在窗邊甚至想跳下去。後來幸好做完月子回娘家,娘家人發現了她的異常,關心她開導她,才讓她漸漸好轉起來。

  

  如今「產後抑鬱」這個詞被越來越多人知道,尤其是正在孕期的準媽媽和已經生完娃的媽媽們,對此更是關注。確實,這個問題需要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但是,對於準媽媽們來說,要理性地去去看待這個問題,不要因此而過分恐懼,反而會帶來產後的情緒問題。

  產後因為激素的改變,再加上新生命到來帶來的生活變化,對於大部分媽媽來說,都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很多媽媽,都會在產後出現這類的情緒問題。

  為什麼產後容易出現產後抑鬱的情況呢?

  1、激素的改變

  孕期和產後體內激素的改變,容易引發情緒上的變化。很多媽媽在懷孕以後,就感受到激素變化給自己情緒方面帶來的影響了。比孕前更加感性,容易感動、落淚,甚至焦慮、急躁、易怒。並且有種不受自己控制的感覺。激素改變引發的情緒變化,是切切實實存在的。而在產後,激素的改變,更是帶來了新一輪的情緒問題。

  2、身體的原因

  熬過孕期的艱辛,又要經歷生產的痛苦,而生孩子這一關還要面臨生命的危險。生產的恐懼以及在生產過程中身體所遭受的痛苦,心理上經歷的焦慮和恐懼。這些不好的經歷,都是可能引發產後抑鬱的因素。

  

  3、心理的因素

  在生完寶寶後,因為新生命的到來,生活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帶娃的辛苦,以及在育兒路上的手足無措,家人的態度等等,這些對於媽媽們來說,都會讓其在心理上產生變化。

  當心理壓力過大的時候,不能及時調整,就很容易出現抑鬱的情況。

  4、周圍的環境

  寶寶出生以後就成為了家裡人關注的焦點,而經歷了生產的痛苦和產後辛苦餵養的媽媽,其實也需要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家人的忽視和不支持,很容易讓媽媽陷入困境,將其推入抑鬱的深淵。

  我自己包括周圍的一些媽媽,在產後都或多或少有情緒的問題。主要有三種類型:

  焦慮型。面對剛出生的小寶寶,會感覺不知所措,尤其是寶寶哭鬧或者是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就會特別的焦慮,不知道該怎麼辦。

  敏感型。情緒很容易受到周邊人的影響,比如看到寶寶哭,自己也想跟著哭,看到家裡人去關注寶寶就會很失落。

  抑鬱型。比較嚴重的是會有抑鬱的情緒,自己打不起精神來,總覺得生活無望。經常暗自傷心落淚,心中苦悶。

  

  產後抑鬱不僅是從情緒上心理上發生了改變,在身體上也會有一定的症狀。

  在情緒上比較容易陷入失落的情緒之中,經常會黯然淚下,有時甚至沒有緣由的傷心。

  而在身體狀況上會感覺到沒有食慾、沒有精神,甚至感覺到身體沒有勁。

  有的媽媽還會因為產後抑鬱,對孩子變得冷漠。

  產後抑鬱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如果經過及時調整和家裡人的關心幫助,是能夠在幾個月的時間內自我痊癒的。但是對於比較嚴重的產後抑鬱症,則需要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甚至需要藥物等方式來配合治療。

  產後抑鬱不僅對媽媽會造成影響,也會對寶寶的成長有一定的影響。那麼如何預防和緩解產後抑鬱的情況呢?

  1、首先要正視這個問題。

  在孕期開始,就要重視產後抑鬱的問題,但是不要誇大,不過分焦慮。

  在孕期,要按時的產檢,多學習一些孕產育兒的知識,這樣能夠緩解自身的焦慮情緒,也能夠在之後的育兒工作當中,不會遇到太多的麻煩。

  2、媽媽自身要去及時地調節自己的狀態。

  無論是在孕期還是在產後,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吃飯,注意營養的搭配。在家人的幫助下儘量能夠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這樣也有利於預防和緩解抑鬱的情緒。

  媽媽自身要有這樣的意識,就是當自己的情緒不好的時候要想辦法去調解,如果自己做不到,就要及時向周圍的親朋好友去求助。

  

  3、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尤為重要的。

  很多媽媽患有產後抑鬱,跟家裡人的態度和做法是有很大關係的,特別是寶爸更是關鍵的因素。家裡人要多去關心媽媽,不要覺得他們是矯情是無理取鬧,即便有了小寶寶以後,不要只關心寶寶而忽視媽媽。

  多跟寶媽溝通,關注她的情緒變化。尤其是在坐月子期間,要好好的照顧寶媽和寶寶,讓寶媽有更多的時間去休養身體。

  我是咩小胖,育嬰師早教師更是寶媽,多平臺育兒領域原創優質作者。有著多年早期教育經驗,為家長提供個性化教育指導。歡迎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育兒更要育己,讓我們跟寶貝一同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月子之仇,不共戴天」?過來人道出心裡話,現實又扎心
    「月子仇」這個詞流行了很久,意思是女性在坐月子期間與婆婆產生的仇恨與恩怨,會讓女性記一輩子的那種,也就有了「月子之仇,不共戴天」這句話。月子之仇,過來人寶媽道出心裡話,現實又扎心小周(化名)今年29歲,寶寶剛剛2歲。小周表示坐月子期間,是婆婆來伺候的,但婆婆在伺候之前說要三千塊錢。
  • 每10位產婦就有1個遭產後抑鬱:死亡離她很近!
    可能很多人還是沒法去想像,為什麼這些媽媽熬過了懷胎十月,熬過了分娩的十級陣痛,躲過了大出血,躲過了各種可能會奪走生命的併發症,都已經成功的躲過了那麼多的劫難,為什麼沒躲過產後抑鬱呢?事實上,產後抑鬱真的會帶走生命中所有的陽光和希望。我們常能聽人說起:「你不就生個孩子嘛,老祖宗們都是這麼過來的,也沒見誰這麼矯情,還抑鬱,真是小題大做!」
  • 產後婆婆的幾種行為易滋生「月子仇」,輕鬆坐月子就三步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坐月子是每位女性產後的必經之路,月子坐得好,相當於一次重生,身體恢復好、精神狀態佳,可要是沒做好,可能會記下「月子仇」。婆婆自然不願意,甚至四處哭訴,有親戚上門指責,張女士卻說她這樣做只是在複製婆婆當年在月子期的行為而已。據張女士描述,生下孩子之後,婆婆嘴上說著要幫忙,可是沒有一點實際行動,並且需要她的時候要麼擺著臭臉,要麼消失的無影無蹤。
  • 產後選擇家裡蹲還是去月子中心?看完你就明白了!
    原因是月嫂是北方人,而欣欣是南方人,月嫂做的飯菜完全不合欣欣的胃口;而且欣欣很不喜歡房間裡就她和月嫂還有寶寶在一起,覺得完全沒有隱私。請月嫂幫忙照顧月子,可以居家坐月子,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月嫂都是需要居家的,因此還要準備月嫂的房間,另外如果請到一個不合格的月嫂也會非常的傷神的。
  • 「月子之仇不共戴天」,聽上去太狠,卻是一個女人血淋淋的創傷
    」話題分享活動, 3個真實故事,告訴你產後月子期間最崩潰的瞬間有哪些。 03我是怎樣一步一步患上產後抑鬱的 @蜜意 一胎月子落下的腰疼的感覺歷歷在目,高齡二胎的我期待能坐滿42天的月子,現實是我月子都沒坐上…… 臨近生產,因為宮縮太厲害,前後住了
  • 32歲二胎媽媽「猝死」死前向丈夫求救遭拒絕,產後抑鬱何時休
    在刷新聞時看到這樣一則消息:32歲的二胎媽媽在坐月子期間突然「猝死」,原因是突然心跳呼吸驟停30分鐘。讓人疑惑的是,這位媽媽在出院前身體非常健康,住院履歷上也顯示無過往病史。產後本來就是一個敏感時期,這個時候女性需要多一點的關心,尤其是丈夫,如果你給她比平時多一點點的關心,她就有生的希望。
  • 奚夢瑤髮長文談產後抑鬱:治癒產後抑鬱的最好的良藥,來自家庭
    而典型的產後抑鬱通常會出現在產後6周內發現。產後抑鬱的典型症狀:表情抑鬱、無精打採、睏倦、易流淚、哭泣、胡思亂想。我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媽媽這樣描述產後抑鬱。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仍舊有很多不可理喻的人這樣看待產後抑鬱:「患有產後抑鬱的都是一些矯情,做作不可理喻的女人,不就是生個孩子,有啥大不了的」。有時就是和你同床共枕的那個男人,都不能理解你的心情。
  • 【科普】I had a Black Dog ——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症很多不了解產後抑鬱的人,都會認為是一種「矯情」,是「作」,其實它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疾病。如今,更多的產媽媽主動發聲,其中也不乏知名藝人。這讓普羅大眾對於產後抑鬱這個話題,開始有了認識也更為重視。
  • 產後媽媽脆弱內心怎樣撫慰?別讓產後抑鬱,傷害到媽媽和孩子!
    現在時常可以看到關於產後抑鬱、產後抑鬱症的相關消息。即使這樣產後抑鬱症表現還是會讓很多人無視和嘲弄,甚至把產後抑鬱症表現冠上「矯情」、「公主病」等的這一類標籤,直到悲劇發生人們才會警醒產後抑鬱原來沒這麼簡單,產後抑鬱症竟然這麼可怕!
  • 女博士抱著女兒跳樓,真的是產後抑鬱?看看丈夫說了什麼就知道了
    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相信每個人都是痛心的,一位女博士媽媽,帶著自己的女兒跳樓了!這位媽媽帶著自己幾個月大的女兒,從頂樓跳下,當場就身亡了。是什麼讓一個媽媽絕望到這樣的程度。有人說,這是媽媽產後抑鬱的表現。
  • 「月子根本不是用來休息的」Papi醬的吐槽道出了多少媽媽的心聲
    產後媽媽身體虛弱,縫合傷口疼痛難忍,我之前還伴隨著痔瘡腫痛,大便艱難,全靠開塞露。這還不算什麼,漲奶的疼才是要命,有的人天生胸小,偏偏要裝那麼多奶才夠寶寶吃,漲得開花,我也是那個時候才知道女人胸也會有妊娠紋。頻繁餵夜奶,或者寶寶夜間不乖,把多少媽媽熬成熊貓眼,要是遇到一個月子期間的乖寶寶,真是媽媽的福音。
  • 坐月子30天和42天的區別,媽媽們要知道
    每位媽媽生完孩子之後都需要坐月子來靜養,生完寶寶之後,媽媽會元氣大傷,等於是從鬼門關裡走了一遭,因此是需要坐月子來恢復的。 根據數據調查發現,坐月子似乎是我們國人的專利,在外國,很多媽媽都沒能享受這樣的待遇,所以也就很少提及坐月子這一說。
  • 抑鬱症:很多孕期抑鬱和產後抑鬱的女性,其實都是假性抑鬱
    文/阿秋在這個龐大的抑鬱症人群中,其中在孕期和產後患上抑鬱症的女性患者,佔據著不少的比例。而這一部分人群往往也是很容易被抑鬱症給盯上的,那麼是哪些原因導致這群準媽媽們不約而同的被抑鬱症給盯上的呢?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還是先來說說這類抑鬱的人群中,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抑鬱女性,她們所認為自己的抑鬱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假性的。只要時間過去了,或者及時彌補她們缺失的東西,那麼就有可能得到緩解和減輕,並逐步消失掉。那麼,如何來理解「這部分假性抑鬱的女性患者呢?」
  • 8成新手媽媽都有過產後抑鬱 煩躁易怒、莫名想哭超過2周要注意
    琇琇帶著一歲多的女兒回診,看著她親暱逗著女兒,滿臉幸福,實在很難和一年前經常哭泣、覺得無助、擔心無法勝任母親的她聯想起來。經過一年的治療,她已經完全走出產後抑鬱症的陰霾了。產後抑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有10~20%的發生率,是需要醫療協助的狀況,表現和重度抑鬱症雷同,幾乎每天都有以下困擾:情緒低落或易怒、對寶寶有負面的感受、擔心自己傷害寶寶、食慾及睡眠困擾、整日提不起勁、不想與人接觸、覺得自己沒用或充滿罪惡感、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 「如果重來我再也不生了」,產後抑鬱遠比想像嚴重,寶媽請愛自己
    為什么女性會得產後抑鬱?並不是胡鬧在不理解的人眼中,產後抑鬱只是一種情緒,這實際上是一種誤區。孕婦懷孕後,身體會分泌出大量的雌激素,幫助腹中胎兒健康成長。一旦孩子出生後,孕婦體內的雌激素會急速下降到最低水平。
  • 碰上這樣的婆婆,多半要結「月子仇」,真不是兒媳婦矯情
    出月子後,莉莉一個人辛苦帶娃,媽媽會隔三差五地過來照看她,可是她的內心真的高興不起來,婆婆整個月子裡連個電話也不打,完全不聞不問,對小孫女都不看一看、抱一抱,婆婆的態度和做法太讓人寒心。從那以後,莉莉的心裡就有了疙瘩,這次婆婆住院,她是真的沒有好心情和好臉色去應對。
  • 「真是個敗家娘們!」寶媽想去月子中心坐月子,卻受到婆婆嘲諷
    「真是個敗家娘們」,婆婆的話令寶媽潸然淚下  玲玲是個二胎媽媽,頭胎生孩子時,婆婆勉強過來照顧月子,結果還沒到一周時間,就藉口不舒服,匆匆逃回了自己家,她只能中途請媽媽過來照顧月子月子期媽媽沒少抱怨:「你婆婆真狡猾,這是嫁到了什麼人家啊!」玲玲聽著心裡也不好受。  八年後,玲玲又懷上了二胎,高齡產婦的她,懷孕後就辭職在家。孕6個月的時候,家附近的一家月子中心開業,老公和她商量著,兩邊老人年紀都大了,這次就去月子中心坐月子。可不菲的價格,讓玲玲很心疼,她想起頭胎的月子期的經歷,還是忍痛交了定金。
  • 排殘奶、產後發汗、月子酒…這些坑人的產後謠言,10個媽媽8個被忽悠
    有些商家為了謀利會說:「滿月不發汗以後容易得月子病。而且最好在產後30天、42天、56天各發一次汗,才能把體內的寒氣祛除出來防止患月子病。」事實上真的有必要嗎?答案是:沒必要、也不推薦。03月子裡需要喝月子酒下奶嗎?不需要。
  • 兒媳坐月子自己洗衣服,婆婆藏起手套,為什麼說月子仇會記一輩子
    文丨福果媽媽我從小就很喜歡聽大人聊天,下午的時候我媽在和她的一個姐妹聊天,我就一直在旁邊聽,她們聊了一下午,我也差不多聽了一下午。要說長輩們雖然都不是什麼高文化水平的人,但是她們聊起天來,卻流暢自然,引人入勝。
  • 產後抑鬱,怎麼辦?
    產後抑鬱症,是指產婦在分娩後由於生產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鬱症。一般在產後6周內發病,3-6個月內會逐漸恢復,但嚴重的會持續1-2年。 有調查數據顯示:60%到80%的女性在孕期和產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接近20%會發展為臨床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