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十幾款模仿《殺戮尖塔》的遊戲後,我終於找到了最牛逼的!

2020-12-12 BB姬studio

mumu丨文

自從B站UP主謎之聲漢化《殺戮尖塔》,把這款好評如潮的獨立遊戲帶入大家視線後,已經過去2年多時間了。

2年時間裡,市面上也湧現了不少「抄作業」的成果。以至於後來出現了一個新詞,叫「爬塔類」,用來指代那些Rogue元素+卡牌構築玩法的遊戲。

(好的壞的,手機上的,PC上的,我自己也買過不少)

如果你最近關注過Steam一周銷量榜,就會注意到最近又出現了2款「爬塔類」的新秀:

一個是Shiny Shoe製作的《Monster Train(怪物火車)》。製作組本身名不見經傳,但遊戲卻是口碑銷量雙豐收。

遊戲發售一個月後,目前Steam上好評率在96%,Steamspy上預計銷量在10萬~20萬之間,可以說是最近獨立遊戲界的黑馬。

另一個是klei推出的《Griftlands(欺詐之地)》。說到Klei就不得不提他們的《饑荒》、《缺氧》,都是膾炙人口的優秀獨立作品。

新作《欺詐之地》之前在Epic獨佔了一年,現在解禁登陸了Steam,但目前還是EA狀態。

先來說說《怪物火車》。

01

低開高走的爬塔屆黑馬

《怪物火車》在Steam上售價80元,製作組之前也沒有多大名氣,畫風屬於歐美奇幻風格,不是時髦有出圈潛質的日式二次元畫風。

結果低開高走,連續好幾個星期霸佔Steam銷量排行榜前排,5000評價96%好評如潮。

B站UP主王老菊也以一個遊戲開發者的角度評價道:「製作組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數值上確實非常精湛。」

遊戲的世界觀架構屬於歐美奇幻世界。

地獄被天堂打穿,薪火被天使撲滅,導致煉獄變成凍原。玩家作為"最後的希望",駕駛著一列老爺火車,載著薪火碎片前去傳火。

從地獄邊緣到冰凍核心,一路上有越來越強的天使大軍阻撓你前進。

你需要在由上至下的3層車廂裡配置守衛怪物,抵禦一波波的天使大軍。就像爐石一樣,雙方屬性由攻擊、血量、技能詞條組成。

天使大軍每回合會優先攻擊,攻擊過後便會往上移動一層,最終奔向第4層的薪火室。一旦薪火室被攻陷,則遊戲失敗。

每個關卡又有不同能力的天使BOSS,他們會在幾波小嘍囉後進場,完全終結車廂內地獄守衛後冰封該層車廂。因此遊戲的主要目的就在於合理分配隨從與魔法,在前三層將敵人消滅。

獲得8次關卡戰鬥勝利,一路到達地獄核心後,才算一次通關。

每次戰鬥後可以獲得卡牌、金錢等資源。關卡間會有休息區間,這時鐵道分為左右兩條,只能選擇其中一條前進。路上會有各種強化單位、強化法術、銷售神器、隱藏洞穴等事件。

說實話,這尼瑪奇葩的怪物畫風,根本不在我的好球區。但我是真沒想到遊戲能如此吸引人,自己嘗試一番後也開始大喊「真香」。

作為爬塔後生,《怪物火車》最讓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就在於對戰鬥場地的設計。

你能想像嗎?我玩過遊戲後第一反應竟然是想起2004年的一款日本SLG黃油,叫《巣作りドラゴン(築巢之龍)》。

2018年發行的Roguelike手遊《Dungeon Maker(地城製作者)》也是後來的模仿者。

天使大軍從右邊襲來,不斷拾級而上,進攻火車運載的核心。

仔細對比後你會發現:把《怪物火車》的四層車廂拆平了,和地牢地圖放一起,根本沒有一絲違和感。

這樣設計的好處就是——

普通的爬塔遊戲,基本都是玩家操控的主角單打獨鬥,所有Rogue元素最終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當爬塔進入後期,玩法套路與遊戲體驗會逐漸趨同。

你可以想像下DOTA或者LOL六神裝以後,沒裝備可以更新的感覺。

《怪物火車》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你玩到最後其實也就那麼些套路。

但上下三層戰鬥區域,本質上是一種塔防性質的反地牢設計,能為戰鬥增加了不同維度的內容:

你可以靠加強小怪屬性玩「保衛蘿蔔」(布置守衛)可以選擇加強法術效果玩「毀天滅地」(布置陷阱)遊戲裡也有代表氏族的「英雄單位」,隨著關卡推進不斷成長……

境界上,就有種高級感。

02

爬塔為什麼這麼好玩?

如今「爬塔」已經和「自走棋」一樣,成為一種遊戲類型的代名詞了。

但如果你再往前追溯還能看到很多前人的創意鋪墊,比如《Dream Quest(夢境任務)》。

遊戲的玩法就是結合Roguelike元素的《魔塔》走格子,你需要不斷打開「戰爭迷霧」來尋找合適等級的敵人來打,找到寶箱,商店和回復等等。

(Steam頁面&戰鬥界面)

(簡陋的地圖)

最開始是iOS上的手遊,後來被搬到了Steam上。典型的創意無敵,但畫風奇葩到勸退的類型。你能在《殺戮尖塔》上看到很多這遊戲的影子。

後來製作《Dream Quest》的那個哥們被暴雪挖去上班,結果弄出了《爐石傳說》的狗頭人與地下世界冒險模式。

而我們現在重新審視「爬塔」。

如果按照嚴格分類的話,《殺戮尖塔》應該算是DBG(Deck Building Game),卡牌構築類遊戲。

這種常見於桌遊的玩法,通常會有一個公共牌庫,玩家用自己初始的卡牌,進行探索、購買等方式從公共牌庫獲得卡牌、觸發設定事件或強化自己屬性。

(iOS上《暗殺神》,典型的DBG遊戲)

在隔壁的實體TCG/電子CCG類裡,很多時候我們會說「XX個性卡組」,一個人的構築牌組會體現「個性」。

比如打《爐石傳說》,有些人在WOW玩的法師,於是打爐石也只喜歡用法師。打《遊戲王》,喜歡海馬的用青眼白龍,喜歡王様的萬年用黑魔導。

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心儀的卡片,用屬於自己的Combo套路擊敗對手,沒有比這更棒的了……然而現實卻很骨感。

當卡牌構築成為可能的時候,玩家會不斷追求卡組強度。隨著新卡推出,一旦遊戲平衡沒做好,就容易出現超模卡,最後淪為牌組最優解之間的比拼。

畢竟抄書嘛,誰不會?所以「個性」這種東西,越是在網絡發達的時代,越容易被人遺失,最後變成「給自己找不痛快」。

(就連塔防遊戲也能抄作業)

爬塔為什麼好玩?

就是因為這類DBG遊戲,把卡牌遊戲裡的構築過程,用錢可以解決的部分,變成了玩家的遊戲體驗。

而《殺戮尖塔》又結合了Roguelike的隨機元素,拉長了卡組套路成型的速度,讓整個過程一下子隨機又刺激起來。

《殺戮之塔》之後,才華橫溢的各路製作者們為了讓自己的遊戲「與眾不同」,嘗試過各種不同的方法。

有在表面上下功夫,通過更精緻的畫面來吸引爬塔愛好者的,比如《無盡宇宙:Neoverse》。

玩法上還是爬塔老一套,遊戲的數值設計時不時就一番大改,經常幾乎全盤推翻,可能製作組也非常糾結,迫切想要做好遊戲性。

但身著緊身衣的性感女角色讓人實在難以拒絕,Steam評論區見得最多的就是:「我本來想拒絕的,但奈子實在太大了。」

有在卡牌資源獲取上做文章的,比如《薔薇的夜宴》。

除了攻擊、防禦等初始卡可以回收,強力卡牌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用完就「撕」。

你只能通過戰鬥獎勵(戰鬥勝利後會獲得更多的卡牌選擇)、或者消耗資源複製卡牌來強化自己的卡組。

這與DBG構築卡牌、壓縮卡組、剔除廢卡的習慣完全不一樣。對此玩家也是頗有微詞,但這無疑是一種創新思路,也是製作組想要的效果。

有在資源種類上做創新,加入時間概念的,比如《 Ratropolis(老鼠的大)》。

怪物源源不斷地從右邊襲來,你需要一邊像《王國》一樣擴張地盤、一邊建立TD塔防設施。

遊戲把戰鬥部分做成了即時制。

「時間就是金錢」,某種意義上遊戲裡的時間也成為了一種資源。

還有加入時間概念後,讓玩家通過操作細節取勝的,比如《伊甸之路》。

形式上模仿《洛克人EXE》,又加入了Rogue元素,讓爬塔從回合策略制變成了動作遊戲。

(伊甸之路)

(洛克人EXE)

人物角色的技能/屬性,雖然依舊通過類似的爬塔機制實現,但戰鬥不再是回合制。

角色要在左半場一邊移動躲技能,一邊調準角度施法,通過Combo操作與策略擊敗敵人。

(第一次玩很容易手忙腳亂)

玩過這麼多遊戲後,我發現大家都在「套娃」,不斷給遊戲做加法,但核心機制還是沒變,都是爬塔那一套。

回頭看《怪物火車》,其實也相當於是一次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卡牌遊戲大雜燴:

Roguelike、卡牌構築、爬塔、地牢塔防、爐石的怪物機制……各種玩法全部揉碎了,再捏出一個這麼個完成品出來。

03

《欺詐之地》又如何?

最後回到我們開頭的提到的另一款遊戲。

《饑荒》開發商KLei的新作,正處於EA階段,科幻背景的rogue-like卡牌遊戲。

遊戲特色的協商和戰鬥兩套卡牌系統。

遇到別人,你可以直接選擇揍他一頓,或者通過攻心戰說服別人,大家形象的稱之為「嘴炮」。

兩套系統兩套牌,再加上各種專有名詞,比如意志、提議、回扣、威脅、快嘴……沒有新手引導的情況下讓人看得雲裡霧裡。

不過,就算機制看似很難,歸根到底戰鬥是為說書服務的。

很多爬塔遊戲二話不說上來就開幹,劇情基本就是「為了抽SSR白送」的。《欺詐之地》則完全是在用傳統歐美RPG的思路設計劇情。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火炬之光2》與《暗黑3》,我們都知道這倆遊戲的核心玩法雖然都是刷刷刷,然而暗黑系列明顯有一個包裝更加完善的世界觀。

(這裡不是說火炬之光就沒劇情了)

KLei的「套娃」技巧就厲害在,他在Rogue卡牌的玩法上,套上了一個非常完整的世界觀。

由於目前還在EA階段,遊戲還沒做完,所以只能玩到和克魯兩個人物。前者是一個渴望復仇的賞金獵人,後者是陰謀背後的雙面特工。

你的行動會以「天」為時間單位呈現,地圖上會出現各種任務事件選擇。遊戲裡的選擇、嘴遁戰鬥的成果,都會影響到後續人物交際關係。

另外還有隊友、寵物系統系統,會在戰鬥和協商中給予幫助,而你與其他人的關係會決定到增益、減益效果。

所以每一次打開遊戲,雖然人還是這個人,但體驗到的劇情卻完全不一樣,玩起來RPG味道很濃,非常期待遊戲完成後的體驗。

目前來看,《怪物火車》與《欺詐之地》是繼《殺戮尖塔》之後,我見過的最成功、最有想法的同類型遊戲。

一個80塊錢就獲得完整體驗,一個30塊錢還在EA階段就有「上好佳」的潛質。

可能有些朋友糾結兩款遊戲該選哪個。但我想說,別猶豫了。

兩個遊戲來得正是時候啊!

-END-

相關焦點

  • 《怪物火車》:終於有一款卡牌構築遊戲超越了《殺戮尖塔》
    《怪物火車》(Monster Train),或許你已經在許多地方聽說過這款遊戲了,而且會發現它總是被拿來與《殺戮尖塔》比較。人們都說它是「自《殺戮尖塔》以來最好玩的卡牌構築遊戲」(我至少在三四處不那麼相干的地方看到同樣的評價了),就連開發商自己都喜氣洋洋地把這個評價貼在Steam的介紹頁面上。
  • 《怪物火車》:終於有一款卡牌構築遊戲超越了《殺戮尖塔》丨觸樂
    人們都說它是「自《殺戮尖塔》以來最好玩的卡牌構築遊戲」(我至少在三四處不那麼相干的地方看到同樣的評價了),就連開發商自己都喜氣洋洋地把這個評價貼在Steam的介紹頁面上。這樣的評價當然很巧妙,卻有些含糊不清:你可以很明顯地見到這兩款遊戲的相似性,始終會把二者拿來相提並論……可是,二者到底有什麼差別,到底誰更好呢?
  • 《殺戮尖塔》評測:再玩一把就關遊戲,真的
    本作亮點:卡牌和Roguelike的有機結合、有趣且耐玩(歐皇爽到在《絕地求生》依然穩固於Steam熱銷榜榜首之時,一款卡牌類獨立遊戲已經悄然衝到了第三的位置。乍一看,這款叫《Slay the Spire(殺戮尖塔)》的作品貌似沒有什麼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簡潔的畫風、出牌戰鬥的方式...一切都顯得有些中規中矩,但就是讓人玩到停不下來。
  • 《殺戮尖塔》:卡牌遊戲理想中的樣子
    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地接觸過一些卡牌遊戲。萬智牌、遊戲王、昆特牌、爐石等等著名的卡牌遊戲,即使你沒有親自玩過也一定有所耳聞。
  • 《殺戮尖塔》Steam好評率97%!這款真正的Rouge卡牌遊戲
    卡牌遊戲的春天似乎永遠不會到來。2017年的《殺戮尖塔》正趕上了此類遊戲的空窗期,這款最初開發者團隊只有2人的《殺戮尖塔》,將Rougelike元素與集換式卡牌完美地結合起來。獨特的尖塔地圖設計,較低的上手難度,超過70小時以上的遊戲壽命,龐大的卡牌組合以及優秀的遊戲深度,再加上發售至今無數次的版本更新,讓它幾乎接近卡牌遊戲的巔峰。
  • 殺戮尖塔steam史低購買 殺戮尖塔最低價入手
    地牢探險結合卡牌策略,steam上面最好玩的卡牌對戰遊戲,下面小編就為各位玩家介紹殺戮尖塔steam史低購買地址。
  • 殺戮尖塔在哪買 殺戮尖塔steam快速購買
    殺戮尖塔是一款結合了卡牌、roguelikes遊戲和地牢探險元素的高分遊戲,其遊戲玩法非常出色深受玩家歡迎。下面小編就來介紹這款遊戲的購買地址。
  • 《殺戮尖塔》真的要出桌遊版了!
    熱門電子版單人卡牌遊戲《殺戮尖塔》正在開發成為一款合作類的桌面卡牌遊戲。計劃於今年春季在Kickstarter上進行眾籌,目前尚未公布定價和交付日期。這個單人電子遊戲將變成最多四人的 "合作式卡牌構建冒險」桌遊。(圖源:來自網絡)Steam版的《殺戮尖塔》在2018年推出,隨後很快發展出一群狂熱的追隨者。
  • 停不下來的爬塔之旅——《殺戮尖塔》
    在遊戲中玩家需要爬上被瘟疫腐蝕的高塔,但高塔遵循著自己的系統運轉,你的戰鬥也要受到高塔系統的制約,如何選擇正確的操作爬上高塔打敗腐化之心就看玩家的策略了。主播王老菊玩過這款遊戲,忍受不了彈幕的嘲諷,氣的自己去買了這款遊戲。2017年,遊戲尚且處於EA版本。
  • 殺戮尖塔標準版多少錢 殺戮尖塔標準版售價
    雖然殺戮尖塔是一款已經發售很久的遊戲了,但是還是有不少準備購買遊戲的玩家不知道其售價的,下面小編就來介紹殺戮尖塔標準版價格。
  • 卡牌遊戲《怪物火車》拆解:到底憑什麼超越《殺戮尖塔》
    5月下旬正式發售的Rogue-like卡牌遊戲《怪物火車》(Monster Train),迄今為止已收穫5600餘條評論中的96%好評率。不少媒體在評測或相關評論當中表示,這款新作已經超越了一直以來作為同類型經典的《殺戮尖塔》。
  • 殺戮尖塔PC版在哪買 殺戮尖塔PC版快速購買
    殺戮尖塔是一款非常好玩的卡牌對戰遊戲,該作將地牢探險和卡牌相結合,創造了非常有趣的玩法,下面小編就來介紹這款遊戲的購買地址。
  • 在家坐著就能享受的休閒卡牌戰鬥遊戲,《殺戮尖塔》2.0版本上線
    大家好,我是軟體帝泠宵。《殺戮尖塔》2.0版本更新今天正式發布。本次更新帶來了新卡牌、新遺物、新藥水、平衡性調整、重做、bug修復、性能改進和第4名角色。你可以在主菜單的百科大全中找到藥水研究所。你甚至可以在其中看到所有新藥水和現有藥水的稀有度。以上均是官方更新消息。雖說《殺戮尖塔》是一款回合制的卡牌遊戲,但是它的戰鬥方式可能對那些沒有玩過什麼卡牌遊戲的玩家而言很新穎。
  • 《殺戮尖塔》3D版?Steam暢銷榜上的這款《無盡宇宙:Neoverse》怎麼樣?
    《殺戮尖塔》驚豔了國人,無論是在銷量還是玩家的口碑上都有著較高的評價。將卡牌元素與動作冒險遊戲相結合玩法,給卡牌遊戲這個品類帶來了更豐富的玩法和更大的擴展空間,在《殺戮尖塔》大獲成功後,Roguelike元素也成了不少獨立遊戲的風潮。《殺戮尖塔》的遊戲方式無疑是有趣的,如果在《殺戮尖塔》玩法的基礎上配合著更好的戰鬥畫面會怎樣呢?
  • 唯一可能超越《殺戮尖塔》的遊戲
    自從《殺戮尖塔》橫空出世以後,我們已經見識過了太多模仿其玩法的Roguelike卡牌構築遊戲。但這些作品無一例外都差了點意思,似乎一切都印證了那句名言「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然而這一局面可能即將要被改變了。
  • Roguelike卡牌遊戲《殺戮尖塔》Steam限時特惠開啟
    近日,MegaCrit工作室旗Roguelike卡牌佳作《殺戮尖塔(Slay the Spire)》在steam平臺開啟限特惠活動。本次特惠截止於7月10日,遊戲本體與DLC(OST原聲集)都以半價出售,原價分別為80元和26元,現僅售40元和13元。
  • 《殺戮尖塔》手遊版美服已上線,國服上線時間未知恐難複製輝煌
    又一款steam口碑遊戲的移植手遊並上線,《殺戮尖塔》6月13日美服ios上線,售價9.99美元,並陸續登陸日服,韓服。而即便以上提到的手遊能在今年順利上線,就玩法來說也已經不再新鮮,比如國內上線的《奶牛鎮的小時光》,美術玩法和《星露谷物語》極其相似,而類似《殺戮尖塔》的卡牌DBG類手遊,國內能玩的也有了幾款。可想而知,《殺戮尖塔》正式在國內上線之後,因為消磨了玩家大量的期待和熱情,也許並不會有預想中的火爆。
  • 遊戲觀察室:「成功只是努力的結果」 《殺戮尖塔》成長記_遊俠網...
    「不是天才,成功靠努力」不是這首歌的首創。而在遊戲業界裡,也有不少這種例子:臥薪嘗膽一朝爆發求翻盤的《無人深空》,下足心思洗心革面只求玩家回頭的《昆特牌》……而今天我想說的例子可能和後者更加接近,那就是「由玩家親手捧起高臺」的《殺戮尖塔(Slay the Spire)》。
  • 《尖塔奇兵》評測:當steam最受歡迎的DBG遊戲登陸手機
    "原汁原味,會是我最願意給出的評價。"如果你喜歡Roguelike遊戲,亦或者或多或少喜愛接觸獨立遊戲,在過去的幾年間,你很難錯過《尖塔奇兵》這個在steam持久性大熱的遊戲。而對於我來說,這款讓我度過200多個小時快樂時光,且就此讓我進入DBG大門,並因此交到一些新朋友的遊戲,是我一直都樂意安利的。這一次,《尖塔奇兵》的遊玩陣地從PC端轉到了移動端。不妨來看看,由極光計劃代理港澳版本和國服版本的《尖塔奇兵》,能夠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體驗。
  • 《殺戮尖塔》將於5月21日登陸PS4 卡牌之戰一觸即發!
    《殺戮尖塔》是一款結合了卡牌與策略玩法的冒險遊戲。今日,該作開發商宣布這款遊戲將於5月21日登陸PS4平臺,現在PS商店中《殺戮尖塔》的預購頁面已經開啟了,現在預購將能享受10%的優惠,售價為22.49美元(約合151元人民幣)。